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四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牡丹江四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08 17:2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牡丹江四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1年9月16日,某游客乘坐美国联合航空UA858航班直飞旧金山(37N,122°W)。北京时间9月16日20:10,飞机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向东飞行15小时后抵达旧金山国际机场。据此完成1~2题。
1.飞机抵达旧金山国际机场,当地时间为( )
A.9月16日14:20 B.9月16日19:10 C.9月17日08:10 D.9月17日01:10
2.UA858航班在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 )
A.日期加一天 B.区时加一小时 C.日期减一天 D.区时减一小时
第32届夏季奥运会于2021年7月23日~8月8日在日本东京隆重举行。下图为地球二
分二至日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第32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期间,地球处于图示的( )
A.甲乙段 B.乙丙段 C.丙丁段 D.丁甲段
4.第32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期间(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 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C.东京地区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5.下图所示太阳光照图中,与第32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时段最吻合的是( )
A. B. C. D
下图1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图中①②③④⑤表示不同的岩石,该地地层未发生过倒置。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不同岩石类型。据此完成6~7题。
6.图1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7.下列有关M、N两山谷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山谷的形成都以断裂下陷为主因 B.两山谷的形成都以外力侵蚀为主因
C.M山谷主要因断裂下陷而形成,N山谷主要因外力侵蚀而形成型
D.M山谷主要因外力侵蚀而形成,N山谷主要因断裂下陷而形成
位于庐山山脚、鄱阳湖湖滨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走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的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名山或山脉的地质构造与庐山最相近的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华山 C.阿尔卑斯山脉 D.富士山
9.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侵蚀、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流水侵蚀 D.风力沉积、风力侵蚀
下图为世界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甲、乙板块分别是六大板块中的( )
A.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
C.欧亚板块、美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11.丙、丁两处板块边界类型分别属于右图中的( )
A.①② B.②① C.①① D.②②
12.图中丙处附近的海底地形可能是( )
A.裂谷 B.海岭 C.海沟 D.海岸山脉
康斯坦察位于罗马尼亚东南部,是该国著名的疗养胜地。下图示意康斯坦察周边等高线地形状况。读图,完成13~14题。
13.影响图示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河流 C.地形 D.海洋
14.图示地区公路分布体现的选线原则包括( )
①尽量沿等高线延伸②尽可能多的连接聚落③避免跨越河流④在缓坡处呈“之”字形弯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右图,完成15~16题。
15.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图,则正确的是( )
A.②处气流下沉是由于热力原因 B.③在南半球为东南风
C.甲处多锋面雨 D.乙处是赤道低压带
16.若此图为东亚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 )
A.夏季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冬季乙处天气以阴雨为主
C.③气流夏季比冬季湿润 D.夏季③气流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下图为世界某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该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荒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8.该地7~9月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赤道低气压带北移 B.东北信风带北移 C.极地东风带南移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第聂伯河进行了干流的梯级开发,已建成6座大水库。读第聂伯河流域示意图与建坝前后河水季节分配表,完成19~20题。
19.第聂伯河最主要的补给水源可能是( )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冰川融水 D.地下水
20.大坝建设对第聂伯河流域水循环的主要影响是( )
A.降水量减少 B.水汽输送量减少 C.蒸发量减少 D.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据此完成21~22题。
21.M、N两地的洋流( )
A.M是寒流,N是暖流 B.流向均受陆地形状影响
C.M是暖流,N是寒流 D.形成均受东南信风影响
22.N地洋流对流经区域的影响是( )
A.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B.促进沿岸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C.反常时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D.加快北上轮船的航行速度
