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
202
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息可知,纪念币正面图案显
天体是
同时也显示了月球,因
有地
系,火星探
绕火星探測,按顺序是
B根据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
液态水
判读和地球条件越接
生越大。B项和地球环境相似;地表有没有赤铁矿覆盖不是火星有生命的依
据太阳系模式图
太阳远近的顺序图示天体依次为
地球、e火星
幔的分界线在地下约900km深度
源深
千米
幔
地震波在传递过程中纵波传递速度快,横波速度慢,纵波
靥,横波不能,所以
的渔民在地震发生时,只感
下晃动
为日本傍晚,日温不是最低,一天
低气温是
的时刻为
震与太阳活
没有关系
震源深度较深
本居民伤亡
载人飞船从
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含臭氧层
化碳浓度、空气和固体杂质、水汽含量等都越来越少,从近
臭氧层臭氧
浓度增加,过了臭氧层臭氧浓度减小
层中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平流层海拔越高气温越高,高层大气
温先下降再升
9.D根据图示冷热现象,可知气压是丙
气温是
实验可知,气压是丙
桥”地貌
流水侵蚀,多黄土桥
海地带,有海
斯特地貌,有溶蚀桥;风蚀作用主要发生
区,甘肃气候
多风力地貌
地黄土“桥”,说明黄土土层深厚;海蚀
海水侵蚀形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貌区地表水贫乏;风
多大风天
学期期末检测·地理参考答案第
北半球的秋季,满地落叶,应该是温
气候区的落叶阔叶林
据所学知识,热带草原气候的植被是
原,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是
温带季风
植被是落叶阔叶林,热带雨林气候发育的植被是热带雨林
太阳辐射
辐射
辐射大气反射(每空1分
湖风D(每空2分,共
原地势高,大气稀薄
大气对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强
保温效果差,故气温日较差
比两侧递减
位于赤道
于亚马逊
淡水对海水稀释,盐度低
线附近,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海水盐度高。(3分
温增湿
决航行速度
C:自然土层
颜色由深变浅;(2分)耕
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
分)犁底层土壤紧实,颜色
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2分)自然土层,未经过熟化,不和
物生长
覆盖;营造防护林网;增补
深耕改土等。(答对三点
学期期末检测·地理参考答案第界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8月30日发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金银纪念币一套。下图为8克圆形金质纪念币正面图案,图案中八大行星依次排开。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纪念币正面图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的中心天体是地球 B.图中没有显示地月系
C.图中包含两级天体系统 D.火星探测器围绕天体b
2.目前火星未发现生命迹象,原因可能是
A.拥有多样的地形 B.没有稳定的液态水 C.和地球自转周期相近 D.地表被赤铁矿覆盖
3.下列关于图案中八大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为类地行星B.f、g、h为远日行星 C.b、c之间有小行星带 D.f、g称为巨行星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9月29日16时37分(当地时间9月29日17 时37分)在日本海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370千米。读图,完成4-6题。
4.此次日本海地震震源位于
A.地壳 B.上地幔 C.地核 D.下地幔
5.当地震发生时,在日本海工作的渔民会感觉到
A.先上下晃动,再左右晃动 B.先左右晃动,再上下晃动 C.只有上下晃动 D.只有左右晃动
6.发生地震时,下列叙述正确的
A.日本日温最低时刻 B.正是太阳活动高发期
C.日本沿海海陆风最强时刻 D.对日本居民伤亡较小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 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 火箭成功分离,进入约400km 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从发射到对接轨道依次经过
A.对流层、臭氧层、平流层 B.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C.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D.电离层、对流层、平流层
8.下列关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从发射到对接轨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高 B.臭氧浓度先增加再减小
C.固体杂质、水汽基本不变 D.气温先下降再升高
下图为地理课热力环流实验,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完成9-10题。
9.图中
A.气压:丙>丁,气温:丙>丁 B.气压:甲>乙,气温:甲>乙
C.气压:甲<乙,气温:甲>乙 D.气压:甲<乙,气温:甲<乙
10.下列能正确表示热力环流实验等压面的是
A.ab B.ac C.bc D.bd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读图,完成11-13题。
11.图示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图丁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
A.山西 B.福建 C.广西 D.甘肃
13.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黄土深厚B.乙地气候干旱 C.丙地地表水丰富 D.丁地植被丰富
下图是11月8日某高中体育王老师朋友圈的一张图片。读图,完成14-15题。
14.朋友圈图片中的植被最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15.该地的气候最有可能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由于人为原因湖泊面积历史上经历了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过程。下面左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为洞庭湖某日陆地和湖泊的气温日变化曲线(M 和 N)图。
(1)左图中字母 A 代表 ,B 代表 ,C 代表 ,D 代表 。(4分)
(2)左图中表示大气直接热源的是 (填字母),全球气候变暖后 (填字母)增 强;雾霾天气 A 填 (“增强”或 “减弱”), D 填 (“增强”或 “减弱”)(4分)
(3)洞庭湖地区白天主要盛行 (填“湖风”或“陆风”),洞庭湖面积大幅减小,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单项选择)。 (4分)
A.陆风加强 B.湖陆风均加强 C. 湖风加强D.湖陆风均减弱
(4)结合左图,分析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6分)
17.下图为世界局部盐度等值线(%。)分布图,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列要求。(17分)
(1)简述太平洋水平方向盐度分布的规律。(2分)
(2)简析甲地盐度低于乙地盐度的原因。(9分)
(3)流经乙附近海域的暖流对气候的影响是 ,对南下船只的影响是 。(6分)
18.某高中学生利用中秋节,对华北平原贾鲁河流域附近的土壤进行野外观测调研,同学们成功 制作了土壤剖面,采集了剖面图中不同土层的土样样本,回校后完成了土样的土壤组成及酸碱性测定实验,并撰写研究性报告。读图,完成下列要求。(20分)
(1)写出甲处土壤垂直方向 A..B..C代表的土层的名称。(6分)
(2)简析甲处土壤样本自上而下土壤颜色是否有变化,并解释其变化的原因。(8分)
(3)近些年,甲处土壤出现盐碱化现象,为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当地农民可以采取 的改良措施。(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