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四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四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08 17:4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牡丹江地区四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客观的历史,是以往人类社会活动演变发展的进程;经过历史学家思考、记载下来的,便是书写的历史,即历史著作。人类社会生活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演进,人类对于自身历史的认识能力也由简单到复杂,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逐步发展。其体现,便是观察历史由单一视角而发展到多重视角,所得的结果,是由比较朴素、简略的历史记载,逐步发展为复杂、丰富的记载。
人类远古的祖先实行“结绳记事”,就是最早的历史记录。到了殷商时代甲骨文上记载的事件,就已有明确的年、月、日要素。由此发展,就是编年史。以《左传》为代表的编年史以“时间维度”观察历史,以年、月、日为线索,叙述春秋列国的政治事件、会盟攻伐,以及各诸侯国的政权更迭、盛衰变化等。
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承了先秦史学的成就,并且加以大大发展。《史记》著史体系气魄宏伟,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互相配合而成,承载了丰富生动的内容,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从史家的历史观察力来分析,则是由以往单一的视角,发展为多维视角,构成了宏阔的视野,主要包括三项:时间维度、人物活动维度、典章制度和社会情状维度。由此表明从先秦史学的初具规模,到汉武帝时期《史记》这部成熟巨著的出现,是由于史家历史观察力产生巨大飞跃而实现的。《史记》的五体结构是外在的形式,而其实质内涵,则是史家深邃的哲理思考:首先,历史的演变,是以时间先后为线索展开的,以年、月、日的先后,将一件件相关的史事组织起来。其次,凸显了历史的创造主体是“人”,是在各个不同的社会领域发挥了作用,而又各有鲜明性格特点的人物,在历史的舞台上演了复杂曲折的活剧。再次,制度的沿革和社会生活,也是客观历史演进的重要内涵,与事件、人物活动相结合,构成社会进程的全貌。
司马迁历史观察力的高明,确实令人叹服。多维视角从哲理思考上紧紧把握住人类历史演进的三大要素,五体结构的著史体系则是其外在形式,由此来展现历史丰富生动的内容。由于《史记》在著史格局上的巨大成功,从史学发展的实践上看,历代正史的编纂者绝无例外地以之为楷模,从《汉书》到《清史稿》,历经2000年均奉为圭臬。
再从历史编纂思想、编纂方法的得失言之,自东汉初的大史学家班彪父子,到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都做过精当的评论,予以高度赞扬。班氏父子主要赞誉司马迁善叙事理,才华过人,史德高尚。班彪云:“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班固谓:“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至唐代刘知几以后,评论者更加重视的,是司马迁创造的著史格局气魄雄伟,容量广阔,足以展现社会历史的丰富内容。清代赵翼说:"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正因为司马迁在哲理思维上能发现构成历史演进的时间、人物、社会生活(制度沿革是社会生活中的要件)三大要素,所以才能达到如赵翼所言“发凡起例,创为全史”,并且以著史之“极则”来表达《史记》在构建史学体系上的最高典范意义。上述精到的评论,都深刻地揭示出司马迁在观察历史和表现历史上所具有的伟大创造力。
(摘编自陈其泰《司马迁的多维历史视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客观的历史不可能与历史著作完全一致,但两者都会随着时间的向前推移逐渐复杂。
B.《左传》和甲骨文都是编年体史书,以年、月、日为线索,叙述春秋各诸侯国的历史。
C.《史记》采用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互相配合的史书体例来记载历史。
D.司马迁通过多维视角来观察历史,紧紧把握人类历史演进的三大要素,创作了《史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论述了历史和史书发展的一般规律,引出观察历史的多重视角的话题。
B.文章简要梳理了先秦时期的史学成就,以凸显司马迁在史学上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C.文章重点从《史记》的著史体系和影响力两个方面来论证司马迁的多维历史视野。
D.文章列举诸多文人学者对司马迁的评价,充分证明了司马迁对历史的伟大创造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间维度、人物活动维度、典章制度和社会情状维度是司马迁观察历史的三大维度。
B. “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演进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史记》记事以“人”为中心。
C.《史记》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史书的范本,后代史书的编撰者都奉(史记》为圭臬。
