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 音乐 聂耳的童年 课件(1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 音乐 聂耳的童年 课件(15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1-10 12:4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音乐故事
聂耳的童年
小朋友,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歌》的曲作者聂耳吗?1912年2月14日他出生在昆明的一个中医家庭。
聂耳(1912-1935)
原名聂守信云南玉溪人,自小喜爱音乐。聂耳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完全靠自学成才。1918年就读于昆明师范附属小学时,自学了笛子、二胡、三弦等乐器。并开始担任学校“儿童乐队”的指挥。
聂耳的音乐启蒙教师其实是他的母亲。聂耳的童年是在喜爱民歌的母亲的影响下和云南丰富而又优美的民间音乐和戏曲的熏陶中度过的。
他从小就喜欢模仿别人的声音和动作,模仿时的神情和姿态,常常逗得家里人眼泪都笑出来了。
聂耳刚满4岁的时候,父亲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操劳过度,过早地去世了。从此生活的重担落在了母亲身上。
母亲无论多么辛苦,每天晚上都知道孩子们读书识字。聂耳年级虽小,但很懂得体贴母亲,也很爱学习。到上学的年龄时,他已经认识了很多字。
读小学的时候,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他从不缺课,也不迟到早退,每次考试成绩都很好。
童年时的聂耳十分喜爱音乐,他先后学会了吹笛子、拉胡琴、弹弄三弦和月琴。有时他和哥哥一起演奏民间乐曲,同学们还推选他当了乐队的小指挥。
有一次,街上传来了云南花灯的锣鼓声,聂耳听了很感兴趣,一面观看,一面学唱,还跟着表演。后来他还学习了滇戏等民间音乐。
由于聂耳从小爱学习、爱劳动,长大以后又懂得了许多爱祖国、爱人民的道理,写了许多深受人们喜爱的歌曲,逐渐成长为伟大的人民音乐家。
长大后的聂耳
拓展学习
1927年聂耳毕业于云南省立第一联合中学,并进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参与了学生组织“读书会”的活动,并与友人组织“九九音乐社”,经常参加校内外的演出活动。在这期间,他还自学了小提琴和钢琴。
18岁时到上海,考进“明月歌舞社”。他深感该剧社的活动背离时代的要求,便于1932年7月以“黑天使”的笔名发表了《中国歌舞短论》一文,批评了剧社的一些不健康倾向,也因此离开了该社。1932年,聂耳参加了北平左翼音乐家联盟的工作。
1933年,聂耳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月聂耳任联华二厂音乐部主任。聂耳一生共创作37首乐曲,都是在他去世前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所写,其中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歌曲占有较大比重。聂耳经常与田汉合作。除义勇军进行曲外,聂耳的代表作品还有《毕业歌》《前进歌》《开路先锋》《大路歌》《码头工人歌》《新女性》《飞花歌》《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告别南洋》《梅娘曲》《卖报歌》《扬子江暴风雨》及民族器乐曲《翠湖春晓》《金蛇狂舞》等。
1935年到日本,准备转道去苏联求学。7月17日,在日本藤泽市鸪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3岁。
短暂的一生却能为振救国家,做出如此大的贡献,因此不愧为人民的音乐家。希望我们下一代能向他学习。树立只要活着就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