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党费
王愿坚
作者简介
王愿坚(1929年—1991年),山东省相州镇相州七村人,当代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系(作家班)主任。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参加革命工作。在部队里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报社编辑和记者。1956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使他的创作题材更丰富,文笔更洗练。
代表作
王愿坚的短篇小说中,《党费》、《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等描写了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七根火柴》、《三人行》、《赶队》等歌颂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事迹;《普通劳动者》、《妈妈》、《休息》等塑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其它还有《早晨》、《征途》和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等。近几年的新作有《足迹》、《标准》、《草》、《歌》等短篇小说,其中《足迹》获人民文学杂志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背景介绍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北上长征,国民觉调遣重兵进攻“围剿”闽粵赣苏区。军事上,采用“驻剿”和分进合击的战术;政治上,实行移民并村,断绝群众资助红军的粮食来源,欲置红军于死地。在敌人的残酷“围剿”下,我党在苏区的革命工作遇到极大困难。
题目解说
《党费》是王愿坚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影响深远。小说记录了红军留守部队一段关于党费的故事。以“党费”为题,点明了结构小说的核心对象,间接表现了作品的立意和主旨。
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理清结构
党费
领受任务(1----5)
初见黄新(6----29)
二见黄新(30----60)
学习第一部分
1、文章开篇的“每逢”一词有何作用
2、1934年,闽粤赣边区斗争最艰苦的 岁月开始 了,“艰苦”表现在哪些地方
开篇“海逢”写居 而的“就”说明了1934年秋人的 事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至泳 足可以长存永在。同时这种情 感医酿已久,遇到媒介便被触发。
在主力红军化上后, 我们留下来坚持敌后年争的支小部队遭到白匪疯狂的 围剿”。为了保存力量,坚持斗争我们被逼上了山。敌人为了整垮我们,竟使出了“移 民并村”的毒招几,切断了我 们和群众的联系。
学习第二部分
3、一开始作者运用了侧面描写,从魏政委口里“我”了解了黄新的哪些情况
4、在夜深人静的白匪围剿的敏感区域,黄新在家一边偷偷为山上的战士腌咸菜,一边轻轻地哼《送郎去当兵》这表现了黄新的什么特质
“我”要接头的人名叫黄新,是个二十五六岁的妇丈夫跟着毛主席长征了,眼下家里就剩下她跟一个岁的小妞儿。魏政委怕“我”找错人,在交代任务时还特嘱咐"她耳朵边上有个黑痣”。
黄新和丈夫是自由结合的,她怎么会不爱她的丈呢 然而她却毅然带头送丈夫去当兵。这里刻画了她丈夫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她在革命陷入低潮时仍在坚斗争的可贵精神。想五别夫对持。
5、“半天,她说话了: 司志,你不知道,一跟党断 了联系,就跟断了线的风筝 似的,真不是味儿啊!”简 析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 去及其作用。
用“风筝断了线”来比 喻自己与党失去联系的苦楚, 从而把抽象的心情说得形条 化、通俗化 斗争的可贾精神。
学习第三部分
6、二见黄新时,作看者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感人的生活场面
黄新五岁的女儿 在困苦生活的折磨下,瘦得“ 的脖子挑着瘦脑袋”看 到咸菜“馋得不住地咂嘴巴” 最终于忍不住,伸手抓了 一根腌豆角,就往嘴里填 妈妈看到了,忙伸手把 那根菜拿过来”“孩子哇的一 了”。这个场面具有激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8、“是的,一筐咸菜是可以用数字来计算的,一个共产党员爱党的心怎么能够计算呢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7.面对生死关头的严峻考验,黄新采取了什么行动 她的行动表现出了什么
7、面对生死关头的严峻考验,黄新采取了什么行动 她的行动表现出了什么
面对生死关头的严峻考验,她临危不惧,从容不不迫。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保全性命,而是保护革命同志。定地对“我”说:“为了党,你得活着。”为了保护同志和事业,她已经做好了自我牺牲的准备。因此,她指指阁对“我”说:“快上去躲起来,不管出了什么事也不要动切有我应付!”面对敌人的搜捕,黄新毅然决然地用自生命换取了同志的安全。这一壮烈的举动,把黄新的境界推向高峰,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最崇高、最纯党性。
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是以肯定形式的反问,表示肯定的内容。本句的答案是“不能够计算”
总结研读
9、《党费》为什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①新颖的立意。《党费》选取了一筐咸菜作为特殊的党费,并以之为主线贯穿全篇,展开一系列动人的请节,细腻地刻画黄新的性格,这种艺术构思是新颖独特的。
②巧妙的结构。作品采用第一人称讲述,便于作者主观的抒发。以回忆体的方式展开故事,从而凸显对“革史”的追忆和回味。作品集中描写了“我”和黄新两次见面的情况,而黄新的形象,就是通过“我”所观察到的场面而展现出来的。
③生动的细节。《党费》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使得作品细腻真实,完整统一。
10、文章标题《党费》,从文章内容看应该是黄新同志的,却是用“我”第一人称来叙述,为什么?