D.司马迁获得后代学者的高度赞誉,从班彪父子到赵翼都称赞他才华过人,品格高尚。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促消费,网络直播成为拉动经济内循环的有效途径。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双重背景下,“跨越信息鸿沟、实现安全交易、形成健康循环”成为政府与企业的重要目标。网络直播作为“线上引流+实体消费”的数字经济新模式,完美契合了上述需求,因而成为发展新热点。一是政府高度重视,为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各地方政府积极发挥“牵线搭桥”作用,通过成立电商直播协会、建设电商直播基地、培育电商直播人才、打造直播电商产业带等多种方式,促进“电商直播+”产业发展,助力传统产业振兴。二是企业积极布局,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无论以京东、苏宁为代表的电商企业,还是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甚至微信、微博等互联网社交应用,都开始将电商直播作为拉动营收增长的战略重点。企业人才资源的大量涌入,让电商直播技术实现了迅猛发展,在接入速率、流畅程度、延迟水平等方面都实现了长足进步。三是网民广泛参与,为行业发展带来强劲动力。随着疫情期间用户线上消费习惯的加速养成,直播电商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受到用户喜爱的新兴购物方式。数据显示,在电商直播中购买过商品的用户已经占到整体电商直播用户的66.2%,其中17.8%用户的电商直播消费金额占其所有网上购物消费额的三成以上。以微博为例,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官方微博组织的“一起遇见国货好物#这很中国#”等多个主题直播活动的用户观看量均超过千万。
(摘编自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直播带货发展迅速,2020年我国电商直播市场规模已经突破万亿元,网络直播用户规模突破6亿人。但是,直播电商在遍地开花的当下,促销、直播营销等不规范行为也在市场上显现。
根据中消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12315平台共受理“直播”投诉举报就达2.55万件,其中“直播带货”诉求占比就接近8成,并且增速高达357.74%。
(摘编自前瞻网,2021年6月9日)
材料三:
直播带货是主播与品牌、与消费者建立联系、相互信赖的过程。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将“互联网营销师”列为10个新增的职业之一,“直播销售员”这一工种也在其列,这意味着直播带货的主播也朝着持证上岗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以多少量级的粉丝数作为唯一担保。
直播带货的商品五花八门,从明星代言到主播测评,从滞销农产品到企业家自荐好物,商品的质量监管是当务之急。网络直播间内的商品同样需要完善的商品许可信息,对三无产品零容忍,对伪劣产品拒之门外。食品要标明食品安全认证,电器要展示完善的售后信息,对于产地、材质等关键信息应保留完整的直播视频信息,以便事后核查商品信息是否完备。
平台作为网络直播带货的依托载体,不能轻而易举地撇清关系、坐享其成,反倒应该建立完善的售后保障体系,提高准入门槛。平台还应该与相关部门搭建联系,建立售后保障体系,从解决产品售后到处理投诉,有完善的后台体系。
中国商业联合会也在7月前面向社会公开征求《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等两项标准的意见。《规范》中既鼓励网络直播营销活动主体响应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号召,积极开展公益直播,又对网络直播营销中的商家、主播、平台经营者、主播服务机构和参与用户的行为提出规范,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摘编自林莘宜、樊丽《当前网络直播带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新媒体研究》2020年17期)
4.下列对网络直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络直播是一种数字经济新模式,契合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双重背景下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B.电商企业、短视频平台、互联网社交应用等都将电商直播作为拉动营收增长的战略重点,促进了直播电商的发展。
C.从2016年12月到2020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的用户规模呈上升趋势,每年的用户增长率也都超过了四成。
D.2020年电商直播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但直播带货的投诉举报量也飞速增加,几乎达到全国12315平台受理总投诉量的8成。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各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电商直播+”产业发展,助力传统产业振兴。
B.近七成电商直播用户曾在电商直播中购买过商品,其中17.8%用户的电商直播消费金额超过了其所有购物消费额的三成。
C.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官方微博曾组织“一起遇见国货好物#这很中国#”等多个主题直播活动,购物用户均超过千万。
D.2020年7月中国商业联合会出台了《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这有利于规范电商直播。
6.如何保障直播带货健康有序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心窗
李春华
姥爷常和姥姥吵架,导火索就一个。
姥爷说:"庄户女人,就该做针线活,弄什么花花绿绿的纸片子!”
