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2《师说》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2《师说》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08 21:4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0.2*师说/韩愈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韩愈的生平及其文学主张,了解时代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2.掌握文言实虛词、特殊句式等知识点,疏通文意。
3.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掌握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训练思辨能力。
4.辩证思考本文的现实意义,树立谦虚好学和尊师重教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
1、联系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理解“耻学于师”的原因。
2、学习本文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的强大的论证力量。
难点: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囯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三)字词:
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读,通"逗”,阅读中的断句
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技艺人”讲)
  ③吾师道也:(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 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 传授)
  ⑧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 军队)
  【之】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指示代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那些”)
  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 (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指示代词,那些 )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
  【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途径)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词类活用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2.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3.吾师道也: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圣人,愚,笨拙的人
  6.则耻师焉: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7.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8.吾未见其明也: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
  9.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4.无贵无贱 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气 今:道理
  6.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7.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 今:泛指低等教育场所
  8.圣人无常师 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10.年十七,好古文 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11.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2.介词结构后置
学于余
耻学于师
不必贤于弟子
3.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其可怪也欤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导读理解】
1.文章开头段中有哪些观点句?是针对教师说的,还是针对学生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一观点句主要针对学生;最后又得出观点“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该观点句主要强调从师的重要性,也是针对学生来说的。
2.如何理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一句鲜明地点出了择师的态度和标准。而当时的士大夫之族认为,年龄相近的不该相师,对道的认识相近的不该相师,官大的不该以官小的为师。作者的这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和“耻学于师”的陋习,这不仅表现出作者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还体现了作者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3.《师说》第二段运用了哪几组对比?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第二段中对“耻学于师”,文章连续用了三组对比。第一,将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相比,阐明耻学于师违背圣人之道,其后果只能是更加愚昧。第二,将同一个人既明于择师教子的必要,却又不明于自己从师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对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示那些人的不通道理。第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进一步道出士大夫的错误心理,发人深省地指出两种人的地位与智能的反差,更令人幡然醒悟。②通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从而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批判了不从师的社会风尚,而作者的观点也不言自明了。
4.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是否适合于现代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适合。古代虽有尊师重道,但在封建社会“官本位”意识中,是看不起教师的,到了唐代,士族子弟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之事。在这种恶劣风气盛行的情况下,韩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疾呼“学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确实有很大威慑力。今天,教育有了空前发展,但教师的职能、地位,从师的必要性和为师的荣耀感,都未从根本上解决。重读此名作,其实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观点二)适合。“尊师”与“重道”的内涵应该体现在学生内心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衍生出对老师的感激、敬佩之情——便是先“重道”,后“尊师”。情感有了,面对老师时流露的言行细节,必然是真正而明确的“尊师”。在现代社会,“尊师”与“重道”的意识在加强,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尊师”与“重道”会做得越来越好。
5.在荀子《劝学》与韩愈《师说》中,你认为有哪些观点需要继承和发扬?有哪些观点是应该更新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劝学》中的“学不可以已”强调终身学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说明学习需要借助一定的外物才能实现。《师说》中的“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强调择师学习的标准。②应更新的:《劝学》中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强调学习要坚持的情况下,也要注意结合自身的特点辩证地看待,如果不适合自己的选择,应及时调整,不应一味地坚持。《师说》中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如果一味追求“道”而不考虑对象的品德,这样会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隹,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明确: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士大夫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在第3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蠕“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2、在文中,作者认为“传道受业解惑”这三者是怎样的关系?
明确:
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主要是儒家思想,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指儒家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就需要“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阐述了从师的必要性。
3、怎样理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明确:
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目的是恢复自孟子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正因为如此,他把“传道”视为老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受业”“解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文”,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而“解惑”也是为了“明道”。由此可见,“师道”是贯串全文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个判断就是对上述内容的高度概括。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这一句有什么特点?
明确:
本句运用了一种古代修辞手法——合叙。按相承关系此句应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小学;惑之不解——或不焉——大遗。其意实为:句读之不知,则师焉;惑之不解,则不焉。就是说,不知道句读的从师,不能解答疑惑的反而不从师。这种句式一般称之为“双提分承”(合叙)。这种句子显示出书面语言精加工的特色,有一种严谨精致的美。
5、韩愈所讲的“师”是否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
明确:
韩愈所说的师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6、《师说》在批判当时“耻学于师”的陋习时,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进步的思想,也体现了作者思想的局限性。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明确:
进步性:①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职能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②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观念:从师即学道,唯“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
③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局限性:作者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所论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士大夫之族”本就应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高明,这表现了他的阶级局限性。他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之书”“习其句读”,也是片面的。
7、课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是否对现代社会仍有重要意义?为什么?
