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3*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鉴赏李清照婉约派词作的风格。
2、领略李清照“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方法。
3、品味李清照的语言风格,理解词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难点: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
【导学基础知识】
一、一词多义
二、词类活用
乍暖还寒时候(形容词作动词,变暖;变寒)
三、古今异义
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古义:凋零、枯萎。今义: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2.古义:光景,状况。今义:次序;依次,一个挨一个地。
(一)历史背景: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二)作者简介:
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词词人的代表之一。留有作品集《漱玉词》。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1084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文学家,在朝为官,藏书甚富。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优厚的家庭条件以及良好的文化氛围反应在她早期的词作中,多是少女的无忧无虑,和悠闲自在的生活。
李清照,又叫“李三瘦”。是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却偏偏聪慧机敏,才华横溢,喝酒,赌博,丧夫,改嫁,休夫,我行我素。她写词,一不小心就成了一代词宗,与李后主、苏轼并肩。她写诗,也是中帼不让须眉,豪情天纵。
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水星上第一批环形山,其中一座名字就是李清照。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从此,她的名字闪耀在宇宙的天空里。
【导读理解】
1.李清照的《声声慢》开篇使用多处叠词,请简要分析这些叠词是如何表现词人情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叠词 内容 情感
寻寻觅觅 描摹了词 人的动作 表现出国破、家散、夫亡带来的剧痛、哀伤以及孤独寂寞、茫然无措的情感
冷冷清清 渲染了环 境的悲凉
凄凄惨惨 戚戚 描摹了词 人的伤痛
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出了怎样的意境?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描绘出一种凄凉愁苦的意境。梧桐叶落,细雨霏霏,细雨落在梧桐上,又点点滴滴洒到地上。这是梧桐在落泪,也是词人的心在滴泪!词人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情景交融更添愁绪,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三句哀婉动人,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那似曾相识的雁儿再度飞过,丈夫却已亡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再者,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认为这是从家乡飞来的,因而说是“旧时相识”,可见,雁儿还勾起了词人的怀乡之思。
4.文章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作结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是对前面的概括,概括了“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细雨”等情景,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作者的哀愁又何止这些呢?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痛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
5.“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只是怨酒淡天寒吗?还有更深层的含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是。看到酒就自然而然地想到愁,本要借酒浇愁,但愁仍难排遣。此处不明说,却言“淡酒”无力,用意含蓄,言酒“淡”,其实是说愁“浓”,以至用酒消愁不抵事。一个“淡”字,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凄凉,心境是何等的凄苦。
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
上片:用清冷之景抒写女主人公孤苦无依的凄凉心境。
下片:用肃杀凄凉秋景,进一步抒写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痛苦。
1、古诗词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有诗眼,词眼之说。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明确:
愁
2、词人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抒发出这种感情的?
明确:
采用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3、从词中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
明确: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雁过也,正伤心。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朗读第一句词,回答,凄凄惨惨戚戚这种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明确:
词人早起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东张西望,想要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的空虚,找的也许是丈夫,也许是以前美好生活的点滴,可是四周却是冷冷清清,只有她自己孤单的身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如今沦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其凄惨之景象,令人目不忍睹,其悲伤之心情,在叠词的回环往复中传到读者心中。
5、如何理解“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明确:
表面埋怨天气冷暖不定,令人身体不适,实际上实在说生活的变故际遇令人沉沉浮浮,忧喜不定。想想夫唱妇随、共赏拓片的欢乐时光犹在眼前,顷刻之间却剩自己一个承受生活的风风雨雨。
6、为什么大雁飞过会让词人感觉是旧时相识,又为什么会勾起词人的伤心之情?
明确:
《一剪梅》有句词: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那雁,也许就是当年为他们传信的使者。甜言蜜语犹在耳边,斯人却已逝,千山暮雪,万里层云,天人相隔,睹物思人,情何以堪?
