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同步练习
(训练时间:40分钟)
基础训练
1..我国钓鱼岛附近海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主要原因是()
A. 地处大陆架,生物光合作用强 B. 有寒流经过
C. 位于河流入海口,营养盐类丰富 D. 盛行上升补偿流
2.下图中反映的能源是( )
A. 煤炭 B. 水能 C. 天然气 D. 太阳能
3..有关山西省煤质优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同煤田是是世界少有的优质主焦煤基地
B. 河东煤田是国内罕见的优质动力煤产地
C. 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主焦煤基地
D. 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产地
4.图中反映的能源是( )
我国某种能源分布示意图
A. 煤炭 B. 水能 C. 天然气 D. 太阳能
5.读我国东南沿海等能源密度线分布图(如图),该类能源最有可能是( )
A.水能 B.风能 C.潮汐能 D.地热能
6.下列属于山西煤炭资源突出特点的是( )
A.分布范围广,全省有60%的土地下有煤田分布
B.煤种齐全,全国十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C.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低的特点
D.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深,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7.读以下图像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风能分布图。
材料二 我国风能发展状况图。
(1)根据材料一,试分析甲、乙两地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风能利用的现状,简述我国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意义。
能力提升
根据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将中国耕地划分为1—15等,1等地质量最好,15等地质量最差。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耕地质量等级图,据此完成8-19题。
8.上图中耕地质量最优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区 B.江南区 C.四川盆地区 D.长江中下游区
9.为提高以下地区的耕地质量,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黄淮海区——治酸控污,退耕恢复植被
B.长江中下游区——节水灌溉,全部使用农家肥
C.黄土高原区——退耕还林,修建水平梯田
D.四川盆地区——大规模更换表土,防治次生盐碱化
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下图)。20世纪90年代初,全市耕地面积达160万公顷,但90%的耕地退化严重,并时常受沙尘暴的侵袭。1994年起,乌兰察布开始重建生态在优化种植结构的同时对当地传统燕麦种植采用“一早三改”方式进行改良。引进坝莜等早熟品种,从传统的秋季耕地松土,春季播种压实改为免秋耕或播前耕,改早播为晚播,改稀植为密植。读图,完成10-11题。
10.导致乌兰察布耕地退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位于干旱地区,降水极少 B.人类活动不合理,过度开垦
C.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 D.冬春多大风,风沙侵蚀严重
11.“一早三改”方式有利于耕地改良,其主要作用是( )
A.免秋耕可减轻冬春风力侵蚀 B.晚播利于保水保肥
C.早熟品种可少消耗土壤肥力 D.密植可增加有机质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江西省崇义县境内多低山丘陵,崇义客家梯田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梯田群之一,也是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崇义县出现了梯田撂荒、田坎垮塌的现象。目前,我国很多梯田也面临着荒芜、萎缩和消失的现状。专家呼吁政府应重视保护梯田等传统农耕系统。下图所示“2014-2015年中国各地山区县耕地撂荒率”和“崇义县荒废的梯田景观”。
注:统计数据不包括港澳台
(1)描述2014-2015年中国各省山区县耕地撂荒率的分布特征。
(2)分析崇义县梯田撂荒的原因。
(3)简述梯田撂荒的不利影响。
(4)请你为崇义县解决梯田撂荒问题提出可行性措施.