阿拉伯海位于图中断面甲与断面乙之间,该海区多年得到与失去的淡水总量基本相等。海洋淡水输入是指从低盐度海区流入高盐度海区的海水,它是阿拉伯海得到淡水的重要来源之一。下图示意阿拉伯海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23~24题。
23.阿拉伯海与近海面大气之间全年水热交换的总体特征为( )
A.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 B.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
C.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 D.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
24.下列不属于阿拉伯海淡水来源的是( )
A.印度半岛西部的径流 B.阿拉伯海的大气降水
C.断面甲的海洋淡水输入 D.断面乙的海洋淡水输入
随着气温的下降,美国森林中的树叶会变幻出多彩的颜色,展示多姿多彩的秋天,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读
美国本土赏秋地图,完成25~27题。
25.图中MN一线各地区赏秋时间差异较大,这主要体现了( )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26.造成MN一线各地区赏秋时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地形 D.植被
27.下列地区秋季的自然景观与图示P地最相似的是( )
A.罗马 B.北京 C.上海 D.鹿特丹
右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28~30题。
28.图中甲自然带分布在( )
A.山麓地带 B.海拔2000m左右地带 C.山顶附近 D.海拔3000m左右地带
29.下列时间该山雪线最高的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30.该山地最可能为( )
A.秦岭 B.昆仑山 C.太行山 D.喜马拉雅山
读我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完成31~33题。
31.图示( )
A.区域之间界线是明确的 B.各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
C.区域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D.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32.影响甲、乙两地夏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势高低 B.距海远近 C.纬度差异 D.人类活动
33.下列有关丙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深居内陆,气温年较差较大 B.多山地、盆地,内部地形崎岖不平
C.降水稀少,但湖泊较多 D.以森林和草原为主,植被茂盛
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完成34~35题。
34.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从石油农业到生态农业再到高科技集约农业转变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环境科技 B.科技市场 C.市场环境 D.成本人才
35.进入工业和后工业经济时代,可能出现的是( )
A.农业经济消失 B.影响演进的因素趋于复杂
C.整个社会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 D.对产业转移影响变小
下图示意某省区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读图,完成36~37题。
36.该省产业结构( )
A.第一产业地位下降,农业产值降低 B.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主导地位加固
C.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劳动效率最高 D.经济陷入困境,经济结构趋于恶化
37.下列该省经济发展方向,目前最适宜的是( )
A.增加农业投入,提高第一产业比重 B.加工制造业向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升级
C.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D.第三产业以高智、高资(本)的高端服务业为主营方向
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读图,完成38~40题。
38.“丝绸之路”沿线的许多古文明中心消亡的主要原因是( )
A.现代铁路的兴起 B.自然环境的恶化 C.中外文化的融合 D.交流物质的短缺
39.目前,乌鲁木齐、喀什等城市新的发展机遇是( )
A.西气东输工程建设 B.西部经济大开发政策 C.共建“一带一路”经济带 D.经济特区的建立
40.与陇海一兰新铁路东段所经区域相比,西段所经区域的经济发展优势是( )
A.资源丰富 B.人才充足 C.科技发达 D.交通便利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科隆群岛又称加拉帕戈斯群岛,曾被视为“魔鬼之岛”,因为“地狱之火”在这里涌动,而且它以每年数厘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科隆群岛由15个大岛、42个小岛和26个岩礁组成,由海底抬升的熔岩堆积物形成。岛上全年气候温和,气温年较差小;雨量较少,岛上多奇花异卉,鬣蜥(陆生)、巨龟、企鹅等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下图为科隆群岛位置示意图。
(1)推测科隆群岛的形成过程。(4分)
(2)说明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的主要原因。(4分)
(3)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试说明主要原因。(4分)
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贝齐布卡河是马达加斯加中北部河流,向西流入马达加斯加海峡,其河口处富集的水冲玛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优质的玛瑙。水冲玛瑙大多呈卵石状,磨圆度高,原岩以喷出岩为主,集中分布于河床与沙滩中。贝齐布卡河口的水冲玛瑙原石采集集中在每年的5~10月。某地理考察队,按照图示路线从马哈赞加徒步经甲城到达图阿马西纳。在考察途中,考察队发现途经甲城前后所见植被景观差异明显。下图示意贝齐布卡河地理位置。
(1)推测贝齐布卡河的水文特征。(3分)
(2)说明水冲玛瑙原石采集集中在每年的5~10月的原因。(4分)
(3)指出考察队从甲地到图阿马西纳所见最典型植被类型,并分析其成因。(5分)
