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弹力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弹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07 10:27:0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弹力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长春期末)下列各种工具中,主要应用物体的弹性来工作的是(  )
A.天平 B.温度计 C.量筒 D.弹簧测力计
2.(2021八下·谷城期末)如图所示的物体不能产生弹力的是(  )
A. 压弯的锯条
B. 被挤压后的橡皮泥
C. 拉长的橡皮筋
D. 拉弯的竹子
3.(2021八下·防城港期末)下列关于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有弹簧才产生弹力
C.只要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D.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4.(2021九上·凤县月考)如图在3米板跳水比赛时,运动员用力向下踩跳板,形变的跳板将运动员弹起,运动员在空中完成动作后落入水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离开跳板后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运动员在空中的运动状态不变
C.运动员下落至全部入水后,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D.跳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5.(2021八下·深圳期中)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校零
B.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使用
C.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不能超过其量程
D.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应使弹簧伸长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一致
6.(2020八上·芜湖期末)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A、B的挂钩挂在一起,然后用手水平左右拉弹簧测力计的圆环,使其保持静止状态,当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4N时,则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及右手对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大小分别是(  )
A.8N、4N B.4N、8N C.0N、8N D.4N、4N
7.(2021八下·朝阳期中)如图所示,为撑竿跳高运动员越过横杆前的一个情景,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撑竿发生了塑性形变
B.撑竿发生了弹性形变
C.运动员对撑竿的力大于撑竿对运动员的力
D.越过横杆后运动员会下落,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二、填空题
8.(2020八上·南陵期末)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一物体所受重力,由图可知,被测物体的重力为   N。
9.(2021八下·克山期末)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拉力 F2的大小为   N。
10.(2021八下·崆峒期末)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如图乙,弹簧测力计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11.(2021八下·绥棱期末)如图所示,篮球撞击到地面时发生弹性形变,产生    (选填“弹力”、“重力”或“摩擦力”),这个过程中,篮球的动能转化为    能。(不考虑机械能的损失)
12.(2021·港南模拟)如图所示,图甲中温度计的读数为   ℃;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N。
13.(2021八下·黄骅期中)如图所示,小明用力按吹起的气球,气球发生   (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这时手会感觉到气球对手有一个往外鼓的作用。以上事例还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14.(2021八下·东台月考)如图所示,运动员握紧撑杆起跳时撑杆弯曲,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压弯的撑杆具有   能,运动员会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   的作用,其施力物体是   。
三、作图题
15.(2021八下·庄河期末)如图弹簧—端固定在墙壁上,用手向左按压弹簧另一端。请画出弹簧对手的弹力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
16.(2021八下·苏州期末)为了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拉力大小的关系,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拉力(钩码总重)F/N 0 2 4 6 8
弹簧伸长量 L/cm 0 0.80 2.10 2.40 3.20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甲所示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所受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表明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拉力大小成正比,他的判断依据是   ,明显错误的是第   次实验;
(2)在图乙中作出弹簧伸长 L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像;
(3)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它所受的拉力大小成正比,他的判断依据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ABC.天平是根据等臂杠杆的原理工作,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来工作的,量筒是测体积的仪器,均不是利用物质具有弹性,ABC不符合题意;
D.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弹性限度内,利用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故应用了物体的弹性来工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根据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成正比的关系制作了弹簧测力计,用来测量外力的大小。
2.【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产生弹力的条件是:具有弹性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
压弯的锯条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故不符合题意;
被挤压后的橡皮泥没有弹性,故不会产生弹力,故符合题意;
拉长的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故不符合题意;
拉弯的竹子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在恢复原状时产生弹力。
3.【答案】D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 A、若物体间不相互接触就不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所以不能产生弹力,故A错误;
B、弹簧、橡皮筋、竹竿、弹簧片等物体受到挤压时都可产生弹力,故B错误;
C、物体接触刚接触但没有发生挤压就不会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所以不一定能产生弹力,故C错误;
D、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产生弹力的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②发生弹性形变;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具有弹性的物体:弹簧、橡皮筋、竹竿、弹簧片等.
