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的气象灾害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7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的气象灾害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08 19: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科学2.7同步练习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的气象灾害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活生产中碳的过度排放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B.城市增加绿化面积可以适当削弱热岛效应
C.台风、寒潮、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对东南沿海各省影响很大是因为受到季风的影响
D.生活中污水经处理再排放
2.我国大多数地区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寒潮 C.旱涝 D.泥石流
3.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燕子低飞要下雨”,因为雨前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大
B.“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描述的是冷风过境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海陆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D.“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描述的气象灾害是寒潮
4.下列天气符号的判读与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搭配均正确的是( )
A.﹣﹣台风﹣出海捕渔 B.﹣﹣晴天﹣学校举办运动会
C.﹣﹣霜冻﹣播种水稻 D.﹣﹣暴雨﹣公路上高速行驶汽车
5.我国西北地区为干旱气候,产生这一气候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①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② 山脉对湿润气候的阻隔③ 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④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④②③①
6.唐代诗人王之涣有诗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
A.不受夏季风影响 B.夏季风来的迟
C.年降水量稀少 D.雨季来的迟
7.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很大。如图是上海和乌鲁木齐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多
B.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并不减
C.东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小,西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大
D.东南季风不能到达我国西部地区,那里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区
8.如图所示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其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干旱、洪涝、霜冻 B.寒潮、台风、霜冻
C.干旱、暴雪、沙尘暴 D.干旱、寒潮、沙尘暴
9.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判断哪一种是表示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 )
A. B.
C. D.
10.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 )
A.西南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11.下列关于气象灾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寒潮往往会带来降温、霜冻、大风、扬尘天气
B.台风眼外侧半径100千米处是狂风暴雨区
C.植被能保持水土,增加雨水渗透,因此破坏植被会使洪水增加
D.城市热岛现象,使城市常出现大雾天气,其主要原因是城市上空水汽充足
二、简答题
12.台风是夏天常见的自然灾害。
(1)上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台风能加强______(填图中数字)环节,给陆地带来强降水;
(2)台风、洪灾过后,为防止细菌、病毒传染,水淹后的房间应及时消毒。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是常用消毒剂。小明要配制220克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要下图所示的过氧化氢溶液多少毫升______?需要水多少毫升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3)如果用量筒量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3.读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1)四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多集中在_____。
(2)如果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即进入雨季,四城市中降水期最长的是_____。
(3)根据北京、广州的1、7月平均气温,比较两城市的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_____。
(4)四地气温曲线图中,夏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_____。
(5)我国季风区内降水和气温时间配合的特点_____。
三、填空题
14.引发洪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和______。列举引发和加大洪水危害的人类活动:______。
15.如图所示为城市热岛现象示意图。
(1)热岛现象中,地面风从乡村吹向城市,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与气压高低有关。乡村气压_________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城市气压。
(2)热岛现象出现,说明人类的活动对气候变化有巨大的影响,下列现象或灾害与气温的变化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____ (多选)
A、温室效应 B、台风 C、寒潮 D、洪水 E、霜冻
16.下面是我县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
我市今夜到明天晴到多云,东南风4-5级,明天白天 最高气温为23℃,最低温度15-16℃,森林火险等级5级,林区绝对禁止野外用火。试问:
(1)气象消息中说明最高气温为23℃,应出现在________左右;
(2)“东南风4-5级”中的东南风是指________方向吹来的风,这是由于空气之间存在着水平压强差引起的。
(3)北京市夜间经常会有雾霾,有人认为这可能与本市的气候特征有一定的关系。那么雾霾主要出现在大气垂直分布中的________ 层;我市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17.同一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冬季降温幅度较大的是________ ,夏季升温幅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我国东部冬季主要受_________(填风向)风的影响,夏季主要受_______(填风向)风的影响,为典型的_________气候区。
18.读“亚洲东部和南部1月、7月的季风图”,回答问题。
(1)图①处的风向为 风
(2)据图分析,东南季风成因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生活生产中碳的过度排放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故A正确。
B、城市增加绿化面积可以适当削弱热岛效应,故B正确。
C、台风、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对东南沿海各省影响很大是因为受到季风的影响,寒潮对东南沿海各省影响不大,故C错误。
D、生活中的污水需要经处理才能排放,故D正确。
故选C。
2.C
【详解】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洪涝是我国频繁发生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在我国,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区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亦常出现旱灾。
故选C。
3.C
【分析】
该题要求学生具备学以致用的能力,并且注重相关诗歌谚语的积累和理解。
【详解】
A、当要下雨时,空气湿度变大,空气中有许多我们看不见的小水珠,这些水珠在小虫子飞行时,会在虫子翅膀上凝结,从而使虫子负重,飞不高。燕子低飞是因为它要吃虫子。故A正确;
B、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天气转晴与“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相符,故B正确;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故C错误;
D、“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描述的是寒潮过境,造成农作物的冻害,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诗歌谚语中反映的天气与气候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
4.B
【详解】
-台风-不适合出海捕鱼,故A错误;
-晴天-适合学校举办运动会,故B正确;
-雾-不影响播种水稻,故C错误;
-霜冻-不适合公路上高速行驶汽车,故D错误;
故选B。
5.D
【解析】
【详解】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加上重重山脉的阻挡,富含水汽的夏季风到达河西走廊后已属强弩之末,难以再向西北前行.广大的西北属于典型的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这也是当地荒漠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D选项符合题意。
