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1.了解古代希腊政治制度的产生条件和类型;认识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局限。
2.了解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从而认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渊源。
3.了解近代西方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产生的背景和不断完善的历程,认识其政体的特征,理解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意义和存在的局限性。
学习目标
导入
雅典陶片放逐法
英国议会大厦
学习目标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希腊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肥沃和广阔的平原,只有连绵不绝的山脉,他们把陆地隔成小块。那种可作为地区合并基础的天然地理政治中心希腊人是没有的。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多山少平原;工商业经济;小国寡民城邦
一、古希腊政治制度
学习目标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希腊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权力机构 产生方式 职责
公民大会
议事会
官员
陪审法庭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
由选举产生
从公民中抽签产生,陪审员全体达6000人之众
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参与国家日常管理
大多一年一任,接受监督,随时罢免和审判
审理大小案件
学习目标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希腊政治制度
2、斯巴达:寡头政治
权力机构 产生方式 职责
公民大会
国王
长老会
监察官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世袭继承
垄断军事统帅权
仅30人,终身任职
实际最高权力机关
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
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
学习目标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二、古罗马政治制度
1、罗马共和国时期:共和政体
权力机构 产生方式 职责
权力机构 产生方式 职责
一共两人,一年一任,
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
执政官
元老院
公民大会
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执行相关决议
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
罗马最高权力机关,
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
带有贵族寡头特征
屋大维……首先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队……然后再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塔西佗《编年史》
学习目标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三、政体实质与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实质
公民不同程度参加国家政权管理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部分官员由选举产生,且有任期
公民都由成年男子组成
雅典为民主制,斯巴达是寡头制,罗马共和国是贵族寡头特征
公民大会的权力有所不同
无论是希腊城邦还是罗马共和国,公民都是少数。妇女、外邦人和奴隶不仅没有资格参与政治,还受到剥削和多种压迫。
小试牛刀
古罗马政治体系中有三个支柱:执政官具有王制色彩,元老院具有贵族制色彩,公民大会则具有平民政制色彩,三种制度精神共处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体系中。这体现出古罗马政治( )
A.确立三权分立制度 B.崇尚以法治国
C.真正实现君民平等 D.具有早期的共和精神
解析:共和主义指认定政治权威最终来自人民同意的原则,拒绝接受君主和王朝统治原则,古罗马政治体系中执政官具有王制的色彩,元老院具有贵族制色彩,部落大会则具有平民制色彩,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因此体现正是共和主义特点,D正确;三权分立主要指的是司法、立法和行政之间的分立,古罗马政治体系中并不是这种三权分立,排除A;以法治国强调的是法律,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C描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学习目标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一、中古西欧国家制度的特征
1.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
(1)以封土为纽带,形成独立王国
(2)等级森严,依次主臣关系
(3)双向契约(相互权利义务)
(4)只对直接领主负责
3.中世纪后期新变化(11世纪——15世纪)
(1)生产力发展,城市自治
(2)王权逐步加强,国家走向统一
(3)教会控制加强
2.王权和基督教长期并立,教权高于王权
学习目标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二、法国:等级君主制
1.背景:
2.结果:
3.意义:
法王腓力四世因向教会征税与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发生冲突
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
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学习目标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三、英国:议会君主制
1.背景:
2.形成:
3.意义:
13世纪初,英王约翰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的反对
(1)签署《大宪章》:肯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同时保障教俗封建主的特权,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
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则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2)召开议会:13世纪中后期,议会权力逐渐加强;14 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代
学习目标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四、思考探究
材料一:在西欧封建社会,封建君主的王权……实际上处于和贵族、教会、自治的城市等各种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和政治权力并存的局面,它们既配合,又斗争……即使在以“神授王权”为标志的君主专制最典型、君主权力最集中的时期,君主从贵族、教会、城市收回的行政权、司法权也是不彻底的……相对于王权来说,宗教组织或教会往往又拥有独立的政治经济利益,王权为寻求自身的巩固和垄断,往往还要屈从于宗教组织和教会,以取得它们的支持。
——《中西君主专制制度的区别》