姥姥呢,理一理头发,不搭理姥爷,有空就抱着笸箩,拿着剪刀剪那些花花绿绿的纸。
姥爷气急了,抢过笸箩,连同一肚子的火气,砸到院子里,吓得鸡鸭叽嘎乱飞。姥爷还赌气囔囔地骂道:"针线活不做,成天剪这破玩意儿。咋找了你这个拙婆娘!”
姥姥权当耳旁风,悄悄捡回笸箩,就是不做针线活儿。
母亲包了一家人的鞋子、针线活儿。姥爷对闺女是慈眉善目,一扭脸,就数落姥姥没个正行。姥姥涨红脸反问:“啥正行?都跟你似的,天天没个乐模样?”
村里的婆娘,有空就在村口杨树底下聚群,纳鞋底,扯闲天。姥姥烧火做饭停当,关上篱笆门,盘腿坐在坑上,拿出笸箩、剪刀,折折叠叠。剪刀飞扬,纸屑飞落,凫水的鸭子,扬脖打鸣的公鸡,吃草的兔子,在她手里活了。姥姥把它们贴到窗上,粘在大小不等的笸箩上。
有时候,姥姥家活像被捅的喜鹊窝,叽叽喳喳。村里的小孩子,勾肩搭背地缠着姥姥剪小猫、小狗。姥姥像个孩子王,笑得腰身前仰后合。姥爷敲打得旱烟袋叮当山响,撅着胡子,挑开门帘走了。母亲夹在中间,不是滋味,顺口说:“没正事儿,为剪纸成天生气,不值当!”
姥姥闷声不语。
一日,从城里来了个中年人,到姥姥家看剪纸。
姥姥打开笸箩,一张张摊开。他推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闪着光。中年人一拍手,“这才是地道的非遗啊!您有多少?我都买下,价钱不是问题。”
姥姥先是张大嘴巴,而后淡淡地说:“非遗?我不懂。娘教的我。稀罕给你几张,我不卖。”中年人像在看外星人,惊愕地打量着姥姥。摇摇头,又笑了笑,搓着手走了。
姥爷嘴角挂着笑,乜斜着姥姥:“你怕钱咬你咋地?”姥姥剜他一眼。
姥爷下地干活儿。姥姥早把鸡鸭抛到九霄云外,鸡鸭飞出篱笆墙,四下觅食,姥爷赶了回来,憋了一肚子火气,随时要从嘴里喷出来。
姥爷哐哐地进屋,姥姥没事人似的还在剪纸。姥爷一肚子的气泄了,扑哧乐了。姥姥倒是怕了,眼神幽幽地问:“你……你这是咋了?”
晚年,姥爷得了肺癌。姥姥藏起笸箩,揭下窗户上的剪纸。
姥爷种了一辈子地,让病魔拖垮在炕上。看不到村头的杨树林,闻不到泥土味儿,更甭提种地。他心里颤出一拨儿酸楚,泪光闪烁。
姥爷瞥了一眼窗户,“嗯?少了啥?”他伸出枯干的手,指着窗户。
“剪纸呢?”
姥姥吃一惊,张大嘴,凑过来摸姥爷的脑门儿,又摸摸自己的脑门儿。
“没发烧啊?”
姥爷又问:“剪纸呢?”
姥姥呃呃地答应着,颠着小脚,从旮旯翻出笸箩,拿出剪纸。展开、铺平,贴到窗上。
姥爷盯着剪纸,敢情是熟头巴脑的玩意儿啊。瞅着窗上的剪纸,咋像正在黑灯瞎火里划拉,突然射进了日头,心里敞亮多了,疼痛也减轻了呐。可往日,都没拿正眼瞅过,气就不打一处来。记不清吵过多少回。“唉!老婆子没别的嗜好,不扎堆家长里短,就喜好鼓捣剪纸……”姥爷徒然心生歉疚,腮边滚泪。
姥姥每天姥爷做可口的饭菜,替换窗上不同画面的剪纸。有时贴杨树,有时贴牛羊。姥爷总是痴痴地盯着窗户。姥姥忘了换,姥爷指着窗户提醒她。
姥姥问:“剪纸好看?”
姥爷点点头。
姥爷说:“你不识字儿,也不会画画,咋剪出的?”
“嗐,它们在我心里生根喽。”
“你会剪庄稼地不?再来个耕牛更好咧。”
姥姥拿出笸箩,摊开红纸,折成方形。她的手像灵巧的鱼儿在纸上游走,剪刀下,指缝间,落下簌簌的纸屑。
姥姥的手一抖,一幅田野农耕图在姥爷跟前颤悠。
姥爷笑了,脸上的褶子都舒展了:"嗬!你还忒巧!连庄稼汉脑门儿上的三道褶子,你都给 剪了出来!”
