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4.3 催化剂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4.3 催化剂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10 14:3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催化剂的教学设计
梧州市大坡初级中学 孔雅恩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催化剂的概念,催化剂的作用。
2、理解催化剂的特点
一变:化学反应速率变。
二不变: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催化剂的概念
难点:催化剂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体验小游戏并谈感受:请同学们屏住呼吸,能屏多久?
2、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滴加少量的蓝色(硫酸铜)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让学生产生好奇的心理。
(二)实验器材与药品
托盘天平、酒精灯、铁架台、大试管 小木条、火柴、胶头滴管、镊子、药匙;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硫酸铜溶液、液态水
图1
实验步骤
  基本操作方法如图1所示:
步骤①: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是否复燃?
步骤②: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mL5% 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0.2g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步骤③:待实验步骤②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1mL5% 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待试管中没有气泡时,再加过氧化氢溶液,又有何现象?重复多次上述操作,观察现象。
步骤④:把实验步骤③反应后的黑色固体和滤纸一起进行烘干、再称量。
实验现象记录和原因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编号 现象 原因
极少气泡,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慢,放出气体少
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 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产生大量气体
重新加入过氧化氢,再次产生气泡 过氧化氢反应完了,二氧化锰不反应
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 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没有起反应
(四)实验结论
1、二氧化锰、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
2、本次实验原理:过氧化氢 水+氧气
3、 像二氧化锰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煤)。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五)小结
我们的收获:
催化剂的定义
理解催化剂的特点
一变:化学反应速率变。
二不变: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3、同一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
4、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四、教学反思
这一节微课只是简单在对教材中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方法基础上再进一步理解催化剂的概念。使得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催化剂的定义。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实验的时候让学生参与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装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氧化锰
1