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科学3.3神经调节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反应。下列生命现象中,属于反射的一项是( )
A.受到碰触后含羞草叶片合拢 B.梧桐树到了秋冬季节就落叶
C.学生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 D.草履虫避开食盐水游向肉汁液
2.2020 年全国体操锦标赛中,浙江队队员管晨辰荣获女子平衡木项目冠军。她在比赛中,起调节躯体平衡、控制动作姿势和协调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3.2020年9月23日,英国某杂志发表文章指出科学家发现了人体新器官——管状唾液腺。如图是反射弧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示意图。当管状唾液腺因外界刺激而分泌唾液,它对应图中的
A.①
B.②
C.④
D.⑤
4.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曾禁锢在轮椅上达50年之久。ALS俗称“渐冻人症”。其运动神经元(负责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功能丧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霍金的心跳、呼吸正常,说明脑干相关部位功能正常
C.霍金虽不能运动,但视觉和听觉都相当敏锐,产生视觉和听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
D.医生用小锤叩击霍金膝盖下面的韧带时,他能发生膝跳反射
5.图表示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①~③表示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中含有遗传物质
B.②表示轴突
C.③属于轴突的分支
D.图示的结构不属于细胞
6.醉酒驾车是非常危险的,醉酒的人一般会出现视觉模糊口齿不清、动作不协调身体平衡能力减弱,这是因为酒精分别麻醉了( )
A.大脑、小脑 B.大脑、脑干 C.小脑、大脑 D.小脑、脑干
7.医生常用膝跳反射来检测人体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状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时,小锤应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
B.膝跳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为⑥→④→B→③→⑤
C.若①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迅速叩击后不能完成膝跳反射
D.膝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不受大脑控制
8.“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蕴含了反射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一反射是先天性的 B.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小脑 D.这一反射活动必须经过大脑皮层
9.下列人或生物的反应不能称之为反射的是( )
A.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人就会眨眼睛
B.人吃食物时会分泌唾液
C.小鸟受惊会飞走
D.触动含羞草,它的小叶会闭合,叶柄会下垂
10.科技日新月异,最近,一位机器人导购员小新亮相杭州新华书店,大大的眼睛和圆圆的小嘴巴看起来十分可爱,小新能为顾客提供查书、找书等导购服务,并能唱歌、与小朋友聊天,如此萌的导购员,自然成了孩子们的最爱。下列关于该小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生命,无生物的基本特征
B.眼睛会左右动,所以是动物
C.能听懂语言,所以是人
D.能说会道,所以属于生物
二、探究题
11.巴甫洛夫曾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1902年,他通过研究狗产生唾液的各种方式揭示了一些学习行为的本质,他每次给狗吃肉的时候,狗即流口水,而且看到肉就流口水。此后,巴甫洛夫每次给狗吃肉之前总是按蜂鸣器。于是,这声音就如同让狗看到肉一样,也会使它们流下口水,即使蜂鸣器响过后没有食物,亦如此。
(1)高等哺乳动物神经系统中有很多如图一所示的细胞,以下对这种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
A.这种细胞叫神经元
B.这种细胞没有细胞核
C.这种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D.这种细胞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功能
(2)如图二为狗唾液分泌的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建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参与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
②图A中表示狗吃食分泌唾液,这属于________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③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出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的正确顺序:________。
三、填空题
12.素有“世界第一运动”之称的足球赛事,是-项以脚为主,控制和支配球,两支球队按照一定规则在同一块长方形球场上互相进行进攻、防守对抗的体育运动项目。防守过程中,足球运动员在看清飞来的足球时,通过调节眼球中的睫状体,使晶状体曲度___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完成这一活动最基本的神经结构称为___________。比赛开始后,运动员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例如:刚开始时,体温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维持相对稳定,这是在___________的调节下,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的平衡。
四、简答题
13.初中生学习与脑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有利于科学用脑,并指导自己的生活。
(1)近日,丽水市各县的交警部门要求:骑电动车走非机动车道,骑乘电动车者必须佩戴安全头盔。佩戴安全头盔,在发生事故时可防止________损伤;
(2)学校的功课表将数学、英语、体育等科目交叉安排的目的是让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________交叉使用,不易产生疲劳;
(3)同学听到铃声进教室上课,这属于________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
14.如图是“膝跳反射”实验。
(1)产生膝跳反射需要外界给予适当刺激,施加刺激的同学用叩诊槌迅速叩击的部位应是图中的___________ 。
(2)当施加刺激的同学刚刚举起叩诊槌,受试者就产生小腿后缩的反应,控制这种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 。(选填“脊髓”或“大脑皮层”)
15.如图甲为正常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和血糖调节过程部分示意图,图乙是在同坐标图上绘制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请回答。
(1)当段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使其分泌胰岛素,此过程属于神经调节。胰岛属于该反射弧中的______。
(2)人体进食后1小时(段),血糖含量出现大幅度上升,分析其原因是______;糖尿病患者B点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人,原因往往是______。
(3)在人体血糖平衡调节中,随着血糖浓度的升高,胰岛素浓度随之升高。图乙中,代表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选填“C”或“D”)。
16.已逝的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是一位渐冻症患者。“渐冻人”的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运动功能逐渐丧失,使得他们在清醒状态下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冻”住,全身逐渐瘫痪,直到不能呼吸。
(1)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结构如图一所示,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内传递方向是_____依次传递的;