姥姥也笑了,老两口平生第一次,一块儿笑出声来。
片刻后,姥爷收回笑容。
姥姥拎着那幅农耕图,想贴上窗户。姥爷伸出手,指着笸箩,“放着吧!”
半年后的一天,姥爷使尽气力,努了努干瘪的嘴。母亲问:“爹,您想说啥?”姥爷浑浊的眼睛盯着笸箩,抓着姥姥的手,声音微弱得只有姥姥能听见:“别忘了——把那个——给——我带上。”
姥姥会意地“嗯嗯”,不住地点头。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写姥姥痴迷剪纸,把家务活都推给母亲,惹得姥爷发怒,但无论姥爷怎样反对,姥姥始终坚持自己的爱好。
B.小说写村里小孩子缠着姥姥剪纸,城里来的中年人求购姥姥的剪纸,从侧面表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精湛。
C.小说中姥爷作为一个庄稼汉,热爱耕种,晚年生病不能种地心里酸楚,于是姥爷请求姥姥剪一幅农耕图。
D.小说善于利用冲突推动情节,节奏把控张驰有度,使行文波澜迭起,可读性强,人物形象也鲜明可感。
8.姥爷对姥姥剪纸一事前后态度不同,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杜夔字公良,河南人也。以知音为雅乐郎,中平五年,疾去官。州郡司徒礼辟,以世乱奔荆州。荆州牧刘表令与孟曜为汉主合雅乐,乐备,表欲庭观之,夔谏曰:“今将军号为天子合乐而庭作之,无乃不可乎!”表纳其言而止。后表子琮降太祖,太祖以夔为军谋祭酒,参太乐事,因令创制雅乐。夔善钟律,聪思过人,丝竹八音,靡所不能,惟歌舞非所长。时散郎邓静、尹齐善咏雅乐,歌师尹胡能歌宗庙郊祀之曲,舞师冯肃、服养晓知先代诸舞,夔总统研精,远考诸经,近采故事,教习讲肄,备作乐器。绍复先代古乐,皆自夔始也。
黄初中,为太乐令、协律都尉。汉铸钟工柴玉巧有意思,形器之中,多所造作,亦为时贵人见知。夔令玉铸铜钟,其声均清浊多不如法,数毁改作。玉甚厌之,谓夔清浊任意,颇拒捍夔。夔、玉更相白干太祖,太祖取所铸钟,杂错更试,然后知夔为精而玉之妄也,于是罪玉及诸子,皆为养马士。文帝爱待玉,又尝令夔与左骐等于宾客之中吹笙鼓琴,夔有难色,由是帝意不悦。后因他事系夔使等就学夔自谓所习者雅仕宦有本意犹不满遂黜免以卒。
弟子河南邵登、张泰、桑馥,备至太乐丞,下邳陈颃司律中郎将。自左延年等虽妙于音,咸善郑声,其好古存正莫及夔。
(选自选自《魏书·方技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因他/事系夔/使等就学/夔自谓所习者雅/仕宦有本/意犹不满/遂黜免以卒
B.后因他事系夔/使等就学/夔自谓所习者雅/仕宦有本/意犹不满/遂黜免以卒
C.后因他事系夔/使等就学/夔自谓所习者雅/仕宦有本意/犹不满/遂黜/免以卒
D.后因他/事系夔/使等就学/夔自谓所习者雅/仕宦有本意/犹不满/遂黜/免以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辟,指征召,是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杜夔因病辞职后,州郡司徒征召他做官。
B.谏,旧时规劝君主、尊长,或同辈之间相互规劝、劝诫,使其改正错误。
C.太祖,即魏太祖,是曹操的庙号,太祖作为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
D.雅乐,即典雅纯正的音乐,是古代传统宫廷音乐,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夔早年因为懂得音律,当了雅乐郎官,后来因病辞职,但州郡司徒礼聘他,足见他早已名声在外。
B.杜夔识大体,刘表让他主持创作帝王郊庙朝会所用的雅乐,并要求在庭院里欣赏这些雅乐,他严肃地劝诫了刘表。
C.杜夔善于钻研,深入研究考证前代经书,收集近代掌故,教授讲学,制作乐器,对于前代的古乐的继承恢复,做出了重要贡献。
D.杜夔坚持原则,他在听了工匠柴玉制造的铜钟之后,发现其音律与古法不同,因而要求他反复制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知音为雅乐郎,中平五年,疾去官。(5分)
(2)夔善钟律,聪思过人,丝竹八音,靡所不能,惟歌舞非所长。(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金词,完成14~15题。
鹧鸪天·楼宇沉沉翠几重
刘仲尹
楼宇沉沉翠几重,辘轳亭下落梧桐。川光①带晚虹垂雨,树影涵秋鹊唤风。
人不见,思何穷②,断肠古今夕阳中。碧云犹作山头恨,一片西飞一片东。
[注]①川光:波光水色。②何穷:无穷。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沉楼重翠”明写女主人公居住环境的幽深空寂,实际上是突出主人公孤独寂寞之愁。
