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小专题
大智慧技法指导典题例析专题冲关阶段质量检测(二)图2-4点击此图片进入
“专题冲关”点击此图片进入
“阶段质量检测(二)”课件31张PPT。第二章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第10节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答案] (1)A C E (2)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答案] (1)见解析 (2)1.46 0.71 (3)3 4图 2-10-8[答案] 3 1点击此图片进入
“应用创新演练”
(含课时)课件31张PPT。第二章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第11节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向一考向二 1.门电路
(1)数字电路:处理 信号的电路。
(2)逻辑电路:具有 功能的数字电路叫做逻辑电路。
是最基本的逻辑电路。[自学教材]数字逻辑门电路 2.“与”门
(1)定义:如果一个事件的 都满足后,该事件才能发生,我们把这种关系叫做 逻辑关系;具有
“与”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与”门电路,简称“与”门。几个条件“与”(2)真值表:0
0
0
1
(3)符号: 3.“或”门
(1)定义:如果几个条件中, 得到满足,某事件就会发生,这种关系叫做“或”逻辑关系;具有“或”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或”门。只要有一个条件 (2)真值表:0
1
1
1(3)符号: 。 4.“非”门
(1)定义: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 的逻辑关系叫做 逻辑关系;具有“非”逻辑关系的电路叫做“非”门。相反“非” (2)真值表:1
0(3)符号: 。 5.集成电路
(1)构成:将组成电路的 (如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和 集成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
(2)优点:体积小、 、可靠,适于系列化、
生产等。
元件连线方便标准化答案: C答案:见解析[答案] B[答案] 或 增大点击此图片进入
“应用创新演练”
(含课时)课件38张PPT。第二章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第1节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向一考向二[自学教材] (1)如图2-1-1所示,带有正、负电
荷的A、B两个导体,若用一条导线连接,
则导线中的自由电子在 力的作用下 图2-1-1
定向移动,B 电子,A 电子,A、B之间的 很快消失,两导体成为 ,在导线中形成 电流。静电失去得到电势差等势体瞬时电势差持续电源自由移动电势差答案: B 1.恒定电场
(1)定义:由 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的电场。
(2)形成:导线内的电场,是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
(3)特点:导线内的电场线与导线 ;电荷的分布是 的;导线内的电场是沿导线切线方向的恒定电场。稳定分布平行稳定 (4)恒定电场与静电场的关系:在恒定电场中,任何位置的电荷分布和电场强度都不随时间变化,因此其基本性质与静电场相同,在静电场中所学的电势、电势差及其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在恒定电场中同样适用。 2.恒定电流
(1)概念:大小、方向都 的电流。
(2)形成: 使自由电荷速率增加,自由电荷与导体内不动的粒子的碰撞,使自由电荷速率减小,最终表现为平均速率不变。不随时间变化恒定电场 3.电流
(1)物理意义:表示 的物理量。
(2)符号及单位:电流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
(3)表达式: (q是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上的电荷量)。
(4)方向:规定 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电流强弱程度I=q/t正电荷答案:CD[答案] AC点击此图片进入
“应用创新演练”
(含课时)课件34张PPT。第二章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第2节知识点一考向一考向二知识点二[自学教材] 1.非静电力
(1)定义:非静电力是指电源把正电荷(负电荷)从负极(正极)搬运到正极(负极)的过程中做功的力,这种非静电力做的功,使电荷的电势能 。
(2)在电池中,非静电力是 作用,它使化学能转化为电势能;在发电机中,非静电力的作用是电磁作用,它使 能转化为电势能。增加化学机械电源其他形式答案:BCD电荷量功伏特。 (4)物理意义:电动势的大小反映了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 的本领, 大,表示电源的转化
大。
(5)大小:从做功角度,其数值等于非静电力把 的正电荷在电源内部从负极搬运到正极所做的功。电能电动势本领1 C (6)方向:电动势是 ,为研究问题方便,规定其方向为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即由电源 指向正极。
(7)电动势的决定因素:电动势是电源的属性,大小完全由 决定,与电源的 和外电路的组成及变化情况无关。标量负极电源本身体积 2.电源的内阻及电池的容量
(1)电源的内阻:电源的 也是由导体组成的,所以也有电阻,这个电阻叫做电源的 ,内阻与
