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本单元既是对已经学过的2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列表、连加或连减等方法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课程实施中,要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实现从“单一性概念结构”到“多单位概念结构”的过渡,要运用“齐性”,“有结构”的直观学具,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要利用对比练习、专项练习、针对练习等,帮助学生形成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技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学具,通过操作、类比、标注口算过程图等方式,使学生理解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算理,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算法,逐步形成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技能。
二、通过创设现实情境,丰富多样的练习活动等让学生理解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口算算理,掌握算法。
三、在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策略的基础上,丰富学生解题的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学习乘法和除法奠定基础。
四、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其中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教学的难点。所以,在教学中,要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让学生经历“实物操作──表象操作──符号操作”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技能,为后续的竖式教学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
《整十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对前面已经学习过的退位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退位减法的最直接的基础,它在整个100以内减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既要注意20以内退位减法口算计算方法的迁移,又要为两位数退位减法笔算计算中的“退位”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
小学生掌握计算法则的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在基本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大部分学生通过迁移是能够接受掌握的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会产生困难,特别是退位后剩下的数如何处理,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学具引导学生克服这困难,让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的展开建立完整的计算模型。
【教学目标】:
1、探索整十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理解“借一当十”、“退一当十”。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提高学生互帮互助、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
掌握整十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借1(个十)当10(个一)”、“退1(个十)当10(个一)”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计算的过程中都采用过哪些方法?对,数一数,摆小棒,拨计数器。孩子们踊跃回答,师边随学生复述边板书,让教学过程一目了然。
二、复习旧知,发现新问题
在口算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一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先让学生说结果,说算法,另一列则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引出了新的问题,个位减个位,不够减,怎么办?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
30-9=?呢,这时候我给出了温馨小提示:
先独立思考,遇到困难可以借助我们的小助手小棒或者计数器帮忙。
2、同桌互相说一说,比一比,用上先……再……然后……通过提示,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数、摆、拨的方法,验证总结。
三、你说我讲
1、自主尝试 学生自主选择方法,解决问题
2、 课堂交流汇报,提炼方法:
方法一: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是数一数的方法,我带领孩子们一起倒数,把30记在心里,倒数9个数,得到21。
方法二:1生2分别边摆小棒边说:先摆出3捆小棒,表示3个十,破开一捆小棒,也就得到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一,10个一减去9个一,得到1个一,再加上剩余的2个十就是21。
师边用动画展示摆的过程,边带领学生列式,拿出一捆小棒破开变成10根小棒,就是“借1(个十)当10(个一)”,我们就可以先算(师板书)10-9=1,再算1+20=21,这样我们就把整十数减一位数,个位减个位不够减的题目通过摆一摆,拨一拨的方法,转化成了10以内的减法和整十数加一位数计算出来了,孩子们真是了不起!更了不起的是大家共同见证了计数单位“十”对计数单位“一”的无私帮助,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互助互爱。
同学们,我们一起把刚才这个了不起的过程再用小棒来摆一摆,说一说吧!学生边拨边说,进一步巩固了“借1(个十)当10(个一)”的计算过程。
方法三:生3生4用计数器拨一拨,先拨出3个十,个位上是0不够减,在十位上“退1(个十),去个位上“当10(个一)”,先算个位上的10个一减去9个一,得到1个一,再加上十位上的2个十,就得到了21,师再次总结算法,(师指板书)10-9=1,再算1+20=21;并让学生一起再来用计数器拨一拨,再次体会退位减法的含义。
巩固练习
口算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的就是用“借1(个十)当10(个一)”、“退1(个十)当10(个一)”来完成整十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题目,大家学会了吗?我们接着来口算第二列算式。学生说结果并总结口算方法,先算……再算……
引领学生进一步再对比两列算式,个位够减和不够减,我们在计算时有什么区别。生回答,师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我提醒孩子们学会利用数学语言,总结要严谨。最后,我带领孩子们来观察被减数的十位上和差的十位有什么区别?再一次强调在十位上“借1(个十)”后十位上还剩几个十?
连线
3、解决实际问题,并拓展知识
拓展:最后一个问题给学生留了一个小作业:24-8=?
五、回顾反思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整十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大家共同见证了计数单位“十”对计数单位“一”的无私帮助;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小助手小棒和计数器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让我们在今后学习、生活中也要互帮互助,共同面对困难吧!
当堂达标:
1、蜜蜂回家(计算时要细心)
2、解决实际问题。
七、谈收获。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主要是引领学生谈知识、能力、情感方面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整十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
数一数:29,28,27,26……21
摆一摆:“借1(个十)当10(个一)”
拨一拨:“退1(个十)当10(个一)”
先算:10-9=1
再算: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