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一历史导学案 第6单元 总结同步 岳麓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高一历史导学案 第6单元 总结同步 岳麓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08 06:5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学习要求:
1、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2、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熟记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4、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5、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史实;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学习重点:熟记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
学习难点:现代高新科技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自主梳理】
一、现代科技
背景
类别
时间
世界
新中国
意义(影响)
核能
开发

利用
生命
生物
工程
计算机与网络
航天航空技术
如果懒惰不产生恶习或祸患,那通常也一定产生沮丧
【合作探究】
1、论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论断
2、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邓小平为什么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自主梳理】
二、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扫盲教育
1、开始:1950年
2、发展:1982年
1993年
3、结果:20世纪末
(二)义务教育
1、原因(必要性)
2、措施:1986年
90年代以来
3、成果:2001年1月1日
命运负责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三)高等教育的发展
1、建国初
2、1958年
3、1961年
4、“文革”期间
5、1977年
6、80年代以来
【自主探究】
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认识。
【自主梳理】
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地位
2、影响
(二)文学艺术的春天
(1)原因
(2)恢复:1979年5-7月
1979年10月
(3)影响
【合作探究】
怎样理解“双百”方针的重要性?
人应善于利用错误,而不白白浪费错误资源
【知识概括】
【学习检测】
1.下列产生于20世纪,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有①相对论的提出 ②生物进化论的提出 ③互联网的出现 ④电灯的发明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江泽民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
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
C.细胞学说的提出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 ②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③完善了教育立法 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
4.20世纪50年代,著名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的上演均引起轰动,其共同之处是
A.属于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描写了社会历史的演变 D.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5.1979年,《人民日报》连续发表的评论员文章主要有 ①《让文艺工作者如坐春风》 ②《放开手脚,大胆去写》 ③《敢于突破,勇于创新》 ④《“放”和“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根据下面17~20世纪自然科学与科技成果统计表,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时间
项目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上半期
20世纪
50~80年代
成果数量
106项
756项
546项
961项
2000多项
重大成果
牛顿运动
三大定律
瓦特改良
蒸汽机
贝尔发明
电话
莱特兄弟
的飞机
电脑
网络
①科技发展史上美国创新能力始终领先于英国 ②科技成果都直接运用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力 ③20世纪下半期的成果数量有超过前30O多年总和的趋势 ④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