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一难点微课: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一难点微课: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08 17:07:48

文档简介

(共8张PPT)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难点助学》
1-03-001
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03-001 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导 入
随着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在全国广泛开展起来。1911年10月的武昌起义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法令,其中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为重要。
1
1-03-001 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临时约法》的颁布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袁世凯
1-03-001 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二、《临时约法》的内容
材料:
第2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5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各项之自由权。”
第4条“中华民国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第45条“国务总理及各部部长均称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参照美国)
责任内阁(参照英国)
1-03-001 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三、《临时约法》的意义
1、性质: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评价: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一座丰碑。
3、局限: 因人立法
1-03-001 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四、民国初年共和与独裁之争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后一步步展开独揽大权的活动,为复辟帝制做准备。
1913年3月,宋教仁案
1913年10月,袁当选中华民国总统
1914年1月,解散国会
1914年5月,《中华民国约法》
1914年9月,袁祭孔大典
1914年12月,《大总统选举法》
1915年5月,《民四条约》
1915年12月,“劝进”当上皇帝
1916年1月,中华帝国
1916年6月,袁世凯去世
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 时间 袁世凯 革命党人 结果
1913年
1915年
“二次革命”
复辟帝制
思考1:革命党人为捍卫共和进行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
护国战争
刺杀宋教仁
袁被迫取消帝制
失败
思考2:袁世凯统治时期的政治特点?
专制独裁、民国名存实亡
大帅不帅 努力不力 共和不和
1-03-001 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四、民国初年共和与独裁之争
感谢倾听!微课《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难点助学》之中华民国
时期的政治制度检测试题解析及参考答案
1.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了责任内阁制,这是借鉴了英国民主政体的精髓,故D正确;中华民国主权在于国民全体、实行总统制、三权分立不符合题意,故ABC错误。
2.A
【详解】
根据材料,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临时参议院参议员来自17省,革命派占了3/4,有一定的立宪派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临时约法》是南北方妥协的产物,A选项符合题意;《临时约法》制定人员的组成不能说明其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参议员来自17省,30多名革命派,不乏代表的广泛性,但不能说明其体现了社会各阶层的要求,BCD三项错误。
3.B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的能力,由材料中的“即其内容规定,束缚政府”、“身受苦痛”分析可知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是为了束缚了总统的权力,维护共和政体,因此B符合题意。而A、D与题旨相反,C是考责任内阁制,此为参议院牵制袁世凯的绳索,“缩小”表述有误,故选B。
4.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 制,在责任内阁制下,总统只是处于“虚尊”地位,一般不掌握行政权力。作为国家行政部门的内阁,形式 上虽由总统下令,实际上内阁不须听命于总统,它由议会产生并对国会负责,故C项正确;ABD项排除。
5.B
【详解】
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合理性,体现的是“革命性、民主性”,B正确,C排除;A仅能体现民主性,排除;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继续承认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D排除。故选B。
6.(1)历史意义: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2)原因: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约法本身的局限性;帝国主义的阻挠;袁世凯势力的强大。启示:要善于抓住时机;要不断发展经济,增强力量:在原则问题上不能妥协;不能因人设法。
【详解】
(1) “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2)原因:由材料“革命党人对袁世凯抱有幻想,承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同共和,就答应他担任中华民国总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力量源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又是众所周知的先天畸形,后天发育不良”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能实行的原因为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由材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涉及到反帝、反封建,也没有涉及关系到‘民主’的土地问题”可知,约法本身存在局限性;由材料“帝国主义必须拥有殖民地附属国,发达国家不再允许发展中的国家发达,它们只需要从属和附庸”可知,帝国主义的阻挠;由材料“袁世凯己经承袭了自曾国藩以来的汉族官僚实力,总揽了清廷大权”可知,袁世凯势力的强大。
启示:开放型试题。可以根据前面约法不能实行的原因、约法颁布的目的等角度进行分析,比如要善于抓住时机;要不断发展经济,增强力量;在原则问题上不能妥协;不能因人设法。微课《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难点助学》之中华民国
时期的政治制度学习任务清单
学习任务单 学习指南
1.“微课程”名称: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2.达成目标:了解《临时约法》内容和意义。了解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实践。
3.学习方法建议: (1)、查阅相关的考古资料 (2)、认真阅读教材资料
学习任务 熟练掌握《临时约法》的内容并能根据材料分析其意义。初步明确民国初年实践议会政党制度的内容。
