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个好地方》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新疆是个好地方》原是流传在新疆哈密地区的维吾尔族双人歌舞去之一。这种双人歌舞一般是男女对哥对舞,乐曲大多短小精悍,情绪欢快活泼;歌词各段,或叙事、或描写,生动风趣,很有生活气息。演唱时,根据舞蹈的需要,把第二乐句的曲调作器乐演奏的引子和过门;引子作为起舞前的准备,过门在两段歌词之间插入,让表演者嗓音得到休息并进行舞蹈表演。这首热情的维吾尔族民歌,为2|4拍,五声宫调式,复乐段结构。歌曲的旋律活泼、明快,充满活力的舞蹈性节奏贯穿全曲。歌曲以生动的歌词,历数美丽的新疆风光和富饶的物产与宝藏,抒发了新疆人民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真挚情感。
维吾尔族民间音乐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浓郁。可分为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器乐曲和包括歌、舞、乐的大曲《木卡姆》五大类。
维吾尔族舞蹈动作:1、转腕。2、单臂礼。3、托帽。4、移颈。
2、学情分析:
平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方面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不喊唱,演唱时很开心、充满了感情。每名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大约是50%—55%,这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音乐方面比较差的同学在班中占15%—20%,这些学生对音乐课喜欢,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也学不好。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理解掌握新疆音乐的基本要素(如学拍新疆音乐的基本节奏,学跳新疆舞蹈的基本动作)。
2、能力目标:通过节奏学习、为歌曲伴奏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新疆是个好地方》等相关实践活动,体验感受新疆音乐的文化内涵(优美的音乐、丰富的物产等),从而使学生萌发对新疆的喜爱之情,增进民族团结。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以音乐文化为主干进行歌曲新授,通过唱、舞、奏、创等音乐实践,让孩子在情境体验、在情感共鸣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感受新疆歌舞的民族风格。
2、难点:
(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个性的挖掘及自主能力的培养。
(2)切分节奏的模仿、掌握。
(3)第二段的第9小节节奏的变化,以及同音连线的三拍。
五、教学突破口:
通过生生、师生互学、交流、共享信息,来激发歌唱的情绪,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六、教学过程:
(一)、节奏律动,组织教学
1、用独特的方式进行师生问好。
2、复习《草原就是我的家》进行律动。
(二)、新课导入
1、创设情境:本课应用猜谜语的形式开始,让学生在好奇的情绪中主动来参与课程。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蒙古歌曲,了解了蒙古人的风土人情,今天我们学习新事物少数民族歌曲,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有一个小小的智力问题,请看大屏(出示课件,猜谜。)
2、那你们知道盛产葡萄的地方在哪里吗 (新疆)新疆盛产什么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疆是个好地方》
【播放课件:有关新疆的图片和音乐《新疆是个好地方》】
(学生初听乐曲感受音乐的特点)
4、学习切分节奏(出示图片)
教师示范用手鼓敲打,学生学会后,用拍手或拍打桌子来表达。
5、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6、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7、用噜哼唱旋律填歌词 。
8、分组、分段演唱歌曲 。(有感情的演唱)
9、用打击乐器和舞蹈给音乐伴奏。
10、师生合作表达新疆是个好地方好在哪里?(歌词表达)
11、欣赏新疆民乐与舞蹈。
(三)、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