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1945年5月7日凌晨,法西斯德国宣布投降,欧洲战事结束。战时内阁必须解散,丘吉尔辞职,并将大选。
原本信心满满、认为凭借丘吉尔在战争中的功劳定能顺利当选的保守党,却在大选中惨败,丘吉尔本人虽然当选议员,但是保守党只获得了213席,而工党却赢得393席,得以组阁,工党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当选首相。
克莱门特·艾德礼(1883年1月3日
—1967年10月8日)
一场意想不到的竞选结果
温斯顿·丘吉尔
(1874年11月30日
-1965年1月24日)
为什么英国人民抛弃了丘吉尔,选择了工党?
两份决定英国未来之路的竞选纲领
1945年丘吉尔领导的保守党的宣言议题与顺序
1.丘吉尔先生对选民的政策声明
2.英国和世界
3.英帝国和联邦
4.国防……
14.工业效率(正如我们反对国有化和国家干预的倡议一样,我们支持给全国各个阶层的自主活力以充分的机会。)……
21.我们的目的(我们把它推荐给国家不是因为它对国家的目标提供了一个容易的办法而是因为要保护古老的自由,以实际上的方法来应对实际的问题。
1945年艾德礼领导的工党竞选宣言《让我们面向未来》
1.战争中的胜利必须伴随着繁荣的和平
2.这次大选将意味着什么(工党的目标是:英国不仅需要食物、工作和家庭,而且需要有大量的好食物,每人都做有用的工作,需要舒适的、有省力设备的房屋,这些房屋充分利用了现代科学与生产工业的资源条件。)
3.充分就业(控制物价,成立国家投资委员会以促进生产,国家银行等必须国有化。)
4.为国家服务的工业……
描述一下工党英国的未来经济发展勾勒出的理想蓝图?
保守党和工党的工作重点分别是什么?
保守党和工党的工作重点分别是什么?
他们的经济主张有什么不同?
如果你是英国民众,你更愿意选谁呢?
保守党把外交和国防放在首位,而工党把和平与民生放在首位。
保守党主张自由的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工党主张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加强对经济的控制,积极推进国有化。
思考
“英国人民成熟了,他们学会了选择,他们不需要一个英雄领导他们重建家园。” ——丘吉尔
——福利国家
——国家宏观调控
1
国家的宏观调控
3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Contents
录
目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2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以英国为主
看二战后资本主义
国家的变与不变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4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变化之一:福利国家建立
材料一:“福利国家”由两项法律奠定基础,其一是《国民保险法》,其二是《国民医疗服务法》。《国民保险法》规定一切有收入的人定期交纳保险金,而一旦失业,就可以领取失业津贴,从而免除饥饿之苦。《国民医疗服务法》对全民实行免费医疗,一旦生病,即可就医,从而避免了疾病的威胁。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国民年龄 1-6月 1-16岁 16岁以后
国民权利 父亲不用上班,母亲享受全薪产假 父母享有生活津贴,孩子享有九年义务教育 继续深造学习津贴;
病假时享有工资的75%-100%;
外国移民享受同等福利
材料二:战后瑞典“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一览表
思考1:西方的福利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
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福利国家是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如此福利,滋生懒汉,必然崩溃!
英国最懒家族。英格兰西北小城布来克朴的麦高雷一家一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和8条宠物狗住在一套政府提供的房子里,收入居然也近3万英镑,被称为英国最懒家族。虽然年入3万英镑现钞,她一家居然还不知足,抱怨住的太挤,正申请更宽敞的大福利房。
——《生活日报》
①缓和分配不均;保持社会稳定;战后初期经济快速增长。
②增加国家财政负担;民众劳动积极性下降;不利于经济持续发。
思考2:西方的福利制度产生怎样的影响?
减少国家干预
减少
加强国家干预
黄金时期
滞胀
复苏
兴起
2000年
经济发展阶段:
经济政策:
福利制度:
195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1930年
1960年
1940年
思考3.“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
社会福利制度的本质是改良的,并没有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因此资本主义国家中的贫困现象仍然存在。
平衡
变化之二:国家宏观调控
材料一:
1945年底,(英国)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并将银行股票换成了国家股票。
1947年8月以后,政府先后依据一系列国有化法令。在铁路运输、电力、煤气、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
英国国有企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最高时达20%。
1978—1981年,英国国有企业所占投资比重为16.8%,而产出比重只有10.9% ,并且增加了财政负担。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史编》
思考1:战后英国对银行、电力、煤气等行业实行什么政策?
