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尖山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一、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40题,每题2分,共60分)
2021年3月27日当地时间20:30~21:30,全球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座城市陆续熄灯1小时,参加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据此完成1-2题。
1.当纽约(75°W)开始活动时,北京时间为( )
A.28日9:30 B.27日9:30 C.27日23:30 D.28日10:30
2.当图中“今天”为3月27日时( )
A.0时经线为90°W
B.亚洲多数城市已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C.欧洲所有城市已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D.26日占全球的范围约四分之三
下表为2021年11月12日甲、乙、丙、丁四城市的白昼时间统计表。据此完成3-5题。
甲城市 乙城市 丙城市 丁城市
昼长 12小时49分 10小时09分 7小时44分 10小时43分
3.四城市中所处纬度最高的城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未来一个月内,白昼时间延长的城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该日表中四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丁、丙、甲、乙 D.甲、丁、乙、丙
云南大理点苍山,峰峦起伏、气势雄伟、有古冰川遗迹。山体由大理岩、片麻岩、片岩等岩石组成。图1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图2示意点苍山(局部)景观。完成6-7题。
6.左图中与点苍山岩石组成相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下列地质景观的岩石与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A.陕西华山—花岗岩—① B.云南石林—石灰岩—②
C.浙江江郎山—砂岩—③ D.河南嵩山—石英岩—④
潜山是指古地质历史时期被新沉积岩所覆盖的基岩凸起,也称古老山头,属于基岩古地貌,其顶部易于形成油气储蔽构造。下图示意非洲北部某地区潜山油气储藏模式图。据此完成8-9题。
8.潜山的形成过程是( )
A.基底岩石→构造抬升→下降沉积→风化剥蚀→埋藏成山
B.基底岩石→风化剥蚀→构造抬升→下降沉积→埋藏成山
C.基底岩石→下降沉积→风化剥蚀→构造抬升→埋藏成山
D.基底岩石→构造抬升→风化剥蚀→下降沉积→埋藏成山
9.潜山顶部易于形成油气储藏构造的主要原因是( )
A.顶部呈盆地构造 B.顶部多裂隙孔洞 C.顶部呈波浪起伏 D.顶部多干旱河谷
下图为某地地层分布示意图,其中f层为岩浆形成的地层。据此完成10-11题。
10.依图示信息可推断,地层的形成距今时间最短的应是( )
A.a B.b C.f D.g
11.依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断层发生在a岩层之后 B.c岩层没受过外力侵蚀
C.该地发生过岩层的拉伸 D.该地发生过地壳的抬升
读我国某地区乡村地区空间分布与海拔关系图,完成12-13题。
12.1995-2013年,该区域( )
A.乡村聚落个数增多的区域也就是面积增大的区域
B.乡村聚落面积与个数分布均大致呈正态分布的空间集聚特征
C.乡村聚落面积最大的区域,聚落个数变化不明显
D.乡村聚落个数最多的区域,聚落面积没有变化
13.对该区域聚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民居屋顶多平顶 B.民居受地形影响较大,注重散热通风
C.聚落分布受地形影响不大,最典型的民居是四合院 D.最典型的民居是窑洞
下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我国东北山区河流出现春汛
C.恒河进入枯水季节 D.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
15.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 B.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
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读图,完成16-17题。
16.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图,则正确的是( )
A.②处气流下沉是由于动力原因 B.③在南半球为东北风
C.甲处多锋面雨 D.乙处是赤道低压带
17.若此图为东亚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 )
A.夏季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冬季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
C.③气流冬季比夏季湿润 D.夏季③气流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下表是美国西部三个沿海城市的经纬度位置,下图是表中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18-19题。
城市 甲 乙 丙
经纬度位置 40.8°N,124.2°W 37.6°N,122.4°w 32.7°N,117.2°W
18.甲、乙、丙三个城市对应的气候资料图依次是( )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19.三个城市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西南风影响程度不同 B.流经沿岸洋流性质不同
C.受西北风影响程度不同 D.距离太平洋的远近不同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日国际标准时间1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20-22题。
20.图示时刻( )
A.北京艳阳高照 B.台湾海峡波涛汹涌
C.杭州湾吹西北风 D.吉林南部阴雨天气
21.甲气压系统强盛的季节( )
A.巴西高原上草木枯黄 B.北京市物体的正午影子逐渐变短