B. “落梧桐”句,写主人公倚楼凝望,所见之景不仅没有排解她的寂寞之愁,更把她的愁加上“伤秋”一层。
C. “川光带晚”句,写到主人公把目光投向远方,看到“虹垂雨”的萧瑟之景,进一步触发了女主人公内心的愁苦。
D. “树影涵秋”句写主人公目光落在近处,看到巢中鸟儿呼唤未归的同伴,更衬托她形单只影的孤独。
15.本词主要表现什么样的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词作内容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贾谊《过秦论》中写秦统一六国以后,秦始皇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采取的具体愚民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写李凭技艺之精让神仙佩服,鱼蛟起舞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与孟子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意相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雪景山水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特门类,也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分支。雪有柔媚之姿、慧洁之质。由于这些自然特质,使得冰雪世界是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一直所竞相描绘并钟爱的画面。雪景山水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起源________________地指向一个人,这个人便是东晋画家顾恺之。《图画见闻志》等文献中曾明确记载了一幅出自顾恺之之手的雪景山水,名为《雪雾望老峰图》。而宋代的雪景山水画堪称一座高峰。宋朝画家皆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着各自内心的雪景寒林,他们在雪景寒林的造境中运用水墨手法的典范________________,如王诜的《渔村小雪》、宋徽宗的《寒江雪棹图》、梁楷的《雪景山水图》、马远的《雪景图》……范宽笔下的《雪山萧寺图》,给观者的第一印象便是画境稳健,深蕴中正、平允之态。画中严谨细致而又不取繁饰的描绘,或许难以让人联想到“抒情”二字,但这种呼之欲出的生命力量,( )。他笔下的寒山紧密相连,以一种________________、无以撼动的姿态见证着人世沧桑。宋画中常见的“孤寒”可视为画家________________、不同流俗的狷介,他们用迥立的孤峰寒林象征自己的心境,视孤寒为归处,向孤寒求适意。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殊途同归 俯拾即是 无坚不摧 遗世独立
B.殊途同归 比比皆是 无坚不摧 遗世独立
C.不约而同 俯拾即是 坚不可摧 独立高标
D.不约而同 比比皆是 坚不可摧 独立高标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由于这些自然特质,使得冰雪世界一直是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所钟爱并竞相描绘的景致。
B.由于这些自然特质,使得冰雪世界是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一直所竞相描绘并钟爱的景致。
C.由于这些自然特质,冰雪世界一直是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所钟爱并竞相描绘的景致。
D.由于这些自然特质,冰雪世界是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一直所竞相描绘并钟爱的景致。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正是源自画家纵览山川、挥毫创作之际的无限热爱与深沉敬畏,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审慎态度
B.正是源自画家纵览山川、挥毫创作之际的审慎态度,以及对自然山水的无限热爱与深沉敬畏
C.并非源自画家对自然山水的无限热爱与深沉敬畏,而是源自纵览山川、挥毫创作之际的审慎态度
