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1《劝学》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1《劝学》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08 21:4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0.1劝学/《荀子》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虚词,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并背诵全文。
2.了解荀子的生平、成就,及其思想主张,积累文化常识。
3.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4.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注重本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难点:
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导学基础知识】
《劝学》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篇著名作品。这篇作品极少抽象说教,而是运用譬喻和推理的方法,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方法。人们通过浅近明白的道理和具体生动的形象,受到启发和教育。
文章开宗明义,首先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接着从三个不同的角度,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一是以青胜于蓝和冰寒于水这--生活现象作为论据,说明人们必须向前人学习,后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取得不断进步,必然会超过前人。
二是用“木直中绳,鞣以为轮”、“木受绳则直”和“金就砺则利”相比。指出客观条件变化,可以引起事物自身特性的改变。人们如果博学又能用所学到的事理时刻对照省察,就会智慧高明而不犯错误。
三是用冥思苦想不如实地去学习和登高才能望远,顺风而呼闻者彰明,以及借助舆马、舟楫等生活事例作比,从同一个角度反复说明君子利用客观条件学习的重要性。作者还论述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孜孜不倦,勤奋刻苦。作者以“积土成山”和“积水成渊”、“积普成德”为衬托,阐明了想做-一个学问渊博的人,必须从一一点一-滴做起。作者进一步用骐骥、驽马、朽木、金石两组四个比喻,论述做学问应当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说明了滴水穿石、铁杵成针的道理。
《劝学》在写作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作者将珠串璧连的比喻与言简意赅的议论溶为一体,契合无间,达到交相辉映的地步。文章中还普于运用大量短句、排比和对偶的句式,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文章的主旨,呈现出错综与齐整之美,增强了全文的气势;和雄辩的色彩,感染力极强。全篇语言精炼有力,干净利落,富有音乐的节奏感,对后世文学语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任人顺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正常安定。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教育的结果;善不是性,而是“伪”。他强调学习、积累,注重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劝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二)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苟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勢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警喻。《荀子》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三)字词:
1.通假字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再一次;
“暴”通“曝”,晒。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③輮使之然也
“輮”通“煣”,使……弯曲。
④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天赋,资质。
古今异义
①劝学
古:勉励;今:劝告、劝阻
②金就砺则利  
古:指金属制的刀剑;今:黄金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广泛学习;今:学问广博
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古义:地下水;今义:阴间
⑤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寄居托身;今:感情等放在某人某事物上。
3.词类活用
①輮以为轮
輮,动词作使动,使……弯曲。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④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形容词使动,使……快
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⑥用心一也
一,数词作形容词,作“专一”讲。
4.特殊句式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③輮以为轮(省略句)
④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 
【导读理解】
1.《劝学》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围绕这个中心论点是从哪几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①第2段谈到学习的意义。作者用多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人要想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重大的,所以“学不可以已”。②第3段谈到学习的作用,作者用了多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并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所以“学不可以已”。③第4段谈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作者用了多个比喻,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因而“学不可以已”。
2.第2段运用了五组比喻句,这几组比喻句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五组比喻句分三层意思:①“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②“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③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推论出人只要肯下功夫学习和参省就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这三层意思呈递进关系,从不同的层次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性。
3.文章第3段为什么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其实就是强调了“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4.作者在阐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时,从“积累”“坚持”“专心”三方面入手。文中哪些比喻是分别说明这三方面道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方面 文中语句
积累是学习的重要手段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学习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学习应该 专心致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请结合荀子的“性恶论”,来谈谈他为何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荀子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它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学习意义重大,所以不能停止;二是要想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就必须不停地学习;三是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荀子如此重视学习,与他的思想观点密切相关。他认为“人性恶”,但后天环境可以改善这种本性,而学习就是改善的重要途径。
6.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却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如何理解这两种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两位儒家大师的观点并不矛盾,并不相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需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学思结合。荀子并没有否定思考,他反对的是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的方法。他强调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
(观点二)荀子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雄辩地证明了空想不如“善假于物”的学习。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孔子的观点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两者的观点只是角度不同,但并不矛盾。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
第4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明确: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2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3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4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而废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是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
明确:
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文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由“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可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荀子“劝”人们学习,这“学习”也就是学习如何提高品德修养。
3、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明确:
“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明确:
这就强调了“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明确:
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注重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先反面后正面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6、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与荀子所说的“学不可以已”有什么区别?
