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国宝大熊猫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国宝大熊猫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08 19:3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生长环境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2.学习本文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条理清楚说明事物的方法。
3.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4.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热情,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熊猫的特点和习性
2.体会准确、形象生动的说明
教学难点:
根据内容需要恰当使用说明方法;体会课文形象、生动又富有感彩的语言。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走近大熊猫。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动物作为人类的生存伙伴,与人类共存共荣,和谐发展。在我们的周围既有勇猛凶险的狮子,聪明机灵的猕猴;又有温文尔雅的企鹅,高贵典雅的长颈鹿……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许多动物深得人们的喜爱。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学生回答)
刚才同学讲到世界各地的许多动物,那么你们知道在动物界中我国的“国宝”是什么呢?(学生回答)
提问: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大熊猫?(学生回答)
师归纳:刚才几位同学从不同的方面给大家介绍了大熊猫,讲得都不错。老师这里有两幅关于大熊猫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教师展示关于大熊猫的图片)
师提出问题: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大熊猫?那么老师将带着大家走进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近距离地观察大熊猫的神奇世界。
二、根据课题,揭示学习目标
1、自由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课文内容揭示学习目标
要求:内容准确,语言简洁,形式自选。
2、
1、 小组讨论
要求:
(1)小组共同讨论,形成比较完善的答案,并推荐出交流的一名代表交流。
(3)老师总结。播放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三、设疑自探
(一)老师出示自探指导要求,学生自主探究
自学指导1:
1.自读课文.
2.注意文中的生字词.
(二)老师播放课件,检验学生生字掌握情况
hān bīn mò
憨态可掬    濒危   獏
yuàn cuǐ càn qióng lái
上林苑     璀 璨   邛 崃
hàn pì miǎn
浩瀚      孤僻    分娩
zǎi yì yǎn
熊猫仔      翌日    繁衍
四、解疑合探
(一)教师出示自学指导2: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大熊猫成为国宝的原因是什么?
 2. 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大熊猫?
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条理清晰。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二)教师小结
外形特点——可爱。
生长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
竹类众多。
生活习性——喜爱食竹,食量很大,
  性情孤僻,爱独处。
活动范围—— 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
繁殖情况——繁殖力低,大多每胎产一仔。
五.质疑再探
教师继续引导,出示自学指导3:
1.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2 .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学生根据本节内容,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由其他学生共同解决。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点拨或亲自解答。
六.运用拓展
(一)出示自学指导4:
你能联系课文,说说怎样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二)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学习成果,课件展示:
保护大熊猫
1、建立保护区。杜绝一切人类破坏性行为,建立完善的林业管理 体制,兴建自然保护区,提高保护大熊猫意识。
2、兴建竹子走廊。如二处栖息地相距过远,可兴建成走廊以连接各大小栖息地,增加大熊猫的流动性。
3、人工饲养。人工饲养可对大熊猫作出多项研究。例如食物研究、食物营养方面及人工授孕等研究。协助拯救大熊猫。
4、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
七.布置作业
请你自己设计一份拯救大熊猫的倡议书
向全社会呼吁:
关注保护野生动物问题
教学反思
课堂气氛良好,学生思维活跃,回答问题踊跃积极,很好的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的,但是还存在学生讨论不大胆,表述不清晰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大力鼓励,积极引导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