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钟山记》课件(40张PPT)-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石钟山记》课件(40张PPT)-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9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07 15:5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
石钟山记
苏轼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辨析、积累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过程与方法
文言文是学生比较害怕的,但通过精心地层层设疑,能引导学生进行目的性明确的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写法特色,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
2.在质疑中对苏轼的评价。
一.题解
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属江西湖口县。石灰岩质。
关于它命名的原因历来有三种意见:(一)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东坡就是持此说;(二)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中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音。唐代李渤持此说;(三)山形如钟,《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
清代的俞樾就持此说,他在《春在堂笔记》中记着: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洞中宽敞,左右旁道可容千人。……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用于记叙事件经过,抒发作者情怀,表述作者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
二.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三苏”:苏洵(父)苏轼 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 欧阳修、“三苏”、曾巩。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三.时代背景
此文作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6月),是苏轼由黄州贬所调往汝州途经江西时所作,当时,苏轼已经47岁,仕途之路几经波折。文中寥寥数语对环境描绘得诡谲阴森,正与《后赤壁赋》与神人相遇幻境的神秘空旷相谐,正是这些不经意的点滴记录却让我们感受到他心灵的颤动和气息。
这篇特别的游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执著的赤子情怀,而这只属于精神无比丰厚的人。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记述每条水道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地区、归宿、主支流的分布关系等的书,较完整地反映了全国各地的河流水系概貌。记载了137条河流,共计一万多字。由于成书距郦道元的时代比较近,所以每到一地,就先看《水经》的记载,再去实地考察,与《水经》的记载相对照。久而久之发现了《水经》的不足:《水经》的记载比较简略,只记河流,不记流经地区的地理状况;随着时光变迁,河流改道,周围地名也有变更,人们的生活状况也发生了变化等等。他感觉到《水经》已经是一本落伍的攻略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郦道元对山水人文有着不可磨灭的热爱,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游览当地名胜古迹,留心勘察水流地势,探溯源头,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他还查阅当地的历史文献、资料,以及古碑石刻等等。彭蠡:鄱阳湖的别称。郦元:即郦道元,《水经注》的作者。以为:认为。临:接。鼓:振动。搏: 击,拍。洪钟:大钟。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是说:这个说法。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通“含糊”。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韵,这里指声音。徐,慢。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尤:更加。铿(kēng)然: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之┄者:定语后置标志。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译文】
《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象大钟一样。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着听听它的声音,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的敲击停止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元丰:宋神宗的年号。六月丁丑:这里指农历六月初九。齐安:在今湖北黄州。舟:名作状。适:去(“之”、“诣”,也有到……去的意思)。 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湖口:今江西湖口。硿(kōng)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焉,相当于“然”。固:通“姑”,姑且、莫(mù)夜:晚上。莫,通“暮”。森然:形容繁密直立。搏人:捉人,打人。栖鹘(hú):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磔(zhé)磔:鸟鸣声。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噌(chēng)吰(hó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舟人:船夫。罅(xià):裂缝。涵澹澎湃:波浪激荡。涵澹,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为此:形成这种声音。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正好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大石壁在旁边斜立着,高达千尺,活象凶猛的野兽、奇怪的鬼物,阴森森的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山上栖息的鹘鸟,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着;还有象老头子在山谷中咳着笑着的声音,有的人说:“这就是鹳鹤。”我正心中惊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的声音象击鼓敲钟一样不停。船夫非常害怕。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的深浅,微微的水波进入里面,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中流:水流的中心。空中:中间是空的。窍:窟窿。窾(kuǎn)坎镗(tā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汝识(zhì)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吗?识,知道。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就是古之人不欺余,在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条件:一是否定句或疑问句,二是代词作宾语。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船划回到两山中间,快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来人,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吹浪打吞进吐出,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跟先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好象音乐演奏起来一样。我因而笑着对迈儿说:“你明白吗?发出噌吰响声的,那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窾坎镗鞳响声的,那是魏庄子的歌钟。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
