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08 12:4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  )
A. 电视屏幕上出现“夜深了,请关小声音”
B. 汽车的尾部标有“保持车距”
C. 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
D. 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
2.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
B. 小孩沿直滑梯上匀速滑下
C. 嫦娥一号围绕月球运动
D. 钟摆来回摆动
3.水平面上用一个拉力拉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时所有的力都消失了,则木块接下来会怎么运动(  )
A. 马上停下
B. 慢慢停下来
C.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会越来越快
4.为安全起见,在下坡路上,小华握紧自行车刹把缓慢行驶.在此过程中,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方法是(  )
A. 增大压力
B. 减小速度
C. 增大接触面积
D.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5.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而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不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造成交通事故所制定的交通规则是(  )
A. 机动车辆不能超载
B. 车辆快速行驶时要保持车距
C. 车辆要右侧通行
D. 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
6.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物体静止时受到的一对相互作用力是(  )
A.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B.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
C.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弹簧测力计受到的重力
D. 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
7.如图是“竹筷提米”实验.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起后,使玻璃杯不掉下的力是(  )
A. 米对竹筷产生的压力
B. 米对玻璃杯的摩擦力
C. 竹筷对米的摩擦力
D. 手对竹筷向上的提力
8.运动鞋底面或汽车轮胎表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此特点主要是为了(  )
A. 增大摩擦
B. 轻便省力
C. 增大压力
D. 节省材料
9.下列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
B. 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
C. 沿光滑斜坡滚动的小球
D. 在空中匀速竖直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10.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 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D. 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1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叠放着A、B两物体,物体A上表面受到一竖直向下的压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B物体受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A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B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等于物体A和物体B的总重力
D.B物体受到A对它的压力大小与F的大小相同
12.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行李箱下面装有轮子
B.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C.汽车轮胎上有凸起的条纹
D.给自行车车轴加润滑油
13.司机在驾驶汽车时必须要系上安全带,系上安全带可以(  )
A. 减小汽车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
B. 减小司机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
C. 减小因汽车突然减速造成的伤害
D. 减小因汽车突然加速造成的伤害
14.人向前走路时,双脚受到的摩擦力(  )
A. 向后
B. 向前
C. 后脚向前,前脚向后
D. 后脚向后,前脚向前
15.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人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B. 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以及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 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以及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D. 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电梯对人斜向上与速度方向一致的推力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分别举出一个在生产和生活中对惯性利用和防止的例子:
利用惯性的例子:________.
防止惯性带来伤害的例子:________.
17.如图所示是中国姑娘李坚柔在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中夺金的场景.在滑行的过程中,以李坚柔为参照物冰面是________的;冰刀与冰面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摩擦;而我们平时划旱冰,旱冰鞋与水泥路面的摩擦是________摩擦.
18.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总结了笛卡尔、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力学物理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9.如图为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小车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小车,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小车移动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
(1)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不需要解释错误的原因):________.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速度,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3)小车在水平轨道上滑行时,受到的力一共有________个.
(4)更正错误后进行实验,从实验中可观察到,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
(5)一般人的思维都局限在直接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科学家们却能发现物体运动的表面越光滑,相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________越小,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将________.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推理总结出来的,该定律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20.如图所示,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我们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不同的两个力作用时,小车是否处于静止来探究二力平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把小车放在较__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对实验结论的得出更有利.
(2)向两吊盘中加砝码,当两盘中的砝码质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小车静止.
(3)保持两吊盘中的砝码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桌面上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会________,直到两边的拉线________.
(4)如果将两边的吊盘挂在小车一端的同一挂钩上,且沿同一方向拉小车,发现小车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这表明了小车受到的二力若平衡,必须满足________.
(5)通过上述过程可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只有当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且作用在________上,才能平衡.
21.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以相同速度分别滑上三种“路面”,记下小车停下的位置,测出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路程,并记入表格.
(1)要想让小车以相同速度滑上“路面”,小车应从斜面上________(选填“同一高度”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
(2)通过分析________两组数据,可以判断出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
(3)如果有一种“路面”材料比玻璃更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路程将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10 cm.
(4)如果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滑上绝对光滑的水平“路面”,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________.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2.某跳伞运动员,张开伞后以6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下落,经过10 s的时间后下落到地面.问:
(1)运动员开伞时距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2)若在下落过程中他受到了700 N的阻力,那么他的质量为多少?(g取10 N/kg)
23.两个同学一起用力向右拉一重物,已知两同学用力分别用力100 N和140 N,并且这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则这两个人的合力是多少?方向是怎样的?
24.重为2 N的物体竖直上抛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阻力为1 N.(g取10 N/kg),求:
(1)物体的质量m.
(2)物体受到的合力F.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汽车具有惯性,在刹车时不会立即停下,容易发生碰撞事故,因此汽车的尾部标有“保持车距”,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伤害,符合题意.
2.【答案】B
【解析】A项,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这一过程中速度会越来越快,运动状态改变了.不符合题意.B项,小孩从滑梯上匀速下滑,其速度和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运动状态没变,符合题意.C项,嫦娥一号围绕月球运动,其方向不是直线,速度也是变化的,不符合题意.D项,钟表来回摆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改变了,运动状态改变了,不符合题意.故选B.
3.【答案】C
【解析】
4.【答案】A
【解析】A、刹车时用力捏紧刹把,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符合题意.
B、C、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速度、增大接触面积都不能增大摩擦,不符合题意.
D、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但小华握紧自行车刹把缓慢行驶,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C
【解析】车辆要右侧通行是为了保持良好的通行秩序,与惯性无关,故C符合题意.
