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八年级地理上期末押题试卷02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 寒假,小赵一家回老家河南过年,看望爷爷奶奶。爸爸开车很辛苦,从广州出发,开了将近一天,才到湖北,小赵知道,湖北有我国第一大江()流过,当汽车经过这条河流时,他非常的兴奋。
A. 长江 B. 黄河 C. 汉江 D. 湘江
2.小赵还知道在湖北宜昌有一个全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大坝。
A. 葛洲 B. 丹江口 C. 三峡 D. 小浪底
3.小赵到了河南,发现河南的汽车车牌,大部分是以()字开头。
A. 湘 B. 鄂 C. 豫 D. 鲁
4.小赵又发现,到了河南,马路变宽了,路变直了,车开了几个小时,一座山也没有,原来,这里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
A. 东北 B. 华北 C. 长江中下游 D. 珠江三角洲
5.河南的冬季寒冷干燥,风特别大,三三两两的人在麦地里放风筝,脸被风吹到,像被刀子割了一样痛,这里属于()气候。
A. 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6.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适宜种植的水果是()
A. 苹果 B. 菠萝 C. 荔枝 D. 香蕉
7.小赵发现,爷爷家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村子里装太阳能的家庭越来越多了,通过查找资料,小赵发现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已被广泛利用于生产生活中。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开利用前景广阔。下图是“中国太阳能分布示意图”有关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丰富区”
B. 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贫乏区”
C. 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较丰富区”
D. 河南大都分属于太阳能“丰富区”
8.下列城市居民使用相同的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佳的是()
A. 广州 B. 重庆 C. 拉萨 D. 上海
9. 春节,是小赵全家一年中最欢乐的时期,离家再远,路上再辛苦,小赵每年都要回老家与爷爷奶奶团聚。下面哪个最可能是小赵在河南过年时的情景()
A. 陪爷爷奶奶一起包饺子,逛花市
B. 陪爷爷奶奶一起蒸馒头,逛庙会
C. 全家一起看冰雕
D. 全家一起吃元宵,看舞狮
10.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 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小
C. 一般来说,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D. 长江是世界第一长河
11.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
A.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 大兴安岭、阴山、祁连山
C. 昆仑山、祁连山、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D.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12.下列地形区中,不在我国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
A. 黄土高原 B. 准噶尔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云贵高原
如图所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北纬36°剖面),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13.图中①是( )
A. 巫山 B. 太行山 C. 雪峰山 D. 祁连山
14.图中反映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
A. 中部高,四周低 B. 北高南低
C. 东高西低 D. 西高东低
15.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关于我国气候及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夏季南北温差大,冬季普遍高温
B. 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C. 我国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5-9月
D. 我国旱涝、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频繁
如图为我国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乌鲁木齐四城市气候资料图,读 图完成下列题目。
16. 图中④代表的城市是( )
A. 拉萨 B. 呼和浩特 C. 南宁 D. 乌鲁木齐
17. 图中降水季节变化最小的城市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 图中③城市7月平均气温最低,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
下表为我国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四条河流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2题。
河流 长度(km) 有无结冰期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亿m ) 多年平均含沙量(kg/ m )
甲 3420 有 2709 0.16
乙 2214 无 3360 0.249
丙 6300 无 9600 0.54
丁 5464 有 574 35
19. 表中代表长江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依据表中信息判断,河流沿岸植被条件最差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1. 表中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一组是()
A. 甲和丁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甲和乙
读“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
22. 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A. 北方地多水多 B. 北方地多水少 C. 南方地多水多 D. 南方地少水少
23. 针对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存在的问题,下列解决措施中,最可行是
A. 跨流域调水 B. 毁林开荒 C. 围湖造田 D. 放弃种植业
读某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题。
24. 下列有关图中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错误的是
A. 雄厚的工业基础 B. 丰富的矿产资源
C. 优越的地理位置 D. 便利的交通
25.图中经过甲、乙、丙地区的铁路线是
A. 京广线 B. 京沪线 C. 沪昆线 D. 宁西线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填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名称(写全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2)填出数码表示的国家名称⑥______
(3)填出数码表示的海洋或岛屿名称:⑦______岛,⑧______海。
(4)写出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名称:⑨______,⑩______。
(5)我国的面积______平方千米居世界第______位。大陆海岸线长______多千米。
27.读中国地形分布图和沿北纬36°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山脉A是______,B是______;地形区C是______,D是______。
(2)图中C北部是______山脉,D与②之间的山脉是______,它是我国地势______的分界线;从地形类型上看,①②两地都属于______。
