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一历史导学案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同步 岳麓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高一历史导学案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同步 岳麓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08 06:5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的基本内涵,认识新文化运动“新”的时代性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
●从特定视角考查新文化运动独有的人文特质;恰如其分地评价新文化运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新文化运动代表所蕴含的社会责任和强烈时代精神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解放的作用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社会教育意义
【自主梳理】
一、兴起背景
1、政治:国外:帝国主义 ;国内:袁世凯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 。
3、思想:国外: ;国内:袁掀起 逆流,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要求进行思想革命。
二、兴起
1、标志
2、代表 、 、 、 、 、 指导思想
3、运动重镇及中心 。
三、内容:(四提倡、四反对)
1、民主与科学:核心内容
民主思想不仅指人民享有 等政治民主,也包括反专制反特权的 等理念。
2、打倒孔家店,反对旧礼教旧道德
陈独秀发表 与 ;
鲁迅的抨击最为猛烈,发表《 》揭露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发表《 》揭露伦理道德的危害性。
3、提倡白话文和文学革命
①代表及其文章:胡适的《 》、陈独秀的《 》
② 形式变革:以 取代文言文。
③ 内容革命:以 取代旧文学。
④ 意义:
【知识补充】理解文学革命的意义。
文学革命的意义为新文化、新思想传播与普及提供文化载体,文化平民化。
推动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
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文化思想方面的准备。
四、意义:
①性质:是 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伟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
②打击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_________;
③动摇了 统治地位;
④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 的思想觉醒;
⑤加速了 的传播;
⑥推动了 的发生;
⑦促进了文化平民化,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知识补充】新文化运动有何局限性?
(1)五四之前的新文化运动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特别表现在局限于知识界,没有与工农群众的斗争相结合。
(2)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 的偏向。导致这一片面性的原因,新文化运动前期的领导者当时还属于资产阶级,他们的思想武器还是从西方资产阶级时代的武器库里找来的,他们使用的思想方法,还是资产阶级形式主义的方法。
【知识体系】
【当堂检测】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历史条件是( )
A.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来禁锢人们头脑 B.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新派的缺陷
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D.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
2.前期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的知识分子试图冲破旧的思想牢笼,他们大都( )
A.认同无政府主义 B.信仰马克思主义
C.接受了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D.宣传社会主义
3.资产阶级激进派倡导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批判儒家思想 B.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宣传民主科学的思想 D.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4.新文化运动把反对儒家思想作为斗争矛头,这主要是由于( )
A.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B.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儒家思想没有形成完整体系
D.当时北洋军阀推崇儒家思想
5.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家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的宗旨是( )
A.推动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均衡发展
B.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
C.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
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
6.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文章是( )
A.《狂人日记》 B.《文学改良刍议》 C.《文学革命论》 D.《敬告青年》
7.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实质上是针对( )
A.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 C.封建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
B.民众的偶像崇拜和愚昧盲从意识 D.阻碍西学传播的反动势力
8.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汉字是封建时代的旧文化,应予废除。产生这种观点的原因是( )
A.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B.新文化思潮中的偏激倾向
C.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D.“诗界革命”的负面影响
9.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A、民主和科学 B、提倡新道德,反对就道德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
10.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下列哪些要求在文化上的反映( )
①推翻帝制 ②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③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 ④宣传马克思主义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12、以白话文为重点的文学革命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
②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文化思想发面的准备
④有利于文化平民化思潮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与宪法渺不相涉者也。吾今于此标题,宁非怪诞之?然于怪诞标题之前,久已有怪诞之事实发见……怪诞之事实者何也?则宪法草案中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之事是也。 ——引自李大钊《孔子与宪法》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位先生,闹了许多年,流了许多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解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现在我们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助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引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怪诞之事实”发生在谁统治时期?这种“怪诞之事实”说明当时的统治者在文化领域推行什么政策?
(2)材料二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
(3)当时中国一切黑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着重宣传了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它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所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文化教育方面颁布了如下法令: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国宗旨,禁止用清政府颁布的教科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相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 陈独秀
请回答:
1、康有为的“托古改制”与南京临时政府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是否有一致之处?请简要分析。
2、根据材料三,指出与陈独秀为代表的民主主义者是怎样认识儒家思想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3、简要说明我们今天应当如何正确全面认识和对待儒家学说。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参考答案
1----5 C C B A B 6----10 C C B A B 11---12 B D
13、(1)袁世凯统治时期尊孔复古政策
(2)民主与科学
(3)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4、
1)从现象看,两者对孔子和儒学的态度是对立的,但是目的一样,(1分)都是为了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文化(2分)
2)彻底否定儒家思想。(2分)
影响:动摇了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但对孔子和儒学的绝对否定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期认识上的片面性。(2分)
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继承)(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