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07 19:5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探月工程五号(如图所示)从月球风驰电般向地球飞来,速度接近每秒11.2千米的第二宇宙速度。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五号返回速度约为11.2m/s
B.嫦娥五号返回速度约为4032km/h
C.地外天体样本从月球到达地球,它的质量将变大
D.地外天体样本从月球到达地球,它的质量将不变
2.某同学用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向右移动游码 D.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A.ρA≥ρB>ρC且ρA<ρ水 B.ρA<ρB<ρC且ρC>ρ水
C.ρA<ρB<ρC且ρA>ρ水 D. ρA>ρB>ρC且ρB=ρ水
4.关于密度,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质的种类无关
5.下列物体中,质量为mg的物体可能是(  )
A.一只母鸡 B.一个梨子 C.一头大象 D.一位小学生
6.把一石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时,可以从杯中溢出8g酒精,若把该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时,则溢出水的质量(  )
A.大于8g B.等于8g
C.小于8g D.前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7.甲、乙两立方体的体积相等,质量之比是4∶3,那么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A.3∶8 B.3∶4 C.4∶3 D.2∶3
8.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利用密度鉴定物质种类,也可检验牛奶、酒精等产品的质量
B.飞机尽可能采用强度高、 密度大、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
C.气体受热影胀,密度变小,所以发生火灾时为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
D.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房屋构件的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
9.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采用了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  )
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
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V1
D.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量筒内,记下石块和水的体积V2
10.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11.我们在古代攻城的影片中经常见到守城的士兵用滚木和石块将攻城的敌人打下城墙,为了保护演员的人身安全,道具师在准备滚木和石块时需要使用的替代材料是(  )
A.石材 B.铝合金 C.泡沫塑料 D.木材
12.小明同学在做“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在0.2g处时,他直接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了。然后在右盘放入被测物体,左盘放入10g和5g的砝码各一个,再将游码移至标尺0.5g处时,天平横梁恰好平衡。由此可知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
A.14.7g B.14.8g C.15.3g D.15.5g
13.关于密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密度是水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生活中常说“水比油重”是指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
D.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所以铁的质量比铝的质量大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块的质量和体积减半、密度不变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铁的密度是7.9×103 kg/m3,表示1m3铁的质量为7.9×103 kg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
二、填空题
15.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其国际单位是______。若将一质量为500克的冰融化成水后(不考虑蒸发等损失),则水的质量将______500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m3,现有一捆质量为89g、横截面积为2.5mm2的铜丝,则铜丝的长度为______cm;铜的密度为8.9×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17.如图是小明探究质量与体积关系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甲、乙两液体的密度之比是 _____,如果将乙液体换成酒精,则它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应在 _____(选填“Ⅰ”、“Ⅱ”或“Ⅲ”)区。(ρ酒精=0.8g/cm3)
18.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实验原理是______,需要测量这种物质的______和体积;体积用______测量。本实验需要用不同体积的这种物质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是为了______(选填字母“A.得到普遍规律”或“B.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19.如图甲所示,测A木块长度的工具是______;如图乙所示,是冬季用温度计测某个时刻教室外温度的情景,读数为______℃;如图丙所示,量筒壁上所示刻度的分度值是______mL。