D.并非源自画家对自然山水的审慎态度,而是源自纵览山川、挥毫创作之际的无限热爱与深沉敬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杨百翰大学最近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探讨了手机低蓝光、暗光的夜间模式对人类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杨百翰大学心理学教授和儿童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三种睡眠习惯不同的青年人的睡眠:②;睡前不开启夜间模式玩手机;睡前不玩手机。他们选择了167名年龄在18~24岁之间的青年,要求青年必须睡够8小时,同时用手腕上的传感器来检测他们的睡眠质量。研究表明,三组人的睡眠质量没有差异。接着,他们分别测试了睡够7小时和6小时,结果表明,只有在睡眠时间为7小时的情况下,玩手机和不玩手机有细微差异,但与是否开启夜间模式无关。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很多证据表明蓝光会增加人的警觉性,并且③,但其实更多的是认知和心理作用。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顺承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中国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诗词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自古以来,中华诗词中那些历史的感喟,那些生命的忧思,那些美好的记录,都感动着无数的中华儿女。
如今,在崭新的时代,作为青少年的你,对于中国的诗词之美,有过怎样的体验?你是如何理解中国的诗词之美的?你觉得我们自身该怎么做,才能将中华诗词之美发扬光大?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牡丹江地区四校高二12月联合考试·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甲骨文不是编年体史书,甲骨文所记的事有年、月、日要素,但不是以年、月、日为线索,记录的内容也非春秋的历史。)
2.D(“充分证明了司马迁对历史的伟大创造力”错,应该是司马迁对史学的伟大创造力。)
3.A(B项,“是历史演进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史记)记事以‘人’为中心”于文无据。C项,说法过于绝对。D项,“从班彪父子到赵翼都称赞他才华过人,品格高尚”错,班氏父子主要赞誉司马迁的才华和品格,而唐代刘知几以后,评论者更加重视的,是司马迁创造的著史格局气魄雄伟,容量广阔,足以展现社会历史的丰富内容。)
4.C(“每年的用户增长率也都超过了四成”错,材料一图表中的百分比是用使用率,不是用户增长率。)
5.A(B项“其中17.8%用户的电商直播消费金额超过了其所有购物消费额的三成”错,根据材料一可知是超过“其所有网上购物消费额的三成”,C项“购物用户均超过千万”错,根据材料一“用户观看量均超过千万”可知,D项,根据材料三可知,2020年7月是征求这两份文件的意见,不是出台两份文件。)
6.①设立行业门槛,带货主播持证上岗;②加强对直播带货商品质量的监管;③平台须完善保障体系,解决售后问题;④出台法律法规等,加强对直播带货行为的监督和指导。(每点2分,答三点即可)
7.A(“把家务活都推给母亲”错,据原文“母亲包了一家人的鞋子、针线活儿”以及“姥姥烧火做饭”等内容可知。“姥姥始终坚持自己的爱好”也不准确,姥爷得肺癌时姥姥曾中断过剪纸。)
8.姥爷反对姥姥剪纸的原因:①姥爷认为庄户女人就该做针线活,剪纸是不务正业;②姥姥剪纸把村里的孩子引到家里,非常吵闹,引得姥爷生气。(3分)
姥爷改变态度的原因:①城里的中年人要买姥姥的剪纸,使姥爷认识到姥姥剪纸的价值,姥爷开始改变对姥姥剪纸的态度;②姥姥只有剪纸这个爱好,姥爷对之前屡屡阻止她剪纸而感到歉疚。(3分)
9.①对朴素的人间真情的赞美,小说中姥爷,姥姥虽然为了剪纸常常争吵,但晚年姥爷卧床,姥姥担心姥爷看到剪纸心烦,而不再剪纸,姥爷却欣赏起姥姥的剪纸,叙事中流露出二人朴素的夫妻情分。②对农民的勤劳品质的歌颂,姥爷一生勤劳,老年不能耕种,内心酸楚,姥姥剪的田野农耕图,缓解了姥爷的痛苦。③对个人精神生活的重视,姥姥喜爱剪纸,孩子们向她索要剪纸,她会乐得前仰后合。(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如“关注非遗”“怀念亲人”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0. B
