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陇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陇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09 22:38:03

文档简介

陇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人民版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指出,西周封建社会的上层,因为君统与宗统的叠合,政治伦理和亲族伦理也为此合而为一,于是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规整为忠、孝、仁、信、礼、义诸项,成为社会的行为规范。这说明西周时期
A.确立了森严的政治等级秩序 B.民本思想成为治国的新理念
C.家天下的政治格局开始形成 D.分封制促进了周文化的传播
2.朝议,亦称廷议或集议,是中国古代的朝廷议事制度。统治者对朝议的不同态度成为政治上
的晴雨表,凡是重视朝议的皇帝,治下多为清明安定。这表明,朝议制度
A.能提高朝廷决策的科学性 B.有效限制君主专制
C.有利于提升官员办事效率 D.鼓励大臣敢于谏言
3.《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宋代此举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C.健全了地方行政机构 D.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
4.有历史学家提到清朝军机处时说:“每日折奏多者至五六十件,年终十二月二十五日为最末之一日,折奏有多至百余件者,或明发上谕,或廷寄,皆于当天办完,未有压搁过一日者。”这说明军机处
A.行使着宰相权力 B.办事的效率较高
C.制约了君主权力 D.处理事务的繁杂
5.据《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记载,仅广州三元里一地,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就有1200名援英抗清者。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当挂着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时,两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声。材料反映了
A.民众的民族国家意识尚未形成
B.英国的诱降政策非常有效
C.以上记载完全违背基本的事实
D.民众消极反英,积极反清
6.《资政新篇》中,洪仁玕提出多条建议,如“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准富者请人雇工”,在外交、法制、社会习俗等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这些建议
A.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体现了落后性和空想性
C.符合当时世界近代化的潮流
D.首倡了向西方学习思想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时候,袁世凯已经就任临时大总统。革命党人对国家的政体制度做了重大改变,虽然设立临时大总统职位,但采行责任内阁制,由内阁行使行政实权,总统只拥有虚位没有实权。由此可见,《临时约法》
A.为限制袁世凯而制订 B.有悖于民主共和精神
C.坚持了基本立法原则 D.实现了民主宪政目标
8.1919年夏,《湘江评论》连载了毛泽东的长文《民众的大联合》。这种“大联合”,被毛泽东称之为“社会改造的根本方法”,也就是要靠这种“大联合”来积聚能量、增强国力。毛泽东认为“大联合”的意义在于
A.联合各阶级执行反帝反封建纲领 B.凝聚志同道合者,推动国民革命
C.使无产阶级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D.深入工农,扩大民主革命的基础
9.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提到,红军战士们,不论年纪多小,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作为红军战士的职责是解放受压迫的人民,正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目标、使命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才能保持良好的纪律和作风。这一现象促进了
A.工人运动走向新高潮 B.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
C.革命政权巩固与发展 D.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
10.中央党校柳建辉教授在《正视抗日战争》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当时“华北200余县的抗日武装提出的任务是一个县一天打死一个鬼子,每月便合计能毙日军6000人·····.”这段记载
充分说明
A.侵华日军力量强大,抗日战争异常艰苦
B.集中我军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C.没有根据地的支持,敌强我弱力量悬殊
D.没有正规军的配合,地方武装战斗力差
11.下列图中线条部分为中国共产党的统辖区(局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形势是
A.抗战即将取得胜利
B.战略反攻揭开序幕
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D.渡江战役胜利完成
12.1951年1月28日,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统战工作的指示》中,强调要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干部作为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该指示
A.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建立
B.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C.能够彻底解决我国的少数民族问题
D.推动我国首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建立
13.右图是杨之光先生于1954年创作的一幅美术作品《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
品素量人手捧“选民证”),该作品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品的基本风格
B.反映了人民身处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感
C.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民主政治的极大热情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4.1963年,《人民日报》社论指出:“香港、澳门这类问题,属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问题······我们一贯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经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以前维护现状。中国人民并不需要在香港、澳门问题上显示武力,来证明自己
反对帝国主义的勇气和坚定性。”这表明当时中国
A.已有一国两制的构想
B.致力于与西方建交谈判
C.承诺了放弃使用武力
D.主张暂时维护港澳现状
15.新中国成立前夕,一些民主人士认为不应选择对苏联“一边倒”,因为这样对于美国来说“太
刺激了”。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对付国内外反动派即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
们······并不发生刺激与否的问题,刺激也是那样,不刺激也是那样,因为他们是反动派。”毛
泽东意在
A.强调对帝国主义进行坚决斗争
B.反对民主人士的外交策略
C.论证“一边倒”方针的合理性
D.说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6.苏格拉底曾说,雅典公民本身的知识素养无法保证民主投票的质量,乱哄哄的投票场面难以产生真正正确的决策。这反映出雅典
A.公民素养决定了城邦的兴衰
B.民主形式影响决策的科学性
C.直接民主不能做出正确决策