材料二:中世纪的封建割据状态意味着贵族之间无休止的战争和社会秩序的混乱,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因此新兴资产阶级乐意使用财力支持君主去与封建势力做斗争。封建政府为了维持常备军和庞大的官僚机构,不得不奖励工商业发展和殖民扩张活动,这在客观上对处于幼稚状态的资本主义经济起了扶植和保护作用......当资产阶级的势力进一步发展起来后,必然与专制王权彻底决裂。
——摘编自刘祚昌主编《世界史 近代史编》
根据史料结合所学,指出西欧封建君主制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特征:
①君权未能实现高度集中,存在制衡君主权力的外部力量;
②教权控制意识形态,教权高于王权。
影响:
①加剧了中世纪欧洲的纷争与动荡;
②客观上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③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借鉴。
8世纪,法兰克王国查理颁布法令:每个自由的基督徒都要缴纳什一税。在此之前,什一税是自愿交给教会以供教会日常所需。800年,教皇为查理戴上了皇帝的皇冠。这主要反映出中世纪( )
A.王权与教权结盟 B.君权神授
C.教会地位最显赫 D.王权与教权合一
小试牛刀
解析:法兰克王国查理颁布法令扶持教会,说明王权推动教会发展,而“教皇为查理戴上了皇帝的皇冠”,说明教会支持王权,可得出王权与教权结盟,故选A项;君权神授只能体现“教皇为查理戴上了皇帝的皇冠”,故排除B项;“最显赫”不能体现,故排除C项;王权和教权分离的,只是互相依靠,排除D项。
学习目标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资产阶级革命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就是打倒封建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资产阶级革命的客观任务就是以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取代封建剥削制度。
2、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逐渐确立。资产阶级也建立起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实行君主立宪制和总统共和制。
一、概念解读
学习目标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
1、背景: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2、过程:
(1)1689年《权利法案》:英国的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议会定期召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收新税和招募常备军。
(2)议会内阁制度:18世纪,英国逐渐形成议会内阁制度。国王的权力限于邀请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首相,并批准首相提名的各部大臣,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
(3)议会改革: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先后进行了3次议会改革,大部分成年男性公民获得了选举权,议员席位的分配也更加合理,英国民主制度基本形成。
学习目标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
《权利法案》
英国议会场景
政治体制特征
学习目标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三、美国:总统共和制
1、背景:18世纪,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1775年,北美13个殖民地发起独立战争。随后,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2、过程:
(1)制定宪法:
A.内容: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
B.影响:美国宪法首次在一个大国中确立了共和民主制度,保持了政治的长期稳定,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权分立原则
学习目标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三、美国:总统共和制
1、背景:18世纪,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1775年,北美13个殖民地发起独立战争。随后,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2、过程:
(1)制定宪法:
A.内容: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
B.影响:美国宪法首次在一个大国中确立了共和民主制度,保持了政治的长期稳定,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2)民主制的完善:1865年,美国废除奴隶制,黑人随之获得公民权。1920年,妇女获得公民权。历经200余年的变革,美国民主制度逐渐完善起来。
学习目标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四、法国:总统共和制
1、曲折历程: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最后确立了共和制度。
2、确立过程:
(1)建立共和国:1792年,首次建立共和国,但共和制度最初并不巩固。1870年,建立第三共和国。
(2)通过新宪法:1875年新宪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有权通过法律,可以推翻内阁。总统任期7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学习目标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五、评价
1、进步性: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经过19-20世纪的多次改革和革命,西方政治制度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
2、局限性:但它仍有历史局限,如英国选民长期仅占人口的很少比例,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
美国总统弹劾制度规定:只有众议院具有提出对总统弹劾案的权力,也只有参议院有权审理。总统有权批准关于背叛合众国的罪犯的缓刑和赦免,惟弹劾案不在此限。一切罪案,除弹劾案外,应由陪审团审判。这一规定说明弹劾案( )
A.最终由最高法院审理 B.遵循了权力制约与平衡
C.加剧了美国党派斗争 D.彰显了天赋人权的理念
小试牛刀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总统弹劾案由众议院提出,参议院审理,总统无权批准关于总统弹劾案的缓刑和赦免,除弹劾案外,一切罪案由陪审团审判等规定,说明弹劾案提出与审理遵循了权力制约与平衡,B项正确;最终由最高法院审理与“只有参议院有权审理”不符,A项错误;总统弹劾制度并未加剧美国的党派斗争,C项错误;美国总统弹劾制度彰显的是分权制衡原则,而非天赋人权理念,D项错误。
小结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希腊城邦制度(雅典、斯巴达)
罗马共和国到帝国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欧洲封建国家的形成及其制度特征
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美国联邦共和民主制的建立和完善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发展
欧洲封建制度的典型代表(法、英)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