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一、选择题
1.1924年6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开学典礼上要求学生:“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一心做救国救民的事业。”该学校的创办( )
A.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标志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C.是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2.1926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下,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这次北伐主要是为了 ( )
A.讨伐清王朝 B.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C.消灭资产阶级 D.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3.北伐战争中,如图所示的歌曲响彻大江南北。歌曲中的“大联合”指( )
A.革命统一战线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爱国统一战线
4.“(民国)十五年六月,国民军入湖南,克长沙,吴佩孚来援,败绩,国民军遂下武汉,入江西,败孙传芳之兵,分军为左右,夹江东下。”这段材料描述了北伐战争的( )
A.背景 B.进程 C.性质 D.作用
5.“在北伐军中,一大批共产党员担任各级党代表或政治处长,或者担任基层指挥员、战斗员。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配合北伐军的胜利进军,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由此可知,在北伐战争中( )
A.参与北伐战争的阶层很广泛 B.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C.国共合作是胜利的重要原因 D.工人阶级发挥了主要作用
6.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 )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7.口号是一定历史时期特殊环境的产物,它能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提出的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是( )
A.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B.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C.发展才是硬道理 D.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8.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陕甘宁边区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山东解放区
9.1930年中共中央军委主办的《军事通讯》指出:在瑞金独立政权中,可以见到许多宝贵的、独一无二的经验。这里的“经验”主要指( )
A.中心城市暴动 B.工农武装割据 C.议会和平斗争 D.地主减租减息
10.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这次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确立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制度。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11.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让青少年与党史共情共鸣,青岛市某中学组织了以“讲述长征故事·传承长征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下列素材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南昌起义 B.遵义会议 C.四渡赤水 D.飞夺泸定桥
12.这次会议是在红军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的,它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这次会议( )
A.创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D.为人民指明了抗战后的奋斗方向
13.这一革命壮举“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该“壮举”是指( )
A.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B.瑞金红色政权的建立
C.红军长征的胜利完成 D.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非选择题
14.中国革命壮观而辉煌,一个个神奇而真实的故事,充满了智慧,扭转了革命形势,使革命成为现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程,走了整整28年。“日出东方”“军旗升起”“星火燎原”“力挽狂澜”“赴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朽的历史功绩。
材料二 毛泽东尊重苏联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但不迷信苏联的经验……他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是在中国革命具体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新思想。
材料三 陈云在1935年10月15日向共产国际报告遵义会议情况时说:“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与此同时,在长征途中和毛泽东一起劈波斩浪的一批领袖人物,也在这危难时刻的风口浪尖上经受了锤炼。”
(1)材料一中与“军旗升起”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它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什么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开始探索这条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遵义会议纠正了什么错误。这次会议具有怎样的标志性意义?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领导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军事胜利,请举出一例。
(4)从上述中国革命和实践的发展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15.1927—1937年,无论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还是在中国共产党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南昌首义】
材料一 南昌起义前,中共掌握的武装力量迫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威胁,转战南昌,整编成一支新型军队,旗为国民革命旗,军为国民革命军。1927年8月1日,一声枪响划破南昌城寂静的夜空,起义军全歼守敌,占领南昌城。南昌起义日八一,成为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1)列举南昌首义的主要领导者,根据材料概括南昌首义的意义。
【寻找新路】
材料二 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道路”的观点及其实践。
【伟大转折】
材料三 一个党是否成熟,还要看它能否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共产国际曾给予我们党和中国革命不少有益的帮助……长征途中我们党与共产国际的电台联系中断了,中国革命的许多实际问题,只有靠中国同志自己来解决。
(3)写出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依据材料三,分析“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共成熟”的理由。
【长征胜利】
材料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综上所述,概括1927—1936年的时代特征。
16.【时空观念】如图所示时间轴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其中“★”处对应的内容是( )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国民革命 D.土地革命
17.【家国情怀】曾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将军在《长征组歌》中写道:“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诗歌突出体现的长征精神是( )
①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②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精神 ③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 ④团结互助、同甘共苦的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1.D 2.D 3.A 4.B 5.B 6.B 7.D 8.A 9.B 10.C 11.A 12.B 13.C
14.(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3)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任答一例即可)
(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保证;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发展自我,艰苦奋斗等。(答出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15.(1)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3)1935年。能够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革命的实际问题。
(4)国共对立。
16.C 1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