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9.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08 19:46:1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4、想象画面,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反复吟诵,想象画面,感受诗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后两句是从“兄弟”的角度来抒发思乡之情。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重阳节与王维的资料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的第二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板书课题。
(1)这里的“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什么传统节日?你对重阳节有哪些了解。(课件出示:重阳节资料。)那中国传统节日中,你都知道哪些节日?(除夕、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这些传统节日,都有哪些传统风俗?(吃饺子、猜灯谜、扫墓、游龙舟、插茱萸)知道茱萸是什么吗?(课件出示:茱萸资料)
(2)这个“忆”是什么意思?(回忆)“山东”呢?(华山以东)
(3)谁能完整地说说题目的意思。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1.指名读。这首诗的作者是——王维,关于王维,你了解多少?(课件出示:王维资料)
2.合作读。
3.齐读。
4.古诗我们读了这么多遍,诗句的意思理解了吗?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过渡:我们猜想:此时他的亲人在干什么?可偏偏少了谁?正是时间中的3、4句。
三、精读古诗。
1.学习3、4句。
(1)指名读。“少一人”,少谁?(王维)王维此时在哪儿?(京城)回得去吗?所以他只能感叹——引读。
(2)他想回去吗?想回去却又回不去,他的心情——引读;想家吗?想家又不能回家,心情——引读;想亲人吗?想亲人又见不到亲人——齐读。
(3)他在外已经三年了,重阳节他想家了,所以他这样写到——引读。
除夕,他想家吗?遍吃“饺子”(指名读:少一人)
元宵节呢?那就该是(指名读:遍吃元宵少一人;遍猜灯谜少一人)
端午节,他想家了(指名说)
中秋节,指名说
……
小结过渡:都少了王维。(板书:少一人)每到过节,王维都在想家,这就是诗中说的——(板书:倍思亲)如果在家,还会“倍思亲”吗?它的前提是(课件出示:1、2句)
2.学习1、2句。
(1)异乡是指什么?(他乡)他乡做客的人呢?(异客)路熟悉吗?人熟悉吗?所以诗人感叹——引读。
(2)一个人只身在外,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给人最强烈的感受,用诗中的一个字说(独)。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孤独,所以诗人感叹——引读。
(3)我离家三天就开始想家了,诗人离开家三年了,就会加倍的想,所以诗人这样写——引读。平时只是一般地想,可一到佳节,团圆的时刻,就会格外的想。引读。
(4)三年呐,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王维漂泊异乡,成为游子。有一首歌词诉说了异乡游子的内心。
(5)课件出示《故乡的云》,配乐朗诵。
(6)如果他想用诗句表达心情,他会吟诵——引读1、2句。
同样,在异地求学的学子,每逢佳节,他想吟诵——引读。
在异乡打工的亲人,每逢佳节,他会吟诵——引读。
在异国谋生的海外游子,每逢佳节,他会吟诵——引读。
小结:这诗句诞生了一千多年,道出了多少游子的心声啊!
四、拓展
像这样的思想诗句还有很多,课件出示思乡诗句,学生诵读。
五、总结。
一首诗就是一个心情故事,合上书,背一背。再次感受诗人那强烈的思乡之情。
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倍思亲
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