4.【答案】D
【知识点】弹力;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运动员离开跳板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人具有惯性,而不能说是受到惯性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方向和速度都发生改变,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不符合题意;
C.运动员进入水中时,受到水对她的阻力,所以减少的重力势能并没有全部转化为动能,而是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C不符合题意;
D.跳板受到运动员对它的压力,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使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物体的运动速度改变时,运动状态改变;下落的物体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5.【答案】B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使用前应先校零,物体对其的拉力不能超过其量程,应使弹簧伸长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一致,在水平方向上也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6.【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4N时,说明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为4N,由于弹簧测力计A处于静止,受平衡力作用,则左侧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4N;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大小为4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弹簧对B弹簧的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大小,也是4N,即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4N;而两个弹簧测力计整体要处于平衡状态,右手对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等于左侧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也是4N。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
7.【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AB.撑竿跳高过程中,撑竿被压弯后能恢复原状,发生的是弹性形变,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运动员对撑竿的力与撑竿对运动员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C不符合题意;
D.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越过横杆后运动员会下落,是因为运动员受到重力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弹力指的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时所产生的力。
B.弹性形变可以恢复,塑性形变不可以恢复。
C.这个作用是相互的。
D.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
8.【答案】3.2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由图象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其示数为3.2N。
【分析】根据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测量力的大小。
9.【答案】2.6;2.6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6N。
平衡时弹簧秤两端同时受到大小均为
且方向在同一直线的水平拉力作用。
【分析】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指针的位置读数即可。
10.【答案】1.4;a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由图甲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示数为1.4N。
将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拉在物体上,沿斜面向上拉动物体,a图操作正确;b图中,将弹簧测力计的拉环拉在物体上,而挂钩固定,这与测力计使用时正确操作刚好相反,所以b图操作错误;c图中,物体竖直放置,而测力计斜射上拉动,这样会造成测力计卡壳,指针、弹簧与外壳间有较大摩擦,会对测量有较大影响,所以c图错误。
【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11.【答案】弹力;弹性势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弹力
【解析】【解答】篮球撞击到地面时发生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产生弹力。
这个过程中,篮球的速度减小所以动能减小,篮球的弹性势能增大,所以篮球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分析】当弹性体发生弹性形变时而产生的力为弹力,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实质都为弹力;发生形变的弹性体具有弹性势能,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12.【答案】-3;1.8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零刻度线以下,因此温度计的读数为-3℃。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读数为1.8N。
【分析】通过观察温度计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进行读数;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指针的位置读数即可.
13.【答案】弹性;相互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弹力
【解析】【解答】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撤掉外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是弹性形变,所以气球发生弹性形变。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手会感觉到气球对手有一个往外鼓的作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那么物体B一定会对物体A施加一个等大反向的力;当弹性体发生弹性形变时而产生的力为弹力,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实质都为弹力。
14.【答案】形变;弹性势;重力;地球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弹力;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撑杆在力的作用下变得弯曲,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由于此时撑杆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压弯的撑杆具有弹性势能。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运动员会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分析】当弹性体发生弹性形变时而产生的力为弹力,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实质都为弹力;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为G=mg,在地球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
15.【答案】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弹力
【解析】【解答】用手水平向左按压弹簧,弹簧因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弹力作用于手上,施力物体为弹簧,力的方向水平向右,作用点在手指上,如图所示:
【分析】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时,产生弹力,弹力的方向和恢复方向一致。
16.【答案】(1)刻度尺;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的比值是定值;3
(2)
(3)在0~6N拉力作用下,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到的拉力正比
【知识点】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解析】【解答】(1)在实验中,需要测量弹簧伸长量,所以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刻度尺。
由表格第2、4、6组数据知,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的比值是定值为2.5,而第3级数据中,两者的比值为1.9,所以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的拉力大小成正比,而明显错误的是长3组数据。
