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及其应用复习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96-98页。
教材分析:
100以内的加减法复习主要包括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本节课着重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笔算方法的理解和沟通,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设计意图:
1.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增强乐趣,激发学习欲望。复习课是枯燥的,上计算内容的复习课则更加枯燥。因此,我在这节复习课中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游戏、活动,激情引趣。
2.遵循复习课的特点,精心设计练习,循序渐进,使学生得到整体提高。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的训练,既进一步巩固了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学生的解题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体验数学价值。在复习时,不仅应复习相关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回忆整理相关知识,还要把相关的知识点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计算、比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笔算得数。
2.使学生在比较、归纳的活动中,体验比较的方法,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通过笔算和估算,进一步提高加减运算能力,发展相应的数感。
3.使学生通过看条件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条件和问题的联系,能说明对不同问题算法的理解,能正确列出算式解答。
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今天在复习口算的基础上,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通过复习,同学们要了解笔算加、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并且会解决实际问题。
二、整理算法,提高能力
1.算一算,比一比。
56+20= 56-20=
56+2= 56-2=
56+7= 56-7=
说一说口算方法,先算什么,在算什么?比较每一组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 口算大比拼。
开火车比赛,对的给予肯定,错的纠正口算方法。
3. 竖式计算。
师:回忆一下,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怎样算的?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板书: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1;个位不够减,十位退一作十。
学生独立完成8道竖式计算,并到黑板板演。
老师讲评,检查计算过程,注意进位与不进位的不同,退位与不退位的不同,竖式上进位、退位时怎样写得数。
比较上下两题的区别与联系,学生交流比较获得的想法。
小结:笔算加法和减法,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加法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减法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设计意图】复习口算和竖式计算的算法,让学生对于100以内的加减法算法更加明确,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三、组织应用,发展思维
1.填一填。
(1)期末复习第12题。
师:仔细观察表格,分别有什么条件和求什么问题。
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式,自主完成。
老师评讲,请学生说一说怎样算的。
(2)期末复习第13题。
师:仔细观察表格,分别有什么条件和求什么问题。
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式,自主完成。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小结:解决实际问题,要先看条件和问题的联系,如果问题求的是总数,就要用加法;如果问题是要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就要用减法。
2. 期末复习第14题。
师:解决这两个问题,都需要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学生独立解决。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小结:求相差多少的问题用减法来解决。
3. 期末复习第15题。
引导学生明确条件,了解每一个名次的得分和每个小动物的名次,知道问题求的是什么。
指名学生板演,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4. 期末复习第16题。
学生说一说解决前面3个问题分别需要哪两个条件,可以怎样解决?
学生独立解答,交流。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哪些用减法解决的问题?
5. 思考题。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评讲。
师:进位加,十位要注意些什么?退位减,十位要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应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看清条件和问题,明确数量关系,从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计算习惯的培养。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与重要性。
四、复习总结
师:这节课复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你对加、减法笔算方法的联系有哪些认识?进位加和退位减是怎样算的?你对解决实际问题有哪些新的认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板书: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及其应用复习
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算起
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个位不够减,十位退一作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