明确:
与“学而时习之”相比,荀子借君子之口说出的“学不可以已”对纠正人们在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错误更有针对性。就强调的程度来看,孔子虽然也“劝学”,但“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对学习目的及其重要性的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而荀子则认为礼仪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这就在新的认识的基础上,发展了儒家的“劝学”,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7、“比喻”可以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本文就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说理,试举例说明并分析其特点。
明确: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例如,为了说明“学不可以已”的道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说明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这样化深奧为浅显,由抽象到具体,令人一目了然。
(2)比喻形式灵活多样。
①反复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连用“豉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與马”“假舟楫”五个比喻,引出君子“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②正面设喻。如“青青于蓝”“冰寒于水”等,以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能够发展提高,实现超越。
③正反面对比设喻。如骐骥与驽马对比,朽木与金石对比,蚯蚓和螃蟹对比,说明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逐步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
【巩固练习】
1.下面是四首“劝学”诗,请大家阅读,然后归纳这四首诗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劝勉大家学习的。请用不超过四个字的词语回答。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2)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3)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4)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五》)
归纳:这四首诗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角度劝勉大家学习。
2.下列对《劝学》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在学习上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把个人独立思考和向他人学习结合起来,这也是文章论述的中心。
B.“终日而思”之所以“不如须臾之所学”的收获大,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利用外在的人或物。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作者以设喻引出论断,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D.文中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
3.下列语句中,全都表明学习要积累、专心的一组是( )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②驾马十驾,功在不舍
③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③⑤
4.下列对“之”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恻隐之心
③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④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⑤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⑥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A.①②③/⑤/④⑥ B.①⑤/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④⑥ D.①⑥/②③/④/⑤
5.下列句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6.下列各句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7.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
D.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
8.赞学
王符
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虽有至圣,不生而智;虽有至材,不生而能。圣人犹待学问,其智乃博,其德乃硕,而况于凡人乎?
是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易》曰:“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是以人之有学也,犹物之有治也。夫瑚簋之器、朝祭之服,其始也,乃山野之木、蚕茧之丝耳。使巧倕加绳墨而制之以斤斧,女工加五色而制之以机杼,则皆成宗庙之器、黼黻之章,可羞于鬼神,可御于王公。是以君子终日乾乾进德修业者,非直为博己而已也,盖乃思述祖考之令问,而以显父母也。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当世学士恒以万计,而究涂者无数十焉,其故何也?其富者则以贿玷精,贫者则以乏易计,或以丧乱期其年岁,此其所以逮初丧功而及其童蒙者也。是故其成名立绩,德音令问不已者,徒以其能自托于先圣之典经,结心于夫子之遗训也。
是故造父疾趋,百步而废,自托乘舆,坐致千里;水师泛轴,解维则溺,自托舟楫,坐济江河。是故君子者,性非绝世,善自托于物也。人之情性,未能相百,而其明智有相万也。此非其真性之材也,必有假以致之也。君子之性未必尽照及学也聪明无蔽心智无滞前纪帝王顾定百世。此则道之明也,而君子能假之以自彰尔。
夫是故道之于心也,犹火之于人目也。中阱深室,幽黑无见,及设盛烛,则百物彰矣。此则火之耀也,非目之光也,而目假之则为明矣。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典者,经也,先圣之所制。先圣得道之精者,以行其身,欲贤人自勉以入于道。故圣人之制经以遗后贤也,譬犹巧倕之为规矩准绳以遗后工也。
(节选自《潜夫论》,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之性/未必尽照及学也/聪明无蔽心智/无滞前纪帝王/顾定百世