参考答案:
1. A
2. C
3.D
4. C
5. B
6.B
7.(1)甲地濒临太平洋且地形屏障作用小,受夏季风影响大;乙地地形平坦,植被稀疏,地形阻挡作用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势力强
(2)现状:风能装机量上升,风能利用增多;与发达国家相比,风能利用比重较低,意义:①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②减轻环境污染③节约非可再生能源④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8.D
9.C
10.D
11.A
12.(1)各省山区县耕地撂荒率分布不均,总体呈现南高北低;长江流域一带最高;华北及东北的长白山区最低。
(2)当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当地以低山丘陵为主,崎岖的地形和狭窄的田面阻碍了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梯田生产效率较低;当地降水集中,梯田易毁坏,维修成本高;交通的发展,大量外地粮食进入,抢占粮食市场。
(3)耕地面积减少;梯田的蕴含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丧失。
(4)申报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农耕系统;发挥梯田的美学价值,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发展旅游业;推广微型耕种机械,减少劳动力投入;开发特色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梯田耕种补贴,减少农民维护梯田的成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7张PPT)
第五章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国家安全
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解释我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耕地资源的价值;运用图表,分析我国耕地资源的分布。(区域认知)
2.运用图表,说明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综合思维)
3.结合资料,分析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地理实践力)
4.结合资料,分析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人地协调观)
学习目标
1994年美国的莱斯特·布朗发表报告《谁来养活中国》,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粮食缺口将达到 3.69 亿吨,不仅中国无法养活自己,世界市场也负担不起,并预言“粮食的短缺危机将使中国的经济奇迹过早结束”。2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粮食问题显然没有沿着布朗所担心的方向发展,这是否意味着布朗的担忧是杞人忧天?我国粮食安全面临哪些挑战?
《谁来养活中国》
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在点醒我们。
耕地减少,国际粮食市场堪忧,生态破坏和污染。
新课导入
耕地是由自然土壤发育形成的、能够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并具备可供农作物生长、发育、成熟的自然环境。
一、中国耕地资源
1.耕地资源
想一想 什么是耕地资源?
新课讲解
2.耕地数量与空间分布
(1).数量
截至2017年末,我国耕地面积约为1.35亿公顷(20.23亿亩)。
想一想 我国的耕地资源有多少?
新课讲解
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2).分布特点
想一想 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新课讲解
3.耕地质量
我国耕地质量主要依据地貌、土壤、水文、气候、农田基本建设、作物产量等因素划分为优、高、中、低四个等级。
(1).划分
想一想 我国耕地资源是如何划分的?
新课讲解
我国耕地总体质量稳定,总体偏低。从全国分布来看,东部、中部地区耕地质量总体较高,西部地区耕地质量总体较低。
(2).耕地质量特点
想一想 我国耕地质量有什么特点?
新课讲解
探究活动1: 我国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大但耕地质量低的原因?
西部地区地处我国的非季风区,降水少,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自然条件恶劣,因此虽然耕地面积大但耕地质量低。
探究活动
1.人均耕地少
我国耕地总量多,人均少。
二、中国耕地的开发利用现状
想一想 从目前的开发利用情况来看,我国耕地具有什么特点?
中国和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
人均耕地面积仅0.1公顷,为世界平均值的45%。
新课讲解
中国区域面积及耕地状况(2016年)
2.分布不均衡
我国土地面积辽阔的西部地区耕地资源相对匮乏,质量也较低;其他几个地区则相反。
新课讲解
3.耕地后备资源有限。
耕地后备资源主要是可开垦荒草地、可开垦盐碱地、可开垦内陆滩涂和可开垦裸地。
面积下降,耕地质量和可利用程度参差不齐。
新课讲解
一是区域分布不均衡。新疆、黑龙江、河南、云南、甘肃等5个省份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占全国近一半,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稀缺甚至枯遇。
二是集中连片的耕地后备资源减少明显。与2003年相比,2016年集中连片的耕地后备资源减幅达到74%。大部分集中连片的耕地后备资源已经被开发为耕地、园地和林地等。据统计,2002—2014年间,我国未利用地中有211.80万公顷开发为耕地、21、13万公顷开发为园地,167.07万公顷开发为林地。
三是耕地后备资源大多零数破碎。全国零散耕地后备资源面积346.47万公顷,占后备资源总量的64.7%。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方式需要由大规模集中开发转向以综合整治为主。
四是耕地后备资源利用受生态环境制约大。全国耕地后备资源中,荒草地占64.3%、盐碱地占12.2%、内陆滩涂占8.7%,裸地占8.0%,这些土地类型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受生态环境制约大,极易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严重后果。
阅读 中国耕地后备资源的特点
新课讲解
主要表现在:
一是耕地的利用方式不当,土壤大面积退化;
二是部分地区由于种粮收入少、耕作条件差等原因造成弃耕;
三是生态环境恶劣地区对耕地的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等问题。
4.耕地质量下降
新课讲解
探究活动2 我国耕地的开发利用现状对耕地质量有哪些影响?
