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 22 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目录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红军长征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一)政治
1.宁汉合流:1927年秋,宁汉合流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宁汉合流
宁汉合流是指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合组。南京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进行改组,并发表宁汉合作宣言,宣布国民党完成统一。
汪精卫和蒋介石◎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2.二次北伐: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济南惨案”阻挠北伐,
策划“皇姑屯事件”谋杀张作霖。
皇姑屯事件
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关东军在沈阳附近制造的谋杀张作霖的事件。皇姑屯事件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一系列事件之一。
◎现坐落于山东济南“趵突泉公园”内的“济南惨案纪念碑(纪念馆)”
历史纵横
“济南惨案”
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日本帝国主义担心中国一旦统一,就不能任其肆意侵略,于是竭力阻挠,以保护侨民为名,派兵进驻济南、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准备用武力阻止北伐。当国民革命军于 5 月 1 日克复济南后,日本就在 5 月 3 日派兵侵入中国政府所设的山东交涉署,将交涉员蔡公时的耳鼻割去,然后枪杀,将交涉署职员全部杀害。同时日军进攻国民革命军驻地,在济南城内肆意焚掠屠杀。根据国际红十字会济南分会事后调查统计,中国军民共死亡6000余人,伤1700余人。
3.东北易帜:1928年底,张学良改易旗帜,国民政府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
【知识链接】为什么史学界普遍认为“南京国民政府只是在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
①国民党新军阀各自为政;
②帝国主义势力尚未清除;
③国共两党处在对峙中。
◎国民党新军阀混战(1929-1930年)
①1929年3-6月,蒋桂战争
②1929年10-11月,蒋冯战争
③1930年3-11月,中原大战。这是国民党新军阀蒋和冯、阎、桂之间的最大规模的混战
(二)经济
1.民族资本主义: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新兴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搪瓷工业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归纳总结】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发展的原因与局限
原因:
1、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环境。
2、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使得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高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币制改革等)
3、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局限:受到官僚资本的压制和帝国主义的压迫。
1927------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包括棉纱、面粉、火柴、卷烟、啤酒等):1927年月平均生产总指数为100;1934年月平均生产总指数为103;1935年为105;1936年9、10月份为107;1936年10、12月平均生产总指数为108。
2.官僚资本主义:凭借国家权力,聚敛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强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知识链接:
官僚资本主义(1927年以后产生)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
四大银行与四大家族
四大银行是指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这四大国家银行,既是国民政府国家资本的核心,又是国民政府用来扩大国家资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工具。
四大家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时人称之为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近代中国的最大一家民族烟草企业。1927年全盛时职工达万余人。此后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下开始衰退,出现连年亏损的局面。1937年宋子文乘人之危,强迫低价收买公司股票,从而控制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周恩来
朱德
叶挺
贺龙
刘伯承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事件 时间 经过(内容) 意义
周恩来、贺龙等领导起义军占领南昌城,后南下广东,遭敌人围攻而失败
会议给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1927.8.1
1927.8.7
1927.9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毛泽东等领导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后改向山区进军
效仿俄国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行不通!
镰刀斧头闯新路
文家市
决策: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文家市会议旧址——里仁学校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镰刀斧头闯新路
井冈山会师
时间
会师双方
创建部队
意义
1928年4月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湖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
工农红军第四军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问题一:如何赢得农民的支持,站稳脚跟
镰刀斧头闯新路
转战农村后,又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
问题二:井冈山会师后革命武装力量的扩大,使湘赣两省的敌人十分恐慌,他们加紧了对井冈山的“会剿”。
——《中国共产党史稿第3卷》
打土豪,分田地,进行土地革命。
开展游击战争,进行武装斗争。
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一种斗争形式。
问题三: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参加革命队伍,这对共产党和红军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随之而来的也带了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些思想是保守的、落后的,有时甚至是反动的,它们同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先进性、组织纪律性格格不入。
——《中国共产党史稿第3卷》
镰刀斧头闯新路
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是党领导下的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镰刀斧头闯新路
井冈山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毛泽东主席
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
共产党:苏维埃临时政府
根据地建设(政权建设)
农民分到土地后,烧毁地契
内容:
实质:
影响: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革命根据地农民获得的
土地分配证
政治上翻了身,
经济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
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土地革命
次序 国民党军队 中央红军 比例
第一次 10万多 4万多 约2.5:1
第二次 20万 3万多 约7:1
第三次 30万 3万多 约10:1
第四次 30多万 7万多 约4:1
第五次 50万 8万多 约6:1
1、原因
共产国际派了对中国国情一无所知的德国人李德任军事指挥,红军的指挥权从朱德、周恩来手中转入李德和博古(秦邦宪)手中。他们放弃了前四次反“围剿”的成功经验,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
三、红军长征
根本原因:“左”倾思想在党中央占据统治地位,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过程
乌
江
江
长
赤
水
大
渡
河
金
沙
江
西
瑞金
江 西
湖 南
福 建
贵
州
广 西
西 康
四 川
陕
吴起镇
甘
肃
会宁
毛尔盖
泸定桥
安顺场
贵阳
黄
河
腊子口
草地
雪山
1934.10
1936.10
遵义
1935.1
冲破四道封锁线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过草地
爬雪山
1936、10三军会师
1936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转折——遵义会议
①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
②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④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军事上
组织上
内容:
博古
毛泽东
意义: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中共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材料一 长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
材料二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根据材料,概括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转折点
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伟大的长征精神。——播种机
革命新局面开始了。——新开始
3、意义
长征诗词及精神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1935年2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
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是要实现什么?