11.B(旧时“谏”一般不用于同辈之间。)
12.B(是让杜夔和孟曜共同主持创作的。)
13.(1)(杜夔)因为懂得音律,当了雅乐郎官,中平五年,因病辞职。(“以”“疾”“去”各1分,句意2分)
(2)杜夔精通音乐,聪明过人,各种乐器无所不能,只有唱歌跳舞不是他的特长。(“善”“靡”“惟”各1分,句意2分)
14.C(“虹垂雨”写雨后彩虹,是优美之景,并非“萧瑟之景”,在写法上属于以乐景衬哀情。)
15.主要感情:闺中女子对远方之人(意中人、丈夫)的思念。(2分)
表现感情的方式:①借景抒情,词的前四句主要描写女主人公登高所见之景,她对远方之人的思念都寄寓在景物之中;②直抒胸臆,词的第五、六,七句直接抒发了对远方之人无穷无尽的思念的感情;③通过比喻抒情,词的最后两句写天上的碧云在山头上散作两处,来比喻情义相投的两人被迫分居两地的处境。(答出任意一点2分,两点4分)
16.(1)于是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2)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
(3)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17.D(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殊途同归,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俯拾即是,是指低下头来随便捡一捡就到处都是,形容十分多,又十分容易得到。坚不可摧,形容非常坚固,摧毁不了,无坚不摧,形容力量非常强大,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摧毁。独立高标,形容清高脱俗与众不同的风范。遗世独立,超脱凡俗,不与任何人往来。)
18.C(原句三处不当:①主语残缺;②语序不当,“一直”应放在“是”前;③语序不当,“竞相描绘并钟爱”应为“钟爱并竞相描绘”。C项修改最为恰当。)
19.B(“纵览山川、挥毫创作之际”应与“审慎态度”搭配,而“对自然山水”应与“无限热爱与深沉敬畏”搭配。另外,根据文段内容,可知这种生命力量的来源,既有“画家纵览山水,挥毫创作之际的审慎态度”,也有画家“对自然山水的无限热爱与深沉敬畏”。)
20.①夜间模式对人类睡眠没有影响 ②睡前开启夜间模式后玩手机 ③使人更难入睡(每处2分,共6分,大意对即可)
21.研究人员研究了三种睡眠习惯不同的青年人在睡够8小时、7小时和6小时情况下的睡眠状况,(3分)发现手机夜间模式对睡眠质量没有影响。(2分)
22.[写作提示]这篇作文既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谈对诗词之美的理解,以及青少年该怎么做才能发扬诗词之美)。
参照2021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杜夔字公良,是河南人,因为懂得音律,当了雅乐郎官。中平五年,因病辞职。州郡司徒礼聘他,因为天下大乱,他奔赴荆州。荆州牧刘表下令让他和孟曜主持创作帝王郊庙朝会所用的雅乐。音乐准备好以后,刘表想在庭院内欣赏,杜夔劝诫道:“今将军名义上是为皇帝准备雅乐,而在庭院内欣赏,恐怕不可以吧!”刘表接受了他的意见,停止演奏。后来,刘表的儿子刘琮向曹操投降,曹操让杜夔任军谋祭酒,在太乐手下任职,并命令杜夔创作雅乐。杜夔精通音乐,聪明过人,各种乐器无所不能,只有唱歌跳舞不是他的特长。当时散郎邓静、尹齐擅长唱雅乐,歌师尹胡也能唱宗庙郊祀的乐曲,舞师冯肃,服养知晓前代各种舞蹈。杜夔主管此事,精心研究考证前代经典,收集近代掌故,教授讲学,制作乐器,继承恢复前代的古乐,这些事都是从杜夔开始的。
黄初年间(220~226),杜夔任太乐令,协律都尉。汉铸钟的工匠柴玉手很灵巧,在音乐上很用心思,乐器中,很多都是他制造的,也被当时的达官贵人赏识。杜夔命令柴玉铸铜钟,声音清浊,与古法不合,杜夔命令他多次重新制作。柴玉感到厌烦,说杜夔任意指挥,所以也常常反驳不听杜夔的意见。杜、柴两人相互到曹操面前告对方的状。曹操把各个钟取来,让敲试,得知杜夔确实精通,而柴玉多误,于是惩罚柴玉和他的儿子们,让他们去做养马人。魏文帝曾丕很喜欢柴玉,又下令杜夔和左等当着各宾客吹笙弹琴,杜夔很不愿意。因此,曹丕也感到不满。后来因为其他事而把杜夔拘囚起来,让左等人去跟杜夔学习。杜夔自恃所学都是雅乐,这是作官的资本,心中还是表示不满。杜夔于是被罢免而死。
杜夔的弟子有河南邵登、张泰、桑馥,他们都官至太乐丞。下邳县陈颃任司律中郎将。自汉代左延年始,他们虽然擅长音乐,但大都喜欢郑国的俗乐,真正能保存继承古乐的人,推杜夔为天下第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