资源链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四、困惑与建议(提示:此项由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填写)微课《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难点助学》之中华民国
时期的政治制度检测试题
1.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借鉴了英国民主政体的精髓,能体现这一内容的是( )
A.中华民国主权在于国民全体 B.实行总统制
C.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D.实行责任内阁制
2.从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机关来看,南京临时参议院40余名参议员来自17个省。从组成上看,南京临时参议院40多名代表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有30多人,占总数3/4以上,立宪派不到10人,即不到总数的1/4。据此可知,《临时约法》( )
A.反映了南北方的妥协 B.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
C.缺乏广泛的代表性 D.体现了社会各阶层的要求
3.1913年袁世凯在一次演说中提出《临时约法》,“即其内容规定,束缚政府”,让他“身受苦痛”。由此可见《临时约法》( )
A.扩大总统权利 B.维护民主共和 C.缩小内阁权利 D.赞成独裁专制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仿效美国共和政体同时又结合了中国国情。为防止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临时约法》( )
A.践行了三民主义理论 B.确立了代议制民主
C.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D.给予人民民主权利
5.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临时约法》( )
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不承认清廷签订的卖国条约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l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约法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l《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各个政府手上废立着,反复着,挣扎着……在南京临时政府诞生前后,革命党人对袁世凯抱有幻想,承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同共和,就答应他担任中华民国总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力量源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又是众所周知的先天畸形,后天发育不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涉及到反帝、反封建,也没有涉及关系到“民生”的土地问题…帝国主义必须拥有殖民地附属国,发达国家不再允许发展中的国家发达,它们只需要从属和附庸袁世凯已经承袭了自曾国藩以来的汉族官僚实力,总揽了清廷大权。
——摘编自张燕浅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未能实行的原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部宪法在当时的意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能实行的原因及其启示。微课《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难点助学》之中华民国
时期的政治制度讲稿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随着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在全国广泛开展起来。1911年10月的武昌起义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法令,其中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为重要。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正式落到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同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根据教材内容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我们总结约法的主要内容:1、主权在民,这里的“民”指中华民国国民全体;2、自由平等,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并能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等自由权利;3、三权分立,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行使,此条款是参照美国政体;4、责任内阁,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并负其责任,此款参照了英国政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一座丰碑。但明显的不足是因人立法。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后一步步展开独揽大权的活动,为复辟帝制做准备。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暗杀了宋教仁,对后来的政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年10月,袁世凯当选为中华民国正式总统。袁世凯认为国会采用议会内阁制对总统和国务院束缚过大,于1914年1月下令解散国会,5月,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取代了原先的临时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为称帝做铺垫,1914年9月,袁世凯亲自率领官员到孔庙举行祭孔大典,同年底又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为获得日本的支持,袁世凯出卖国权,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民四条约》。大权独揽的袁世凯在1915年12月顺应“民意”,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正式建立中华帝国。袁世凯的称帝行径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在各方势力的抵制下,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并于同年6月因病去世。
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孙中山复出组织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虽败却不气馁。1915年革命党人发动护国战争,最终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在不算长时间的袁世凯统治时期,中华民国虚有共和之名却无共和之实,民国名存实亡,这段时期的大帅不帅,努力不力,共和不和。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中难以产生一个能统御整个北洋派的人,因而派系纷争不断,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出现,中国又陷入分崩离析之中。但我们相信,共和的种子一旦播下,终将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以上就是这节课的所有内容,感谢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