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学期七年级册质量检测地理试题3(正)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年上学期七年级册质量检测地理试题3(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1-09 12:2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年下学期七年级上册质量检测题
地理(三)
亲爱的同学,今天的地理单元考试,是展现自我的好机会,
希望你充满自信,快乐考试,收获成功的喜悦!
一、我会选:(本大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下面的答题栏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2010年2月15日(正月初二)开始,由中国国务院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组派的5个“四海同春”艺术团再次分赴北美、南美、欧洲、亚洲和大洋洲,通过展示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与海外侨胞共贺新年。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
A.北美洲 B.南美洲 C.欧洲 D.大洋洲
2.上述大洲中地跨寒、温、热三带的有
A.北美洲、南美洲 B.南美洲、欧洲 C.欧洲、大洋洲 D.亚洲、北美洲
某校地理小组的同学进行地理野外考察活动,他们将考察的区域画出了如下所示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图回答3~4题。
3.同学们测得甲村12时的气温是16℃,则乙村此时的气温约为
A.19℃ B.16℃ C.13℃ D.10℃
4.为了找到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观察点,他们去了如图序
号所示的四个地点。你认为这个观察点应该选择
A.① B.② C.③ D.④
读“经纬网图”,完成5~7题。
5.图中阴影部分实地面积的大小是
A.甲小于乙 B.甲大于乙 C.甲等于乙 D.无法确定
6.甲地位于乙地的
A.西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东北方
7.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B.甲地日出时间比乙地晚
C.乙地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D.甲地在欧洲大陆上,乙地在北美洲大陆上
读下图回答8~10题。
8.下列关于人口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就大 B.人口少的国家人口密度就小
C.人口密度的大小与人口总数有关 D.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增长快
9.从世界人口分布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稠密地带主要位于
A.北半球内陆平原地区 B.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地带
C.赤道附近沿海地带 D.南半球中纬度平原地区
10.有关甲和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均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 B.都位于西半球
C.都是人口稠密国家 D.地形都以平原为主
读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日的天气预报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图中城市的天气特征,正确的叙述是
A.合肥—多云转晴 B.广州—阴转雨
C.上海—雨转晴 D.福州—雷雨
12.该天气预报图的日期,最有可能是
A.1月22日 B.4月1日
C.7月20日 D.11月28日
读右图“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3~15小题。
13.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A.1月 B.5月 C.8月 D.10月
14.该地气温年较差约为
A.5℃ B.10℃ C.20℃ D.30℃
15.该地应该在
A.南半球 B.西半球 C.东半球 D.北半球
2010年11月12日~27日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举行,来自亚洲各地的12000多名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6~18题。
16.广州亚运会期间,地球运行在图中的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17.亚运会组织者将运动会时间安排在11月中旬主要是考虑这一时期
A.气温温暖舒适,晴天较多 B.气温低,降雪量大,方便开展冰雪运动
C.雨天多,可以缓解暑热 D.为一年中鲜花开放最盛时期,可以吸引更多游客
18.运动会期间,某运动员打电话回家,“……家乡下雪了吗?”这位运动员可能来自
A.朝鲜 B.斯里兰卡 C.马来西亚 D.沙特阿拉伯
读某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关于“热岛效应”的影响,正确的是
A.减小了污染范围 B.提高市区的温度
C.改善了郊区的空气质量 D.降低市区污染程度
20.可以减弱“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A.在市区增加绿地面积 B.在郊区兴建商业中心
C.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 D.在郊区建设工业园
生产生活与天气、气候密切相关。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地球表面冷热不均,降水差别很大,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1~23题。
21.寒冷的冬季,农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了许多夏天才能吃到的蔬菜。塑料大棚改善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
A.地形条件 B.气温条件 C.肥力条件 D.抗病条件
22.下列有关气候方面叙述正确的是
A.山脉的阴坡和阳坡的冷暖、干湿状况差异不大
B.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沿海平原与东侧高原的自然景观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山脉“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
C.一般情况下,地势每增高1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D.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原因是离海太远
23.冬季,亚欧大陆东北沿海地区寒冷干燥,西北部沿海地区却温和多雨。造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大气环流和洋流
2010年4月20日,英国某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的一座钻井平台爆炸起火,造成原油泄漏,对事发地点及周围海域造成严重的石油污染。回答24~25题。
24.图示区域属于
A.亚洲 B.北美洲
C.欧洲 D.南美洲
25.该石油公司与当地政府研究解决事故方案时,交流的语言可能是
A.西班牙语 B.阿拉伯语
C.俄语 D.英语
二、我能答:(本大题共4道小题,共50分。)
26.(16分)读北京奥运圣火境外传递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奥运圣火境外传递过程中唯一没有经过的大洲是 洲。(2分)
(2)传递路线中,从伦敦到旧金山依次经过A 洋、B 洋、C 海峡、太平洋。(6分)
(3)图中D所在大洲是 洲,大陆是 大陆,属于 板块。(6分)
(4)2012年奥运会将在伦敦举办,该城市属于 洲。(2分)
27.(10分)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目的是掌握有关的地理原理、地理方法,并正确运用到相关的地理事件中,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纽埃(Niue),人口1625人(2006年)。另有约1.8万人在新西兰居住。属波利尼西亚人种。75%的居民信奉埃克利西亚纽埃教,10%信奉摩门教,5%信奉罗马天主教。首都阿洛菲(Alofi),居民约800人。10月19日为国庆日。我国和纽埃自2007年12月12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该国自然资源贫乏。主要产业为农业、旅游业和渔业。经济上严重依靠新西兰援助和侨汇。近年来,政府积极采取发展私营部门、旅游业和出口业及裁减政府工作人员等措施发展经济。
材料二 纽埃示意图(如右图)
(1)纽埃的国土面积最接近下面哪个数字(提示:利用比例尺)?( )(2分)
A.100平方千米 B.300平方千米
C.500平方千米 D.800平方千米
(2)该国位于 ( )(2分)
A.西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东半球、南半球
(3)从所处位置分析,纽埃被 洋包围。(2分)
(4)分析纽埃示意图,图中数码 所示城镇最可能是首都阿洛菲。请简要说出理由(至少写一条)。(4分)
28.(12分)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探究活动。
(1)活动材料:海拔测量仪1个、温度计1个、数据记录及绘图工具等1套。
(2)实践过程:①在海拔0米、500米、1000米、1500米四处测量气温。 ②记录测量结果并绘成图。③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
(3)观测结果: 请把下图所示观测结果填写在下面表格中。(2分)
海拔
0米
500米
1000米
1500米
气温
21℃
18℃
12℃
(4)归纳分析:气温随海拔变化的规律是 。(2分)
(5)拓展延伸:我国的拉萨和重庆两个城市,纬度相近,但夏季气温相差悬殊,气温较低的是 市,主要原因是 。(4分)
(6)原理应用:有一座海拔3800米的高山,在其山麓海拔1800米处,测得的气温是18℃。请你计算并回答,其山顶会有常年积雪吗? (4分)
29.(12分)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下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  )(2分)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D.四季变化
(2)从图中A点出发,向东环绕地球一周回到A点,该行程全长
约 千米。(2分)
(3)如右图所示,出现极昼的地区B所对应的温度带是(  )
(2分)
A.南寒带   B.北温带   C.热带   D.北寒带
(4)该图所示太阳直射点位于 (重要纬线的名称),
此时涟源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这一天正午时分,
涟源所在学校旗杆的影子与(  )图所示最相似。(6分)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