明确:
对现代社会仍有重要意义。古代虽提倡尊师重道,但在封建社会“官本位”意识中,老师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到了唐代,士族子弟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在这种恶劣风气盛行的情况下,韩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疾呼“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确实有很大的影响力。现代社会,教育有了空前发展,我们更要“不耻相师”,因此这篇文章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巩固练习】
1.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句读之不知 B.不拘于时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妻之美我者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3.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C.或师焉,或不焉 D.余嘉其能行古道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B.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作《师说》以贻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D.惑而不从师 犹且从师而问焉
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听说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岂,哪
C.是故无贵无贱 无:无论 D.圣人无常师 常:固定的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表明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位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阐述师生关系时,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说明学识有早晚、能力各有所长的师生观。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8.问说
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C.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D.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民,古代贤人,也可泛指古人,本文中取古代贤人之意。
B.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东汉以后亦泛指平民百姓。
C.《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是儒家经典,相传为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
D.孔文子,也称作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点题:学习一定要好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
B.第2段作者从反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问不择人,破疑有得。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用古代先贤的言行作为立论的依据。
C.第3段阐述古人以好问为典范,圣人采纳地位低微的樵夫的言论,舜帝有天子的身份却向平民询问,为下文针砭时弊作了铺垫。
D.与《师说》着重从“师”的角度,强调“师”的重要性有所不同的是,本文着重从“问”的角度,主张“学必好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
(2)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5.刘开认为,向“贤于己者”“不如己者”“等于己者”询问,分别有什么意义?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C项和例句均为判断句。A项为宾语前置句,B项为被动句,D项为省略句。
2.答案:C
解析:C项,是使动用法,其他是意动用法。
3.答案:C
解析:C项,“不”通“否”。
4.答案:C
解析:A项,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它,指知识、道理;B项,指示代词,那些/语气副词,表示揣测;C项,连词,都表目的,来;D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承接。
5.答案:A
解析:A项,闻:知道,懂得。
6.答案:(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1)受,惑;(2)羞,谀;(3)攻。
7.答案:(1)我学习的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
(2)不明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处。
(3)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士大夫们看不起,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4)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才德优秀,领会道理有早有晚,学术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师:学习。庸:表示反问语气。(2)句读之不知:不明句读。或:有的。明:明智。(3)齿:并列、排列。乃:竟。(4)贤:才德优秀。术业:学术技艺。攻:学习、研究。
8.答案:1.C;2.D;3.B;
4.(1)圣人不知道的,未必不被愚人知道;愚人能够做到的,未必不是圣人不能做到的。
(2)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贤德的人可以向不贤德的人询问,老人可以向小孩询问,只要道德学问方面有成就就可以了。
5.①向“贤于己者”询问,可以破除疑问,解决疑惑;②向“不如己者”询问,能从他那里得到一点见解就可以了;③向“等于己者”询问,可以共同研究,一同进步。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学有未达”与“理有未安”句式结构相同,前后应断开,据此可排除B、D两项;“是己而非人”中的“是”与“非”相对,整个句子语意完整,中间不可断开,据此可排除A项。故选C。
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孔文子是卫国的大夫,他聪明好学,又非常谦虚,因而死后卫国国君赐予他“文子”的称号,后人称他为“孔文子”。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第2段作者从反面阐明”错,由原文可知,在第2段中,作者是从正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所不知:所字结构,不知道的。为……所:表被动。(2)是故:因此。不肖:不贤德的人。
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章第2段详细论说了对“贤于己者”“不如己者”“等于己者”询问的意义,学生只要能找到“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再进行适当的翻译概括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参考译文】
君子学习一定喜欢询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习就没有办法产生疑问,不询问就没有办法增加知识。喜欢学习却不勤于询问,并不是真正喜欢学习的人。道理弄明白了,但有的人还不能把道理用于实践;认识到事物大体的样子,但有的人还不知道事物细微的方面,(对这些问题,)除了询问,还能怎么解决呢?
(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询问,来破除那些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询问,来求得一点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有才能的人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渊博的人向学识肤浅的人请教”。(对)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向他们询问,来共同研究,(这就是)所谓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
古代的人虚心并乐于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去询问,不挑选人去询问,(只要)从中吸取有益于自身的东西就可以了。因此狂放的人的话,圣人采纳它;地位低下的樵夫,古代贤人也向他询问。舜有着天子的身份却向平民询问,凭大智慧去了解那些浅显的话,这并不是一时故作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
认为自己对而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询问的事情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而不愿意向他询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而(认为)不值得向他询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询问。像这样,天下就几乎没有可以询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况且那些不喜欢询问的人,是由于不虚心;不虚心,是由于并不真正喜欢学习。(这)也不是不潜心钻研的缘故,他们学的并不是古人学习的内容,他们爱好的也不是古人的爱好。不善于询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一定会出现个别失误。圣人不知道的,未必不被愚人知道;愚人能够做到的,未必不是圣人不能做到的。真理不会由某些人独占,学习也没有止境。既然这样,那么询问可以缺少吗?按照《周礼》,在朝堂外向百姓询问,国家的政治大事尚且向平民询问,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贤德的人可以向不贤德的人询问,老人可以向小孩询问,只要道德学问方面有成就就可以了。
孔文子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孔子认为他很贤德。古人以询问为美德,并不见得有什么可耻的地方,后来的君子们却争着以询问为耻,既然这样,那么古人深以为耻的,后人做了并且不认为可耻的事情就太多了,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