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教师寄语:只要你仔细观察,生物界到处都是丰富多彩的!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并会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能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疾病防治的关系以及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讨论,举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关注转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上的应用。
学习重点: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学习重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提到细菌和真菌,大多数人就谈菌色变,是不是所有的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绝对的有害而无利呢?结合你们收集的资料和生活经验,说一说他们对人类有哪些好处呢?
二、课前预习
1、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有的真菌体内含有大量的酶,如曲霉可以把 分解为 ;如酵母菌可以把 转化为
并产生 。有些细菌含有的酶能够把 转化为 ,如乳酸菌。制作馒头或面包时要用 ,制作酸奶、泡 菜时要用 ,制醋时要用 ,制酱时要用多种 。
2、食品腐败要是有 和 引起的。这些 和
从食品中获取 ,并在食品中 和 ,导致食品的腐烂。
3、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
4、抗生素是指 。
5、转基因药品是指 。
6、在生活污水中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在没有氧的环境中,一些 和 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在有氧的条件下,有一些细菌能够利用这些物质生存,将有机物分解成 和 ,使污水得到净化。
三、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认识细菌、真菌在食品的制作上的应用。
1、展示“发酵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讨论并表述出发酵的原理。
2、观察掰开的面包、馒头中的小孔就是二氧化碳形成的,思考课本第92页练习第一题。
3、通过观察、讨论,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发酵食品。总结发酵食品的制作原理。
4、制作:根据教材P88制作甜酒的有关内容尝试制作甜酒。
学习任务二:认识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的关系。
观察教材第89页“观察与思考”,积极讨论,互相补充归纳出保存食品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学习任务三:列举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1、阅读课90页“抗生素今昔”,然后讨论完成课本92页练习第2题。
2、结合教材P90,表述科学家是如何通过转基因技术进行胰岛素生产的。
学习任务四:认识细菌与环境保护。
1、认真阅读教材,举例说明细菌是如何净化污水的。
2、各小组交流调查的本市有关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情况及垃圾处理情况。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
四、拓展创新:
1、想一想,将面包和馒头掰开,里面有许多小孔,是怎么形成的?
2、交流你们所调查的有关工业废水、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处理情况,针对这些情况,你有哪些环保方面的建议和策略呢?
3、李斌同学为探究如何保鲜肉汤做了以下实验(如下图),将甲、乙装置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都放在室温25℃的环境中,若干天后,得到了肉汤的保鲜方法,请问:
(1)李斌的保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组实验起到_____________作用。
(3)李斌用酒精等加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毒方法。
(4)试验后,李斌将乙装置的玻璃管取走,并放到冰箱中,若干天后,肉汤还是新鲜的。你能否得出另一结论?
(5)以上说明细菌繁殖的条件是什么?
(6)你认为保存食品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归航拾贝(总结一下吧!)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六、达标测试
1.制作泡菜时密封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营养物质的流失 B、防止其它细菌的进入
C、防止空气进入 D、防止水分散失
2.啤酒是人们爱喝的一种酒类,其酒味的产生与下列哪种生物有关?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醋酸菌 D.曲霉
3.以下能正确反映酵母菌发酵时,产酒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4.我州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广兴建沼气池。在沼气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甲烷菌 D.根瘤菌
5.酸奶是一种有益的乳制品,泡菜也是特色菜,这是人们利用了哪种生物的发酵作用( )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曲霉菌 D.乳酸菌
6.下列食品中,不是通过减少食品中含水量来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和繁殖的是( )
A.果脯 B.腊肉 C.鱼干 D.罐头
7.酒精等“绿色燃料”的研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是:玉米秸秆→糖液→酒精。由糖液到酒精阶段需要的菌种是( )
A.酵母菌 B.青霉菌 C.曲霉菌 D.乳酸菌
8.下列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采用发酵技术的是( )
A.啤酒 B.橙汁 C.酸奶 D.面包
9.大量细菌可使食品迅速腐烂,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不腐烂,是因为冰箱中( )
A.细菌很少 B.细菌繁殖很慢 C.没有细菌 D.细菌都冻死了
10.(2008淄博)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
A.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B.造成缺氧环境,抑制酵母菌的发酵
C.利于醋酸菌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
D.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11.为探究酵母菌的作用,尝试甜酒的制作方法,郝思同学在课外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甲、乙、丙三个洁净的烧瓶,分别加入适量凉开水;②取适量淘洗干净的糯米,用蒸锅蒸熟并冷却至室温;③将冷却后的糯米等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瓶中;④向甲、丙两个烧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酒曲(内含酵母菌);⑤将三个烧瓶的瓶口密封,并同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静置2~3天。据此,请分析回答:
(1)郝思的实验中有 组对照实验,变量为酒曲的一组是 。
(2)三个烧瓶中最有可能生产出甜酒的是 。
(3)你认为在酿酒过程中,酵母菌起到了什么作用?
。
(4)郝思同学按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制出的“甜酒”带有酸味,原因可能是 。
12.图6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__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__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乙图中控制改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改变量的方法则是_________。
(3)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是否要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__________
(4)“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脱水法
13.家庭制作甜酒有如下工序:
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 ②将糯米饭压实后挖个小坑,淋上一些凉开水 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 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 ⑤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 ⑥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
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 (用代号加箭头表示)
(2)酒曲含有的主要菌种是 。
(3)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由什么气体引起的?