(3)地形剖面图中甲处是______高原,乙处______高原,丙处是______平原;乙、丙处的地势阶梯分界线是______。
(4)观察地形剖面图中所示的地势特点,说明地势对我国气候的影响。______。
2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100年前,在A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此在中华大地上,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了。A省的省会是 ______,该省北部的C河流 ______—段的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C河流被称为我国的“黄金水道”,原因是:______。
(2)目前,我国对C河流的治理和开发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在上游 ______,在中下游 ______,对防洪、航运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图中城市B是疫情期间的“英雄城市”--______,该城市是C河流中游地区最大的城市,有“九省通衢”之称。
(4)图中D河流是 ______,历史上频繁的水害,使其被称为“中国的忧患”,该河的危害,主要在下游决口改道,而造成改道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大量泥沙进入河流。
(5)由于河流的长期冲积形成平原,通辽市的东部、东南部是辽河平原的一部分,是由西辽河、新开河、教来河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是通辽市重要的农耕区,通辽市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哪些?______(请你试举两例)。
29.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华北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倍增,且水污染严重,成为我国最缺水的地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正式通水,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材料二:“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和“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比例图”
(1)根据材料二,可以得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 ______。
(2)根据材料一,请你写出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社会原因(至少两条) ______。
(3)从某种意义上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请写出节水或防止水污染的措施(至少三条) ______。
30.【山河无恙复兴征程】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2020年6月28日上午9点零8分,宣城市区正式进入高铁时代。11月28日上午11时38分,芜湖宣州机场迎来首架飞机,标志着芜湖宣州机场正式进入投产校验飞行阶段。宣城全面迈入“高铁+航空”新时代。
材料二:2020年11月20日,在杭州都市圈第十一次市长联席会议上,杭州将安徽宣城纳入杭州都市圈合作发展协调会观察员城市名单。这意味着宣城即将成为首个被纳入三大省会都市圈(合肥、南京、杭州)范围的“跨圈”城市。
材料三:“中国局部区域简图”
(1)家乡宣城属于________带(填温度带名称),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2)目前,经过宣城的商合杭高铁已正式运营,意味着我市更深度的契入到长江三角洲一体化之中。图中杭州为我国____________工业区(填工业区名字)的城市,该工业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是______。
A.丰富的煤、铁资源 B.便利的交通运输 C.雨热同期的气候 D.肥沃的土地
(3)从秦皇岛运输400万吨钢材到海口,应选择________运输方式。
(4)铁路线①是_________高铁,连接了我国京津唐工业区和__________工业区(填工业区名字),其纵贯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影响深刻,季风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 。
31.张雷是天津某大型商场的采购员,他奉命到图中④地某糖厂采购10万吨食糖,合同规定糖厂负责一次性将食糖发往天津.鉴定合同后,张雷又到③地参观了冬季产品交易会.最后,他从③地乘火车计划于第二天上午返回天津。请你结合我国工业基地分布图和北京——上海铁路客运部分简明时刻表,回答问题。(10分)
车次 始发站 始发时间 终点站 到达时间
D709 北京南站 19:46 上海 次日07:46
G101 北京南站 06:36 上海虹桥 12:40
G121 北京南站 10:20 上海虹桥 16:25
D702 上海 19:09 北京 次日07:12
G10 上海虹桥 10:00 北京南站 14:28
G140 上海虹桥 13:34 北京南站 19:41
(1)读图可知,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_____________地区。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工业基地的名称:①______ 工业基地 ②______ 工业基地。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铁路干线的名称:南北铁路干线:A 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东西铁路干线:C_____________。
(3)按计划,张雷返回天津乘坐的火车车次是_____________,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是_____________。
(4)④地某糖厂生产的食糖一般是以_____________为原料制成的.张雷要求厂方发货时要侧重考虑发货的运输费用,仅从运价考虑,张雷选择的食糖最佳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B 【小题5】B
【小题6】A 【小题7】A 【小题8】C 【小题9】B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和特征。
【解答】
湖北有我国第一大江长江流过,黄河没有经过湖北,汉江和湘江都是长江的支流, 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水电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主要水电站的分布。
【解答】
湖北宜昌有一个全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C正确;葛洲坝、丹江口和小浪底都不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 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省区的简称,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省区的简称。
【解答】
河南的简称是豫,所以河南的汽车车牌,大部分是以豫开头,湘是湖南的简称,鄂是湖北的简称,鲁是山东的简称, 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区,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平原的分布情况。
【解答】
河南位于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分界桃花峪就在河南省,河南位于华北平原,B正确;东北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 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气候类型和分布情况。
【解答】
河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B正确;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不同温度带水果的分布情况。
【解答】
