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教学老师:曾老师
高中统编教材 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福建永定土楼
北方民居四合院
古代西亚民居建筑
古罗马帝国城市遗址
中世纪欧洲城堡
目录
村落的产生
壹
集镇的出现
贰
城市的产生
叁
世界各地的民居
肆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程标准】
①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
②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重难点:
重点:古代村落、集镇与城市的形成和影响;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难点:古代村落、集镇与城市发展的时空关联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壹
村落的产生
人类居所的演变
村落的出现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壹
村落的产生
1.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
穴居
巢居
半穴居
筑屋定居
经历了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定居的演变。
(1)演变历程
(2)演变原因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房屋),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易.系辞下》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古圣王作为宫室。 ——《墨子.辞过》
原始穴居在黄河流域黄土地带居住采用的早期居住形式
横式穴居----竖式穴居---半竖式穴居---木骨泥墙式多室建筑
原始巢居主要在长江流域沼泽地带
单株树巢居---多株树巢居---干阑式建筑
半坡遗址复原图
河姆渡遗址复原图
穴居与巢居比较下共同的特征
其一,都是以"定居"为目的的。其二,都是以土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其三,都是以开拓空间为发展目标的。其四,都是为了抵彻御自然界的侵害为前题的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壹
村落的产生
2.村落的出现
主要指大的聚落或多个聚落形成的群体,常用作现代意义上的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包括自然村落、自然村、村庄区域。
(1)含义
(2)出现的前提
①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出现后,人们筑屋定居。
②因战乱举族迁徙,形成村落。
③因避世而居住偏远,形成村落。
(3)地域分布
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 ;
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
福建永定土楼
伊拉克 耶莫遗址
耶莫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7000—前5800年,位于伊拉克北部摩苏尔以东,底格里斯河附近。目前发现 21座房屋,每座房屋有好几个房间,房间里有炉灶和地窖。遗址中发现大量石制、骨制工具,装饰品和塑像。
“兴隆洼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1.3千米丘陵西缘,是新石器时代早期(前10000—前7000)先民聚落遗址,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兴隆洼遗址聚落内的房址成排分布,外围环绕椭园型壕沟,是较完整的原始村落。
中华始祖聚落——兴隆洼遗址
“华夏第一村”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壹
村落的产生
2.村落的出现
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
(4)布局
(5)影响
①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②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姜寨遗址复原图(距今约6600-6400年)
防卫
定居
繁衍
集体活动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贰
集镇的出现
集镇的成因
代表性的集镇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贰
集镇的出现
1.集镇的成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根本原因:
(2)具体原因:
①集镇的雏形:原始社会末期,农业与手工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
②商业繁荣,经济中心(集市):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
③筑垒设防,形成集镇: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集镇是一种介于古城和古村落之间的聚落形态,大多由商业发展而来;而古城是一地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规模最大,并常常有城墙包围;古村落规模最小,为农业人口居住。
芙蓉古镇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贰
集镇的出现
2.代表性集镇
出现了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
①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
②开办作坊与商铺,促进市场的繁荣。
(1)两宋:
(2)元朝:
运河(漕运)沿岸兴起了工商业集镇。
(3)明清:
出现专业化集镇。
①浙江崇德石门镇:榨油业发达
②浙江嘉善干家窑镇:“民多业陶”
③江苏吴江盛泽镇:丝织业兴盛。
清代工商业市镇
专业分工
苏杭—丝织
松江—棉织
景德镇—瓷
佛山—冶铁
汉口—转运
明清天下四大镇
四大名镇指的是河南朱仙镇(版画、年画)、湖北汉口镇(商业中心)、广东佛山镇(手工业)、江西景德镇(瓷器)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明清称为天下四大镇。
朱仙镇的全盛时期是明末清初。镇内街道纵横、百货云集。贾鲁河将全镇分为东镇和西镇。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
汉口镇得名于地处汉江之口,汉口的发展,始于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以后,其主要是利用长江、汉水的水运之便,作为码头和商业市镇发展起来的。
景德镇以产瓷器闻名于世,东晋末年开始生产瓷器,已有1600多年历史。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
佛山镇我国南方著名的手工业城镇。古籍记载:“诸宝货南北互输,以佛山为枢纽,商务益盛。”繁荣的商贸带动了以手工业为主的制造业迅速发展。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叁
城市的产生
中国古代城市
西方古代城市
城市的概念与出现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叁
城市的产生
1.城市的概念与出现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 、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1)概念:
(2)早期的城市:
①约公元前3500- 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出现了城市。
②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区域,都相继产生了一批早期城市。
巴比伦城遗址
巴比伦城复原图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叁
城市的产生
2.中国古代的城市
宫殿区、手工业区和 商业区。
(1)布局:
(2)典型的代表:
①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
②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与标准
◇城邑选址、面积以及城墙高度、城郭门数、道路宽狭、宫室种类、市场分布都有规定;
◇城邑分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采邑。(体现礼制)
商朝遗址平面图
商朝遗址复原图
制骨作坊遗址
铸铜作坊遗址
铜器作坊遗址
铜器窖藏坑
铜器窖藏坑
陶器
窖藏坑
陶器作坊遗址
墓葬区
墓葬区
郑州商城遗址是中国商朝早中期都城遗址
西周王城规划示意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宫城
外朝
宗庙
社稷
市
国宅
闾里
府库
厩
官署
汉长安城平面示意图
元大都平面示意图
太庙
社稷坛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叁
城市的产生
3.世界古代的城市
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1)古希腊:
(2)古罗马:
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
(3)中古欧洲:
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雅典卫城遗址
罗马城布局图
古代罗马城
城墙
输水管道
市场
行政机构
竞技场和剧场
商场
竞技场
看图学史:明清北京城与古代罗马城在城市布局和功能上有何异同?