C.南极考察黄金时期 D.上海市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22.乙气压系统势力偏弱的年份( )
A.我国夏季风势力偏强 B.长江流域伏旱时间偏长
C.华北地区夏季用水紧张 D.松花江流域防洪压力大
下图为“某日8时我国及周边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虚线为此时0℃等温线。据此完成23-24题。
23.各地此时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西北风呼啸,气温迅速下降 B.乙地冷锋过境后,气温回升
C.丙地暖锋将至,云层加厚 D.丁地台风登陆,狂风暴雨
24.正常年份该日最可能处于( )
A.1月上旬 B.7月上旬 C.10月上旬 D.12月下旬
下图为M市一周内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观测记录统计图。据此完成25-26题。
25.在这一周内,M市( )
A.星期四迎来天气系统过境 B.天气比较稳定
C.经历了一次气旋过境 D.星期六阴雨
26.与星期四、星期五相比,星期六的气温及气温日较差特点的成因是( )
A.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增强,大气道辐射作用增强
B.大气削弱作用增强,地面辐射作用增强
C.大气削弱作用减弱,大气逆辐射作用减弱
D.大气辐射作用减弱,地面辐射作用增强
下图是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对图中甲、丙两洋流的叙述,正确的( )
A.甲在高纬度,丙在低纬度 B.甲在南半球,丙在北半球
C.甲向西南方向流,丙向东北方向流 D.甲为暖流、丙为寒流
28.下列对甲、丙两洋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洋流对所经过的海区能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②在甲、丙之间的乙地有渔场形成③在甲、丙之间的乙地常年多雾④丙洋流能使得所经过的海区盐度增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某海域夏季测得的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完成29-30题。
29.该海域可能位于( )
A.北半球大陆东岸附近 B.北半球大陆西岸附近
C.南半球大陆东岸附近 D.南半球大陆西岸附近
30.下列说法,不符合该海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
A.鱼群密集 B.海雾出现频繁 C.终年温和多雨 D.夏秋有气旋影响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虚线代表洋流。据此完成31-32题。
31.图中甲洋流( )
A.性质上属于暖流 B.成因上属于密度流
C.受西风漂流影响大 D.受盛行风西南风影响大
32.图中洋流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西风漂流与秘鲁寒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
B.受秘鲁寒流影响,南美洲西海岸热带荒漠带向北延伸
C.乙洋流带来了大量热量,促进了南极大陆冰川的融化
D.受秘鲁寒流降湿影响,较同纬度暖流流经海区盐度高
当一股低温的海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向北流动的时候,南非拟沙丁鱼便追随其向北迁徙产卵。下图为南非拟沙丁鱼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3-34题。
33.当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沿岸寒流并向北流动之时,当地的( )
A.东北信风在加剧 B.副热带高压在加强
C.东南信风在加强 D.盛行西风在加强
34.南非拟沙丁鱼的产卵地选择在德班附近的海域,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水温较高,适宜孵化 B.沿岸上升流涌起下层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丰富
C.鱼群的活动空间更大 D.寒暖流相遇,形成水障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湖泊,它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其面积和蓄水量季节性变化很大。由于洞里萨湖流域降水集中期较湄公河磅湛以上集水区偏晚约1-2个月,因此产生湖水倒流现象,下图示意洞里萨湖周边区域图(图左)及磅湛站和波雷格丹站水量年内分布状况图(图右)。据此完成35-36题。
35.洞里萨湖向湄公河补给水量最大的月份是( )
A.11月 B.5月 C.8月 D.1月
36.湄公河流域近一百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下降,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
A.径流量减少,洪涝灾害减少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C.输沙量加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有利于内河航运
地下水的水位和水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补给来源和补给量。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地下冻土层会明显影响地下水的补给过程和补给量。下图为小兴安岭北麓清溪站冻土区水文特征变化图。据此完成37-38题。
37.关于该区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季融雪补给 B.夏秋降雨补给 C.人工注水补给 D.高山冰雪融水
38.冻土层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表现为( )
A.封冻期,潜水位上升幅度较大 B.封冻期,下渗量最大
C.融冻期,土壤含水量减少 D.融冻期,地下水补给时间滞后
潜水是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个不透水层之上的地下水,其海拔高度(即潜水位)随地形起伏而起伏,潜水和河水一般存在互补关系。下图为某大陆东岸一河段在某季节的等潜水位线分布图。读图,完成39-40题。
39.图示季节和水的补给关系是( )
A.夏季地下水补给河水 B.夏季河水补给地下水
C.冬季地下水补给河水 D.冬季河水补给地下水
40.沿甲乙线所作的河床剖面图是( )