为电源的两个重要参数。
(2)电池的容量:①定义:电池放电时能输出的
量,通常以安培时(A·h)或毫安时(mA·h)作单位。内部内阻电动势总电荷 ②特点:电池的容量与 有关,同样的电池,小电流、间断性放电要比大电流、连续放电的容量大。
(3)对同一种电池, 越大,电池的 越大,电池的 越小。放电状态体积容量内阻答案: B[答案] (1)18 J (2)14.4 J (3)3.6 J点击此图片进入
“应用创新演练”
(含课时)课件46张PPT。第二章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第3节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自学教材]电压电流阻碍反比正比金属电解液气体半导体答案:D横纵过原点正比直线 2.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实验器材:
小灯泡、 、电流表、 、学生电源(或电池组)、开关、导线、坐标纸、铅笔等。
(2)实验电路如图2-3-1所示。
图2-3-1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3)实验操作:
①按如图所示连接好电路,开关闭合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至R的最 端。
②闭合开关,向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不同位置,并分别记下 、 的示数。
③依据实验数据作出小灯泡的 图线。左I—U电压表电流表答案: (1)3∶1 (2)3∶1 (3)1∶3[答案] D[答案] (1)见解析
(2)开始不变,后来逐渐增大
(3)增大点击此图片进入
“应用创新演练”
(含课时)课件53张PPT。第二章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第4节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 1.电流关系
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
之和。
2.电压关系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 。[自学教材]相等各支路电流相等R1+R2+…答案: ACD 1.表头
小量程的电流表,符号为G。
2.表头的三个参数
满偏电流Ig、 Ug、内阻Rg,根据欧姆定律,三个参数之间的关系是Ug= 。满偏电压IgRg 3.改装
(1)电压表改装:测量较大的电压时,将表头上 一个较大的电阻,就改装成了电压表。
(2)电流表改装:测量较大的电流时,将表头上 一个较小的电阻,就改装成了量程较大的电流表。并联串联答案:见解析2.电流表的两种接法答案:C[答案] (1)14 Ω (2)I1=I2=3 A,I3=1 A,I4=2 A[答案] 2.95×104 Ω 1.2×105 Ω[答案] B点击此图片进入
“应用创新演练”
(含课时)课件35张PPT。第二章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第5节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向一考向二 1.电功
(1)定义:电流在一段电路中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U、电路中的 和通电时间t三者的乘积。
(2)公式:W=IUt。
(3)国际单位:焦,符号:J。
(4)实质:导体中的恒定电场对自由电荷的 在做功。[自学教材]电流I静电力 (5)意义:电流做功的过程是 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表明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即电功是 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量度。电能电能时间IU答案:D 1.焦耳定律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
成正比,跟导体的 及通电时间成正比。
(2)公式:Q= 。
(3)对应单位:1 J=1 A2·Ω·s。
(4)适用范围:可求任何电路中的 。二次方电阻I2Rt电热电热I2R答案:BC[答案] 24.2 Ω 1 653 W 120度[答案] (1)35 W 1 W (2)1 210 W 1 210 W点击此图片进入
“应用创新演练”
(含课时)课件47张PPT。第二章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第6节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 1.与导体电阻有关因素的测量方法
(1)电阻丝横截面积的测量:
把电阻丝紧密绕在一个圆柱形物体上(例如铅笔),用刻度尺测出多匝的宽度,然后除以圈数,得到电阻丝的直径,进而计算出电阻丝的横截面积;或用螺旋测微器测出电阻丝的直径,进而得到电阻丝的横截面积。[自学教材] (2)电阻丝长度的测量:
把电阻丝拉直,用 量出它的长度。
(3)电阻的测量:
连接适当的电路,测量电阻丝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电阻丝的电流I,由 计算得到电阻。刻度尺控制变量一个正比 (2)逻辑推理探究:
①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一条导线可看成有相同长度的多段导线串联,由串联电路的性质可分析出导体的电阻 。
②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多条长度、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的导体紧紧束在一起,由并联电路的性质分析出导体的电阻 。
③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由实验探究得到长度、横截面积相同而 的导体电阻不同。R∝l材料不同答案: 8 Ω 5倍 1.内容