(4)有人按工序制作甜酒,几天后,发现甜酒没制出来,糯米饭反而发霉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七、学习感悟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教师寄语:只要你仔细观察,生物界到处都是丰富多彩的!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并会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能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疾病防治的关系以及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讨论,举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关注转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上的应用。
学习重点: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学习重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提到细菌和真菌,大多数人就谈菌色变,是不是所有的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绝对的有害而无利呢?结合你们收集的资料和生活经验,说一说他们对人类有哪些好处呢?
二、课前预习
1、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有的真菌体内含有大量的酶,如曲霉可以把 分解为 ;如酵母菌可以把 转化为
并产生 。有些细菌含有的酶能够把 转化为 ,如乳酸菌。制作馒头或面包时要用 ,制作酸奶、泡 菜时要用 ,制醋时要用 ,制酱时要用多种 。
2、食品腐败要是有 和 引起的。这些 和
从食品中获取 ,并在食品中 和 ,导致食品的腐烂。
3、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
4、抗生素是指 。
5、转基因药品是指 。
6、在生活污水中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在没有氧的环境中,一些 和 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在有氧的条件下,有一些细菌能够利用这些物质生存,将有机物分解成 和 ,使污水得到净化。
三、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认识细菌、真菌在食品的制作上的应用。
1、展示“发酵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讨论并表述出发酵的原理。
2、观察掰开的面包、馒头中的小孔就是二氧化碳形成的,思考课本第92页练习第一题。
3、通过观察、讨论,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发酵食品。总结发酵食品的制作原理。
4、制作:根据教材P88制作甜酒的有关内容尝试制作甜酒。
学习任务二:认识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的关系。
观察教材第89页“观察与思考”,积极讨论,互相补充归纳出保存食品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学习任务三:列举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1、阅读课90页“抗生素今昔”,然后讨论完成课本92页练习第2题。
2、结合教材P90,表述科学家是如何通过转基因技术进行胰岛素生产的。
学习任务四:认识细菌与环境保护。
1、认真阅读教材,举例说明细菌是如何净化污水的。
2、各小组交流调查的本市有关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情况及垃圾处理情况。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
四、拓展创新:
1、想一想,将面包和馒头掰开,里面有许多小孔,是怎么形成的?
2、交流你们所调查的有关工业废水、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处理情况,针对这些情况,你有哪些环保方面的建议和策略呢?
3、李斌同学为探究如何保鲜肉汤做了以下实验(如下图),将甲、乙装置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都放在室温25℃的环境中,若干天后,得到了肉汤的保鲜方法,请问:
(1)李斌的保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组实验起到_____________作用。
(3)李斌用酒精等加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毒方法。
(4)试验后,李斌将乙装置的玻璃管取走,并放到冰箱中,若干天后,肉汤还是新鲜的。你能否得出另一结论?
(5)以上说明细菌繁殖的条件是什么?
(6)你认为保存食品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归航拾贝(总结一下吧!)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六、达标测试
1.制作泡菜时密封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营养物质的流失 B、防止其它细菌的进入
C、防止空气进入 D、防止水分散失
2.啤酒是人们爱喝的一种酒类,其酒味的产生与下列哪种生物有关?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醋酸菌 D.曲霉
3.以下能正确反映酵母菌发酵时,产酒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4.我州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广兴建沼气池。在沼气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甲烷菌 D.根瘤菌
5.酸奶是一种有益的乳制品,泡菜也是特色菜,这是人们利用了哪种生物的发酵作用( )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曲霉菌 D.乳酸菌
6.下列食品中,不是通过减少食品中含水量来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和繁殖的是( )
A.果脯 B.腊肉 C.鱼干 D.罐头
7.酒精等“绿色燃料”的研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是:玉米秸秆→糖液→酒精。由糖液到酒精阶段需要的菌种是( )
A.酵母菌 B.青霉菌 C.曲霉菌 D.乳酸菌
8.下列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采用发酵技术的是( )
A.啤酒 B.橙汁 C.酸奶 D.面包
9.大量细菌可使食品迅速腐烂,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不腐烂,是因为冰箱中( )
A.细菌很少 B.细菌繁殖很慢 C.没有细菌 D.细菌都冻死了
10.(2008淄博)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
A.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B.造成缺氧环境,抑制酵母菌的发酵
C.利于醋酸菌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
D.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11.为探究酵母菌的作用,尝试甜酒的制作方法,郝思同学在课外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甲、乙、丙三个洁净的烧瓶,分别加入适量凉开水;②取适量淘洗干净的糯米,用蒸锅蒸熟并冷却至室温;③将冷却后的糯米等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瓶中;④向甲、丙两个烧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酒曲(内含酵母菌);⑤将三个烧瓶的瓶口密封,并同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静置2~3天。据此,请分析回答:
(1)郝思的实验中有 组对照实验,变量为酒曲的一组是 。
(2)三个烧瓶中最有可能生产出甜酒的是 。
(3)你认为在酿酒过程中,酵母菌起到了什么作用?
。
(4)郝思同学按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制出的“甜酒”带有酸味,原因可能是 。
12.图6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__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__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乙图中控制改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改变量的方法则是_________。
(3)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是否要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__________
(4)“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脱水法
13.家庭制作甜酒有如下工序:
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 ②将糯米饭压实后挖个小坑,淋上一些凉开水 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 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 ⑤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 ⑥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
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 (用代号加箭头表示)
(2)酒曲含有的主要菌种是 。
(3)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由什么气体引起的?
(4)有人按工序制作甜酒,几天后,发现甜酒没制出来,糯米饭反而发霉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七、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