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分裂》教学设计
学科 生物 年级 六年级 课时 1课时
内容 第三章第一节细胞的分裂 主备人 集备人
课标 解读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形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重要概念,知道了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异同,这是学习本节的基础,而本节编排的关于细胞生长和分裂的知识,使后面关于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教学水到渠成。它是“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一级主题中承前启后的一节,为构建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知识框架打下坚实基础。
教材 分析 本节是初中生物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在细胞的生长这部分内容中,教材提供了一种观察方法和植物细胞生长示意图,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讨论交流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最终总结出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细胞分裂的内容比较抽象,教材中设计了“观察与思考”,让学生对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比较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区别,最后总结出细胞分裂依照由内及外,即以“核、质、膜、壁”的顺序进行。细胞分裂过程理清楚后,需要学生明白细胞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即如何保证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来的细胞是一样的,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介绍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平均分配以及细胞分裂的意义。
学情 分析 学生平时都能注意到各种生物体会由小长大,但是对于构成生物体的细胞有什么微观的变化很少关注,缺少感性认识。对于细胞的分裂,学生会根据生活经验意识到细胞是一分为二的,会认为所有的结构都会一分为二,而细胞核中染色体、DNA内容较为抽象和深奥,学生很难理解遗传物质是如何复制和平分的。通过前两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熟练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的观察的能力,初步形成对问题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加上学生的好奇心强、参与热情高,因此课堂中学生能有效地适应各种教学手段,教师可通过多种直观的教学手段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 目标 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说出细胞生长、细胞分裂与生物体生长的关系。 3、关注细胞分裂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视频和动画,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细胞分裂的过程及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变化。
评价任务设计 1、通过让学生根据视频、图片描述细胞分裂基本过程检测学生对目标1的达成情况。 2、通过学生总结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检测学生对目标2的达成情况。
教 具 学 具 PPT课件 教 法 学 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 学 过 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五分钟特色 选一名同学上台展示并解读自己构建的上一节概念图。 其他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评价这位同学的概念图,并完善自己的概念图。 通过构建概念图,形成知识体系,掌握上节课的知识。
二、 情境 导入 师:播放视频——从受精卵到胎儿。 这一个小小的细胞是怎样变成一个胎儿的?乃至长到我们这么大的个体?你认为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个只是我们的猜测,到底正确与否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究。 观看视频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猜测回答 通过播放视频,引起学生强烈的震撼,在此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表明学习的方向。
三、 新课 教学 【环节一】细胞的生长 师:新产生的细胞体积都很小,观察细胞生长的过程,注意细胞体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播放视频—细胞的生长 小结、板书(细胞生长——体积增大) 强调细胞体积能不能无限增大。 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 展示交流 通过一个视频能让学生清楚看到细胞是怎样生长的,留下深刻而直观的印象。
【环节二】细胞的分裂 师:既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生命起始的这一个细胞如果只有细胞的生长,生物体能长这么大吗?细胞还需要什么生理活动呢?引出细胞的分裂。 首先来探究动物细胞的分裂。 多媒体展示要求 播放视频视频—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重新播放视频,找学生描述分裂过程。 动物细胞分裂过程:核→质→膜。 师:植物细胞的分裂与动物细胞的分裂是否完全一样呢? 请同学们回顾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别(多媒体出示动植物细胞结构图) 播放视频—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找学生描述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动物细胞分裂过程: 核→质→膜、壁。 根据细胞生长的启示,你能否说出什么是细胞的分裂? 评价练习: 通过让学生根据视频、图片描述细胞分裂基本过程。 看大屏明确要求 独立思考(1分钟) 小组讨论(2分钟) 观看视频,尝试描述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看课本验证自己的描述是否正确 对照视频,准确说出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 思考问题并说明理由 回顾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别 直接看视频描述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展示 对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分别探究,最后再比较。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同时,通过自己的总结、比较,理解得更深刻。 可以利用橡皮泥模拟细胞分裂实验,化抽象为直观,化微观为宏观。利于学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建构概念。
【环节三】遗传物质的变化 师: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能指导我们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细胞一分为二后,里面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演示撕纸,帮助学生统一认识,后者正确。(保证的遗传的稳定性) 师:怎样才能实现每一个新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与原细胞中的一样呢?(用两本一样的书来演示) 遗传物质——先复制再均分 师: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才能使自身的细胞数目增加、机体长大,才能繁殖后代。因此,细胞分裂对于生物体的个体发育和种族繁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评价设计: 通过刚才的探究,你知道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了吗? 思考猜测,统一认识 生:生物体个体增大,一是要靠细胞体积的增大,二是靠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的生长可以使细胞体积增大,但是细胞生长体积增大是有限的,细胞数量却可以通过不断分裂达到非常大的数值,所以,生物个体增大主要靠细胞数量的增加。 可通过撕纸演示,学生已经能够意识到遗传物质是不变的,再通过学生的展示、讲解,更能理解遗传物质先复制再均分。 总结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明确细胞生长与细胞分裂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看书、交流后进行总结,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评价并总结提升本学课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五、作业 设计 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六、板书设计 一、细胞的生长:细胞体积增大 二、细胞的分裂:动物细胞:核→质→膜 植物细胞:核→质→膜、壁 三、遗传物质的变化:先复制,后平均分配
七、 教学 反思 本章之前,学习已经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功能等相关知识,有了细胞会生长的模糊知识,但是学生对细胞分裂的了解还是很浅,没有深入到细胞分裂过程的水平。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让学生练习自己的生活实际,强化宏观和微观思维,提高生物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