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第五单元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第五单元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08 08:0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2、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是什么?3、这一原则的提出者是谁?4、哪一事件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
结与合作?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外交事业的发展Waijiaoshiyedefazhan Waijiaoshiyedefazhan Waijiaoshiyedefazhan Waijiaoshiyedefazhan 第1
环节学习目标 。1、掌握:
(1).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背景、出现转机的原因。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中美关系改善过程中的三件大事。
(3).掌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时间。
(4).掌握上海APEC会议的时间、届次、主题及意义。能列举上海APEC会议的内容。
2、分析:学习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作用。中考资源网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
难点: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第2环节自主学习及其效果展示方法
结合课本和学案自主扎实记忆基础知识,力争全部过关,教师检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效果。10分钟中美关系正常化基辛格 尼克松 中美联合公报 1979 正常化 过程背景背景包围威胁 国际地位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 26 中日建交1972 田中角荣 中国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综合国力 上海 新挑战 合作 上海共识 最大 最高 70年代21世纪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
签署《 》1979年中美建交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1972年主题、地位、通过《 》、地位APECWTO综合国力增强
国际地位提高性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革命
第3环节要求:
1. 先一对一讨论,在组内交流。
2.组内互相请教,小组长控制好讨论节奏,做好疑难问题记录和展示点评分工。
3.时间:15分钟合作探究五六十年代的中美关系——对抗材料 新中国诞生后,美国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地想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政治上,实行所谓遏制加孤立政策……经济上,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军事上,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武装侵略和军事包围……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战后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对付新生的中国。
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
2、5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采取了哪些对策,打破了美国的封锁?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美国:我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我想改善中美关系,增加对付苏联的资本;我国经济增长趋缓,面临西欧和日本的有力竞争;我们终于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不得不承认,遏制、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了。
中国:我们与苏联关系恶化,要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美国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已不是我国的主要威胁;所以,我国有必要改善同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而解决中美间的长期争端、改善两国关系,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有重大意义。 这说明,在70年代, 是中美两国共同的需求。 改善中美关系小球乒乓球大球中美关系乒乓外交—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从这一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以上摘编自尼克松回忆录《领导者》
“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什么?
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正常化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请回答:关于台湾问题,美国的立场是什么?
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 1、为什么用“恢复”而不用“加入”?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是什么?
3、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有哪些?
广大亚非国家的支持;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积极灵活的外交策略1、亚太经合组织是什么样的组织?
2、参加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经济体领导人有多少位?
3、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4、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内容有哪些?
5、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外交史上有何重要地位?2001年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1年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合作探究1、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这说明清政府的外交特点是什么?被动、屈辱的外交1979年底,
我国建交的国家有55个。
1980年底,
我国建交的国家有124个
1992年底,
我国建交的国家有151个
2005年底,
我国建交的国家有165个
合作探究1、1979年后,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对比新旧中国的的外交,你有何启示?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只有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提高国际地位,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中国外交有政策,独立自主为总则。
领土主权不侵犯,他国内政不干涉。
平等互利搞建设,和平共处五原则。
万隆会议在印尼,新生中国遭攻击。
恩来上台把话讲,求同存异定大局。
七十年代变化大,美国总统访中华。????? ?
中美建交签公报,两国关系正常化。
五星红旗联大飘,中国地位大提高。
第4
环节知识总结《金榜学案》P40 中的课时训练1-9题!参考答案:1—5BBDDB
6—7AB 课堂测试及讲评第5环节70年代的外交成就1、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D、承认并封锁中国的政策是错误的2、一位十分喜欢历史学科的同学在查阅中美关系资料时发现了“小球转动大球”这一说法,他理解“小球”是指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却不知道“大球”是什么。请你为他指出:
A.周恩来同尼克松实现历史性的握手 B.毛泽东接见美国乒乓球队
C.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3、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的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这番讲话的根本目的是
A.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
B.说明美中发展关系的必要性
C.主张建立和平共处的国际关系
D.阐明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4、1972年,周恩来总理和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北京机场握手时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多年没有交往了啊!”这句话表明
A.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开始融化 B.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C.中美两国领导人亲密无间
D.中美两国消除了矛盾5、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6、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5、1971年,一份美国文件记载: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联合国接纳中国,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又不致遭到接纳赤色中国的人的抨击。材料表明
A.美国企图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
B.美国企图继续阻止中国加入联合国
C.美国认识到第三世界国家已经控制联合国
D.美国继续准备武装干涉中国并继续控制台湾6、下列事件充分展示了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历程,其中,为中国承担更多国际事务,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的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7、关于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1971年第20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合法席位
B.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是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个国家提出C.在美国等国的操纵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被排斥在联合国之外
D.在会议上,美日的提案遭到多数国家的反对。8、下列关于不同时期中日关系发展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古代中日关系经历了由友好交往到敌对战争的转变
B、近代中国遭受了日本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C、新中国成立初期,中日关系处于敌对状态
D、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9、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梅开三度”不应该包括的是
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0、小兵同学准备制作主题为“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的网页,收集了下列材料,其中不能入选网页的是: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建交
C、周恩来率团出席亚非会议
D、四川省委书记率团到台湾开展“天府四川宝岛行”活动11、一位老新闻记者自豪地说:“上个世纪70年代,我曾写过一篇题为‘跨洋握手’的新闻稿。”该新闻稿报道的应该是:
A、亚非会议圆满成功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尼克松总统访华
D、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1、上海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列历史事件没有发生在上海的有
A、洋务运动中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的创办
D、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召开2、新世纪的一年,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新世纪的一年是指: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2年3、下列关于上海亚太经合组织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
B、参加这次会议的有3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
C、此次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D、会议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