导致耕地有机质含量降低、肥力下降、土壤大面积退化,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还会出现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等问题。
探究活动
三、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
1.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1).保障粮食安全,必须保护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自然基础,是粮食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想一想 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有何关系?
新课讲解
(2).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耕地的数量、质量及农业科技等。
新课讲解
(3).粮食安全
①.重要性: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
2019年《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新课讲解
②.概念: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人们随时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
新课讲解
③.粮食安全不仅包括数量供求平衡,还包括空间结构平衡、品种结构平衡以及数量和质量的统一。
新课讲解
④.粮食安全战略: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二十字基本方针。
新课讲解
2.总体目标
(1).我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目标
①.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
新课讲解
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
新课讲解
③.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
新课讲解
探究活动3 分析探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藏粮于地的关键是什么?
藏粮于技的关键是什么?
“藏粮于地”的关键是通过土地整治全面提高耕地质量、提升耕地产能。
“藏粮于技”的关键是通过科技应用,提升粮食生产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探究活动
④.立足国内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新课讲解
(2).基本国策与格局
①.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6月25日
新课讲解
②.新格局: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新格局。
一、严格耕地管控性保护,尽量4不占少占。
二、加强耕地建设性保护,做到补足补优”。
三、健全耕地激励性保护,搞好利益调节”。
四、加强耕地保护考核监督,压实“目标责任”,确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升、生态有改善。
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全面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耕地保护工作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开展:
新课讲解
(1).坚守耕地数量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进一步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
3.具体措施
18亿亩耕地
新课讲解
(2).提升耕地质量
①.我国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新课讲解
贵州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区域分布
探究活动4 贵州省高标准农田建设
按照《贵州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2015—2020年)》的要求,在2015—2020年,贵州省要建成高标准农田1 172万亩,加上2014年以前建
1. 贵州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区域的确定,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成的高标准农田451万亩,共有高标准农田1 623万亩。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达到:相对集中连片,田块平整,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与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耕地质量利用等别提高,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千克以上。
2.贵州省政府提出要“盯牢守住千亩以上耕地坝子”“特别是保护好5 000亩以上优质坝区耕地”,为什么?
探究活动
■
■
贵州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区域的确定,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贵州省政府提出要“盯牢守住千亩以上耕地坝子”“特别是保护好5 000亩以上优质坝区耕地”,为什么?