臆断:根据主观猜测来判断。臆,胸。殆:大概。终:终究。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陋者:浅陋的人。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考,敲击。实:指事情的真相。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
【译文】
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说得不够详尽;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所以没有谁能了解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口说出用笔写出来。这就是这座山(命名的真实原由)在世上没能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还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
【结构特色】
郦道元:人常疑之
质疑
李 渤:余尤疑之
白天小童择乱石扣之
(固笑而不信也)
解疑 实地考察
莫夜以小舟泊绝壁下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
总结 不可臆断其有无
写文章的目的
【小结】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写自己的写作意图。
【艺术特点】
一、结构独特。《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二、行文曲折。行文富于曲折变化,是此文的一个突出特色。例如引述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本来是枯燥的内容,作者加上两个辨驳,即顿见精彩。文中写对旧说之疑共有三次,不仅每次写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笔也有曲折。对郦道元,是以人之疑引出己之疑,而己之疑又是以比喻来表达;李渤本来是在纠正郦道元的说法,作者引述时,特别加一句“自以为得之矣”,紧接着陡然一转——“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着一“‘尤”字,说它较郦道元的说法更不可信;对寺僧使小童持斧敲击所谓“石钟”,仅以“余固笑而不信也”一句表示不屑一驳,矛头直指到三百年前得双石“扣而聆之”的李渤,驳李渤全用议论,一针见血,也不同于对郦道元的说法用比喻。而且,此节插在游山之前,也使文章平添波澜。总之,此文所记之事、所讨论的问题虽平常,但通篇几句一折,有些地方一句一转,极起伏变化之致,使议论内容富有可读性。
三、修饰巧妙。文章以生动的比喻(明喻如“声如洪钟”“如猛兽奇鬼”“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如钟鼓不绝”“如乐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形象的拟人(“森然欲搏人”),贴切的拟声词(“铿然”“焉”“磔磔”“噌”“窾坎镗”),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创造出独特的意境。此文的景物描写也因其巧妙的修饰而形象生动见胜。
四、语言灵活。文章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很有特色。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写栖鹘是先点鸟名(“山上栖鹘”),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写鹳鹤是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鹳鹤在叫(“或曰此鹳鹤也”)。前者用拟声词“磔磔”形容其惊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两处水声的描写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声是“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后面的水声是“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窍穴相吞吐而发出的,这是声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钟鼓不绝”是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后面的“窾坎镗······如乐作焉”是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这是音调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镗之声”,写的顺序也不同。
【课堂即学即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桴(fú)止响腾 铿(kēng)然有声
B.此鹳(guàn)鹤也 殆(dài)与余同
C.至莫(mò)夜月明 汝识(zhì)之乎
D.钟磬(qìng) 聆(líng)听
【答案】C【解析】莫(mù)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下临深潭,微风鼓(临:靠近;鼓:鼓动。)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虽:即使;鸣:使……发出响声,使动用法。)
B.扣而聆之,南声函胡……(扣:敲击;聆:听。)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乘船,名词用作状语;适:恰好。)
C.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向:刚才的。)
汝识之乎(识:通“志”,记住。)
D.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无射:无射钟。)
大石侧立千尺(侧:名词用作状语,在旁边。)
【答案】B【解析】适:到。
3.下列加粗词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微风鼓浪 鼓:振动
扣而聆之 扣:敲,敲打
B.汝识之乎 识:通“志”,记住
是说也 是:这,这个
C.或曰此鹳鹤也 或:也许
乃以斧斤击而求之 吉:敲打
D.下临深潭 临:对着
殆与余同 殆:大概
【答案】C【解析】或:不定代词,有人。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B.汝识之乎
C.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D.然而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答案】C【解析】莫——暮;函胡——含糊;厌——餍
5.下列句中加粗词与所给例句中加粗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A.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B.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答案】A【解析】A项,兼词;B项,代词;C项,疑问副词;D项,拟声词词尾。
6.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然是说也,余常疑之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有穴窈然
D.杂然相许
【答案】A 【解析】A项,然而;其他项,词尾。