相同点:都有城墙,有军事防御功能;都是政治中心;都有手工业和商业职能。
不同:古代中国城市整齐对称,有中轴线;政治功能更突出。
古代罗马没有整体规划,比较随意;工商业和生活、娱乐的功能更突出 。
明清北京城
城墙
衙 署
作坊
作坊
古代西欧城市 古代中国城市
不同点 作为经济中心而出现 作为政治中心而出现
建立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 建立在自给自足的
小农经济基础上
通过金钱赎买或武装斗争 争取自治权 处于中央集权管理之下
城市规模小,人口少, 生产水平不高 城市规模大、人口多、商品经济发达
【知识拓展】 比较中西方城市的不同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肆
世界各地的民居
代表性民居
特点及成因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肆
世界各地的民居
1.世界各地民居的特点及成因
体现居住地的自然环境;
反映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与文化习俗。
(1)特点:
(2)因素(参见《学习聚焦》):
自然环境
经济发展水平
文化习俗
国家制度与政策。
芙蓉镇吊脚楼
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
福建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特点是造型大,大的土楼可住七八十户人家,四五百人。聚族而居有防御功能。
南北气候地形差异导致设计民居有所不同,受到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肆
世界各地的民居
2.代表性民居
①自然环境:雨水稀少,没有森林,缺乏木材。
②建筑材料: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木材。
③特点:几户人家的房屋墙壁贴着墙壁建在一起;结构基本相同,由前庭、前室、主室构成。
(1)两河流域的民居:
前庭
前室
主室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肆
世界各地的民居
2.代表性民居
①自然环境:干旱少雨,多沙漠。
②建筑材料:用泥和木材修建。用木桩搭建框架,用树枝和混合麻纤维的黏土筑墙壁,在上面搭上屋梁,再用椰子叶铺成屋顶。
③特点:具有防晒保温功能。庭院、院落有柱廊。
(2)古埃及的民居:
埃及底比斯遗迹
埃及城市古建筑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肆
世界各地的民居
2.代表性民居
①格局: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民居的核心。中庭左右是小房间和凹室,与入口相对的是正屋。
②建筑材料:用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逐渐得到普及。
③古罗马民居的演变:
古罗马后期:扩建更多房间和列柱庭院。
三世纪:出现由多层楼板叠加组合而成的集体住宅。
四世纪:复合式公寓,对后世影响深远。
特征:混凝土、拱劵和希腊柱式相结合。
(3)古希腊罗马的民居: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肆
世界各地的民居
2.代表性民居
①大平原的印第安人:过着游猎生活,住在圆锥形帐篷中。
②亚马孙雨林的印第安人:处于刀耕火种阶段,因随时迁徙而住在圆形的公共居所中,屋内不分隔间;每个家庭由自己的区域。
(4)北美印第安人的民居:
文明地区 建筑材料 建筑风格
两河流域
古埃及
古希腊罗马
古印第安
【知识归纳】 古代西方民居
特点:因地制宜、用最经济的手段去建造最适宜居住的民居
黏土 、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
泥和木材、椰子叶
木、石、砖、混凝土
野牛皮、木头
墙壁相互贴着结构相同,前庭、前室、主室
庭院、院落有柱廊
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拱券、希腊柱式
圆锥形的帐篷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肆
世界各地的民居
2.代表性民居
①因地制宜,巢居和穴居构成中国民居最早的两大类型。
②巢居多营建于南方,后世发展为干栏式民居。
③穴居大多营建于北方,后逐渐升至地面,形成地上建筑。
(5)中国古代的民居:
1)远古时代——巢居与穴居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镇河姆渡村的东北,距宁波市区约20千米,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约7000—5000年前)遗址。
半坡遗址:有6000-6700多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浐河东岸。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肆
世界各地的民居
2.代表性民居
①设计理念: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②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③结构:普遍采用木构抬梁结构。
(5)中国古代的民居:
2)先秦以来——讲究对称,院落有序
3)明朝——砖木结构
①结构: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
②民居类型:
主要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
傣族干栏式竹楼
陕北窑洞
中国民居欣赏
湘西 吊脚楼
山西 平遥古城
经典佛国——色达
江苏 乌镇
中国民居欣赏
贵州 千户苗寨
中国民居欣赏
新 疆 土 拱
海 南 海 草 房
四 川 道 孚 民 居
广 东 开 平 碉 楼
福建 客家土楼
永定客家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型生土夯筑建筑,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土楼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在中国传统古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被誉为“东方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
永定区域内现存有23000多座土楼,建于清朝以前的8000多座。
中国民居欣赏
中国民居欣赏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的形制是封建社会宗法及伦理道德制约下的民居形式,很多地方反映出深刻的等级规定及尊卑差别,全宅的平面构图是按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揭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脊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
意大利圆锥石顶屋
日本白川乡的荻町的合掌屋
英国茅草屋
巴布亚新几内亚——A形茅屋
世界民居欣赏
世界民居欣赏
叙利亚北部——蜂窝泥屋房
南非 纳塔尔 祖鲁人——穹形茅屋
因纽特冰屋
伊朗风塔
世界民居欣赏
意大利 阿普利亚——圆锥形石灰岩民居
土耳其 卡帕多西亚——火山灰住宅
也门 提哈姆地区——乌沙(高粱杆屋顶)
新墨西哥州印第安人——土坯房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
教学老师:曾老师
二〇二二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