标准农田要相对集中连片,田块平整,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旱涝保收。
贵州省地形以云贵高原为主,地形崎岖,平地少,千亩以上的坝子就显得特别珍贵。
新课讲解
②.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提升耕地产出效率。
新课讲解
轮作指在同一田块上,不同年度间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以复种方式进行的种植方式,如一年一熟的“大豆一小麦一玉米”三年轮作。
休耕指耕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的方式。休耕的目的主要是使耕地得到休养生息,促进土壤潜在养分转化,为以后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和条件。
阅读 耕地轮作和休耕
新课讲解
③.推进智慧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新课讲解
①.发挥粮食主产区优势
②.完善价格稳定机制。
③.建设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
④.挖掘品种、技术、减灾等稳定增产潜力。
(3).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
新课讲解
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地处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拥有4363万亩(约291万公顷)耕地,占黑龙江耕地面积20%以上。1947年,一批来自延安、南泥湾的军队干部率部在北大荒建立了第一批农场。70年多前,北大荒野兽出没、风雪肆虐、一片变荒;70多年后,这里被开发建设成为中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群,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年产粮食稳定在450亿千克以上,商品粮调出量约占全国各省粮食调出总量的1/4。
阅读 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新课讲解
黑龙江省垦区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建设,为垦区提供全时段、全覆盖的农业气象服务,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高现代化农业生产能力。
平台将气象观测资料录入系统,主要包括常规气象资料、土壤水分资料、物候资料等。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春播、夏管、秋收等农业生产气象服务专题。利用遥感数据,将垦区农业种植范围、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以及垦区气象站的日平均气温、日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叠加,计算农业种植区域的气象要素数据,并以此建立完善的气象数据库。结合农业专家系统对玉米、水稻、大豆等大宗农作物的农业气象灾害提供防范措施和补救措施。用户可以通过各种终端进入门户网站查看。
想一想 结合黑龙江省垦区农业气象服务平台,说一说农业气象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哪些方面的服务。怎么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探究活动5 了解认识黑龙江省垦区农业气象服务
农业天气预报
气象监测
农作物预产量预报
人为干预气象
林区防火
生态监控
探究活动
①.科学确定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健全保障体系,提高国内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并支持农业的国际合作,提高农业对外合作水平。
(4).推进粮食安全保障
新课讲解
②.加强粮食流通执法监管,有效开展粮食安全隐患排查,调整优化仓储设施和物流节点布局,因地制宜推广低温绿色储粮技术,加强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保障粮食流通安全。
生态贮粮——10万吨生态粮仓,确保粮食绿色无污染
新课讲解
探究活动6 用课文中的数字(18亿亩、15.46亿亩、8亿亩、16.5亿亩)说明我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课文中的几个数字体现了我国耕地资源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和保护耕地质量、数量的迫切性。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对粮食产量影响都很大,耕地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会引起粮食总产量和单产量的下降。因此,耕地保护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
探究活动
截至2019年9月,我国中央储备粮库有直
属粮库和分库980多个,覆盖31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总仓容接近1亿吨,98%以上
的中央储备粮库采用了绿色科技储粮技术,
成了老百姓放心的“米袋子”。
中储粮已实现所有中央直属粮库的智能
化管理全覆盖,数万个监控探头和数百万个
粮情传感器,可实时监控所有直属库从库区
作业到仓房内的粮食储存状况;通过布设在
粮堆中的传感器,可以对每栋仓房的粮食温
度、湿度实时采集、分析、预警,是世界最
大的智能化粮食物联网。
立筒仓为中储粮三大主力仓型之一,
每个立筒仓可存储粮食4 000吨。
阅读 中国中央储备粮库
新课讲解
案例研究 “一户一块田”改革
“一户一块田”就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农民把手中零散的土地都拿出来,通过丈量和整合,把整合后的农田进行重新分配,让每户村民都得到一整块面积较大的农田。结合材料:
思考:
1、“一户一块田”改革可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哪些问题?
2、“一户一块田”改革对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增加粮食产量有何意义?
