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小题大做
一、解释课文的加点词,翻译划线句。
1.在括号内解释加点词语。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 )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 )缤纷( )。(1)渔人甚异( )之,复前行,欲穷( )其林。
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 )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 )俨然( ),有良田池桑竹之属( )。(2)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 )如外人。(3)黄发( )垂髫( ),并怡然自乐。
(4) 见渔人,乃( )大惊,问所从来,具( )答之。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5)问今是何世,乃( )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此人一一为具( )言所闻,皆( )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 )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6)此中人语( )云:“不足( )为( )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 )向( )路,处处志( )之。及( )郡下,诣( )太守,说如此。(7)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8)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 )往。未果( ),寻( )病终。后遂无问津( )者。
2.翻译划线句子。
(1)
(2)
(3)
(4)
(5)
(6)
(7)
(8)
《小石潭记》小题大做
一、解释课文的加点词,翻译划线句。
1.在括号内解释加点词语。
从小丘西( )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 )之。(1)伐竹取( )道,下( )见小潭,水尤( )清洌( )。(2)全石以为( )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 ),为岩。(3)青树翠蔓,蒙( )络( )摇( )缀( ),参差披拂( )。
潭中鱼可( )百许( )头,皆若空( )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影布( )石上。(4)佁然( )不动,俶尔( )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
(5)潭西南( )而( )望,斗( )折蛇( )行,明灭可见。(6)其岸势犬牙( )差互,不可知其源。
(7)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 )无人,凄( )神寒( )骨,悄怆( )幽邃( )。(8)以( )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 )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 )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
2.翻译划线句子。
(1)
(2)
(3)
(4)
(5)
(6)
(7)
(8)
《核舟记》小题大作
一、解释加点的词的意思。
1.有奇巧人( ) 2.罔不因势象形( )( )( )
3.尝贻余核舟一( )( ) 4.盖大苏泛赤壁云( )( )
5.高可二黍许( ) 6.启窗而观( )
7.箬篷覆之( ) 8.雕栏相望焉( )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 10.石青糁之( )
11.中峨冠而多髯者( )( ) 12.如有所语( )
13.其两膝相比者( ) 14.佛印绝类弥勒( )
15.矫首昂视( )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
17.珠可历历数也( ) 18.居右者椎髻仰面( )
19.其人视端容寂( )( )( ) 20.若听茶声然( )
21.其船背稍夷( )( )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
23.长曾不盈寸( )( ) 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5.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6.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7.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艺亦灵怪矣哉!
《桃花源记》小题大做
参考答案
一、解释课文的加点词,翻译划线句。
1.在括号内解释加点词语。
第一段:缘(沿着、顺着)鲜美( 新鲜美好 )落英( 落花 )缤纷( 繁多的样子 )异( 对……感到惊异)穷( 尽、穷尽、走到尽头 )
第二段:舍(舍弃、离开 )舍(房舍 )俨然( 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交通(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相闻( 可以互相听到)悉(全、都)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
第三段:乃(于是、就)具(详细)要(同“邀”,邀请)咸(全,都)妻子(妻子儿女)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间隔(隔绝,不通音讯 )乃( 竟然,居然 )无论( 不要说,更不必说)具( 详细 )皆( 都 )延( 邀请 )其( 各自的)语(告诉)不足(不值得)为(对、向) 第四段:扶( 沿着、顺着 )向(先前的)志(做记号)及( 到 )诣(拜访)志(做记号)
第五段:规(打算,计划)未果( 没有实现 )寻(随即,不久 )问津(访求、探求)
2.翻译划线句子。
(1)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又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2)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
(3)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4)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
(5)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6)村里人嘱咐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7)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8)南阳人刘子骥是个高尚的人,听说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小石潭记》小题大做
参考答案
一、解释课文的加点词,翻译划线句。
1.在括号内解释加点词语。
第一段:西:向西。 乐:以……为乐 取:这里指开辟。 下:向下,往下 尤:格外 清冽:清凉 以为:把……当作 嵁:不平的岩石 蒙:蒙盖 络:缠绕 摇:摇曳 缀:下垂 拂:随风飘拂。
第二段:可:大约 许:表约数,左右 空:在空中 依:依傍 澈:穿透 布:倒映
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俶尔:忽然 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 相乐:互相玩乐
第三段:西南:向西南 而:表修饰 斗:像北斗星一样 蛇:像蛇一样 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第四段:环合:围绕 寥:寂静 凄、寒:使……心情悲伤,使……寒冷 悄怆:凄凉幽邃:幽深 以:因为 清:凄清 居:停留 乃:于是,就
第五段:隶而从:跟随着同去 小生: 年轻人。
2.翻译划线句子。
(1)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2)(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3)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4)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迅疾。
(5)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6)那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7)坐在小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心神凄凉,使人骨节寒冷,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8)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记下这篇文章然后离开。
《核舟记》小题大做
参考答案
一
1.奇妙精巧 2.没有不,顺着,雕刻 3.曾经,赠送 4.(刻的)原来是…,泛舟 5.大约6.打开 7.覆盖。 8左右相对 9慢慢 10兴起 11用石青 12.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12说的什么 13.靠近 14.极,像 15.举 16.类似 17.分明的样子 18.梳着椎形发髻19.眼睛,正,神色 20.…的样子 21船顶,平 22.清楚明了 23.竟然,满,24.挑选,刻
二
1.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刻的原来是苏东坡乘船游览赤壁。
2.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3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4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
5.他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的数出来。
6.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壶,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7.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色的。
8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
9啊,技艺也真神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