(2)由实验结论知,当弹簧所受的拉力为4N时,弹簧的伸长量
将表格中正确的数据依次在坐标轴中描出对应的点,然后将各点用线连接,作图如下:
(3)由数据表格知,在0~6N拉力作用下,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到的拉力正比,据此可得出题目中的实验结论。
【分析】(1)探究弹力和伸长长度的关系时,需要利用刻度尺测量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力和形变程度成正比;
(2)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图像中描点,反应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到的拉力正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弹力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长春期末)下列各种工具中,主要应用物体的弹性来工作的是(  )
A.天平 B.温度计 C.量筒 D.弹簧测力计
【答案】D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ABC.天平是根据等臂杠杆的原理工作,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来工作的,量筒是测体积的仪器,均不是利用物质具有弹性,ABC不符合题意;
D.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弹性限度内,利用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故应用了物体的弹性来工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根据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成正比的关系制作了弹簧测力计,用来测量外力的大小。
2.(2021八下·谷城期末)如图所示的物体不能产生弹力的是(  )
A. 压弯的锯条
B. 被挤压后的橡皮泥
C. 拉长的橡皮筋
D. 拉弯的竹子
【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产生弹力的条件是:具有弹性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
压弯的锯条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故不符合题意;
被挤压后的橡皮泥没有弹性,故不会产生弹力,故符合题意;
拉长的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故不符合题意;
拉弯的竹子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在恢复原状时产生弹力。
3.(2021八下·防城港期末)下列关于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有弹簧才产生弹力
C.只要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D.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答案】D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 A、若物体间不相互接触就不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所以不能产生弹力,故A错误;
B、弹簧、橡皮筋、竹竿、弹簧片等物体受到挤压时都可产生弹力,故B错误;
C、物体接触刚接触但没有发生挤压就不会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所以不一定能产生弹力,故C错误;
D、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产生弹力的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②发生弹性形变;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具有弹性的物体:弹簧、橡皮筋、竹竿、弹簧片等.
4.(2021九上·凤县月考)如图在3米板跳水比赛时,运动员用力向下踩跳板,形变的跳板将运动员弹起,运动员在空中完成动作后落入水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离开跳板后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运动员在空中的运动状态不变
C.运动员下落至全部入水后,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D.跳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答案】D
【知识点】弹力;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运动员离开跳板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人具有惯性,而不能说是受到惯性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方向和速度都发生改变,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不符合题意;
C.运动员进入水中时,受到水对她的阻力,所以减少的重力势能并没有全部转化为动能,而是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C不符合题意;
D.跳板受到运动员对它的压力,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使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物体的运动速度改变时,运动状态改变;下落的物体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5.(2021八下·深圳期中)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校零
B.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使用
C.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不能超过其量程
D.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应使弹簧伸长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一致
【答案】B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使用前应先校零,物体对其的拉力不能超过其量程,应使弹簧伸长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一致,在水平方向上也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6.(2020八上·芜湖期末)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A、B的挂钩挂在一起,然后用手水平左右拉弹簧测力计的圆环,使其保持静止状态,当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4N时,则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及右手对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大小分别是(  )
A.8N、4N B.4N、8N C.0N、8N D.4N、4N
【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4N时,说明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为4N,由于弹簧测力计A处于静止,受平衡力作用,则左侧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4N;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大小为4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弹簧对B弹簧的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大小,也是4N,即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4N;而两个弹簧测力计整体要处于平衡状态,右手对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等于左侧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也是4N。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
7.(2021八下·朝阳期中)如图所示,为撑竿跳高运动员越过横杆前的一个情景,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撑竿发生了塑性形变
B.撑竿发生了弹性形变
C.运动员对撑竿的力大于撑竿对运动员的力
D.越过横杆后运动员会下落,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AB.撑竿跳高过程中,撑竿被压弯后能恢复原状,发生的是弹性形变,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运动员对撑竿的力与撑竿对运动员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C不符合题意;
D.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越过横杆后运动员会下落,是因为运动员受到重力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弹力指的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时所产生的力。
B.弹性形变可以恢复,塑性形变不可以恢复。
C.这个作用是相互的。
D.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
二、填空题
