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2022学年第一学期初中期末考试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Ⅰ、试题卷Ⅱ和答题卷。试题卷共7页,有4个大题,33个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将试题卷Ⅰ、试题卷Ⅱ答案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H:1 Cl:35.5 N:14 P:31
试 题 卷 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划破夜空的流星 B.奔驰的骏马
C.植物开花结果 D.地球绕太阳公转
2.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A 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 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D.A 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3.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a、b是通过人体的呼吸运动实现的
B.过程c、d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C.与血管甲相比,血管丙内的血液含有更丰富的氧
D.血管乙处是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大的地方
4.如图所示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A.B.C.D.
5.无土栽培是栽培植物的新技术,青菜在无土栽培的培养液中也能茁壮成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培养液的浓度大小不会影响青菜对水的吸收
B.配制的培养液的主要成分与土壤溶液的主要成分相似
C.青菜在培养液中,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D.培养液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铁、锰、硼的无机盐
6.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球,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其他阻力不计,设车无限长,则两小球( )
A.一定不相碰
B.一定相碰
C.若m1>m2,则肯定相碰
D.若m1<m2,则一定不相碰
7.小明将乒乓球置于漏斗中,下图中利用电吹风能将乒乓球吹出漏斗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台上有一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v0滑上粗糙的传送带。若传送带静止时,物块离开传送带后落在地上P点,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时,则物块以同样的初速度v0滑上传送带,并最终落到地面上,物块落在( )
A.P点
B.P点或P点的左侧
C.P点的右侧
D.P点或P点的右侧
9.用质量相同的黄金制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空心金球,放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两个水槽相同),静止时如图所示,不计球内空气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金球受到的浮力较大
B.大金球受到的浮力较大
C.甲液体的密度较小
D.甲、乙两液体对水槽底部的压强一样大
10.根将水分吸收到植物体内的顺序是( )
A.土壤溶液→根毛细胞→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各层细胞→导管
B.导管→土壤溶液→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各层细胞→根毛细胞
C.土壤溶液→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各层细胞→根毛细胞→导管
D.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各层细胞→土壤溶液→根毛细胞→导管
11.如图为肺泡里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处流动的是静脉血 B.①为二氧化碳,②为氧气
C.乙处为肺动脉 D.肺泡壁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12.2022年1月1日,科技部长徐南平指出,我国已经筛选出磷酸氯喹、法匹拉韦、可利霉素等药物,在临床中显示这些药物治疗新冠肺炎有一定的疗效。其中磷酸氯喹的化学式为C18H32ClN3O8P2,下列有关磷酸氯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磷酸氯喹是化合物
B.一个磷酸氯喹分子含有64个原子
C.磷酸氯喹分子由碳、氢、氯、氮、氧、磷六种元素组成
D.磷酸氯喹分子中碳、氢、氮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8:32:3
13.用微观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不正确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B.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分子质量很小
C.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14.下图是某地小麦在不同时期需水量柱形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小麦各个发育时期的需水总量相同
B.小麦抽穗期生理活动旺盛,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
C.小麦的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分生区
D.无机盐溶解在水中,通过筛管运输到小麦植株的各个部分
15.如图是叶片在阳光下进行的生理活动,A、B、C均表示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此过程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则进行此过程的场所是叶片细胞内的叶绿体
B.若此过程表示叶片的呼吸作用,则A表示氧气
C.若C表示水,则表示该叶片正在进行蒸腾作用
D.若此过程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则A、B、C和水均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6.如图是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情况跟血液中CO2浓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图,则图中的S和P点依次表示( )
A.右心房、右心室
B.主动脉、毛细血管
C.肺静脉、主动脉
D.肺动脉、肺静脉
17.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大小相等
②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的明显
③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④甲、乙两次实验,可通过对比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物理老师在实验室做“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演示实验:图甲所示的是由粗细不同的三节塑料管A、B、C连接而成的装置,三节管中分别接有三个相同传感器的探头,传感器与电脑相连。老师将抽气机与C管右端相连后开始抽气,电脑绘制出的三节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p-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抽气过程中,三节管中的气体流速相同
B.③是A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C.0~4秒,C管中的气体压强变化最大
D.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01.0千帕图象
19.如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加快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其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加快反应速率随pH或温度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B.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
C.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如图曲线
D.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
