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7 小题,共 3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2分)
1.下列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A.太阳、月亮、开着的电视机、荧光屏
B.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萤火虫、恒星
C.恒星、萤火虫、点燃的蜡烛
D.月亮、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太阳
2.今年的6月21日,不仅是夏至,还出现了一次难得的天文现象——日环食,长春观察到的是日偏食,下列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太阳是光源 B.日环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太阳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D.用小孔成像的方法观察时,看到的是放大的像
3.在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成像原理与手影游戏中影子形成的原理不同
B.薄膜上成的是烛焰倒立的虚像
C.若要看到像变大,可将小孔靠近烛焰
D.若将小孔挡住一半,则薄膜上看不到完整的烛焰的像
4.下列语句不涉及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
C.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5.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页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上升时,光点S'将( )
A.一定向左移动 B.一定向右移动
C.可能向左可能向右移动 D.不动
6.如图所示,一束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入射光方向不变,将平面镜绕点O顺时针旋转10°,则旋转后的( )
A.入射角是2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50°
C.反射角是4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减小20°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远离法线时,反射光线也会远离法线
B.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当入射光线垂直反射面入射时,反射角为 90°
D.当入射光线与镜面成 30°角时,反射角是 30°
8.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挂在房间东面的墙上,被测者识别西面墙上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实像
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m
C.若被测者远离平面镜0.1m,他在镜中的像会变小
D.被测者看到平面镜中“E”的像开口向南,则视力表上“E”的开口向北
9.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壁上的小平面镜,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 )
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 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
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 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
10.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
A.不成像,物体不在平面镜正前方了
B.能成像,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能成像,像同时上移
D.能成像,像在原来位置
11.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平面镜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
A.10∶21 B.21∶10 C.10∶51 D.12∶01
1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海市蜃楼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13.如图所示,笔在水中发生了“折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14.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15.如图所示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日环食 B.勺子好像在水面折断
C.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 D.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16.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7.英国媒体报道,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用三束单色激光照射特制的“扩散器”,使三束激光均匀混合,从而得到需要的色光,而且光色可调。该技术有望制造出更好的照明设备.对此技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白光也具有能量
B.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白光是单色光
C.要得到白光,三束激光的颜色应分别是红、绿、蓝
D.改变三束入射激光的强度比例,可以得到任何颜色的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8.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_____(“大”或“小”);如果某人看到闪电后经过4秒听到雷声,根据空气(15℃时)中声速,可以算出打雷处离这个人的距离是___________m。
19.晴朗的中午,茂密树林的地面上常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它其实是光学里的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可以用光的______原理解释,成的像是太阳的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0.雨后天晴的夜晚,人在月光下行走,如图所示,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甲同学迎着月光走,应走______(选填“亮”或“暗”)处,因为若迎着月光走,月光射到水面上时,在水面发生的是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乙同学背着月光走,应走______(选填“亮”或“暗”)处。
21.春游时,同学们看到:①水中的鱼、②中午树荫下的圆形亮斑、③岸边树在水中的倒影、④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⑤池水映明月、⑥潭清疑水浅。在他们看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_________;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_________;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_________(以上均填序号)。
22.身高为168cm的同学距平面镜2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有______m,像的高度为______cm;当他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那么2s后,他本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变为______m。
23.教学楼走廊里挂着一块平面镜,某同学走近镜子时,他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同学间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对方,表明了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上课时,有时有的同学看黑板会感觉“晃眼”,这是因为黑板这时发生了_________反射。
24.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物质中传播的路线,则入射光线是______(填字母),AB右侧是______(填“玻璃”或“空气”),入射角的大小是______度,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度。
25.《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解释造成“看不见”的原因是光的______。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_(填字母)处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26.(1)在强烈阳光照射下,许多建筑的玻璃幕墙、釉面瓷砖、磨光大理石等装饰材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投影仪发射的多彩影像是由红、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并在屏幕上发生______,使全家人能在各个不同位置共同观赏;
(3)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红色的舞台追光灯照在演员的蓝色裤子上,观众看到的裤子是______色。
27.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这是光的_____现象。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______、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
28.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实验选用___________(填“平面镜”、“5mm厚的透明玻璃板”或“2mm厚的透明玻璃”),且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小亮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蜡烛A的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的对应点如图乙,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其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_________。当将蜡烛放在A1点时,可在A1′位置放置光屏来验证平面镜成像是_________像。
29.小涵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立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
②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
③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
④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
在此实验中:
(1)小涵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
(2)小涵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实验中小涵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3)另一个小组的同学,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发现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四、作图题
30.(8分)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1.(8分)如图所示,学校楼梯拐角的墙上装有平面镜,既方便同学们整理仪容,晚上又能利用光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请在图中准确画出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A点的光路图。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5 CDCCA
6—10 DABBD
11—15 CBDBC
16—17 CB
18.大 1360
19.直线传播 实 无关
20.暗 镜面反射 亮
21.③⑤ ①⑥ ②④
22.4 168 6
23.不变 可逆的 镜面
24.EO 空气 30 45
25.直线传播 E 变高
26.镜面反射 绿 漫反射 黑
27.色散 绿
28.光的反射 2mm厚的透明玻璃 像和物大小相等 不变 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虚
29.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玻璃板向蜡烛方向倾斜
30.
31.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