6.【答案】D
【解析】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7.【答案】B
【解析】如图,将竹筷插入玻璃杯的米中,米中倒入少量的水,等候一段时间,米膨胀,米和玻璃杯之间产生压力,产生了摩擦力,玻璃杯静止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米对玻璃杯的摩擦力,玻璃杯没有掉下来是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故选B.
8.【答案】A
【解析】运动鞋底面或汽车轮胎表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主要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故选A.
9.【答案】D
【解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其运动路线不是直线,运动方向不断改变,故不是平衡状态,故A错误;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速度越来越快,故不是平衡状态,故B错误;沿光滑斜坡滚动的小球,速度越来越快,故不是平衡状态,故C错误;在空中匀速竖直下降的跳伞运动员,其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均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故D正确.
10.【答案】C
【解析】实验中,我们让小车从同一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目地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故A错误;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实验表明: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故C正确;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故D错误.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C
【解析】A、行李箱下面装有轮子,是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可减小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
B、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是使接触面脱离,从而减小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汽车轮胎上有凸起的条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故C符合题意.
D、给自行车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C
【解析】司机原来和车一起向前运动,紧急刹车时,车由运动突然变成静止,而司机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容易撞到挡风玻璃发生伤害,使用安全带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故选C.
14.【答案】B
【解析】人在走路时,双脚向后蹬地,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地面也给脚一下向前的反作用力,这个力就是脚底受到的摩擦力,其方向是向前的.
故选B。
15.【答案】A
【解析】人随电梯匀速上升,人相对于电梯来说保持相对静止,因此在竖直方向上人受到重力和电梯对人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上既没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故选A.
16.【答案】抖掉衣服上的灰尘(锤头松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锤头就紧紧套在锤柄上) 车前排的乘客要系好安全带(雨雪天要减速慢行)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一种特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通过拍打可以让衣服运动,而灰尘由于惯性将离开衣服;洗衣机脱水时,水由于惯性而被甩出,锤头松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锤头就紧紧套在锤柄上等;同样,惯性在生活中也会产生很多危害,如汽车刹车总要前进一段距离才能停下,车内的人将会向前冲出等,故为了防止惯性的危害我们要采取一定措施,如车前排的乘客要系好安全带,雨雪天要减速慢行等.
17.【答案】运动;滑动;滚动
【解析】冰面相对于李坚柔向后运动,则以李坚柔为参照物,冰面是运动的;
李坚柔鞋底的冰刀与冰面之间相对运动,所以它们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
旱冰鞋的轮子在地面上滚动,是滚动摩擦.
故答案为:运动;滑动;滚动.
18.【答案】牛顿
【解析】
19.【答案】(1)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小车 (2)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3)3 (4)远 慢 (5)阻力
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能
【解析】(1)小车运动的距离长短不仅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有关,还与小车的初始速度有关,因此在研究摩擦力对其运动距离的影响时,要控制小车的速度相同,即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由于用不同的力推小车,导致了小车的初始速度不同.故这种操作是错误的;
(2)为了使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刚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速度,小车应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3)对小车进行受力分析时,可以根据小车分别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水平面对它的支持力,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是靠惯性滑行,所以在水平方向上只有摩擦力.因此小车受到三个力作用;
(4)由图可知,毛巾、棉布、木板依次越来越光滑,阻力也越来越小,从小车前进的距离来看,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
(5)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推理可知,如果小车不受外力,小车将以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个定律因为是用推理的方法得出,所以它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
20.【答案】(1)光滑 (2)相等 (3)转动 在同一直线上 (4)运动 方向相反 (5)相等 相反 同一直线
【解析】(1)把小车放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越小,对得出实验结论更准确.
(2)向两吊盘中加砝码,当两盘中的砝码质量相等时,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小车静止.
(3)保持两盘中砝码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桌面上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受到的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小车会转动.直到两边的拉线在同一直线上才又静止下来.
(4)如果将两边吊盘都挂在小车同一边的同一挂钩上,小车在水平面上只在一个方向上受到拉力作用,可以发现小车会运动起来.这表明小车受到的二力要是平衡力,必须满足两个力方向相反这一条件.
(5)通过上述实验可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只有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才平衡.
21.【答案】(1)同一高度 (2)1、2 小于 (3)大于 (4)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1)要想让小车以相同速度滑上“路面”,需控制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2)由表格中数据1、2可知,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大于在棉布上运动的距离,可知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小于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
(3)由题意,路面越光滑,小车运动得越远,所以如果有一种“路面”材料比玻璃更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路程将大于在玻璃“路面”上运动的路程;
(4)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路面”上运动,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会一直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22.【答案】(1)运动员开伞时距离地面的高度是60 m;
(2)若在下落过程中他受到了700 N的阻力,那么他的质量为70千克.
23.【答案】这两个人的合力是240 N,方向向右.
【解析】已知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F1=100 N,F2=140 N.两个同学一起用力向右拉一重物,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其合力:F=F1+F2=100 N+140 N=240 N,其合力方向与二力的方向相同.
答:这两个人的合力是240 N,方向向右.
24.【答案】(1)物体质量为0.2 kg (2)物体受到的合力为3 N,方向竖直向下
【解析】(1)已知物体受到的重力G=2 N,由G=mg可得,物体的质量:m===0.2 kg;
(2)因为物体向上运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的阻力,所以物体受到的合力:F=G+f=2 N+1 N=3 N,方向竖直向下.
答:(1)物体质量为0.2 kg;
(2)物体受到的合力为3 N,方向竖直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