河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属于暖温带,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适宜种植的水果是苹果,A正确;菠萝、荔枝和香蕉都是热带的水果, 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太阳能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分析中国太阳能分布示意图的信息。
【解答】
A.青藏高原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丰富区”,A正确。
B.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可利用区”,B错误。
C.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贫乏区”和“可利用区”,C错误。
D.河南大都分属于太阳能“可利用区”,D错误。
故选A。
8.【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太阳能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太阳能分布特点。
【解答】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希薄,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太阳能资源丰富,故拉萨的效果最佳, 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南北方饮食习惯和文化娱乐差异,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农业生产、气候差异分析我国南北方饮食习惯差异、知道我国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
【解答】
A.春节期间北方气候寒冷,逛花市的情景发生在南方,如广东,A错误。
B.陪爷爷奶奶一起蒸馒头,逛庙会,B正确。
C.冰雕是东北地区冬季的景观,河南在华北地区, C错误。
D.看舞狮是南方地区习俗,D错误。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略
11.【答案】A
【解析】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故选:A。
1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区的分布,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的地形区的分布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黄土高原、准噶尔盆地和云贵高原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
故选C。
【答案】
【小题13】B 【小题14】D
【解析】
13.
结合图示来看,山脉①处于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上,东侧是华北平原,西侧是黄土高原,被北纬36°纬线穿过,该山脉是太行山。
故选:B。
14.
从“我国沿36°N地形剖面图”看出,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故D正确。
故选:D。
15.【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及自然灾害,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的气候及自然灾害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故A不符合题意;
B、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大多数地方5-9月份的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东北、华北等地区降水更集中。故C符合题意;
D、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滑坡、泥石流等是地质灾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答案】
【小题16】C 【小题17】A 【小题18】C
【解析】
16.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的气温和降水多分布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④代表的城市是南宁,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该省区位于南方地区,冬、夏季节降水都比较多,冬夏气温都高。
故选C。
17.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降水季节分布特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的降水季节分布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结合图示来看,冬季降水量和夏季降水量差别最小的应该是①城市,该城市年降水量最小,冬夏气温差异大,应该是乌鲁木齐。
故选A。
18.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影响气候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图中③城市7月平均气温最低,因此为拉萨。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
故选C。
【答案】
【小题19】C 【小题20】D 【小题21】A
【解析】
19.【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要求具备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是熟练掌握我国的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
【解答】
以秦岭—淮河线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由资料可判断,甲河为黑龙江;乙为珠江;丙为长江;丁为黄河。综上所述,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要求具备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河流的水文特征与植被关系。
【解答】
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辽河、海河、黄河等河流的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水的含沙量很大。读表可知,甲是黑龙江,乙是珠江;丙是长江;D是黄河;四条河流中只有丁黄河含沙量最大,说明该地河流沿岸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条件最差,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1.【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要求具备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我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答】
结合所学可知,以秦岭—淮河线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由此读表可判定,甲和丁河流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北方地区,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综上所述,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答案】
【小题22】B 【小题23】A
【解析】
22.【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水土资源的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水土资源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由图可知,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多,土地资源少,北方地区水资源少,土地资源多,B对,ACD错。
故选B。
23.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水土资源的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水土资源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由图可知,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多,土地资源少,北方地区水资源少,土地资源多,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跨流域调水的方式将南方的水资源调往北方,缓解北方缺水的问题,毁林开荒、围湖造田、放弃种植业都不是合理的措施,A对,BCD错。