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课堂检测
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相继颁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条例》《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法》《工业奖励法》等文件,同时邀请蔡元培、马寅初分别担任监察院长、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委员长。由此可以推知()
A. 国民政府积极扶持民族工业 B. 兴办实业成为当时中国主流
C. 民族工业发展障碍被逐步扫除 D. 国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答案】A
【解析】A.从题干可以看出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了很多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和法律,表明了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积极扶持民族工业的特点,故A项正确。
B.题干只体现政府奖励实业的政策,未反映兴办实业是当时中国主流,故B项错误。
C.民族工业的发展障碍仍然存在,故C项错误。
D.题干未体现国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故D项错误。故选A。
2.从《公务员任用条例》到《公务员任用法》,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制度得以建立,这种文官选任制度具备了现代文官制度的根本特征,下列哪一项不是该制度对中国政治人事制度改革的贡献( )
A. 一定程度上使公务员考试和任用有法可依
B. 对于社会风气的好转和政治民主化起了一定的作用
C. 在一定程度上为重才而用、提高工作效率制造了条件
D. 它受其政权性质的制约和影响
【答案】D
【解析】A.题干是用法律形式来确立公务员的任用制度,一定程度上使公务员考试和任用有法可依,是对中国政治人事制度改革做的贡献,故A项说法正确。
B.对于社会风气的好转和政治民主化起了一定的作用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制度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做的贡献,故B项说法正确。
C.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重才而用、提高工作效率制造了条件是对民主政治的积极贡献,故C项说法正确。
D.“它受其政权性质的制约和影响”可以看出并不是强调对中国人事政治制度改革的贡献,故D项说法错误。故选D。
3.1927年,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他创建的是( )
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中央革命根据地
C.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D. 川陕革命根据地
【答案】A【解析】A.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10月,他率众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故A正确。
B.中央革命根据地也称“中央苏区”,是1930~1931年成立的,晚于井冈山根据地,故排除B。
C.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是抗日根据地,是1937年组建的,故排除C。
D.川陕革命根据地是红四方面军的张国焘、徐向前等人领导创建的,时间是1932年,故排除D。故选A。
4.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
A. 帝国主义势力的阻挠 B. 封建军阀掌握了地方权力
C. 国民政府无意反封建 D. 中共武装割据的影响
【答案】C
【解析】A.依据所学可知,帝国主义势力忙于各自的势力范围的争夺,本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A。
B.20世纪30年代时已经是国民政府统治,故B错误。
C.国民政府实行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但对于封建土地制度没有真正地进行改革,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故C正确。
D.根据所学可知,本项与题干主旨无关,故D错误。故选C。
5.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在吴起镇召开会议,决定党和红军今后的战略任务是建立西北苏区,以领导全国革命。材料表明红军长征实现了()
A. 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 民族革命任务的转变
C. 革命发展区域的转移 D. 革命领导核心的调整
【答案】C
【解析】C.题干表明,党中央做出了以陕北作为全国革命大本营的战略决策,这意味着红军通过长征把革命发展的区域从南方转移到了北方,故C项正确。
A.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一直到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前,党的工作重心一直放在农村,故排除A项。
B.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的任务没有发生转变,故B项错误。
D.革命领导核心从遵义会议后没有进行过调整,故D项错误。
故选C。
谢谢大家!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