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县城关北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上
B. 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 + G)/(A+T)为3∶2
C. DNA解旋酶只作于①部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作用于②部位
D. 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8
2.2020年新冠肺炎侵袭全球,患者常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该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侵染所致,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M。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抗体M与新冠病毒结合后可抑制该病毒的繁殖
B. 患者发热、体温升高的直接原因是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 新冠病毒进入患者体内被吞噬细胞消灭,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D. 新冠病毒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B细胞后让其产生淋巴因子
3.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在接种时不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
A.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鲜的葡萄汁中
B.将毛霉菌液接种在切成小块的鲜豆腐上
C.将转基因植物叶片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
D.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选择培养基上
4.下列活动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是( )
A.调查某湿地公园有多少个种群
B.调查某雪豹种群的活动范围和和性别比例
C.调查树林中喜鹊筑巢的高度
D.研究某草原的能量流动
5.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温度相同 B. 都保证在无氧条件下发酵
C. 参与发酵的主要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D. 果醋和泡菜制作时发酵液pH均会下降
6.下列过程或反应,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 淀粉水解转变成葡萄糖 B. 成熟B淋巴细胞的致敏
C. 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D. RNA聚合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7.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间种玉米和花生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依据的原理是优化群落垂直结构
B.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体现了人类的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 湖泊中的群落与草原中的群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群落丰富度
D.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关系与蚂蚁共同协作筑巢的关系不一样
8.如图是人体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ab段与曲线ef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相同
B. 曲线bc段与曲线de段血液中胰岛素变化趋势不同
C. fg段血糖维持相对稳定只依靠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就能完成
D. 当血糖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
9.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固定化酵母实验中,溶解海藻酸钠时,最好采用小火或持续加热的方法
B. 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不足会造成洗涤效果差
C. 利用DNA不溶于冷酒精的性质除去溶于酒精的物质,从而进一步提纯DNA
D. 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10.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
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②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
⑥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
A. ①②⑤⑥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 ②③④⑤⑥
1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被完全取代
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也是一种群落演替现象
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经历阶段为:裸岩阶段→地衣阶段→灌木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森林阶段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12.下列是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准确估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恰当的稀释度
B. 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
C. 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添加了酸碱缓冲剂的培养基来培养该细菌后不会使酚红指示变红
13.下列关于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 12%左右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
B. 果醋发酵阶段应密闭充气口
C. 制作果酒时应反复冲洗葡萄以避免杂菌污染
D. 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将装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
14.图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和⑤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B. 图中②为核孔,便于染色质等大分子物质自由通过
C. 若该细胞核内的④被破坏,则蛋白质的合成将受影响
D. 细胞内贮存、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主要位于③上
15.某研究所以一只雌性猕猴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成功克隆出两只猕猴,成为全球首例体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这两只猕猴可以称为“试管动物”
B. 培育出的两只雌性猕猴的核基因组成几乎完全相同
C. 该技术的成功证明了在胚胎和个体发育中,细胞质具有调控细胞核发育的作用
D. 克隆猕猴的成功可以为人类疾病研究提供动物模型,极大地提高人类对疾病研究的效率
16.已知某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能生存,其余类型的胚胎均不能发育,该种群中Aabb: AAbb=2:1,雌雄个体比例为1:1。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
A. 3/8 B. 1/2 C. 4/9 D. 5/9
1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工程中,利用目的基因对受体细胞进行筛选
B. 杂交育种中,利用病原体感染法筛选出F2中的抗病植株
C. 细胞工程中,利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细胞
D. 胚胎工程中,利用滋养层细胞做DNA分析鉴定性别
1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结构即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B.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
C. 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往往是双向的
D.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丰富度低,恢复力稳定性弱
19.如图表示人体中甲、乙、丙、丁4种体液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分别是血浆、组织液、淋巴
B. 甲、乙、丙三者的体积之和约占人体体液的2/3
C. 甲与乙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时需要通过毛细淋巴管壁
D. 人成熟的红细胞中的液体是丁的组成部分
20.如果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2个DNA分子都用15N标记,并只供给精原细胞含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1次有丝分裂后再减数分裂1次,产生的8个精细胞中(无交叉互换现象),含15N、14N标记的DNA分子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依次是( )
A. 50% 100% B. 25% 50% C. 25% 100% D. 50% 50%
二、解答题
21.我国科考队在茫茫的沙漠中发现了小河墓地遗址,在墓地周围有许多树龄在数百年以上的圆木,旁边还有干涸的河床.幸免于战争和地震等灾害的楼兰民族神秘消失之谜,因此得到初步的揭示.4月1日开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增加了沙尘暴天气预报,4月21日,《焦点访谈》栏目又率先提出了“生态安全”的概念.我国政府在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时,特别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此外,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白色污染等亦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据推测,楼兰民族很可能是自取灭亡,对此的最合理解释是________.
