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信息的传递 教学目标测试(有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章信息的传递 教学目标测试(有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08 11:5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九年级教学目标测试(九)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 分)
1.电话的听筒主要应用了电流的( )
A.热效应 B.化学效应 C.磁效应 D.三种效应都有
2.有关电磁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C.光波不属于电磁波 D.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3.下列设备的运行与电磁波无关的是( )
A.“嫦娥一号”接收地面指挥中心的运行指令实现变轨而奔向月球
B.汽车上安装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确定行驶路线和距离
C.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救灾人员利用卫星电话恢复了与外界的通讯联系
D.医院里,医生利用B超可观察到母体内的婴儿情况
4.电磁波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
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纳系统
5.下列设备工作时所发出的波,不属于电磁波的是( )
A.超检查身体时发出的超声波 B.微波炉加热食物时发出的微波
C.电视发射塔发出的电波 D.互联网光缆中传播的光波
6.如图所示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该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 )
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光导纤维
7.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卫星电话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实现通信的
B.光纤通信具有传输信息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C.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固定电话、移动电话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信息的
8.下列关于移动电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移动电话既能接收电磁波,也能发射电磁波
B.移动电话发射功率非常大,其天线的灵敏度很高
C.移动电话与其他用户通话需要基地台转接
D.移动电话用微波信号与电话网联系
9.关于电磁波和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可以被反射,电磁波不会被反射
B.声波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C.电磁波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D.电磁波和声波都可能产生环境污染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听筒中有炭粒和膜片 B.话筒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
C.话筒里有永磁体和膜片 D.听筒把变化的电流变成声音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
11.1876年, 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由 和 组成。
12.如图所示,甲图是两个小朋友用“土电话”通话,乙图是朋友之间用现代电话进行交谈。甲图的通话原理是 ,乙图的通话原理是
教室里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当开、关电灯的时候,正在工作的喇叭会发出 “咔嚓咔嚓”的声音,这是因为开、关电灯时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 被喇叭接收到的缘故。
14.2009年1月,我国正式进入移动通信的3G时代。移动通信实际上是利用_______传递信号的。用户用3G手机拨打可视电话时,图像信号在空中传递的速度为
m/s。
15.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话筒把播音员的 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用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再通过 发射到空中。
16.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 相同(选填 “声速”或“光速”);实验证明, 材料制成的壳体或网罩(选填 “金属”或“非金属”),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17.话筒的作用是把   信号变成   信号。听筒的作用是把   信号变成   信号。最简单的电话是由话筒、听筒和电源组成,它们应   在电路中。
18.下列部件装在话筒里的有   、装在听筒里的有   。(请从下列中选出适当序号填入横线)
A.永久磁体 B.螺线管 C.碳粒
D.用碳精片制成的振动膜 E.用薄铁片制成的振动膜。
19.若某电台教育频道的频率为6.0×106Hz,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其速度大小为   m/s,则某电台教育频道的波长为   m。
三、计算题(6分)
20.雷达利用天线把电磁波向欲探测的目标发射出去,然后再利用天线接收到反射波,根据反射波的方向和延迟时间判断目标的方位和距离。某地面雷达站向某卫星发射出波长为0.1m的电磁波,经过0.3s的时间,接收到了反射波。请你回答:
(1)该雷达向目标发出的电磁波的频率是多少?
(2)该卫星距地面多远?
四、综合能力题(共10分)
21.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2009年4月29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竣工。同步辐射光源具有波长范围宽、亮度高等一系列优异的特性,被科学家称为“为人类文明带来革命性推动的新光源”。
光的波长决定了它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类型,如“可见光”照射人体时,会反射到我们的眼睛,被视神经所感觉而“看到”人体;而X射线光照射人体时,则会穿透人体,并在X光底片上留下穿透程度的影像记录。
光波具有衍射现象,用光探测物体时,光的波长应当与物体的大小相近或更短。如要“看清”金属原子等微观物体,必须选用与这些微观物体大小相近或更短的波长的光束。科学家利用光束在物质中的衍射、折射等特性来探究未知的微观世界。

(1)红外线的波长比紫外线的波长 。
(2)人眼能看见物体是因为视神经接收到 。
(3)同步辐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同步辐射光
(选填 “属于”或“不属于”)电磁波。
(4)用放大倍率很高的普通光学显微镜也看不见原子等微观物体,其原因是 。
第二十一章
选择题:
1.C 2.D 3.D 4.D 5.A 6.A 7.D 8.B 9.D 10.D
填空题:
11.贝尔 话筒 听筒 12.固体可以传声 振动→变化的电流→振动 13.电磁波 14.电磁 3×108 15.声音 天线 16.光速 金属 17.声;电;电;声;串联 18.C、D;A、B、E 19. 等于;3×108;50
三、计算题
20.
【解答】解:光速为3×108m/s
(1)由v=λf得:f===3000MHz。
(2)由v=得,s=vt=3×108m/s×0.3s=9×107m
电磁波传播距离是单向距离的2倍,故卫星离地为:==4.5×107m
答:电磁波的频率为3000MHz,该卫星离地4.5×107m。
四、综合能力题:
21.(1)长(或大)(2)可见光(光线.光或被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以上均可给分)
(3)3.0×108 属于
(4)可见光的波长比原子大(没选用与原子大小相近或更短的波长的光束,光的波长应当与物体的大小相近或更短,以上答案均可给分)
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