第四章声现象练习(1)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声现象练习(1)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07 16:2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声现象练习(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以下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C.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D.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2.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  )
A.噪音检测仪 B.道路的隔音板
C.摩托车消声器 D.防噪声耳罩
3.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其主要原因是(  )
A.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4.下列有关“听”的应用中,不是根据声音的特征来判断的是(  )
A.听你说的话就明白你的意思 B.敲打西瓜可听出西瓜的好坏
C.听你说话就知道你感冒了 D.弹拨琴弦能听出琴弦的松紧程度
5.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表。甲乙相比(  )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
甲 70 1100
乙 110 700
A.甲声音的响度较大 B.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
C.乙声音的音调较高 D.甲乙的音色不同
6.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
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的反射形成回声
B.“隔墙有耳”——固体能够传声
C.“引吭高歌”——“高”是音调高
D.用超声波消洗眼镜——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7.下列控制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音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学校附近禁止鸣笛
B.在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
C.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
D.禁止小商小贩在住民区用扩音器叫卖
8.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信息
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C.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人们听不见是因为振动频率太低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9.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A.图书馆内不能大声喧哗 B.教室内安装隔音玻璃
C.工人带防噪声耳罩 D.考场周围汽车禁止鸣笛
10.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烛焰晃动 B.钢尺振动
C.倒车雷达 D.超声检查
11.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  )
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变高
D.水的作用是为了探究声音在水中也能传播
12.“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广播里传来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习近平主席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特征中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3.下面分别是音叉、钢琴、长笛发出的C调1(do)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下面关于它们发出声音的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发出声音的音调、响度大致相同,音色不同
B.甲、乙、丙发出声音的音调、音色大致相同,响度不同
C.甲、乙、丙发出声音的响度、音色大致相同,音调不同
D.甲、乙、丙发出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二、填空题
14.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频率为256Hz的A音叉和频率为512Hz的B音叉中,______(选填“A”或“B”)音叉声音的音调较高。
15.蜜蜂载花蜜飞行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5秒振动1500次,则其振动频率为 _______,人类 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这个声音。
16.将敲响的音叉靠近悬挂着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________而产生,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_____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相同”),汽车上安装的消音器是从控制 ___________环节控制噪声。
17.当你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说明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的传声效果 ______(选填“好”或“差”)。
18.在医院中有一些利用声音为我们健康服务的例子,通过B超来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音可以______;通过超声波来“击碎”体内结石是利用了声音可以______。
19.如图甲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从左向右敲击水瓶琴,其发出的音调将 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同时音叉产生声音的 _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20.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_______产生的,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_______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_______发生改变。
21.原阳姑娘鲁璐被誉为“箜篌公主”。弹奏时美妙的乐音是由箜篌琴弦的______产生的。由图可知当从远处向近处弹奏时,所产生旋律的音调逐渐______(填“变高”或“变低”)
22.(1)如图1所示,使电铃发声,用抽气机将空气逐渐从玻璃罩内抽出,听到铃声越来越 _____;让空气再进入罩内,又能听到铃声,由此可以推断出声音通常靠空气传播,声音不能在 _____中传播。
(2)如图2所示,_____图是噪声的波形,理由是 _____。
(3)下列事例中,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_____。
①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
②通过“B超”了解胎儿发育状况;
③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④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
⑤利用超声波洗眼镜;
⑥铁路工人用铁锤敲钢轨发现松动的螺丝钉;
⑦利用超声波碎石。
三、实验题
23.小明家住繁华的闹市中心,夜深了街道上车辆的喇叭声、小贩的叫卖声仍不绝于耳,小明打算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通过比较几种材料(报纸、羽绒服、薄塑料袋、泡沫板)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最好的材料作耳罩的填充物。
(1)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准备了手机和鞋盒,比较合理的播放声音的方式是______。
A.循环播放同一首歌曲 B.录制一秒的敲桌声并循环播放
(2)将声源放进鞋盒,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塞满鞋盒的目的是控制待检测材料的______相同。设计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方案是______
A.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材料 报纸 薄塑料袋 泡沫板 羽绒服
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s/m 8 7 5 4
由此数据可知这些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_____。
24.小张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发声的音调可能和弦的长短、粗细、材料以及紧张程度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条件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 面积/cm2
A 铜 20 0.3
B 铜 20 0.7
C 尼龙丝 30 0.5
D 铜 0.5
E 尼龙丝 40 0.5
(1)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材料有关,选择编号为C、D把上面表格补充完整 _____;
(2)小张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长短有关,她应选择 _____(2个编号)的琴弦;
(3)小张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粗细有关,她应选择 _____(2个编号)的琴弦;
(4)小张在进行这个实验时,运用了科学探究的几个实验步骤:A.猜想与假设;B.提出问题;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E.评估;F.分析与论证,它的合理顺序应为 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B
4.A
5.B
6.C
7.C
8.C
9.B
10.A
11.A
12.C
13.A
14.振动 B
15.300Hz 能
16.振动 不相同 噪声产生
17.好
18.传递信息 传递能量
19.降低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响度
20.振动 响度 音调
21.振动 变高
22.小 真空 乙 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①②③④⑥
23.B 厚度 B 羽绒服
24.30 C、E A、B BADCFE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