7.下列各句加粗的词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C.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D.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答案】C【解析】名词作动词,命名。
8.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时人莫之许也
D.吾子未之思也
【答案】A【解析】A项,定语后置句。其他项为宾语前置句。
9.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说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②送之至湖口
③徐而察之
④汝识之乎
⑤周景王之无射也
A.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
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
C.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
D.①②③④⑤用法全不相同。
【答案】A【解析】①⑤助词的,②③④代词。
10.下列各句中的“得”,意思是“收获”的一项是( )
A.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C.此余之所得也
D.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
【答案】C【解析】A得到,B能够,D融洽。
11.下列句子,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马之千里者
【答案】B【解析】A省略句,C判断句,D定语后置句
12.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A.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赶到饶州的德兴县当县尉
B.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迈苏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C.余下齐安的船,要去临汝,并且大儿子苏迈将要去饶州的德兴县去做县尉
D.余下的船从临安出发,并且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答案】A
【课外拓展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钟山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
——曾国藩《石钟山考异》
1.曾国藩关于石钟山命名原因的观点是什么?他的根据是什么?
观点是:________
根据是:________
【答案】观点是: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根据:形如覆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思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时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敖,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
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句子大意是:元祐三年,暂代知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地不能说话。苏轼放宽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诬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
其中,“士坐庭中”主谓宾都全,其后断开,且“噤未能言”的主语也是“士”,承前省略,不能把“噤”断到上句,排除BC项;“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中,主语是“巡铺内侍”,中间不能断开,更不能将其断到上句,排除D项。故选A。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转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选举行,由丞相主持。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当轴,指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答案】B【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项,“由丞相主持”错。科举史上的殿试是由武则天首创的。宋朝正式成制,金、元、明、清四代沿用。又称御试、廷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因此应当是由皇帝主持。故选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早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D.苏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婧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错,原文是“明年春……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可见“同时”表述错误,“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应当是第二年春天的事。故选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减价集常平米,多作馕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译文:
【答案】(1)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译文:
【答案】(2)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
【译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苏轼十岁时,母亲程氏亲自教授苏轼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见到苏轼的文章很惊喜,参加殿试考中了乙科,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我要避开他,好让他出人头地。”苏洵去世后,朝廷追赠他为光禄丞。苏轼服丧期满,回到朝廷,任命他为判官告院,王安石创立施行新法,苏轼上书评论新法的弊病。新的政令一天天下达,苏轼在杭州任上总是利用新法中对百姓有利的内容造福百姓,百姓们因此生活安定。调任密州。司农下令实施新法,不按时施行的人按违反国家制度判罪。苏轼对提举官说:“违反制度的判罚,如果是出自朝廷,谁敢不听从?如今命令出自司农,这是擅自制定律法。”提举官害怕地说:“请您先不要追究这件事。”不久,朝廷知道这个法令危害百姓利益,于是下令废除了它。元祐元年,轼以七品官身份入朝在延和殿侍奉皇帝,就赐给他银印红绶,升迁为中书舍人。元祐三年,暂代知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地不能说话。苏轼放宽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诬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元佑四年,因积累了一些议论政事的话,被当权的人所恨。苏轼怕不被他们所容忍,请求调到外地,任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别处常要多些。”于是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又拿出自己囊中黄金五十两,建造治病场所,渐渐积贮钱粮来防备疫病。徽宗即位,又经历三次大赦,于是提举玉局观,恢复朝奉郎的官职。苏轼从元祐以来,从未因每年考核政绩请求升迁。所以官职就停留在这里。建中靖国元年,在常州去世。苏轼师从父亲苏洵学习写文章,从来得之于天资。(苏轼)曾经自己说:“写文章如同行云流水,本来就没有一定的格式,仅是常要在该说的地方就说,该停的地方就停。”即使是嬉笑怒骂的话,都可以写成文章诵读。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