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由武钢集团和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厂址位于防城港市东南部的企沙临海工业园区。下图为防城港和武汉位置示意图。
(1)比较防城港与武汉两城市地理位置的差异。(4分)
(2)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6分)
(3)简述两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不同区位条件。(6分)
高二12月联合考试·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 根据材料可知,旧金山位于西八区。飞机抵达旧金山国际机场时,当地时间为9月16日20:10+15小时-16小时=9月16日19:10。
2.C UA858航班自东向西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减一天,区时不变。
3.B 图中丁离太阳最近,应为近日点附近,因此丁点为12月22日前后,甲为3月21日前后,乙为6月22日前后,丙为9月23日前后。第32届夏季奥运会于7月23日至8月8日举办,处于夏至至秋分之间,位于图中乙丙段。
4.C 7月23日至8月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地球不断靠近近日点,公转的速度越来越快;此时为北半球夏半年,东京地区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5.D 7月23日至8月8日,为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向南回归线移动,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且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昼短夜长,且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南北极圈没有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6.C 该地地层未发生过倒置,下面的岩层比其上的岩层年龄古老,故①②③岩层中③最早、①最迟;岩浆岩④是由岩浆侵入而形成的,岩浆侵入破坏了①②③岩石层,所以其形成时间最晚。
7.C M山谷为地堑构造,由岩层断裂下陷而形成;N山谷为背斜构造,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受侵蚀形成谷地。
8.B 庐山和华山均为断块山;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均为褶皱山脉,富士山为火山。
9.D 沙山类似于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而成的;沙垄槽脊走向与风向一致,故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
10.D 由图可知,甲为印度洋板块,乙为太平洋板块。
11.A 丙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对运动的消亡边界,如图①;丁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如图②。
12.C 丙为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形成海沟。
13.C 读图可知,图示地区大部分聚落分布在海拔200m以下的平原地区。
14.A 由图可知,图中无河流信息,因此无法体现“避免跨越河流”的选线原则;公路在陡坡处呈“之”字形弯曲,而不是缓坡。
15.B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图,结合学过的知识,②处气流是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副热带地区的高空堆积,不能向高纬运动,而被迫下沉,所以是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③为信风,在南半球为东南风;甲位于赤道附近,大气受热膨胀,产生上升流,多对流雨;乙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16.C 若此图为东亚季风环流图,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大气由海洋吹向陆地,则乙处是海洋,甲处是陆地;冬季乙处以下沉气流为主,水汽不易凝结,天气以晴朗为主;③处冬季盛行西北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冬季比夏
干燥;夏季③气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17.B 读图可以看出该地各月均温都在15℃以上,由此判断该地位于热带;降水量季节变化大,分旱雨两季。故该气候类型最可能为热带草原气候。
18.A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7月份气温最低,应该位于南半球;7~9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赤道以南的热带地区不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降水稀少。
19.B 读图可知,第聂伯河流域纬度较高,冬季及早春季节以降雪为主。而建坝前春季径流量高达61%,说明其主要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
20.D 读建坝前后河水季节分配表可知,建坝后,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21.B 由图可知,经过M地的洋流为加纳利寒流,经过N地的洋流为拉布拉多寒流,两洋流流向均受陆地形状影响。
22.A 经过N地的洋流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形成纽芬兰渔场;为寒流,降温减湿作用明显,使沿岸气候的海洋性减弱;厄尔尼诺现象主要指发生在南美洲西海岸向西经赤道东太平洋至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高的现象;N洋流由北向南流动,加快了南下轮船的航行速度。
23.A 东北季风来自内陆地区,给阿拉伯海域带来的降水很少,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水汽较多,给阿拉伯海域带来的降水较多,但因阿拉伯海纬度低,故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结合下垫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本题下垫面是海洋,故热量是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
24.C 印度半岛西部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通过地表径流为其提供淡水;阿拉伯海的大气降水,也能为其提供淡水;根据材料“海洋淡水输入是指从低盐度海区流入高盐度海区的海水”,断面甲西北是盐度更高的波斯湾和阿曼海,不会给阿拉伯海输入淡水;断面乙以南的印度洋海域降水多,盐度低于阿拉伯海,所以能为阿拉伯海输入海洋淡水。