D.直接民主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17.“凡抢劫瓦朗西安市民的商品或其他物品者(包括骑士在内),不管该物品是否为动产,经两名瓦朗西安市民指证,均需按照前述规定进行赔偿”。这能印证当时该城市民
A.掌握司法审判权力
B.拥有经营商业自由
C.财产受法律的保护
D.可以合法买卖土地
18.18世纪,英国逐渐形成内阁制度。英国国王的权力仅限于任命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首相,
并批准首相提名的各部大臣,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据此说明,当时英国
A.国王与内阁分权制衡
B.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C.内阁的权力急剧膨胀
D.议会与国王相互牵制
19.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在美国和墨西哥之间修筑边境墙的行政令,但这并不代表
签署之后此事就会立马进入实施阶段。国会首先需要就修墙的数十亿美元预算进行立法投
票,光这个阶段就要耗费数月。这反映了美国
A.国会存在越权行为
B.坚持分权与制衡原则
C.推行三权分立较艰难
D.总统违背了宪法原则
20.有学者指出,作为德意志帝国皇帝,普鲁士国王是掌握着明确无误的立宪君主权的。普鲁士国王在帝国层面最大的权力其实也就是普鲁士在联邦会议里所掌握的那17票,毕竟在联邦
议会中只要14票反对就能阻止对宪法的修改。由此可见,德意志帝国
A.皇帝拥有较大权力
B.责任内阁制不断完善
C.代议民主制度成熟
D.联邦制度得到了巩固
21.如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条件下帝国主义列强忙于相互厮杀而无暇进行干涉,俄国革命就
很难如此迅速地取得胜利;假如没有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领导,俄国革命也不可能取
得成功。这说明十月革命的胜利
A.第一次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充分发挥了工农兵联盟的巨大优势
C.开创了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先例
D.体现了客观条件与主观因素的结合
22.“冷战”结束后,中、美、俄、日、欧等多边间有史以来首次全面达成建立“伙伴关系”的共识,这种战略伙伴关系将不仅体现在双边关系上,而且更多地反映在多边关系上,使大国间伙伴关
系纵横交错。这种新型伙伴关系的建立
A.是世界政治力量深刻调整的结果
B.使各国传统的联盟关系得以延续
C.说明了意识形态的冲突不复存在
D.使以美国为首的多极化格局形成
23.约翰·加迪斯指出,仅仅将冷战所要解决的问题归结为两个超级大国的利益之争是不恰当
的,从根本上看,冷战是两种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对立。由于斯大林是信奉马
克思主义的精神领袖,从未放弃过“世界革命”的最终理念。据此可以推断该学者的观点是
A.美苏两国是发动冷战的罪魁祸首
B.冷战是两种不同思想观念的对抗
C.双方安全利益是冷战的根本原因
D.苏联和斯大林应该对冷战负主要责任
24.2020年就在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持续蔓延、多国忙于抗疫救人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却对
伊朗发出动武威胁。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朗普发推特称,他已命令美国海军,如果伊朗舰
艇“骚扰”美国军舰,就将其击沉摧毁。随后五角大楼也威胁称,“有权将特朗普的警告转化
为致命行动”。这表明
A.美国反对恐怖主义的决心
B.美国式民主的虚伪性
C.美国不满于现有世界秩序
D.美国的强权外交思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肇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度,秦代,趋于成熟,两汉则日臻完备,成为汉帝国地
方政治活动的核心与基干,也构建了两个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框架。
——摘编自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对郡县制度若干问题的考察》
材料二 经略安抚使······掌一路兵民之事;皆帅其属而听其狱讼,颁其禁令,定其赏罚,稽其
钱谷、甲械出纳之名籍而行以法······都转运使······掌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无,以足
上供及郡县之费······凡吏蠹民瘼,悉条以上达,及专举刺官吏之事······提点刑狱······掌察所部之狱讼而平其曲直,所至审问囚徒,详覆案牍,凡禁系淹延而不决,盗窃逋窜而不获,皆劾以闻,及举刺官吏之事······
——摘编自《宋史·职官志》
材料三 云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省览窜
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
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摘编自谈迁《国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制度的主要特点。(4分)
(2)请指出材料二中提到的地方主要官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地方管理机
构的特点。(10分)
(3)指出材料三中提到的内阁大臣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概括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6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古罗马的官职都是由各类各级公民会议选举产生的,元老院只能在选举以后的人选内审批任命,古罗马的法律也是在各类各级公民会议表决中产生的,元老、独裁官和保民官个人仅有否决权,没有立法权。正是这种多元社会结构和多项组织权力结构之间或文化多元结构和契约型政法体系之间错综复杂的互相制约关系,孕育了古罗马特有的“分权制衡”传统。
——摘编自米辰峰《多元并存与分权制衡:古罗马社会结构政制机制初探》
材料二(美国)国会能够限制总统,总统也能对国会进行制约。例如法律要由国会制定,但
总统对国会法案有否决权,特别是总统“搁置否决”(亦称“口袋否决”)更具有“绝对否决”的性质。美国最高法院也能牵制总统与国会,最高法院限制总统与国会的主要武器就是司法审查权。据统计,自1803年到1972年,美国最高法院共判决102项国会法律违宪。
——摘编自樊体宁《论美国分权制衡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罗马实行分权制衡政治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中央政府分权制衡的特点和作用。(8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1947年7月,美国人凯南以“X”为化名,在《外交季刊》上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一
文。凯南在文章中强调,由于俄罗斯传统的不安全感和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苏联总是不断向边界以外的薄弱地区进行扩张;因此对苏联采取坚定而富有耐心的遏制政策,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摘编自戴超武《苏联外交与冷战的起源》
材料二 1947年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说“(马歇尔计划)在很多程度上也是美国的生存问题”,“美国从它面对的世界共产主义安全考略就必须关注欧洲的复兴”“如果没有大量的额外援助,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危机。”
——摘编自《战后历史资料长编》
材料三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度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凯南提出对苏联实施遏制政策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歇尔计划的主要目的。(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的影响。(6分)陇
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

