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雨的四季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品析课文,指导学生学习旁批这一读书方法,并学会在阅读中通过写旁批表达自己的感悟或疑惑。
2.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将旁批的读书方法内化并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品析课文内容,学习旁批这一读书方法,学会在阅读中通过写旁批来表达自己的感悟或疑惑。
教学难点:
在情境中将旁批的读书方法内化并迁移到课外阅读中。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开火车检查预习单中的字词。
二、情境导入
导语:中国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所谓“动笔墨”,其实就是边读书边做圈点批注。它是读书的方法,更是读书的习惯。有些精彩的批注,因为能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和思考书本内容,甚至和经典名著一起流传到了后世,很多人都更愿意选购附上这些点评批注的名著版本。常见的有金圣叹批注的《水浒传》、脂砚斋批注的《红楼梦》等。
三、方法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请大家打开课本。比较《雨的四季》这篇课文排版上和前面两篇课文有何不同?
师:正文旁边有编者为我们做的批注,这和点评批注版的《水浒传》《红楼梦》排版很相似,这种在正文旁边用简短的文字写的批语就叫旁批。
1.教师出示问题: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旁批,想一想旁批可以有哪些形式 如果对文章还有不理解的地方怎么写旁批呢 (评论式旁批、提问式旁批)
2.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全班思考并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再读一读课文的旁批,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做文章的旁批呢
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从课文层次结构的把握、内容的理解、词句的品析、写法的探究等角度对课文做旁批,并结合课文内容举例分析(在探究中带入对课文语言美的品析,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等)。
四、方法实践
(一)、层次结构类旁批
1.教师布置任务: 请同学们用旁批法梳理一下这篇文章的结构。
明确:一、总起(1)喜雨 二、分述(2-5)绘雨 三、总结(6-7)赞雨
(二)、词句品析类旁批
把自己的眼睛投向天空和大地,去寻找更美好、更欢乐、更富有创造性的生活。 ——刘湛秋《愉快的自白》
在这篇文章中有许多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文章。
1、教师示范: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学生赏析,教师补充,出示教师批注:
这句话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树当做人来写。“睁开明亮的眼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绿色,嫩叶萌发时那种鲜活的生机。
2.学生实践
① 请每组选一个季节的雨,组员在文中找一处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和表述的句子,进行品析,并 在书上做好旁批。
② 组内交流自己的旁批。
③ 小组推荐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点评,适时穿插介入,带领学生聚焦、细品一些词句。
3、聚焦品味
看来啊,四季的雨各有神韵,这四季的雨景哟,老师最喜欢春雨啦,接下来,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一下春雨图!
①听老师朗读,注意春雨图中都有什么景物?你觉得哪种景物最美,美在哪儿?
景物:树、水珠子、小草、空气
赏析:
A.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
(提醒想象画面)拟人手法,把树写活了,写出了树刚从严冬中苏醒的样子。
(对比)每一棵树都睁开眼睛……
“特别明亮”则让人感受到了树干开始变青、树叶萌芽的鲜活的生机。
(对比)每一棵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也变软了,而新生的叶子,绿绿的。
柔软:树枝溶解开始抽条的状态;将“叶子”比作波浪,写出了新生叶子长势之茂盛,充满活力
在春雨的滋润下,大树开始重获生命,树枝开始变得柔软,也反映了春雨的温柔。
B.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提醒想象声音)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将草复苏、萌芽、生长的声音传递给读者,使小草充满动态感,充满生机,侧面反映了春天反对万物的滋润。此外,也能感受到作者细心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②对比朱自清在《春》中“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的对春雨的直接描写,作者刘湛秋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你觉得好么?
经过春雨洗礼的万物,充满了朝气、充满了生机,生机盎然个。这样写,能够侧面反映春雨的作用之大以及春雨温柔、美丽的特点。
③小结:在春雨图中,作者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从视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来描写雨后的世界,牵动着美妙的联想和想象,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春雨的温柔和娇媚,给了我们以美的感受。
(三)、提问式旁批
1、幻灯片出示:
课文旁批注里的提问:
作者没有直接描绘春雨,而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凄冷的秋雨为什么能“纯净”人们的灵魂呢?
这种特殊的温暖,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上文写雨,多用“她”或“它”指称,为何到最后要改称“你”?
同学们的提问:
第五段:为什么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赵津菁)
第二段结尾为什么说“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快乐和泪水的”?(张丽彤)
第四段:秋雨为什么会使人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蔡锦鹏)
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杨毅睿)
2、请同学们选一道课文旁批注里的提问和一道同学预习单里的提问,进行探究、交流、展示。
(四)方法总结
通过刚才的旁批练习,我们也来思考一个问题──好的旁批应该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
明确:好的旁批应该是在找到可品之处的基础上理解准确的、表述精当的,能引发人思考的批注。
五、布置作业
课后请阅读作业单《暴雨下的祥子》(《骆驼祥子》片段),并独立完成五则以上的旁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