思考2:它对英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加快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单一所有制形式改变,“混合市场经济”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邮政 电站 煤炭 铁路 航空
英国 100 100 100 100 75
加拿大 100 100 私有 75 75
法国 100 100 100 100 75
联邦德国 100 75 50 100 100
日本 100 私有 私有 75 25
美国 100 25 私有 25 私有
材料二: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教材
思考3:二战后国有化比重最高的是谁?
材料三:战后美国国家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而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高,1960、1970、1980年分别为19.8%、22.3%和20.8%,其中大部分为军事订货,为生产提供了最大的稳定市场。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教材
②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①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材料四: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之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并规划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应配套措施。这一计划起到了鼓舞人心、指导全社会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展。——岳麓版《历史》必修二教材
③制定经济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1.二战后各国调控经济的主要措施:
⑴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暴露了自由放任的弊病。
⑵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思考4:为什么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宏观调控政策?
英国伦敦
⑶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借鉴苏联的经验)。
苏联一五计划的工业成就
二战后苏军的钢铁洪流
2.二战后各国调控经济的主要原因:
⑷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
⑸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影响。
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高新科技需要国家投入巨资并进行协调和有效管理。
材料五 :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认为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制度并不能自动消除经济危机,主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积极干预。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教材
2.科技之变
美国“阿波罗”号登月成功
克隆羊“多莉”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材料:20 世纪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包括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这些新的科技成果使社会发展进入了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中外历史纲要(下)》
(1)农业和工业的人口比重下降,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
(2) “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
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
农业 1950 12.2 23.2 50.7
1990 2.8 5.1 7.2
工业 1950 34.7 42.2 22.2
1990 25.8 40.5 33.6
服务业 1950 48.9 32.4 26.6
1990 71.4 54.4 59.2
思考5:二战后科技的新发展为人类社会结构带来怎样的变化?
中间阶层:主要指介于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的群体,包括技术管理人员、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和白领工人。新中间阶层已经成为战后发达国家中人口比例最大的社会阶层。
金
字
塔
新中间
阶层
阶级概念淡化
社会矛盾缓和
1950-1973 1974-1982
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6% 2.4%
通货膨胀率 3.4% 9.9%
③调整:80年代开始,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思考6: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产生怎样的影响?
3.影响:
①积极: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初,经济增长较快,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②消极:70年代,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停滞+通货膨胀)。
(1979年)撒切尔政府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总资产达200亿英镑,包括英国航空公司、英国电讯公司、英国钢铁公司等。在货币政策方面,撒切尔政府实行严格控制,将通货膨胀率降到5%以下。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929
经济大危机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自由放任 政策
国内经济调整
国际秩序重建
1945
二战
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
1933年
19世纪晚期
自 由 主 义
重 商 主 义
凯 恩 斯 主义
工场手工业
工厂制度
自由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
资本主义
垄断组织
二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
国家干预经济
回顾: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商业资本主义
生产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经济政策
经济思想
分 散 走 向 整 体
贸易保护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世界联系
冷战
两极格局
1947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金融体系)
世界贸易体系
战后国际经济组织
原则:以美元和美国为中心
1945年
1945年
1995年
变化之三:国际协调机制
“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美国财政部长福勒
时间 1948—1960 1960—1965 1965—1970
增长率 6.8% 7.9% 11%
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
① 有利于加强国际协调,维护经济秩序;
世界经济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② 确立了美国的主导地位。
它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重建经济秩序。正如法国哲学家伯克所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
思考4:怎样评价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材料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材料二: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 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思考: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解释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1.资本主义在自我调节机制下,仍然有很大活力
2.调节不是万能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学生运动
妇女运动
黑人民权运动
小结:如何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战后英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它改变了自有资本主义的色彩而成为一个福利国家;第二,它不在是一个大国而成为一个小国;第三,它丢掉了一个帝国而重新回到欧洲。大战到现在虽说只有半个多世纪,但变化却是深刻的,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英国的性质。这些变化也是世界潮流变化的产物,英国跟进了潮流,却也在潮流中收到了猛烈的冲击。
变
不变
国家的宏观调控,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福利国家的建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垄断资本依然占据支配地位
依然是富裕与贫困并存的两极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