“一户一块田”改革解决了因地块小、地块分散而造成的土地纠纷、抢夺机械、抢收抢种、错收漏收、争夺排灌设施等问题。
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水利设施得到了完善,有利于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大型农业机械操作,提升劳动效率,增加粮食产量;农民减少了纠纷,增加了收入,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案例研究
小 结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同步练习 2.1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二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运用图表,解释我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核心素养目标:1.了解耕地资源的价值;运用图表,分析我国耕地资源的分布。(区域认知)2.运用图表,说明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综合思维)3.结合资料,分析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地理实践力)4.结合资料,分析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人地协调观)
重点 我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难点 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谁来养活中国》1994年美国的莱斯特·布朗发表报告《谁来养活中国》,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粮食缺口将达到 3.69 亿吨,不仅中国无法养活自己,世界市场也负担不起,并预言“粮食的短缺危机将使中国的经济奇迹过早结束”。2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粮食问题显然没有沿着布朗所担心的方向发展,这是否意味着布朗的担忧是杞人忧天?我国粮食安全面临哪些挑战?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在点醒我们。耕地减少,国际粮食市场堪忧,生态破坏和污染。 学生思考《谁来养活中国》 从思考《谁来养活中国》引出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讲授新课 (承接)同学们,粮食对我们和国家及其重要,粮食主要从耕地中来,我们将怎么保护好我们的耕地呢?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一、中国耕地资源1.耕地资源想一想 什么是耕地资源?耕地是由自然土壤发育形成的、能够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并具备可供农作物生长、发育、成熟的自然环境。(图片导入)2.耕地数量与空间分布(1).数量想一想 我国的耕地资源有多少?截至2017年末,我国耕地面积约为1.35亿公顷(20.23亿亩)。(图片导入)(2).分布特点想一想 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季风区。(图片导入)3.耕地质量(1).划分想一想 我国耕地资源是如何划分的?我国耕地质量主要依据地貌、土壤、水文、气候、农田基本建设、作物产量等因素划分为优、高、中、低四个等级。(图片导入)(2).耕地质量特点想一想 我国耕地质量有什么特点?我国耕地总体质量稳定,总体偏低。从全国分布来看,东部、中部地区耕地质量总体较高,西部地区耕地质量总体较低。(图片导入)探究活动1: 我国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大但耕地质量低的原因?(图片导入)二、中国耕地的开发利用现状想一想 从目前的开发利用情况来看,我国耕地具有什么特点?1.人均耕地少我国耕地总量多,人均少。(图片导入)2.分布不均衡我国土地面积辽阔的西部地区耕地资源相对匮乏,质量也较低;其他几个地区则相反。(图片导入)3.耕地后备资源有限。耕地后备资源主要是可开垦荒草地、可开垦盐碱地、可开垦内陆滩涂和可开垦裸地。面积下降,耕地质量和可利用程度参差不齐。(图片导入)阅读 中国耕地后备资源的特点 一是区域分布不均衡。新疆、黑龙江、河南、云南、甘肃等5个省份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占全国近一半,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稀缺甚至枯遇。 二是集中连片的耕地后备资源减少明显。与2003年相比,2016年集中连片的耕地后备资源减幅达到74%。大部分集中连片的耕地后备资源已经被开发为耕地、园地和林地等。据统计,2002—2014年间,我国未利用地中有211.80万公顷开发为耕地、21、13万公顷开发为园地,167.07万公顷开发为林地。 三是耕地后备资源大多零数破碎。全国零散耕地后备资源面积346.47万公顷,占后备资源总量的64.7%。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方式需要由大规模集中开发转向以综合整治为主。 四是耕地后备资源利用受生态环境制约大。全国耕地后备资源中,荒草地占64.3%、盐碱地占12.2%、内陆滩涂占8.7%,裸地占8.0%,这些土地类型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受生态环境制约大,极易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严重后果。4.耕地质量下降主要表现在:一是耕地的利用方式不当,土壤大面积退化;二是部分地区由于种粮收入少、耕作条件差等原因造成弃耕;三是生态环境恶劣地区对耕地的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等问题。(图片导入)探究活动2 我国耕地的开发利用现状对耕地质量有哪些影响?(图片导入)导致耕地有机质含量降低、肥力下降、土壤大面积退化,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还会出现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等问题。三、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1.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想一想 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有何关系?.保障粮食安全,必须保护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自然基础,是粮食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图片导入)(2).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耕地的数量、质量及农业科技等。(图片导入)(3).粮食安全①.重要性: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图片导入)②.概念: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人们随时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图片导入)③.粮食安全不仅包括数量供求平衡,还包括空间结构平衡、品种结构平衡以及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图片导入)④.粮食安全战略: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二十字基本方针。(图片导入)2.总体目标(1).我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目标①.