20.如图所示,在一块浮在水面的长方体木块上放一质量为272克的铁块甲,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拿掉铁块甲,用细线把铁块乙系在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在水中,则铁块乙的质量为( )(ρ铁=7.8克/厘米3,ρ水=1.0克/厘米3)
A.312克 B.237克 C.318克 D.326克
试 题 卷 Ⅱ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1.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盛水的容器,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0.15米,A、B、C为容器中三点,已知AB两点位于同一水平面,A点距容器底部的竖直距离为0.05米,A点受到水的压强为pA为 帕,比较B、C两点的压强pb pc(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将容器移到斜面上后,A、B、C三点受到水的压强最大的是点 (假设A、B、C均处于液体内部)。
22.如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 ] 主要由输导组织构成。
(2)图中,[ ] 的绝大部分属于营养组织。
(3)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如图所示),会发现叶片表面有许多小气泡产生,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了 。
A.下表面接受的光照较强
B.上表面接受的光照较强
C.下表皮的气孔比较多
D.下表面的生命力强
23.如图所示是我国某型号常规动力潜艇,它具备先进的通讯设备、武器、导航系统和隐蔽性强、噪声低、安全可靠等优异性能。潜艇在深海中匀速潜行时,如果遭遇海水密度突变造成的“断崖”险情,潜艇会急速掉向数千米深的海底,潜艇突遇“断崖”险情是因为遇到海水的密度突然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造成的,此时应立即 。(选填字母代号)
A.将潜艇水舱中的水全部排出
B.打开阀门使海水进入水舱
24.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 组成的,食物在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其中,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 ,脂肪被分解为 和脂肪酸。
25.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C,D表示物质,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当人体完成了A和B的气体交换后,该处血管中的血成 血。
(2)正常人肾小管中的D物质可能是 。
A.水 B.蛋白质 C.葡萄糖 D.无机盐
26.如图是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
(1)甲、乙两种物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 。
(2)物质甲的名称是 ,利用它硬度大的性质可以制作钻头。
(3)物质丙的化学式为C60,它的一个分子是由60个碳 构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7.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四种形变。
(1)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以上的这种实验问题的方法,在科学上叫作 法。
28.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甲(CO2缓冲液的作用是保持小室内的CO2浓度恒定)。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乙所示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昼夜中小室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是 (填字母)点。
(2)请解释14时氧气释放速率降低的原因: 。
(3)若从6时开始实验,初始液滴位置为0,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装置中液滴移动到如图甲所示位置,那么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 ,使消耗的氧气大于产生的氧气,小室内压强减小。
29.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cm,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cm2。
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
四、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第30、32、33题8分,第31题6分,共30分)
30.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简图,其中代码A、B分别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方向,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①~⑥表示有关的血管,请分析回答:
(1)当血液流经①所示的血管后,血液成分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若④为小腿骨骼肌内的血管,则它能为周围的肌肉细胞不断运来 ;若某人因外伤引起上述骨骼肌发炎,则④内血液中的 会穿出④,吞噬侵入的病菌。
(2)心脏的[ ] 肌肉壁最厚,收缩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推动血液在③、④、⑤所示血管内流动。
31.中国是把香椿当做蔬菜的唯一国家。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如香椿中含有的皂甙(dài),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皂甙的化学式为C27H42O3,请你计算:
(1)皂甙由 种元素组成。
(2)皂甙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
(3)皂甙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2.如图所示,一冰块漂浮在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
(1)请你用有关知识证明冰块熔化后水面不升不降。(不考虑水的蒸发和溢出)。
(2)如果冰块是漂浮在一杯盐水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液面的变化是 (填“上升”、“下降”、“不变”)。
余姚市2022学年第一学期初中期末考试
八年级科学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C 2.B 3.D 4.D 5.B 6.A 7.D 8.A 9.D 10.A
11.C 12.C 13.A 14.B 15.D 16.D 17.D 18.B 19.D 20.A
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1.(1)1000 (2)小于 (3)C
22.(1)4叶脉 (2)2叶肉 (3)C
23.(1)变小 (2)A
24.(1)消化腺 (2)氨基酸 (3)甘油
25.(1)动脉 (2)ACD
26.(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金刚石 (3)原子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7.(1)大小 (2)方向 (3)控制变量法
28.(1)g(2)气温过高,叶片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3)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9.(1)排尽注射器内空气;(2)刚被拉动;0.75;(3)1.01×105
四、解答题(本题有4小题,第30小题6分,第31~33小题每题8分,共30分)
30.(1)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营养物质和氧;白细胞;(2)d左心室。
31.(1)三;(2)9:14:1;(2)414。
32.(1)证明:冰块漂浮在水面上,由漂浮条件可得F浮=G冰,
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可得:ρ水V排g=G冰,
所以V排=;
因为冰熔化前后质量不变,
所以G冰=G冰化水=ρ水V冰化水g,
则V冰化水=;
由此可知:V冰化水=V排,
所以冰熔化前后水面不升也不降。
(2)上升。
33.(1)失水(2分)
(2)浮子在水中漂浮时,F浮=G=0.02N
根据F=ρ水g V排=ρ水g Sh=1.0×103kg/m3×10N/kg×0.5×10-4 m2×h=0.02N
解得:h=0.04 m(3分)
答:浮子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是0.04 m。
(3)=400Pa(3分)
答: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强为40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