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10课 写意动物
人教版 五年级下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你觉得下面的两幅画,哪一幅是用写意方法表现的呢?写意画与工笔画又有什么区别呢?
工笔画是写实的。而写意画只抓住了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地表现。因此写意动物的造型更加简洁、概括。
工笔画
写意画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写意动物中不同用笔用墨的方法
以墨色为主.淋漓酣畅的墨色.相辅相成,表现动物的神态和结构。而不用墨色线条勾描。
多以侧锋用笔,施以大面积的“点染”和“皴擦”。
以线为主.用多变的线条勾画出动物的大结构、姿态来表现其总体感觉。
线条多以中锋用笔,概括、简练。
点厾法
勾勒法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浓破淡
新知讲解
淡破浓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简易取形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让我们来学习写意松鼠的绘画方法吧!
① 淡墨中锋画头,重墨点耳朵。
② 淡墨侧锋画身体,重墨中锋画四肢。
③ 重墨侧锋画尾巴。
④ 浓墨画眼睛、鼻子、嘴巴、胡须和爪子。
⑤ 用彩墨添画樱桃。
⑥ 写落款,盖章。
艺术鉴赏
韩美林作品:
艺术鉴赏
黄胄作品:
实践练习
练一练
要求:
1、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可以临摹,也可以写生。
2、用笔要大胆,墨色变化丰富。
3、构图完整,神态生动。
尝试用水墨画表现自己喜爱的动物吧!
艺术鉴赏
作品欣赏
艺术鉴赏
作品欣赏
课后拓展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10.写意动物教学设计
课 时:一课时
课 类:造型·表现
教学用具:课件、动物摄影图片及名家写意动物作品图片,写意画所需的工具材料。
学生用具:毛笔(大楷、斗笔)、调色盘、墨汁等工具。
课题 写意动物 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写意动物画的笔墨特点,运用水、墨、色表现动物的结构、神态、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学习运用笔、墨、色概括表现动物的方法,画出动物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名作,体会水墨动物画的美。
重点 用笔、圈、色概括动物的形体、动态、神情等特点,用水墨画表现一至两种动物。
难点 巧妙地运用笔、墨、水,概括表现动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授导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发兴趣设置问题引发思考运用知识自主探索艺术欣赏动手实践 一、情景导入 1、教师课件展示水墨画动画片学生谈谈欣赏体会,与平时所看的动画片有什么区别 动画片中的造型都是用水墨表现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画《写意动物》,体验水墨画的独特韵味。二、新授1、感知写意动物特点写意画只抓住了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地表现。因此写意动物的造型更加简洁、概括。欣赏大师作品、分析技法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画家们是怎样来画动物的。 A.徐悲鸿的《奔马》这是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所画的《奔马》。他画的奔马,用笔简练豪放,给人以生机和力量,现已成为“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在这幅作品中,运用奔放的墨色侧锋画出马的身形姿态,这种直接用浓淡变化的墨或颜色画物体的国画技法我们叫做点厾法。再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尤其是马腿,细劲有力,有如钢刀,让我们感受到一股龙马精神。 B.李燕的《母与子》这是我国著名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燕所画的《母与子》。李燕最擅长写意动物,以水墨为主,色彩为辅。这幅画中描绘的是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画中猴子形象丰满,神态恬静,洋溢着一种母亲温柔的爱子之心。其中猴子脸上毛发和手指关节使用了一种用墨技法:破墨法(介绍)分为浓破淡和淡破浓 这种方法最适合画什么?(动物的毛发) C.齐白石的《松鼠葡萄》 这幅作品是中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的《松鼠葡萄》。齐白石画虾可说是画坛一绝。除了虾,齐白石笔下的松鼠也灵动活泼,栩栩如生。这幅画就表现出了松鼠的活泼、灵敏和机警。 同学们通过欣赏了几位画家的写意动物作品,能看出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生:1.这几幅画都是简笔取形,形神兼备。教师示范课件出示松鼠照片,引导学生分析松鼠外形特征。教师演示写意松鼠的画法。艺术鉴赏欣赏写意动物作品,画中运用了哪些笔墨技法? 教师总结:这些作品墨色变化丰富,用笔灵活,搭配适当的颜色,表现出了小动物的可爱。学生练习: 尝试用水墨画表现自己喜爱的动物吧!要求:(1)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可以临摹,也可以写生。(2)用笔要大胆,墨色变化丰富。(3)构图完整,神态生动。 同学们欣赏相互交流谈见解生思考回答学习写意画的点厾技法化解教学难点学习写意画中的破墨法欣赏名家名作创作作品 由学生喜欢的内容入手,开门见山的提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写意方法表现小动物。让学生感受新知的表现要领,化解难点。让学生感受精品国画的美,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通过对作品的欣赏,思索、探究,很好的掌握了用笔用墨的方法。通过教师示范,使学生快速地掌握绘画过程。名家名作赏析,拓宽学生创作思路。创作实践,体验绘画过程。
展示评价 教师收集并展示学生作品,并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1.小组互评;2.学生自评;3.教师分类点评。 欣赏作品,用自己的语言评价作品。 通过评价锻炼学生美术鉴赏能力,表达能力,提高审美意识。
课堂小结 在中国绘画中,最早被描绘的题材是动物。动物成为绘画的表现主题与原始先民狩猎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课后延伸 今天同学们体验了国画中的写意动物,我们还可以欣赏一下其他写意体裁的作品。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先感受一下吧。 拓宽学生用写意的方法表现其他。
板书 10. 写意动物 点厾法 勾勒法 破墨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