(2)为了预防沙尘暴天气的频繁出现,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________.
(3)当前严重威胁生态安全的因素有________.
(4)试析什么叫生态旅游(或绿色食品或白色污染).
22.艾滋病是人类社会最为关注的一种疾病,在2002年上半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比2001年同期增长了16.7%,累计感染总人数已增长到100万人.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专家估计到2010年时,我国实际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将达到1000万人.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艾滋病病毒不具细胞结构,它的生活方式是________.繁殖方式是________.
(2)它主要侵染人体的________细胞.病毒繁殖所需要的养料来自于________细胞.
(3)如果图中的病毒是SARS病毒,它与艾滋病病毒在结构和组成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
(4)SARS病毒和肺炎双球菌都能引起人体患肺炎,这两种病原体在结构上有何不同________.
三、综合题
23.请回答下列与实验室提取芳香油有关的问题: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可采用的方法有压榨法、 和 .
(2)橘子果实含有芳香油,通常可用 作为材料提取芳香油,而且提取时往往选用新鲜的材料,理由是 .
(3)得到的乳状液加入氯化钠并放置一段时间后,芳香油将分布于液体的 层.
(4)从乳状液中分离得到的芳香油中要加入无水硫酸钠,其作用是 .
四、实验探究题
24.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有关问题。
(1)泡菜的制作离不开________菌,其代谢类型是________,因此制作过程中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对泡菜坛进行密封处理。有时还需要加入一些“陈泡菜水”,目的是________ 。
(2)在泡菜腌制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将________,种类将________,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3)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时,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________中,与亚硝酸盐发生________反应后,与_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_色染料。
(4)下图是制备的亚硝酸钠标准显色液,其中①号管中不含亚硝酸盐,作为________对照。
(5)将制备的无色透明的泡菜样品处理液显色反应后,与上述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找出与标准液最________的颜色,记录对应的亚硝酸钠含量,可以________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2.【答案】 D
3.【答案】 C
4.【答案】 A
5.【答案】 D
6.【答案】 B
7.【答案】 C
8.【答案】 B
9.【答案】 A
10.【答案】 C
11.【答案】 B
12.【答案】 B
13.【答案】 A
14.【答案】 B
15.【答案】 A
16.【答案】 B
17.【答案】 A
18.【答案】 C
19.【答案】 D
20.【答案】 A
二、解答题
21.【答案】 (1)大量砍伐乔木,导致生态平衡失调,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气候异常恶劣,人类无法生存
(2)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治理沙漠,建立自然保护区
(3)耕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水资源减少
(4)生态旅游(即无污染旅游):旅游是不制造人为的环境污染;绿色食品:无污染、无添加剂、防腐剂等的天然食品;白色污染:不能降解的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2.【答案】 (1)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增殖
(2)淋巴细胞(或淋巴T细胞);宿主
(3)都是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
(4)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细胞
三、综合题
23.【答案】 (1)蒸馏法;萃取法
(2)橘子皮;芳香油含量较高
(3)上
(4)吸收芳香油中残留的水分
四、实验探究题
24.【答案】 (1)乳酸;(异养)厌氧型;需要;提供乳酸菌菌种(接种)
(2)减少;增加;先增加后减少
(3)盐酸溶液;重氮化;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玫瑰红
(4)空白
(5)相近;大致估算(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