25.A 沿MN一线由北向南赏秋时间越来越晚,这是纬度差异造成的,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26.A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27.C 读图可知,P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罗马地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北京与鹿特丹地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上海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8.D 读图可知,甲自然带分布在海拔3000m左右地带。
29.C 该山地位于北半球,7月气温最高,因此雪线最高。
30.B 该山地基带为暖温荒漠带,结合选项可知,该山地最可能为昆仑山。
31.B 建筑气候区域之间界线是模糊的;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各区域都有各自的优势与特色。
32.A 甲地地处云贵高原,地势高,夏季凉爽;乙地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夏季炎热。
33.C 丙区域为青藏高原,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四周山地环绕,内部地形相对平坦;降水稀少,但于冰雪融水量较大,湖泊众多;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以荒漠与荒漠草原为主,植被稀疏。
34.A 石油农业对环境负面影响大,为了减轻石油农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开始发展资源消耗少、废弃物排放少的生态农业。由生态农业到高科技集约农业,必然要以科技为先导。
35.B 由图可知,农业经济时代,影响因素主要是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要素;进入工业和后工业经济时代,除了自然要素外,各种科技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可看出,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经济部门越来越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则影响演进的因素也必然趋于复杂。
36.B 由图可知,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均下降,但产值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产值降低;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都明显上升,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固;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上升远大于产值比重上升,说明劳动生产率较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说明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37.C 随区域发展,第一产业比重应降低;区域发展,加工制造业应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升级;高端服务业是区域高效益综合阶段的第三产业发展方向,而该区域尚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阶段;该区域农业就业比重过高,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可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
38.B 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环境较好。随着沿线荒漠化的发展,许多古文明被风沙淹没,逐渐衰落。
39.C 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为乌鲁木齐、喀什等城市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40.A 陇海一兰新铁路东段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西段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西北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是资源丰富。
41.(1)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岩浆沿张裂部位喷出,冷却凝固后逐新堆高;海底火山在喷发中不断向上生长,最终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4分)
(2)远离大陆,受人类活动影响小。(4分,合理即可)
(3)该岛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寒流降低了该地的温度,利于耐寒企鹅生活;该岛地处热带,有温暖的环境,满足鬣蜥喜暖的习性;秘鲁寒流带来丰富的鱼类,食物充足。(4分,答对两点即可)
42.(1)径流丰富,径流季节变化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含沙量较小;无结冰期。(3分,答对三点即可)
(2)贝齐布卡河位于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5~10月是干季、河流枯水期,河流水位低,河床裸露面积大,便于水冲玛瑙原石的采集。(4分)
(3)植被类型:以热带雨林为主。(1分)成因:地处低纬,热量丰富;南北走向的山脉,使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易拾升,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形成雨林景观。(4分,答对两点即可)
43.(1)防城港位于热带地区,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武汉位于亚热带地区,地处我国中部地区。(4分)
(2)相同点:均为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2分)不同点:与武汉相比,防城港雨季更长,降水量更大;受海洋影响,气温年较差较小,冬季较温暖,夏季相对凉爽。(4分)
(3)武汉附近铁矿资源丰富,防城港附近缺乏铁矿资源;防城港地处沿海,海运便利,武汉地处内陆,进出口物质不便;武汉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发达,防城港工业基础薄弱,科技相对落后。(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