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3张PPT。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列强的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英)1840-42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1856-60
甲午战争(日)1894-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01
中国人民的反抗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农)
1851-64
义和团运动(农)
19C末-1901
辛亥革命(资)
1894-1912
五四爱国运动(学、工)
1919第12课
鸦片战争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课标要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经济)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家庭纺织业 英国的棉纺织工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政治)至高无上的中国皇帝英国颁布《权利法案》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军事)中国士兵 英国军舰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对外政策)马戛尔尼来华──高高在上的
清政府 虎视眈眈的东印度公司 一、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虎门硝烟封建主义,日益腐败先进的资本主义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入不敷出资本主义工业革命,高速发展,商品经济发达装备陈旧,营务废弛坚船利炮闭关自守,愚昧无知殖民扩张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资本主义开始领导全球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情况比较一、鸦片战争1、时间:1840-1842年
发动国:英国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目的、危害
3、战争爆发的原因
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根本目的
4、战争过程:
广州三元里抗英、 关天培虎门奋战,定海防御战,英军侵入南京
5、战争的结果
中国败、《南京条约》
6、鸦片战争的影响 英国人认为,在对华贸易中,英国长期处于逆差地位,这是在损害英国的利益,走私鸦片是为了维护英国商人的正当利益。而林则徐销毁鸦片是对英国的打击,英国必须为此而反抗中国,战争是正义的反抗。
你是否同意材料的观点?
不同意的话,请指正错误的观点。探究活动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造成的危害:
⑴经济:白银外流,中国失去贸易优势
⑵政治:导致吏治更加腐败
⑶国防:军队丧失战斗能力
⑶人民生活:使人民更加贫穷,伤害人的身心健康罂粟花鸦片英国对华进行鸦片走私的直接动机是:
A改变对华贸易逆差
B把中国变成鸦片销售市场
C用鸦片来毒害中国民众
D制造发动战争的借口A罂粟花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中国手工品的质量优于英国机器产品
D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B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根本原因是( ),直接原因是( ),根本目的是( )
A使鸦片走私合法化
B占领中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市场
C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
D林则徐虎门硝烟
E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F英国商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
CBD1942年《南京条约》的内容
⑴五口通商;
⑵割地
⑶协定关税
⑷ 赔款
⑸取特权;《南京条约》签订后,1943年7月英国又胁逼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 ,10月又在广东虎门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 , 《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 则作为《虎门条约》 的附件。中国丧失了下列重要权利:1.关税自主权 。2.对英人的司法审判权 。3.片面最惠国待遇。 4.英舰进泊通商口岸。 允许英人居住、租地。等等 探究活动2:请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归纳鸦片战争的影响(提示:可以从经济、政治、外交、思想、社会性质变化等来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⑴经济上
外国商品输入冲击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赔款使清政府财政负担加剧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⑵政治上:
中国国家主权被破坏(领土完整、关税主权等)
传统的朝贡制度被打破
打开了我国东南沿海门户,便利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鸦片战争的影响:⑶外交上:国际地位下降,被动挨打⑷思想上:西学东渐的思想⑸社会性质的转变:社会性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下列条约的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
A 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银元
C协定关税
D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传教
C 思考: 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对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注: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 ,洪都拉斯是中美洲国家,面积11.2万平方公里根本原因:中国自然经济的存在1844年的中美《望厦条约》
美国与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中美《五口贸易章程》。中英签订结束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后,美国趁火打劫,派专使顾盛来华胁迫清钦差大臣耆英于1844年7月3日(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八)在澳门附近望厦村签订。共三十四款,附有《海关税则》。内容除没有割地赔款外,几乎包括了中英《南京条约》中的所有条款,并且有些条款比《南京条约》规定得更加具体1.协定关税。条约规定:“倘中国日后欲将税率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此为中国近代史上损害中国经济甚重的“协定关税”之始。
2.扩大领事裁判权范围。清朝对美国国民的逮捕、审讯定罪、惩治的司法权力全部丧失。
3.侵犯中国的领海权。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港口“巡查贸易”,清朝港口官员须“友好”接待。停泊在中国的美国商船,清朝无从统辖。
4.规定了12年后可以“修约”的条款。
5、条约还同样规定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如果中国日后给他国以某种优惠,美国应一体均沾。 1844年的中法《黄埔条约》