①用第一人称,贴近读者,让人感动。开篇用我缴党费为引子,采用倒叙的方式引出故事,激发读者兴趣。
②用第一人称,一方面使故事真实可感,另一方面以我的视角描写了与黄新的两次见面,串起了故事,又大大压缩了作品的篇幅,突出典型的场景、细节,凸显人物形象。
③通过第一人称,把自己对黄新的感情融入其中,加深了对黄新的认识。
11、小说表现了黄新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①热爱党,忠于党:在极端困难的环境里,她用咸菜来代替银元缴党费,将一颗滚烫的心与党紧紧贴在一起。
②机智果敢:当白匪闯进门后,她用话语与敌人巧妙周旋,保护了革命同志。
③勇于献身:敌人知道了她的身份,但她毫无畏惧,沉着冷静,义无反顾。
主题归纳
小说描写了一位年轻女共产党员在敌后艰苦环境里坚斗争,为了缴纳党费和掩护游击队的同志,献出自己生命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信仰坚定、斗争顽强、富有牺牲精神的共产党员形象,赞美了她对党的忠诚,讴歌了她为革命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
艺术特色
(1)以“我”的视角串起故事并刻画人物。
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便于作者主观情感的抒发。以回忆的方式展开故事,凸显对革命历史的追忆和回味。小说集中描写了“我”和黄新两次会面的情况,而黄新的形象,就是通过“我”所观察到的一幅幅动人的场景而展现出来的。如“我”第一次下山与黄新接头时,刚走到黄新家门口,就听到从屋里传来的“声音压得很低很低”的《送郎当红军》的歌声。虽然唱歌者把歌哼得七零八落的,但歌词的内容却道出了她的心声。她希望丈夫“冲锋陷阵要争先”,同时,她也懂得革命是要流血牺牲的,“若为革命牺牲了,伟大事业侬担承”。这些都表明了她决心全力以赴地支持革命事业,显示了她开阔的胸襟、崇高的精神。
(2)细节描写丰富情节并丰满人物形象。
《党费》善于设计精彩的细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情节,凸显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如党组织派“我”第二次下山同黄新接头时,小说以“我”的视角展现了令人心酸的画面:当黄新那“细长的脖子挑着瘦脑袋”的仅五岁的女儿,看到一堆堆的咸菜,“馋得不住地咂嘴巴”“一个劲儿地扭着她妈的衣服要吃”“把干瘦的小手仲进坛子里去,用指头蘸点儿盐水,填到口里吮着,最后忍不住竟伸手抓了一根腌豆角,就往嘴里填”时,黄新觉得孩子不懂事,就“忙伸手把那根莱拿过来”,结果“孩子哇的一声哭了”。此时此刻,黄新身上的母性与党性撞击着,最终党性战胜了母性。正如她所说:“只要有咱的党,有咱的红军,说不定能保住多少孩子哩!”这是多么纯洁无私、光明磊落的革命胸怀,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而且为作者的文学创作扩大了思想容量。
。
(3)动作描写补充情节并透视心理。
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可以营造一种亲切的氛围,便于拉近读者和人物之间的距离,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但第一人称不可能像第三人称那样直接去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因此小说必须借助人物的动作、神态去侧面烘托或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以达到传情之功效。如黄新拿出丈夫留下的两块银洋,“拿在手里掂了掂”的动作,形象地展示了她对丈夫的无限深情,对能解决一些生活问题的银洋的珍爱,而她却要把珍爱的东西交给党,从而揭示了她对党的敬爱之心。在白鬼挨家挨户搜查的紧急时刻,“她把菜筐子用草盖了盖”,刻画了她时刻想支持党的武装斗争的思想境界。这些动作描写把人物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不仅对小说情节的发展起到一些补充作用,而且可以使读者从动作中洞察人物美丽的内心世界。
合作探究
观点一:“我”在小说中起到线索的作用。小说以“我”缴党费引出回忆,以“我”的见闻构成小说的素材,从“我”的角度叙述故事。“我”是连缀小说材料的线索。
观点二:“咸菜”在小说中起到了线索作用:开头写黄新整理腌好的咸菜,中间她托付“我”将咸菜带上山,最后“我”将咸菜交给魏政委。围绕咸菜展开故事情节。
1、有人认为“我”是线索,有人说“咸菜”是线索,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谈谈如今重读《党费》有何意义。