(2)“渐冻人”的运动神经元受损,部分反射活动不能完成,而反射活动要通过_____来实现。
(3)若图二中④受损,用力敲打股四头肌肌腱,小腿_____(填“会”或“不会”)弹起。
(4)霍金生前的一段时期内,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够活动,与他人交流全靠这三根手指。当有人向他问好时,霍金就会活动手指打字,礼貌地回复,这属于_____ (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17.某运动员遵从教练的指导,一见灯亮就用力举起哑铃,附在手臂上的记录仪器经T1时间后,测到肌肉活动的电位变化。在一次训练中,教练趁运动员不备,用针刺其手指,运动员手臂收缩,经T2时间后,测到肌肉活动的电位变化。
(1)在T1时间内神经冲动传递的路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2)请比较时间T1、T2的长短:T1_________T2(填写“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18.如图所示为人体对不同性质刺激的两种反应模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模式A为____调节,模式B为____调节。
(2)在模式A的实例中,感受器是____,神经中枢位于____,属于____(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
(3)在模式B的实例中,该“激素”是____,此时它的含量将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该激素是由____(填器官名称)分泌产生。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
反射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产生的反应。
【详解】
A.含羞草受到触碰后叶片合拢,是植物的感应性,故A错误。
B.梧桐树秋季落叶是植物的感应性,故B错误。
C.学生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属于反射中的条件反射,故C正确。
D.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不存在神经系统其避开盐水游向肉汁,是生物趋利避害的行为,故D错误。
故选C。
2.B
【分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它们对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详解】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因此在比赛中,起调节躯体平衡、控制动作姿势和协调作用的主要结构是小脑。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小脑的功能: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3.D
【分析】
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图中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详解】
当①管状唾液腺因外界刺激而分泌唾液,它对应图中的⑤效应器。
故选D。
【点睛】
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及组成。
4.D
【分析】
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弧是指执行反射活动的特定神经结构。从外周感受器接受信息,经传入神经,将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再由传出神经将反应的信息返回到外周效应器。
【详解】
A.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里,A不符合题意。
B.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如果这些部位受到损伤,心跳和呼吸就会停止,从而危及生命。因此霍金的心跳、呼吸正常,说明脑干相关部位功能正常,B不符合题意。
C.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因此产生视觉和听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C不符合题意。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霍金的运动神经元(负责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功能丧失,因此医生用小锤叩击霍金膝盖下面的韧带时,他不能发生膝跳反射,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的重点是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分析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
5.D
【分析】
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详解】
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图示中:①是细胞体,内有细胞核,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②是轴突,③是神经末梢,它们都属于突起的一部分。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掌握神经元的结构是本题解题关键。
6.A
【分析】
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依赖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维持平衡、协调运动是小脑的功能,脑干中则有与呼吸、心跳有关的基本生命中枢。
【详解】
语无伦次与语言中枢有关,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小脑有维持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走路不稳即与小脑的麻醉有关;呼吸急促与呼吸中枢有关,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因此醉酒的人一般会出现视觉模糊口齿不清、动作不协调身体平衡能力减弱,这是因为酒精分别麻醉了大脑、小脑结果。
故选A。
【点睛】
掌握脑的结构及其功能是本题解题关键。
7.C
【分析】
图中的A是大脑皮层,B是灰质,C是白质,①是上行神经纤维,②是下行神经纤维,③是传出神经,④是传入神经,⑤是效应器,⑥是感受器。
【详解】
AB.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⑥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④传入神经传给神经中枢,再沿着③传出神经传给⑤效应器,发生膝跳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即⑥→④→B→③→⑤,AB正确。
C.膝跳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属于简单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①是上行神经纤维,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的白质能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若①处受损,则神经冲动不能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不能形成感觉,但膝跳反射能完成,C错误。
D.当叩击膝盖下位的韧带时,大腿股四头肌的肌腱和肌肉内的感受器才能接受刺激而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引起大腿上肌肉收缩,使小腿前伸,表现为小腿突然跳起,即膝跳反射。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脊髓,为简单反射,不受大脑的控制,D正确。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等相关知识。
8.D
【分析】
(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膝跳反射等。
(2)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3)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
【详解】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后天性的复杂反射。
故选D。
【点睛】
掌握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区别是本题解题关键。
9.D
【分析】
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内或人体内对外环境变化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详解】
