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08 09:3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选择题
1.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文章指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陕西老人侯永禄在1982年7月19日的日记中写道:“巷东头的饲养室门口,人来人往,吵吵嚷嚷,生产队开始评价分牲口、农具等。……队里又将全部耕地按人口分给了社员各户,作为责任田。”与日记内容相关的是( )
A.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B.落实西部大开发政策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3.“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等个体劳动。”我国这一政策应出台于( )
A.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B.“大跃进”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改革开放初期
4.1987年,“国营工业企业中,已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占68%;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中,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占82%”。材料体现的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到来 B.“大跃进”高潮的掀起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5.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挂靠国有、集体等企业,戴上“红帽子”经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大部分私营企业纷纷主动摘帽还原,以其真实面目开展经营。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行 B.国有企业改革的大力推动
C.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思想 D.中国梦宏伟蓝图规划落实
6.小唐同学暑假要完成一份关于中国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的调查报告,他应该实地考察( )
A.南昌 B.浦东 C.厦门 D.武汉
7.如图所示为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B.对外开放实行及不断深化
C.国有企业改革的持续推行 D.相对优越的区域地理位置
8. 1990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说,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据此,中央决定在上海浦东建立( )
A.经济特区 B.开发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经济开放区
9.为履行2001年加入某国际组织的承诺,2002年至2005年,中国共进行了4次较大幅度的降低关税,关税总水平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从15.3%降至9.9%,降幅高达35%,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这一国际组织是( )
A.亚太经合组织 B.二十国集团
C.世界贸易组织 D.金砖国家
10.“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邓小平的这段讲话( )
A.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B.指导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D.推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下表是某同学的历史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较为合理的是( )
提纲
1.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
2.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中共十八大 科学发展观
4.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改革后中国的社会变化 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善
C.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2. 2021年2月,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这最能体现新发展理念中的哪一理念?( )
A.创新 B.绿色 C.开放 D.共享
13.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需要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产生、丰富发展起来的理论是( )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全面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摘自《人民日报》
(1)“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我国“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始于哪次会议?
材料二 要胜利推进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我国农村改革的开始体现了哪个省“人民的实践和智慧”?要胜利推进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必须坚持什么?
材料三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摘自《国家主席习近平二○二○年新年贺词》
(3)我国在哪次会议上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什么任务?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是个贫困村。1978年,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他们艰苦地干了一年,还了贷款,生活有了改善,自农业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打心里乐开了花。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小岗村的生产方式逐渐形成全国推广的哪一制度?有何作用?
材料三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均每年1 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都有了保障。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归纳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的成就。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16.【唯物史观】在安徽凤阳小岗村改革的同一年,时任遂宁市蓬溪县群力乡党委书记邓天元在九龙坡村与几名村干部达成一致意见:率先试点田边地角独立耕种,实行“包干到户”。这一做法( )
A.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现状 B.增强了企业经营活力
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削弱了农业生产能力
17.【历史解释】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为77.6%,集体企业所占比重为22.4%;2002年底,国有企业占比为40.8%,集体企业占比为8.7%,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占比为50.5%。这一变化说明( )
A.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B.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
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对外开放带动经济发展
18.【时空观念】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下列城市或地区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
①深圳 ②上海 ③西宁 ④环渤海地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
参考答案
1.D 2.C 3.D 4.D 5.A 6.C 7.B 8.B 9.C 10.A 11.D 12.D 13.D
14.(1)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
(2)安徽。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党的领导。
(3)中共十八大。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15.(1)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巩固了新政权;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答出两点即可)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4)农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国家历来重视农业、农村的发展,关注农民的生产生活,注重改善和提升农村的民生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16.C 17.C 1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