A. B.
C.D.
二、综合题(40分)
41.读亚洲中纬度局部地区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按气流状况划分甲属于____________。乙与③④组成的天气系统为____________。(4分)
(2)判断图示甲、乙两地中地表昼夜温差的大小,并分析其成因。(6分)
(3)说明④地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状况。(4分)
4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兴凯湖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之一,平均水深约4米,由大、小兴凯湖组成,两湖由一条长约90千米,最宽处约1千米的沙岗隔开,仅雨季连通。湖水12月开始封冻,4月中、下旬解冻。在夏季,尤其是5、6月份,大兴凯湖波浪滔天,含沙量最高,而小兴凯湖则温柔恬静。
材料二:下左图为兴凯湖位置示意图,右图为沙岗景观图。
(1)分析兴凯湖封冻时间长的原因。(4分)
(2)分析大兴凯湖含沙量最高出现在5、6月的原因。(4分)
(3)分析图示大兴凯湖北部沙岗形成的季节及形成过程。(6分)
43.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好望角位于非洲西南端,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又称为“风暴角”。好望角及其邻近海域一直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互通的航道要冲。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冬季常有“杀人浪”出现,这种浪波弱则5-6m高,强则高达15m以上,浪头犹如悬崖峭壁,浪背如缓缓的山坡,受其侵袭而蒙难的船只不计其数,该海域是世界最危险的航海区域之一。
材料二:海雾由海面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到1千米以下甚至更低,给海上交通和作业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有人将其称为“无声杀手”。
材料三:索马里海流是印度洋西北部沿非洲索马里半岛东岸附近流动的表层流。该海流位于北半球,并随季节的不同而改变流向。该海流夏季流速大于冬季。
(1)好望角航线上的G海域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及对海洋航运产生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回答,7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分析鱼群相对集中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A 2.D 3.C 4.A 5.D 6.B 7.D 8.D 9.B 10.C
11.D 12.B 13.B 14.A 15.B 16.A 17.B 18.D 19.A 20.D
21.A 22.C 23.D 24.C 25.A 26.C 27.D 28.A 29.A 30.C
31.C 32.B 33.D 34.A 35.A 36.C 37.B 38.D 39.C 40.A
41.(1)反气旋 锋面气旋
(2)甲地大于乙地。
成因:甲处深居内陆地区,是高压中心,天气晴朗,云层水汽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表气温较高,夜晚地表降温快,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差,地表气温较低。
(3)过境时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雪等天气。
42.(1)纬度高,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寒冷漫长;湖水浅,降温快,结冰快;为淡水湖,盐度低,易结冰
(2)(大兴凯湖含沙量大小主要受泥沙来源和湖水运动的影响)大兴凯湖湖水泥沙来自西南部的河流,5、6月份湖水受积雪融水补给较大,河流径流量大,入湖沙量大;加之此时湖水波浪大,搅动湖底泥沙,使含沙量增大。
(3)形成季节为夏季。夏季图示区域盛行偏南风;山地间的狭管效应,风力强劲;大兴凯湖含沙量高,将湖中泥沙推向北浅湖区堆积,形成沙岗。
43.(1)原因:本格拉寒流经过该海域,对其有降温作用;气流经过冷海面时,受寒流影响温度降低,水汽凝结而形成海雾。影响:使海面能见度下降,影响航运速度;容易出现各种海上交通事故。
(2)夏季在西南季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离岸而去;海洋底层海水上泛补偿流失的海水,形成了上升补偿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导致鱼群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