在鸦片战争前,法国的对华贸易数量不大,远在英美之下。鸦片战争结束后,法国看到英国通过《南京条约》、《虎门条约》在中国攫取了一系列特权,便起而效尤。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8月14日,法国公使拉萼尼来到澳门,并开来8艘兵船,以显示其武力。10月1日起,拉萼尼与清朝钦差大臣耆英在澳门举行会谈,拉萼尼在研究了中英、中美条约的基础上,采取恫吓和讹诈等手段提出援引英、美先例订立条约的要求。10月24日,受胁迫的清钦差大臣、两广总督耆英和法国公使拉萼尼分别代表中法两国政府在广州黄埔的一艘法国兵船“阿吉默特”号上签订了中法《五口贸易章程 :海关税则》。因该条约在黄埔签订,亦称《黄埔条约》。《黄埔条约》是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法国人可以在五个通商口岸永久居住,自由贸易,设立领事,停泊兵船等。对法国人的家产、财货,中国政府负责保护,中国人均不得欺凌侵犯。
2.协定关税,中国将来如改变海关税则,应与法国“会同议允后,方可酌改”。
3.法国享有领事裁判权,法国人与中国人或其他外国人之间发生诉讼,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
4.片面最惠国待遇。
5.法国人可以在五口建造教堂、坟地,清政府有保护教堂的义务。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时间:1856-1860年
发动者:英国、法国
2、原因:
直接原因
根本目的
3、战争过程: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4、战争结果:
中国败,《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5、战争的影响
探究活动:
3、比较《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与《南京条约》的内容,谈谈第二次鸦片战争比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哪些更深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新内容新内容:
增开口岸(天津、汉口等11个)
商船来往长江各口岸
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赔款长 江南 海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
战争,中国被迫开放
的通商口岸对中国: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⑴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与利益,列强的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⑵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洋务派产生
⑶新国家机构:总理衙门、总税务司
2、洋务派兴起洋务运动,中国近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对外国:
⑴取得在华的更多权益,有利于逐步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
⑵有利于其国家的经济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武器落后
B中国战略失败,对外国妥协
C中国统治腐败,制度腐朽
D中国人民作战经验不足C 自我突破:从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后来多次对外战争的失败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因吸食鸦片被被耻笑为“东亚病夫”《鸦片战争》知识重点1、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根本目的
2、不平等条约
3、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4、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5、启示反思(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拿破仑三世时,修建了枫丹白露博物馆中的中国馆其中收藏的文物大多是从中国掠夺的,与此相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虎 门 销 烟(1839.6.3—6.25)林则徐“(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
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
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
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节选
虎门硝烟广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目的是( )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
B中国拒绝列强修约的要求
C列强希望进一步扩大在华利益
D中国的禁烟活动越来越蓬勃
BC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相似之处是:
A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的进攻
B侵略者的目的在于占据中国的市场和掠夺中国的财富
C推进到清政府的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D外国侵略者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B内容:
⑴五口通商
⑵割地
⑶协定关税
⑷取特权
⑸赔款影响:
打开门户,便于入侵,冲击小农经济
破坏中国领土的完整
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
破坏中国国家主权
《南京条约》的内容与影响加剧清政府的财政负担 外国商品输入冲击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赔款使清政府财政负担加剧,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国家主权被破坏
中国的国际地位下降,从此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产生西学东渐的思想
鸦片战争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的影响:⑴经济上:⑵政治上:⑶外交上:⑷思想上:⑸历史进程的转变:解读清朝皇帝 道光皇帝有过励精图治的努力。为重振朝纲,他规定“宫中用膳,每日不得超过四两”。他甚至穿过打补丁的裤子。当《南京条约》签约后,清史记载:“上退朝后,伏首于便殿阶上。一日夜未尝暂息,侍者但闻太息声,漏下五鼓,上乎顿足长叹。” 咸丰皇帝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个有为之君,要为父亲报一箭之仇,他还把一个大臣写的“防三渐”作为座右铭:第一防止大兴土木;第二防止大吃大喝;第三防止上下政令不通。但咸丰又输掉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堂讨论:
1.有人说清朝没有不勤政的君主,那清政府的腐败又如何谈起呢?
2.有人说鸦片战争的失败是满洲人统治的结果,假设换成一个汉族
人的政府,你认为结果会如何呢 ? 解读清廷官员代表一:林则徐 林则徐 江泽民同志手书
林则徐诗句 温家宝总理以林则徐诗句作为工作态度的追求 :“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代表二:叶名琛(两广总督、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广州守将) 解读清廷官员对外事务:他既不屑讲交邻之道,又不度诸
国之虚实,一切以严峻为主。据
《剑桥晚清史》说“他在西方的记述
中成了一个表示死不交涉的代名
词”。
守城之时:“不战不和不守,不降不死不走。
二十四史翻完,千载奇人未有。”被俘之后:诗中自称“海上苏武”。课堂讨论:如何看待叶名琛这个人物? 解读清廷官员代表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师 夷 长 技 以 自 强
解读圆明园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圆明园的描述: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如果幻想也可能有原型的话。只要想像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圆明园复原图:金玉大水法 英法联军烧毁的不仅是美丽的宫殿,
还有中华民族的尊严。课堂讨论:近年来围绕圆明园的修复,专家学者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对此你持什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