20.一块体积是0.5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___kg,体积是______m3(ρ水=1.0×103kg/m ,ρ冰=0.9×103kg/m3)。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1.火锅中有二道素菜俗称冻豆腐,如图所示。将鲜豆腐冰冻后内部形成许多的冰洞,再化冻使豆腐内水全部流出,变成了不含水分的冻豆腐,在涮锅时可以充分吸收汤汁,达到增加口感的目的。小明妈妈买来1kg鲜豆腐,体积为850cm3,鲜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54%,若鲜豆腐冰冻后外形(即总体积)不变,则冻豆腐所有孔洞的总体积为_______cm3,冻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为________g/cm3(ρ冻=0.9×103kg/m3)。
22.在科技实践活动中,某同学找了一块包装用的硬泡沫塑料,用天平称得质量为42g。在量筒内装入20mL水,用笔尖将硬泡沫塑料块按入水面下时,水面上升到80mL处。则该泡沫塑料的密度是______g/cm3。上述操作中若不用笔尖将硬泡沫塑料块按入水面下,就读出水面所指的刻度数,其后果是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3.如图所示为用竹篾和薄纸制成的孔明灯,所用材料质量为50g,孔明灯的容积为0.5m3,常温下空气的密度为1.3kg/m3,则该孔明灯内空气的质量为______kg。点燃孔明灯下端小碟内的松脂,加热孔明灯内部的空气,随着温度升高空气的密度会______。灯内空气质量会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
24.小红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指针在分度标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此时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时,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_g;放入金属块前量筒内水的体积为10mL,放入金属后量筒内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mL,则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kg/m3。
(3)假如测量时细线较粗体积不能忽略,所测金属块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 (填“偏大” 或“偏小”)。若金属块有磨损后,它的密度_______(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25.小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牛奶的密度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指示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水平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06g,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乙,则倒出的牛奶体积为V=_______mL;
(3)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如图丙,则量筒中的牛奶质量为m=_______g;
(4)根据以上数据可知牛奶密度ρ=_______g/cm3;
(5)若操作(2)中有少量牛奶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的牛奶密度将_______(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6)小锦设计了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请将数据表补充完整(不用填入数据)。
烧杯与牛奶的总质量m1(g) 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cm3) 烧杯与剩余牛奶的总质量m2(g) _______ _______
26.杭州西湖边的宝石山上,赭色“宝石”比比皆是,造型各异,大小不等,闪闪发光,让人喜爱。由此得名宝石山,其实,“宝石”是早期酸性火山喷发出的以二氧化硅为主的岩浆粗大碎屑,并被岩浆中的二氧化碳染成红色。宝石山作为杭州最容易爬的一座山,每天都会迎来大量游客。周末,小笛,小灿和小军相约游玩宝石山后,各自带回一块“宝石”。
(1)小迪的“宝石”体积较小,可放入量筒测量体积,但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
①“适量的水”有何要求?_______。
②小迪估计他的“宝石”体积约为40厘米3,在以下量筒中,选择哪一个测量最合适?_______。
A.25毫升 B.50毫升 C.100毫升
(2)小灿在宝石山拾得的“宝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于是她利用一只烧杯和量筒完成了测量,操作步骤如下:
①小灿的“宝石”体积为_______。
②她发现这样操作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产生误差的步骤是__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__。
(3)①小军在用量筒量取50mL液体时,还需用到_______。(填名称)
②若量取时仰视读数,则会造成测量结果_______。(选填“偏小”或“偏大”)
四、计算题
27.一空心铜球的质量为356g,体积为60cm3,在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质量为374g。(已知铜的密度为ρ铜=8.9×103kg/m3)
物质 海水 纯水 植物油 煤油 酒精
密度/kg/m3 1.03×103 1.0×103 0.9×103 0.8×103 0.8×103
求(1)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2)通过计算说明,该液体可能是什么液体?
28.如图所示,一个溢水杯,装满某种未知液体后总质量为400g,放入一个质量为90g的小金属块,当金属块沉入杯底后,溢水杯及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430g。(已知)
(1)求金属块的体积。
(2)求溢出液体的质量。
(3)求该液体的密度。
参考答案
1.D
2.C
3.D
4.B
5.A
6.A
7.C
8.B
9.B
10.C
11.C
12.A
13.C
14.B
15.质量 m 千克 等于
16.400
17.3:2 Ⅲ
18. 质量 量筒 B
19.刻度尺
-3 1
20.450 0.45 不变
21.600 1.84
22.0.70 泡沫塑料密度的测量值偏大
23.0.65 变小 变小
24.右 32.4 30 1.62×103 偏小 不变
25.右 40 44 1.1 偏大 量筒中牛奶的质量m(g) 牛奶的密度ρ(g/cm3)
26.宝石能浸没在水中,且水和宝石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 C 50cm3 B 宝石取出时会沾水 胶头滴管 偏小
27.(1)20cm3;(2)植物油
28.(1)30cm3;(2)60g;(3)2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