着分封制的推行,伦理文化得以扩展,周族
进了
播,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政治等级秩序且不符合材
排除A项;民本思想强
民为本、民为邦本,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B项;家天
形成于夏,排除C项。故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朝议制度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从而能提高朝廷决策的和
策杈最终在君主,所以朝议制度对君主的约
排除B项;朝议制度属于协商制
效率
除D项。故选
州设置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并
帝汇报,各州公文须有知州和通
署名才有效
方彼此牵制,意在加强对地方的控郜
政效率,故D项
不符,B项理解

故选D
据材料
当天办完”可知,军机处作为中枢机枃,处理政务快速,行政效率高,故B项正确

策权,故排除A项;军机处
制达到了顶峰,排除C项;材
性质,排除D项
从材料中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民众的表现可见,当时中国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许多人还

族国家利益的存在,没有意识到外国军队的侵略性,故
秀降政策影
英军,排除B项;材料出自《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属于清政府官修的资料汇
非除
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民众反英的情况,排除D
新篇》是先进中
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
发展潮
选C项;《资政新
真理和探索救国敦民道路的迫切
主义发展的结
项;《资政新篇
进步性,排除B项;《资政新篇》首倡在中国发展资本
想的是林则徐而不是
排除D项
于约法》颁布的时候,袁世凯已经就
于大总统”“总统只拥有虚位
权”,说明
约法》为限制袁世凯
主共和精神,排除
项;《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
项;《临时约法》后来被袁世凯废除,没有实
政的目标,排除D项
动后,毛泽东以《湘江评论》传播新思想,呼
众的大联合”,以扩大中国民主革命的社
本题选D项
定反帝反封建的民
开,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排除C项
时期的政治教育,提
兵的阶级
材料
政治素质,不涉及
红军
时期中共武装
民大革命北伐
县一天打死一个鬼
武器装备落
对强大的
只能在敌后抗日根
据地采取游击战,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抗战的艰难,而不是兵力的优劣,排除B
战争时期主要抗
地有陕
绥、晋察冀等19块,排除C项
新四军是正规军,排


在三大战役后形成的,三大战役基
力,故选C项;图中反映的是中共的统辖区,与抗战形势不符,故A项错
放战争的
战略反攻是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跟地图明显不符
除B项;渡江
长江以

符,排除D项
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干部”,都是
决少数民族问题,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
故选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
4年,排除A项;彻底解决我
数民族问题说法太绝
排除C项;我国
数民族自治区是在1947年建立的,排除D
据材料
年”“选民
体现了建国初期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民主选举,表现出对民
治的极大热
体,材料是宣传画与文
大改造完成
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长期
相监督”是
民主党派实行的方针
项错误
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