大雁冬天南飞,春暖北归,词人自北方逃难至南方,早已国破家亡,有家不能回,新愁又添旧恨。
旧时相识异乡相逢,更增添词人天涯沦落之感。
大雁是古诗中常用来表现离愁别恨的意象。
7、分析意象
“雁”是作者用来表情达意的一个意象,在此词中,你还能找到类似的意象吗?这些意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1)淡酒: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词人本想借酒御寒,殊料,非但不能抵御刺骨寒风,却又想起以前把酒言欢的情景,此刻只能自斟自饮,两相对照,愁情更重了。
(2)黄花:
指菊花,黄花堆积指菊花繁盛,千朵万朵压枝低,大好景象,本该夫妇携手共赏,丈夫摘取一朵为妻子戴上,万般柔情,千种疼爱,此刻的作者却已是形容枯槁,无心赏花,也无人再会怜惜她。这种感情与刘夷希《代悲白头翁》中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所抒发的感情是多么地相似啊!
(3)梧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它传递出的是一种离愁别绪,一种强烈的思念之情。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写出了杨贵妃去世之后唐玄宗心中的悲凉以及对佳人的苦苦思念。
本词中,作者也正是借梧桐表达内心的哀怨和凄凉,更何况,外面淅淅沥沥的缠绵细雨不时敲打这她的耳膜,扰乱她的心扉,梧桐加上细雨的点染,使词人的愁情浓得怎么也化不开。
小结:词人是词坛才女,也是一位丹青妙手,你看,她选择的是惨淡的黄昏,堆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点滴的细雨,这样一些饱含愁情的事物,将它们别具匠心地组合在一起,反复地渲染,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意境。
【巩固练习】
1.下列对《声声慢》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寻觅觅”,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但是,这种心理是人通过把“寻觅”这种行动虚化来表现的,便赋无形于有形,把感情心理表现得格外形象。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词人写“三杯两盏”言酒量之少,“淡”言酒质之薄。而晚风,却是“急”的。借洒御风御寒,却酒少、风急、愁多,怎不悲戚
C.雁“却是旧时相识”,有两种含意:一是看到雁想起“鸿雁传书”,想起曾与词人书信往来的丈夫;二是“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
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两句直接抒写寂寞难耐的痛楚,无奈而又凄迷,盼时光早逝,衬托出了愁苦之深。
2.对比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和李煜的《虞美人》,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这两首词分别选取了哪些意象?它们的意象各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不一样的意象都能表达愁苦的心情,不一样的意象能达到共同的表达效果?
3.对比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和《醉花阴》,然后回答问题。
醉花阴【注】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这首词作于词人婚后不久,丈夫外出游学之时。
1.这两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和选取的意象有何不同?
2.这两首词的意境有何不同?表达感情的方法有何不同?
4.下面是为李清照的《声声慢》写的推荐语,请你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一段推荐语。要求:语言有文采,不必拘泥于所给例句的形式,要突出该词的特点,不少于50个字。
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它晓畅易懂;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它意境优美;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它情感真挚。一首《声声慢》,道出了人间多少愁绪。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三杯两盏淡酒”说的不是酒味淡,也不是言酒量之少,词人要表达的是:再多的酒,再烈的酒,也消解不了心中的愁。
2.答案:1.(1)《声声慢》意象: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特点:凄苦落寞
(2)《虞美人》意象: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雕栏玉砌、一江春水。特点:愉快华美。
2.《声声慢》用悲景写悲情,景越悲,情越悲,相同意象的叠加使悲伤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虞美人》用乐景衬哀情,反差越大,对比越悬殊,悲伤的感情表达得越充分。可见,不同的意象、不同的表现手法可以达到异曲同工之妙。
解析:
3.答案:1.(1)《醉花阴》表达的只是离别相思之惆怅,《声声慢》则抒发的是国破、家亡、夫死后那种浓重的悲痛与哀愁。
(2)两首词除了都选取了“酒、黄花、风、黄昏”四个意象之外,《醉花阴》还选取了“瑞脑、重阳”两个意象,《声声慢》还选取了“雁、梧桐、雨”等意象。这些意象都是能够烘托愁绪的典型意象。
2.(1)《醉花阴》呈现的是一种青烟袅袅,天气初凉和菊花吐蕊时的清新、寂静的意境;《声声慢》营造的是晚风送寒,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意境。
(2)《醉花阴》表达感情用的是情景交融的写法,多白描;《声声慢》中除了融情于景的写法外,还有直接抒情的手法。
解析:
4.答案:(示例)这是一幅气吞万里的江山图景,一部恢弘壮阔的历史画卷。它用窥民疾苦的目光取景,用浩然正气构图,用报国热情调色,再用如画的语言将其装裱得浑然天成!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