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图片导入)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图片导入)③.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图片导入)探究活动3 分析探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图片导入)④.立足国内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图片导入)(2).基本国策与格局①.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图片导入)②.新格局: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新格局。(图片导入)3.具体措施(1).坚守耕地数量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进一步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图片导入)(2).提升耕地质量①.我国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图片导入)探究活动4 贵州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贵州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区域的确定,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标准农田要相对集中连片,田块平整,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旱涝保收。贵州省政府提出要“盯牢守住千亩以上耕地坝子”“特别是保护好5 000亩以上优质坝区耕地”,为什么? 贵州省地形以云贵高原为主,地形崎岖,平地少,千亩以上的坝子就显得特别珍贵。②.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提升耕地产出效率。(图片导入)阅读 耕地轮作和休耕 轮作指在同一田块上,不同年度间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以复种方式进行的种植方式,如一年一熟的“大豆一小麦一玉米”三年轮作。 休耕指耕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的方式。休耕的目的主要是使耕地得到休养生息,促进土壤潜在养分转化,为以后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和条件。(图片导入)③.推进智慧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图片导入)(3).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①.发挥粮食主产区优势。②.完善价格稳定机制。③.建设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④.挖掘品种、技术、减灾等稳定增产潜力。(图片导入)阅读 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地处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拥有4363万亩(约291万公顷)耕地,占黑龙江耕地面积20%以上。1947年,一批来自延安、南泥湾的军队干部率部在北大荒建立了第一批农场。70年多前,北大荒野兽出没、风雪肆虐、一片变荒;70多年后,这里被开发建设成为中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群,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年产粮食稳定在450亿千克以上,商品粮调出量约占全国各省粮食调出总量的1/4。(图片导入)探究活动5 了解认识黑龙江省垦区农业气象服务(4).推进粮食安全保障①.科学确定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健全保障体系,提高国内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并支持农业的国际合作,提高农业对外合作水平。(图片导入)②.加强粮食流通执法监管,有效开展粮食安全隐患排查,调整优化仓储设施和物流节点布局,因地制宜推广低温绿色储粮技术,加强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保障粮食流通安全。(图片导入)探究活动6 用课文中的数字(18亿亩、15.46亿亩、8亿亩、16.5亿亩)说明我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课文中的几个数字体现了我国耕地资源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和保护耕地质量、数量的迫切性。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对粮食产量影响都很大,耕地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会引起粮食总产量和单产量的下降。因此,耕地保护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图片导入)阅读 中国中央储备粮库案例研究 “一户一块田”改革 学生思考耕地资源学生思考耕地数量与空间分布学生思考耕地质量学生思考参与探究活动1学生思考人均耕地少学生思考分布不均衡学生思考耕地后备资源有限。学生阅读学生思考耕地质量下降学生参与探究活动2学生思考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学生思考总体目标学生参与探究活动3学生思考具体措施学生思考探究活动4学生阅读学生阅读学生参与探究活动5学生参与探究活动6学生阅读学生思考案例研究 让学生理解耕地资源让学生理解耕地数量与空间分布让学生理解耕地质量让学生回答我国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大但耕地质量低的原因?让学生理解人均耕地少让学生理解分布不均衡让学生理解耕地后备资源有限。让学生理解中国耕地后备资源的特点让学生理解耕地质量下降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让学生理解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发展绿色科技让学生理解总体目标让学生分析探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让学生理解具体措施让学生思考贵州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学生理解耕地轮作和休耕让学生理解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让学生理解认识黑龙江省垦区农业气象服务让学生用课文中的数字(18亿亩、15.46亿亩、8亿亩、16.5亿亩)说明我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中国中央储备粮库让学生理解“一户一块田”改革
课堂小结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一、中国耕地资源1.耕地资源2.耕地数量与空间分布3.耕地质量二、中国耕地的开发利用现状1.人均耕地少2.分布不均衡3.耕地后备资源有限。4.耕地质量下降三、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1.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2.总体目标3.具体措施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