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复习学案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岳麓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复习学案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岳麓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08 06:5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近代中国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下社会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
难点:探讨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自主预习 基础构建】

【 课堂学习 思考历史】
子目一:易服
某张图是阮玲玉为上海某服装店做的当时流行的服装的广告,你觉得哪一张最有可能?为什么?

2.看溥仪、婉容的生活照,归纳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子目二:报刊和电影
1.报刊:
(用3分钟时间进行记忆并完成填空任务)
阶段
具体表现
出现
·1815年,英国传教士出版了第一份以中国人为发行对象的中文期刊,之后,外国传教士又陆续创办了一系列中文报纸
兴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爆发后,民众开始有了“新闻”的观念;
·1872年,《_______________》是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新闻画报之先河,报刊读者更加广泛
发展
·维新运动期间,国人创办了大量的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报纸成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武器
普及
·___________________以后,随着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2.电影
(1)电影在____________(时间)传入中国;
(2)中国人自拍的第一部电影是 _________(年)的《______________》;
(3)第一部故事片是《______________》(1913年);
(4)1931年拍摄第一部有声电影《______________》。
思考:概括大众传媒的兴起和发展有何作用?(结合教材56页倒数最后一自然段)
子目三:移风易俗
阅读材料,用横线划出材料中所包含的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律师兴,讼师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时报》1912年3月5日
2.阅读课文58页“解析与探究”的材料内容,思考问题。
3.观看数字故事《绣花鞋》。据统计,仅湖南一地列名《湘报》的不缠足会员就达1060人,如果加上为不缠足会捐款的人达1132人之多。然而,列名该组织的无一女子,不缠足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男人运动”。结合课本55页的内容,试解释为什么“不缠足”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男人运动。
4.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57页内容,思考新旧婚姻有何变化?这种变化主要集中在什么范围?
材料一:1930年阮玲玉主演电影《野草闲花》简介:
一个富家子弟不能容忍父母为自己包办婚姻愤然离开富裕家庭,自己在社会上谋生,偶然认识街头卖花女,并爱上她。两人身份、地位的悬殊让他们经历了多次波折,但最终两人顶着重重压力,打破封建门第观念,有情人终成眷属。
阮玲玉自身的亲身经历也颇为相似,给人帮工的母亲带着她来到张家,张家少爷张达民爱上了她,阮玲玉不顾身份、地位的悬殊,也不顾社会舆论的压力,与张结婚。
材料二:近代征婚广告
材料三:文明结婚,清末民初“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新式婚姻礼仪受到人们的称羡,“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凡凤冠霞被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概不用,便利一;昂然登舆,香花族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便利二;宣传婚约,互换婚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殡相催请跪拜起义之烦,便利三。”
——节选自 梁景时:《清末民初婚俗变迁唯物史观探幽》
【合作探究 理解本质】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文明对中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习俗造成猛烈冲击。
材料二、民国期间政府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辫的法令。维新派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
材料三、在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双重刺激下中国的民主工商业产生并曲折的发展,中国沿海及大城市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材料四、受西方民主、平等、自由观念的影响, 伴随着晚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业的进行,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革,晚清社会也呈现出平等化的时代特征。
回答 结合上述四则材料和所学知识
(1) 探讨导致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2) 分析变化的影响
回顾历史,思考生活
在当今的中国,一些传统的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因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尊重,而每到圣诞节或情人节这些洋节,众多年轻人也都会全程投入,气氛愈演愈烈。
结合本课所学知识 你认为应该如何认识这种现象?
【小试牛刀,检测学习】
1.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期社会风尚的是( )
A 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 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 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 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2.促使中国近代社会风俗习惯变化的根源是( )
A 西方列强的侵入 B 清政府支持发展工商业
C 西方民主思想传播 D 康有为、孙中山的个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