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 ,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 ;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正比反比 2.公式
R= 。
3.符号意义
l表示导体沿电流方向的长度,S表示 电流方向的横截面积,ρ是电阻率,表征材料的 。
垂直导电性能 4.材料特性应用
(1)连接电路的导线一般用电阻率小的金属制作。
(2)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 ,可用来制作电阻温度计,精密的电阻温度计用铂制作。
(3)有些合金的电阻率较大,且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常用来制作 。增大标准电阻答案: BD 1.实验目的
(1)掌握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2)会用伏安法测电阻,并能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答案] 16∶1[答案] A点击此图片进入
“应用创新演练”
(含课时)课件52张PPT。第二章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第7节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 1.闭合电路组成
(1)外电路:电源 部由用电器和导线组成的电路,在外电路中,沿电流方向电势 。
(2)内电路:电源 部的电路,在内电路中,沿电流方向电势 。[自学教材]外降低内升高 2.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推导:如图2-7-1所示,设电
源的电动势为E,外电路电阻为R,内电
路电阻为r,闭合电路的电流为I。在时间
t内: 图 2-7-1
①外电路中电能转化成的内能为
E外=I2Rt。
②内电路中电能转化成的内能为
E内= 。I2rt正比反比IRU内Ir纯电阻答案: 30 Ω 1.负载
电路中消耗 的元件称为负载,负载变化时,电路中的 会变化, 也随之变化。
2.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1)路端电压: 两端的电压,也叫外电压,也就是电源正、负极间的电压。
(2)公式:对 外电路U外=IR=E-Ir=
E- r。电能电流路端电压外电路纯电阻 (3)在纯电阻电路中,路端电压与外电阻R之间的关系:
①当外电阻R增大时,电流I (E和r为定值),内电压Ir ,路端电压U外 ;当外电路 ,I=0,此时U外=E。
②当外电阻R减小时,电流I ,内电压Ir ,路端电压U外 ;当外电路 时,R=0,I=,U外=0。减小减小增大断开增大增大减小短路电源的U-I图像与电阻的U-I图像的比较答案: ADIEI2rIU外I2R答案:6 2 2 4 33.3%[答案] A 分析闭合电路的动态变化问题时,基本思路是“部分→整体→部分”,即根据局部电阻的变化,判断总电阻的变化,并进一步判断电流、路端电压的变化情况,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再确定电路其他部分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答案] (1)g,方向竖直向上 (2)4×10-4C答案:2∶1[答案] (1)0 Ω (2)2.5 Ω (3)1.5 Ω点击此图片进入
“应用创新演练”
(含课时)课件51张PPT。第二章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第 8、9节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 1.内部电路结构
、电池、滑动变阻器三部分组成。
2.原理
欧姆表是依据 制成的。[自学教材]电流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答案: ABD 1.用途
共用一个表头,可分别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物理量。
2.最简单的多用电表原理图
如图2-8-3所示,当单刀
多掷开关接通1时,可作为 表使
用,接通2时,可作为 表使用,
接通3时,可作为 表使用。 图2-8-3欧姆电压电流 3.外形构造
如图2-8-4所示,选择开关周围有不同的测量功能区域及量程,选择开关旋到不同的位置,多用电表内对应的仪表电路被接通,就相当于对应的仪表。在不使用时,应把选择开关旋到 挡或 最高挡。OFF交流电压图 2-8-4答案: ABC 1.测电压
(1)选择直流电压挡合适的量程。
(2)将电表与被测电路并联,注意红表笔接触点的电势要比黑表笔高。
2.测电流
(1)选择直流电流挡合适的量程。
(2)将被测电路导线卸开一端,把多用表串联在电路中。注意使电流从红表笔流入电表。
(3)读数时,首先要认清刻度盘上的最小刻度。 3.测电阻
(1)要将选择开关扳到欧姆挡上,此时红表笔连接表内电源的负极,黑表笔连接表内电源的正极。选好量程后,先调零,然后测量。换用不同量程必须重新调零。测量完毕,应把选择开关旋转到OFF挡。
(2)利用欧姆挡测电阻时,指针偏转过大或过小,误差都比较大,应使指针落在刻度盘的中间区域。答案: (1)量程为0~10 mA的直流电流 (2)量程为0~50 V的直流电压 (3)电阻,其大小等于读数×100 (4)①换挡位×1 k ②将表笔短接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③将电阻与其他元件断开后可进行测量 (5)红 正[答案] (1)cabe 3×104 (2)AC[答案] (1)①B ②a ③D (2)①断开 ②D[答案] 见解析
点击此图片进入
“应用创新演练”
(含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