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題)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72年,在河北省邯郸地区发现的磁山文化遗址,是中国最初发现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
址,距今约10300年。当时人们生活已经逐渐稳定,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并大量使用
瓷器
B.陶器
C.青铜器
D.铁器
2.东汉末年,名士清议、品评人物逐渐成为一种时弊,进而演变为朋党标榜、虚伪无用的行为导
K
致“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名实背离”的社会状况。为改变这一状况而产生的制度是
A.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区
C.猛安谋克制
D.科举制
下图为隋朝主要粮仓分布示意图。据此可推知,隋朝时期
海
含回
阳仓
长安广通渠
落阳浮求
西安
准
A.粮食储备主要来源于江南地区
B.北京地区粮食供求关系较平衡
C.黄河流域的农耕经济较为落后
粮仓位置受政治经济因素影响
4元代在部分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从明代开始,废除土司以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已经出现。到
清代,特别是雍正年间,大规模实行的“改土归流”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改土归
流”实行的主要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地区
高一历史第1页(共6页⊙】
5.乾隆年间朝廷要求地方官员査禁大量戏曲剧本。在禁毀一些民间剧本的同时,朝廷鼓励并
组织力量改编和创作了大量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忠君孝亲,劝人向善一类的剧本,供民间戏
曲表演。这一措施意在
A.推动戏曲艺术的繁荣
B.促进文化艺术作品创新
C.阻止儒家思想的传播
D.借助戏曲强化思想控制
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中,英国输华的棉纱由260万磅上升到290万磅,增加不过10%,而棉
布则由310万匹下降到200万匹,减少30%以上。导致这贸易结果的根源是
A.中国传统经济占统治地位
B.英国商品不适合中国民众需求
C.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
D鸦片战争后国民的购买力下降
维新变法时期,一些英美传教上活跃一时,改良派向他们寻求变法之道,这些传教士认为“变
法以兴铁路为第一义,练兵辞次之”,中国不能“如泰西君民共主,政多纷更也”,“宜尊君权而
建皇极”。这说明当时西方部分传教士
A.积极为维新变法出谋划策
B.不支持中国开展变法活动
C.较为排斥资产阶级改良派
D.不希望中国变革政治制度
8.下图是马星驰在1917年7月4日《新闻报》上发表的漫画《竞欲携孺子以号召耶》。该漫画
意在
耶
画子
A.批判袁世凯复辟帝制
B.讨伐张勋称帝
C.抗议“中日民四条约”
D.声援护国运动
9.1915-1918年出版的《新青年》中,“社会主义”一词总共才出现3次:而1919-1922年,该词
出现达1188次,甚至一些与新文化运动不相干的人也追求时髦,大讲他们的所谓“社会主
义”。这一变化反映出
A.无产阶级运动日益高涨
B.“社会主义”受到了民众拥护
C.新的价值观念日益凸显
D.资本主义政体被知识界否定
【高一历史第2页(共6页→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特点:对外贸易活跃;规模大;范围广;管理规范;经贸与友好往来、宗教文化交流并行。(4分,答出两点
影响: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航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江南地区的
发;密切
济联系;提升了唐朝的影响力
文化。(4分
度:实行消极贸
成因:西方国家强迫清政府实施对外开放;传统自然经济的影响;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传统华夷观念的排
(4分,答出两
见解: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具有民族多元性。(2分
理由:元朝为了贯彻中央集权制,将其所统治的广大地区分为包括大都和上都在内的中书省的
省和宣政院
玫体系基本上都沿用了宋朝以来的惯
大漠以北的蒙古族的聚居
制。为了维持蒙古人对汉人的统治,元朝还实
汉人、南
族等级性质的身份制度等
总之,元朝通过这种地域、政治和
制度设
的多元化,形成了一种多
天下治理模
原因:“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
次反“围剩”的失利;根
现严重困难;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2)意义: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
为安;在长征途
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基本
到来。(
贡献:领导全党
理标准问题
的移级
段理
两制”等建设中国特色的
义理论。(6分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分
代理论;为党科学
依据;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
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