故选A。
10.【答案】
【小题24】B 【小题25】B
【解析】24. 略
25. 略
26.【答案】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甘肃省 四川省 贵州省 蒙古 海南 东 郑州 沈阳 960万 三 1.8万 省 县 乡
【解析】解:读图可知:
(1)根据图中省区轮廓可得:图中①为云南省,②为西藏自治区,③为甘肃省,④为四川省,⑤为贵州省。
(2)我国有14个陆上接壤的国家,依据位置,图中⑥为蒙古。
(3)依据位置,图中⑦为海南岛,⑧为东海。
(4依据位置及轮廓,图中⑨为河南省,行政中心是郑州;⑩为辽宁省,行政中心是沈阳。
(5)我国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有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6)我国基本实行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
故答案为:(1)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贵州省;(2)蒙古;(3)海南;东;(4)郑州;沈阳;(5)960万;三;1.8万;。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
本题考查我国辽阔的疆域及三级行政单位,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在把握我国的疆域面积,省区、临海、邻国、岛屿的分布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解答即可。
27.【答案】(1)祁连山 秦岭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2)天山 横断山脉 第一、二阶梯 盆地
(3)青藏 黄土 华北 太行山
(4)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地势,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调动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地势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读图可得,山脉A是祁连山,该山脉是青海省与甘肃省的分界线;B是秦岭;地形区C是塔里木盆地,该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D是青藏高原。
(2)图中C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天山山脉,D青藏高原与②四川盆地之间的山脉是横断山脉,它是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从地形类型上看,①②两地都属于盆地,①是准噶尔盆地,②是四川盆地。
(3)据图中的纬度可得,地形剖面图中甲处是青藏高原,乙处是黄土高原,丙处是华北平原;乙、丙处的地势阶梯分界线是太行山。
(4)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有丰富的水能。
28.【答案】(1)杭州;荆江;航运价值高;
(2)植树造林;退耕还湖、裁弯取直;
(3)武汉;
(4)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5)小麦、甜菜。
【解析】(1)A是浙江省,该省区的省会是杭州,该省北部的C是长江,该河流中的荆江—段的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C长江被称为我国的“黄金水道”,其原因是航运价值高,该河流自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2)目前,我国对C长江的治理和开发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在上游植树造林,在中下游退耕还湖、裁弯取直,对防洪、航运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图中城市B武汉是疫情期间的“英雄城市”,该城市是C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城市,该城市位于京广线与长江干流、支流汉江的交汇处,其交通便利,有“九省通衢”之称。
(4)图中D河流是黄河,历史上频繁的水害,使其被称为“中国的忧患”,该河的危害主要在下游决口改道,而造成改道的根本原因是: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5)由于河流的长期冲积形成平原,通辽市的东部、东南部是辽河平原的一部分,是由西辽河、新开河、教来河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是通辽市重要的农耕区,通辽市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甜菜,该地区纬度较高,降水较少。
29.【答案】(1)南多北少;
(2)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
(3)随手关水龙头;循环用水(淘米水洗菜);收集雨水浇绿化带等。
【解析】(1)根据材料二可以得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其中我国修建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2)根据材料一可得,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社会原因是: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
(3)从某种意义上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生活生产中节水、防止水污染的措施有:随手关水龙头;循环用水(淘米水洗菜);收集雨水浇绿化带等。
30.【答案】(1)亚热带 水稻
(2)沪宁杭工业区 B
(3)海洋运输(水运)
(4)京广高铁 珠三角 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农业、工业、交通等,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的农业、工业、交通等是解题的关键。
(1)家乡宣城属于亚热带,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目前,经过宣城的商合杭高铁已正式运营,意味着我市更深度的契入到长江三角洲一体化之中。图中杭州为我国沪宁杭工区的城市,该工业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是便利的交通运输,故选B。
(3)从秦皇岛运输400万吨钢材到海口(两个城市都靠海),应选择海洋运输方式。
( 4)铁路线①是京广高铁,连接了我国京津唐工业区和珠三角工业区(填工业区名字),其纵贯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影响深刻,季风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31.【答案】(1)沿海 辽中南 京津唐
(2)京九线 京广线 陇海线
(3)G10 京沪线
(4)甘蔗 海运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工业的分布、主要铁路干线、糖料作物的分布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及其分布特点、主要铁路干线的位置、糖料作物的分布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等相关知识点。
(1)读图可知,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图中数字代表的工业基地的名称:①是辽中南工业基地 ②是京津唐工业基地。
(2)图中南北铁路干线:A是连接北京和香港的京九线,B是连接北京和广州的京广线;东西铁路干线:C是连接连云港到兰州的陇海线。
(3)按计划,张雷从③地上海乘火车计划于第二天上午返回天津。他乘坐的火车车次是G10,上午10点发车,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是京沪线。
(4)④地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某糖厂生产的食糖一般是以甘蔗为原料制成的。张雷要求厂方发货时要侧重考虑发货的运输费用,仅从运价考虑,张雷选择的食糖最佳运输方式是运费最便宜的海运。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