8.(2020八上·南陵期末)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一物体所受重力,由图可知,被测物体的重力为   N。
【答案】3.2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由图象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其示数为3.2N。
【分析】根据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测量力的大小。
9.(2021八下·克山期末)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拉力 F2的大小为   N。
【答案】2.6;2.6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6N。
平衡时弹簧秤两端同时受到大小均为
且方向在同一直线的水平拉力作用。
【分析】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指针的位置读数即可。
10.(2021八下·崆峒期末)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如图乙,弹簧测力计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答案】1.4;a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由图甲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示数为1.4N。
将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拉在物体上,沿斜面向上拉动物体,a图操作正确;b图中,将弹簧测力计的拉环拉在物体上,而挂钩固定,这与测力计使用时正确操作刚好相反,所以b图操作错误;c图中,物体竖直放置,而测力计斜射上拉动,这样会造成测力计卡壳,指针、弹簧与外壳间有较大摩擦,会对测量有较大影响,所以c图错误。
【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11.(2021八下·绥棱期末)如图所示,篮球撞击到地面时发生弹性形变,产生    (选填“弹力”、“重力”或“摩擦力”),这个过程中,篮球的动能转化为    能。(不考虑机械能的损失)
【答案】弹力;弹性势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弹力
【解析】【解答】篮球撞击到地面时发生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产生弹力。
这个过程中,篮球的速度减小所以动能减小,篮球的弹性势能增大,所以篮球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分析】当弹性体发生弹性形变时而产生的力为弹力,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实质都为弹力;发生形变的弹性体具有弹性势能,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12.(2021·港南模拟)如图所示,图甲中温度计的读数为   ℃;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N。
【答案】-3;1.8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零刻度线以下,因此温度计的读数为-3℃。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读数为1.8N。
【分析】通过观察温度计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进行读数;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指针的位置读数即可.
13.(2021八下·黄骅期中)如图所示,小明用力按吹起的气球,气球发生   (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这时手会感觉到气球对手有一个往外鼓的作用。以上事例还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答案】弹性;相互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弹力
【解析】【解答】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撤掉外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是弹性形变,所以气球发生弹性形变。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手会感觉到气球对手有一个往外鼓的作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那么物体B一定会对物体A施加一个等大反向的力;当弹性体发生弹性形变时而产生的力为弹力,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实质都为弹力。
14.(2021八下·东台月考)如图所示,运动员握紧撑杆起跳时撑杆弯曲,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压弯的撑杆具有   能,运动员会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   的作用,其施力物体是   。
【答案】形变;弹性势;重力;地球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弹力;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撑杆在力的作用下变得弯曲,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由于此时撑杆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压弯的撑杆具有弹性势能。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运动员会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分析】当弹性体发生弹性形变时而产生的力为弹力,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实质都为弹力;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为G=mg,在地球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
三、作图题
15.(2021八下·庄河期末)如图弹簧—端固定在墙壁上,用手向左按压弹簧另一端。请画出弹簧对手的弹力示意图。
【答案】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弹力
【解析】【解答】用手水平向左按压弹簧,弹簧因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弹力作用于手上,施力物体为弹簧,力的方向水平向右,作用点在手指上,如图所示:
【分析】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时,产生弹力,弹力的方向和恢复方向一致。
四、实验探究题
16.(2021八下·苏州期末)为了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拉力大小的关系,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拉力(钩码总重)F/N 0 2 4 6 8
弹簧伸长量 L/cm 0 0.80 2.10 2.40 3.20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甲所示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所受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表明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拉力大小成正比,他的判断依据是   ,明显错误的是第   次实验;
(2)在图乙中作出弹簧伸长 L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像;
(3)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它所受的拉力大小成正比,他的判断依据是   。
【答案】(1)刻度尺;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的比值是定值;3
(2)
(3)在0~6N拉力作用下,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到的拉力正比
【知识点】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解析】【解答】(1)在实验中,需要测量弹簧伸长量,所以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刻度尺。
由表格第2、4、6组数据知,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的比值是定值为2.5,而第3级数据中,两者的比值为1.9,所以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的拉力大小成正比,而明显错误的是长3组数据。
(2)由实验结论知,当弹簧所受的拉力为4N时,弹簧的伸长量
将表格中正确的数据依次在坐标轴中描出对应的点,然后将各点用线连接,作图如下:
(3)由数据表格知,在0~6N拉力作用下,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到的拉力正比,据此可得出题目中的实验结论。
【分析】(1)探究弹力和伸长长度的关系时,需要利用刻度尺测量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力和形变程度成正比;
(2)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图像中描点,反应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到的拉力正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