ABC.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人就会眨眼睛、人吃食物时会分泌唾液、小鸟受惊会飞走都是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属于反射,故ABC错误。
D.含羞草的叶闭合,是植物的感应性,且植物没有神经结构,不能进行反射活动,故D正确。
【点睛】
掌握反射的定义是本题解题关键。
10.A
【详解】
由分析可知“能说会道”、有“脸部”表情、能“听懂”语言只是智能机器人的表现,而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机器人”没有生命,无生物的基本特征。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1.B 反射弧 非条件 ACBD
【分析】
条件反射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详解】
(1)A.由图可知,图一的细胞是神经元,故A正确。
BC.神经元是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细胞体中有细胞核,故B错误,C正确。
D.神经元主要是用来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和传导兴奋,故D正确。
(2)①参与完成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②吃食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③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完成的,即摇铃喂食,并经过多次强化后,只摇铃也能分泌唾液,即ACBD。
【点睛】
掌握反射的类型是本题解题关键。
12.变大 反射弧 神经和激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详解】
[1] 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
[2]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这个过程称为反射,反射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
[3]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完成的。
13.脑##头部 功能区 条件 大脑
【分析】
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
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详解】
(1)佩戴安全头盔,在发生事故时可防止脑损伤。
(2)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学校的功课表将数学、英语、体育等科目交叉安排的目的是让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神经中枢交叉使用,不易产生疲劳。
(3)同学听到铃声进教室上课,这是经过后天学习而形成的复杂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
14.C 大脑皮层
【分析】
反射是指人和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根据反射的概念,反射必须有神经系统参加,完成膝跳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详解】
(1)膝跳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膝盖下方的韧带,即C处。
(2) 当施加刺激的同学刚刚举起叩诊槌,受试者就产生小腿后缩的反应,该反射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15.效应器 人体内吸收了大量的葡萄糖 胰岛素分泌不足 D
【分析】
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1、分泌功能: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2、分泌部位:胰腺内的胰岛。3、异常症:分泌不足→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
【详解】
(1)当AB段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使其分泌胰岛素,此过程属于神经调节。胰岛属于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2)饭后1小时(AB段),血糖含量出现大幅度上升,其原因是人体内吸收了大量的葡萄糖糖尿病患者B点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人,原因往往是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影响糖的代谢。
(3)在人体血糖平衡调节中,随着血糖浓度的升高,胰岛素浓度随之升高。图乙中,代表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D。
【点睛】
掌握激素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6.①→②→③→⑤→④
反射弧 不会 条件反射
【分析】
图一中:①树突,②细胞体,③轴突,⑤髓鞘,④神经末梢。图二中: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详解】
(1)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是沿一定方向传导的,每个神经元可能有很多树突,但是只有一个轴突,树突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轴突则将冲动从细胞体传出。所以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树突→细胞体→轴突。即①→②→③→⑤→④。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渐冻人”的运动神经元受损,部分反射活动不能完成,而反射活动要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3)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④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即用力敲打股四头肌肌腱,小腿不会弹起。
(4)当有人向他问好时,霍金就打字礼貌回复,用到了语言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和听觉中枢等,有大脑皮层参与,属于条件反射。
【点睛】
注意理解和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可结合图形来帮助理解和记忆。
17.⑩→⑨→⑧→⑦→③→②→① 大于
【分析】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详解】
(1)见灯亮就用力举起哑铃,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眼内的视网膜(感受器)→传入神经(视觉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传出神经→肌肉(效应器),序号为⑩→⑨→⑧→⑦→③→②→①。
(2)教练趁运动员不备,用针刺其手臂,运动员手臂收缩,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皮肤(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低级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肌肉(效应器),序号为⑤→④→③→②→①,根据两者的神经传导路径不同,前者的路径长于后者,因此T1大于T2。
【点睛】
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过程,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8.神经 激素 手上皮肤 脊髓 非条件 胰岛素 增加 胰岛
【分析】
(1)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胰岛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分泌不足易导致糖尿病。
【详解】
(1)模式A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因此模式A为神经调节。模式B通过激素的多少来调节,属于激素调节。
(2)缩手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的中枢在低级神经中枢脊髓内,缩手反射的感受器为手上皮肤。
(3)当吃完饭后,食物中的糖类被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升高,胰岛分泌胰岛素的量就会增加,从而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过程和特点以及正确识图。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