观点一:起到榜样的作用。黄新的事迹值得所有的党员学习,党员应该从她身上汲取力量。比如,优秀共产党员张星南在世时,每逢“七一”或党的重大活动期间,都自愿多缴党费。病重期间还让家人代她交上5000元特殊党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和信仰。
观点二:警示一些不合格的党员。有些党员干部党的观念淡薄,拿着高薪却不按规定缴党费。这些党员干部不主动、定期、足额缴党费,反映的是理想信念出现偏差,组织纪律观念淡化。一名共产党员合不合格,不在于喊多响的口号,而在于是不是时刻用党章约束自己。
观点三:阐明一个道理。缴党费是每个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体现党员对党的朴素情怀,也是证明党员忠诚度、组织意识和党性观念的最直接行动。透过党费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党员的义务,更是那份对党的热爱,那份由心而生的党员情。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讲规矩、守纪律,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按时、足额缴党费做起,把对党的深厚感情,化作爱党、忧党、兴党之行。
3、本文有多处前后照应的细节描写,说说它对展开故事情节有什么作用?
①小说开头交代了“我“上山之前是干侦察员的,职业敏感使然,对于人物和环境都观察得非常仔细。魏政委交代黄新的耳朵边上有个黑痣,“我”凭着这一特征很容易地认出了她。②第一次见面时,黄新拿出党章和银洋要缴党费,而我没有收,敌人搜捕前,黄新又嘱咐了党证和银洋的事,“我”在黄新牺牲后从砂罐里菜窝窝底下找到了党章和一块银洋;第一次见面时,几个党员分别拿菜回去脆,也为后面成菜有不同的颜色以及敌人凭不同颜色的成菜而发现了黄新的身份埋下伏笔。③“我”初到黄新家时,通过“我”的观察,文代了黄新的住所是“靠房顶用几根木棒搭了个小阁楼,上面堆着一些破烂家具和几捆甘蔗梢子”,这为后面敌人搜捕时,黄新让“我”躲进阁楼做了铺垫。
4、 《荷花淀》、《小二黑结婚》(节选)、《党费》 三篇小说风格有什么不同?
三篇小说呈现了不同的风格。
《荷花淀》清新优美,富有诗情画意,体现了鲜明地“荷花淀派”风格;
《小二黑结婚》通俗生动,乡土气息浓烈,具有典型的“山药蛋派”特点;
《党费》简约明了,节奏紧张,表现了军旅作家的创作风格,但又异中有同,下面分析作品风格。
5、《荷花淀》、《小二黑结婚》(节选)、《党费》都是作家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后的创作成果,都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典型形象。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女性形象,分析其性格特征,并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小说中的社会环境,分析人物的典型性,填写下面的表格。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最喜欢的人物 水生嫂 小芹 黄新
性格特征
勤劳善良
深明大义 热情纯朴
活泼乐观 自信乐观
果断刚毅
典型环境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水乡 抗日战争时期
山西某根据地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
哪类典型
人物形象
中国传统劳动妇女、抗日根据地进步青年 新型农民
党性与人性美完美统一的革命者
课文
比较点
人物
描写手法 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我喜欢的
原因 温柔体贴
思想进步 敢于斗争
追求新生活 对党忠诚
忘我
反映的红色
文化精神 中国人民面对侵略,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说明实行民主改革、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同时歌颂了民主政权的力量,反映了解放区的重大变化 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
三个女性的共同点
这些女性都是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女性,她们虽然出身低微,虽然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她们没有向苦难低头,她们积极乐观,不断成长,并获得了新生,她们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