6.A
【详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中的“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部,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富含水汽的夏季风到达河西走廊后已属强弩之末,难以再向西北前行,受夏季风影响非常小,故选A。
7.B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乌鲁木齐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ACD选项表述正确,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冬季我国气候寒冷干燥,降水少,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8.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降水量少和植被覆盖率低会导致干旱的出现;我国冬季风主要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因此容易形成寒潮;干旱、大风和植被覆盖率低容易导致沙尘暴,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
9.D
【解析】
A图的气候特点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终年干旱少雨,降水相对集中于夏季,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图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
C图的气候特点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图的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南方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择答案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
10.D
【解析】
【详解】
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11.D
【详解】
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寒潮会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霜冻、大风、扬尘和雨雪天气,A正确;台风眼外侧半径100千米处,是台风中对流和风、雨最强烈区域,破坏力最大,B正确;植被能保持水土,增加雨水渗透,因此破坏植被会使洪水增加,C正确;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地表含水量少,热量更多地以显热形式进入空气中,导致空气升温。以此同时由于城市绿地、水面减少,导致空气中水汽不足。D错。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寒潮、台风、洪水、城市热岛等气象灾害的概况及影响。
12.③ 设需要图示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x,则:
220g×15%=30%×x
x=110g
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为:110g÷1.10g/mL=100mL;
答:需要如图所示的过氧化氢溶液100毫升。 需水的质量为:220g-110g=110g
水的体积为:110g÷1g/mL=110mL
答:需要水的体积为110ml。 偏小
【详解】
(1)台风能加强水汽输送环节,给陆地带来强降水,故填③;
(2)详见答案;
(3)如果用量筒量水时仰视读数,导致量取的水偏多,造成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13.夏季 广州 北京 夏季我国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异小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分析】
由于我国南北跨纬度大,东西跨经度大,地形复杂多样,各地距海远近不一等原因,使得我国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
【详解】
(1)读四幅图的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四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多集中在夏季。
(2)根据四幅图的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如果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即进入雨季,四城市中广州的雨季为4-9月,雨季最长。并结合我国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变化规律可知,因此广州是四个城市中降水期最长的。
(3)读图可知,北京与广州7月的平均气温相似,约为25℃;北京1月的平均气温约为-5℃,广州1月的平均气温约为13℃。因此北京的气温年较差约为30℃,广州的气温年较差约为12℃。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大。
(4)四地气温曲线图中,我国北部城市哈尔滨的夏季气温约为20℃,我国南部城市广州的夏季气温约为25℃。因此夏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夏季我国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异小。
(5)读图可知,我国季风区内降水和气温时间配合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特征,要求学生掌握。
14.持续性暴雨 台风 破坏森林、围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的无序发展等
【详解】
引发洪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持续性暴雨和台风。引发和加大洪水危害的人类活动:破坏森林、围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的无序发展等。
15.高于 ACE
【详解】
(1)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地面风从乡村吹向城市,因此乡村气压高于城市气压。
(2)A、由于人类的现代化工业不断发展及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森林的大幅度减少,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使全球的气温呈现变暖趋势,温室效应与气温的变化有直接关系,故A正确。
B、台风的形成与气温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故B错误。
C、寒潮是冬季风过于强烈时爆发的,与气温的变化有直接关系,故C正确。
D、洪水与气温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故D错误。
E、霜冻是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造成的,与气温的变化有直接关系,故E正确。
故选ACE。
16.午后2时左右或14时左右 东南 对流 B
【分析】
此题考查大气专题中气温、风向、对流层和气候的判读。
【详解】
(1) 每天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在午后两点(14时)左右,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是在日出前后。
(2) 风向和风速是描述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故东南风是指东南方向吹来的风。
(3)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雾霾主要是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形成的,故出现在对流层。我国的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是季风气候区,分布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而北京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所以北京市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17.陆地 陆地 陆地上沙石的比热小 西北 东南 季风
【分析】
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气温是不断变化的.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海陆和地形;我国降水分布的总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冬季风是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的西北、东北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是发源于太平洋,印度洋的东南、西南风,温暖湿润,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详解】
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陆地上沙石的比热小;因为我国东部地处北半球,冬天由于受到亚洲高压的影响,吹的是陆风,即由陆地吹向海洋,此时的风为西北风;夏天由于受到亚洲低压的影响,吹的是海风,即由海洋吹向陆地,此时的风为东南风,我国东部为典型的季风气候,。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我国温度和季风的风向、特点以及影响等知识点,考查较为基础,难度一般。
18.(1)西北; (2)海洋与陆地性质差异
【分析】
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东部主要受来自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亚洲南部主要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亚洲的冬季风为西北风或东北风,风从内陆吹向海洋。
【详解】
(1)冬季,亚洲受西北季风影响。原因是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吹①西北风。
(2)亚洲东部的季风气候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形成的。亚洲东部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和世界上最大的大洋之间,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夏季海洋升温慢,气压高,所以风由海洋吹向陆地。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