B.君子之性/未必尽照/及学也/聪明无蔽心智/无滞前纪帝王/顾定百世
C.君子之性/未必尽照/及学也/聪明无蔽/心智无滞/前纪帝王/顾定百世
D.君子之性/未必尽照及学也/聪明无蔽/心智无滞/前纪帝王/顾定百世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易》,也称作《周易》,它和《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合称五经,为历代儒家学子核心研习书经。
B.祖考,指祖先,也可指已故的祖父或父祖辈的人。文中的祖考是祖先、先人的意思。
C.学士,南北朝以后司文学撰述的官员称呼。文中的学士指掌管文学的官员。
D.君子,先秦时是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含义。这里的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即使是圣人和极有才能的人,他们的才智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B.第二段以蚕丝加入五色制成朝祭之服为例,说明学习要加入自己的思考。
C.作者认为当世学士受到财富或贫穷的干扰,以致最终在学业上难有所成。
D.本文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有理有据,说服力强。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火之耀也,非目之光也,而目假之则为明矣。
(2)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
5.君子为什么能建功立业,美德声誉流传四方?根据文中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答案:勤奋;惜时;立志;方法
解析:第一首诗歌“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是从勤奋的角度;第二首诗歌“劝君惜取少年时”,是从惜时的角度;第三首诗歌“平生志气高”,是从立志的角度;第四首诗歌是从方法的角度。
2.答案:A
解析: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3.答案:D
解析:①③强调“积累”对于学习的重要性,⑤强调“专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4.答案:C
解析:①定语后置的标志;②③⑤结构助词,的;④⑥代词,它。
5.答案:D
解析:D项,两个“焉”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在这里”。A项,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不译/介词,表示比较。B项,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6.答案:C
解析:C项,与例句同为定语后置句。A项,宾语前置句。B项,状语后置句。D项,固定句式。
7.答案:A
解析:A项,“利”应解释为“走得快”。
8.答案:1.C;2.C;3.B;
4.(1)这是因为火的照耀,而不是眼睛的明亮,眼睛是依靠它而变得明亮。
(2)在当今之世求道,没有比典籍更好的了。
5.君子能够坚持求学,最终穷尽学问之途;②君子能潜心钻研先圣的经典,醉心于老师的教导。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未必尽照”的意思是“未必能洞察一切”,语意完整,应在其后断开,据此排除A、D两项。“聪明无蔽”“心智无滞”结构对称,分别单独成句,据此排除B项。故选C。
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结合语境可知,文中的“学士”如果是掌管文学的官员,则不能达到“以万计”的数量,后文“究涂者”译为穷尽学问之途的人,前后联系起来可知,这里的“学士”指的是学者,求学的人。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说明学习要加入自己的思考”错,原文中“是以人之有学也,犹物之有治也”的意思是:人需要学习,就如同东西需要修治一样。第2段以蚕丝加入五色制成朝祭之服为例,是为了论证人需要学习。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耀:照耀。假:依靠。明:变得明亮。(2)索:寻求。索道于当世者: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当世索道者”。第二个“于”:介词,比。
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题目在文中的表述是“是故其成名立绩,德音令问不已者”,这之前“当世学士恒以万计,而究涂者无数十焉,其故何也?”说明了大多数学士无法成名的原因在于不能坚持学习;这之后交代了直接原因“徒以其能自托于先圣之典经,结心于夫子之遗训也”,也就是君子能潜心钻研先圣的经典,醉心于老师的教导,
【参考译文】
天地之间宝贵的是人,圣人崇尚的是道义,德行道义成就的是智慧,明智的人追求的是学问。虽然世上有极其圣明的人,也不是生下来就有了智慧;虽然存在极有才能的人,也不是生下来就有了能力。极其圣明的人尚且要等到学习请教以后,他们的智慧才渊博,他们的德行才伟大,又何况是平常的人呢?
因此工匠若要做好他的事情,就应当先磨利他的工具。士人想要宣扬他的道义,就应当先读书。《周易》上说:“君子应当通过多记住前人的言论和行事,来培育自己的美德。”因此人需要学习,就如同东西需要修治一样。那瑚簋一类的祭器、朝拜和祭祀时的礼服,它们的原始材料只不过是山野中的树木、蚕茧的丝罢了。而技艺灵巧的倕给木头弹上墨线并用斧头来加工,女工们为蚕丝加上五彩并用织布机来制作,它们便成了宗庙祭祀的器具和色彩夺目的礼服,可以供奉给鬼神,可以进献给天子诸侯。因而君子整日自强不息,提高德行、勤修事业,不单单是为了使自己知识渊博,而且是要怀念阐发先人的好名声,使父母的声名得到显扬。道是因学习而成,并且蕴藏于书籍之中;学习因勤奋而长进,因停止而荒废。如今的学者常常以万计,可是能穷尽学问之途的却没有几十人,这是什么缘故呢?富裕者因为财物而玷污了自己的精神,贫穷者因为缺吃少穿而改变了求学计划,或者是因为丧乱错过了学习的年龄,这便是人们违背最初的志愿,前功尽弃,最后只能幼稚愚昧的原因吧。因此,成就了功名、建立了业绩,其美德声誉流传四方的人,不过是因为他们能潜心钻研先圣的经典,醉心于孔子的教导罢了。
因此,造父飞速奔跑,一百步就会疲劳停顿,凭借车马,坐着就能到千里之外;水兵在成排的船上是安全的,解开系船的大绳,就会被淹死,但若是各人都依靠船桨,坐着也能渡过江河。因而,君子的天性在世上并非独一无二的,只不过是善于依靠外物罢了。人的天性不会有百倍的差别,但是他们的才智却会有万倍的差异。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天性,一定是由所凭借的东西造成的。君子的天性,未必能洞察一切,但一经学习,则耳聪目明无所遮蔽,心智开阔无所凝滞,往前能够综理帝王的是非得失,往后能够确立百世之则。这是道的明察,而君子则能依靠它而使自己聪明起来。
因此,道对于心灵的意义,就如同火对于人眼一样。在深深的陷坑或者深宅幽室里,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等到点燃了蜡烛,那么所有的东西都显露无遗。这是因为火的照耀,而不是眼睛的明亮,眼睛是依靠它而变得明亮。因此,在黑暗的房间里找东西,没有比灯火更好的;在当今之世求道,没有比典籍更好的了。典籍,就是经书,是从前的圣人撰写的。从前的圣人悟到道的精华,将它用来立身处世,同时想要让贤人能自我勉励来进入道。因此圣人撰写经典传给后世的贤人,如同技艺灵巧的倕为后世工匠留下了规矩准绳等工具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