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燃烧与灭火同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7.1燃烧与灭火同步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07 13:3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专 业 化学 学 科 化学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学习领域/模块 燃烧与灭火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主题 燃烧及其利用
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该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解释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料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利用生活中的燃料的燃烧。介绍了燃烧,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本单元在内容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形和绘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注意通过活动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因。 ②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燃烧的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
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燃烧与灭火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课题从几幅有关燃烧的图画引入,体现从远古时代燃烧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到燃烧在现代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形象地说明了燃烧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 课题内容的呈现从燃烧的现象和实验入手,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来探讨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从燃烧的条件归纳灭火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到: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以及日常所使用的方法都有科学依据,来源于科学知识和原理。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接触到了燃烧现象,也听到过火灾的一些相关情况。在学习氧气时又观察了木炭、硫、红磷、铁丝、蜡烛等物质的燃烧。所以说学生的脑海里已经对燃烧的定义有了模糊的印象,很多生活经验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燃烧是有条件的。
3.学习目标确定 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②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适用范围的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③能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过程与方法: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自己归纳现象和结论,初步学会观察、类比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小组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②通过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4.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识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能力重点: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 知识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 能力难点: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5.学习评价设计 本课题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从两方面入手,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并重,在注重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评价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对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学习态度、情感及其价值观的发展进行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课前导入教师活动1 【引入】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题1《燃烧和灭火》。希腊神话人物普罗米修斯,同学们听说过没有 有没有人知道他的故事? 【讲述】众神之王宙斯拒绝向人类提供火,而普罗米修斯同情人类,盗取火种送到人间。作为触犯天规的的惩罚,普罗米修斯被铁链锁在悬崖峭壁上,风吹日晒:更有鹰鹫每日去啄食他的肝脏,受尽折磨。 【提问】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盗火?或者说,火对人类有什么作用? 【PPT】展示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燃烧(首先明确:火通过燃烧得到)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图片。 【过渡】既然燃烧这个化学反应与我们密切相关,那么,燃烧的条件是什么?我们一起进行探究。学生活动1 【学生行为】倾听并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 【学生回答】照明、煮饭、取暖等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环节二:新课展开——燃烧的条件教师活动2 【提问】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小结】 条件1:需要有可燃物。 条件2: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条件3:需要有氧气。 【讲解】条件1很好理解,燃烧需要可燃物。想一想,点燃一盆水?点燃一桶油? 【过渡】条件2: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在进行实验前,给同学们一些信息。 【讲解】着火点: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属性。 【PPT】展示一些物质的着火点,讲解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 【实验1】在500mL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热水,水温约80℃左右。在水中加入一块白磷(用螺帽固定)。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一端放上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用滤纸吸去水分的白磷。最后用另一个500mL的烧杯盖住,防止污染环境。 【现象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现象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氧气。 【提问】怎样使水中的白磷燃烧? 【实验2】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通入水中的白磷。 【现象】水中的白磷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氧气。 【提问】至此,可以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 【总结】燃烧的条件: 燃烧需要可燃物。 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燃烧需要氧气。 【提问】三个条件缺少一个还能够燃烧吗? 【注意】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提问】说了这么多,回过头来,想一想,燃烧是什么?它的具体定义是? 【讲解】燃烧的定义: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注意】前提:通常情况下,随着学习的深入,燃烧的范围会进一步扩大。 【知识回顾】赤壁之战中,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曹军木船是:__________ (2)周瑜使用了“火箭”射向曹军的木船上, “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军,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____,使火势烧得更旺。学生活动2 【回答】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猜测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氧气、达到着火点。 【回答】向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 【回答】1.需要可燃物; 2.需要氧气; 3.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回答】缺少一个也不可以燃烧。 【回答】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回答】(1)可燃物 达到木船的着火点 氧气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实验来验证燃烧的条件,以此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利用草船借箭的故事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环节三:新课展开——灭火的原理教师活动3 【过渡】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合理地使用火能为人类带来便利,不合理的使用则为人类招来灾难。下面观看一张图片。 【视频1】无锡灵山大佛梵宫火灾。 【提问】当发生火灾时,怎样将火扑灭?我们一起进行探究。 【实验3】用小蜡烛模拟火灾,提供水、湿抹布、剪刀、烧杯、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并思考灭火原理。 【小结】方法:吹、浇水、盖湿抹布、剪断烛芯、盖烧杯、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讲解】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条件,缺一即可! 【总结】灭火的原理: 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 隔绝氧气(或空气)。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过渡】与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来灭火的原理相似,我们一起学习简易灭火器的原理。 【实验4】在一具有支管口的锥形瓶内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在小试管内加入适量浓盐酸并用细绳和橡胶塞固定。在教室角落点燃纸团,导致装置用于灭火。 【提问】简易灭火器的原理?…… 【讲解】碳酸钠溶液和浓盐酸反应产生大量CO2,气体带着液体一起从装置中溢出,喷射在可燃物表面,达到隔绝空气、降温至着火点以下的目的。 【过渡】上述是简易灭火器的原理,那么,生活中我们常用的灭火器有哪些? 【讲述】 干粉灭火器: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可以扑灭一般失火和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水基型灭火器:可用来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如汽油、柴油)以及固体材料(如木材、棉布)等引起的失火。 【过渡】这些灭火器该如何使用?一起观看视频。 【视频2】地铁消防系列宣传片—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讲解】灭火器的使用主要分三步“一提二拉三喷”,注意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不能一手拿压把、一手拿喷嘴。 【过渡】上述是常见消防器材的使用,当火势较小时,可利用它们来灭火;当火势较大时,我们该如何自救? 【视频3】正确火灾逃生方法。 学生活动3 【思考】灭火的条件有隔绝氧气、撤去可燃物、降低温度 【回答】隔绝空气、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讲解灭火的原理来告诉学生灭火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化学知识的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环节四:课堂小结教师活动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活动4 【学生活动】紧跟老师思路捋清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活动意图说明: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理解知识。
7.板书设计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基础练习】: (1)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时,一般可以选择:() A、干粉灭火器 B、二氧化碳灭火器 C、水基型灭火器 【提高练习】:(1)入夏以来,消防官兵扑灭了黑龙江、内蒙古三起特大森林火灾。开辟防火带(用于防火的通道)是灭火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树林中间开辟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 )。
A.便于消防人员快速通行 B.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C.减少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知识应用】:(1)试分析下列灭火的原因。 ①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②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 ③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利用多媒体资源和实践操作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现象。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应该把课堂主动权放手给学生,给学习成绩中差的学生带来了机会、点燃了希望、有了用武之地,他们知识面广,思维活跃提出的问题比较尖锐。给课堂提供可探究的问题。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知识储备,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能将学生零散的知识点连线成网,再给学生一个张扬自己个性的空间,那么,我们的课就不缺乏亮点,不缺乏继续探究知识的兴趣。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